《秋芳缘·回望经典》第三十一篇 白蛇魅力
《秋芳缘·回望经典》第三十一篇白蛇魅力
作者:东世一
2022年10月24日
《白蛇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部作品的最大魅力就是作品中体现出人们对自由恋爱与婚姻的向往以及对真爱的赞美与歌颂并描述了他们对自由恋爱与婚姻作出的有实际行动的追求,简而言之,《白蛇传》的最大魅力就是敢爱敢恨、为情舍身忘我、为爱奋不顾身的白娘子(白蛇仙)的魅力,因此在现代会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等)。
自由恋爱与婚姻虽然于近现代才逐渐取代传统婚姻,但不等于说封建社会时期的男男女女在思想上就甘愿认同传统婚姻,尤其是女性,对争取自由恋爱与婚姻的内心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其实,许多民间都反映出了封建社会时期青年男女希望拥有自由恋爱与婚姻机会的愿望,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中主要体现的是青年男女对严格门当户对观念的不认同,又如《牛郎织女》作品中主要体现的是年轻人对封建家长制对男女婚姻的过度干涉的不满。
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牛郎织女》中的男女主人公主要还只是在以死明志或默默忍受,而《白蛇传》中的女主人公白娘子(白蛇仙)则不但在观念上敢爱敢恨,更做出了实际行动,为情舍身忘我、为爱奋不顾身,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虽然白娘子(白蛇仙)的所作所为也有或多或少的失误与过错,如水漫金山殃及无辜等,但她追求幸福美好爱情与婚姻生活的敢作敢为、少有顾虑使她成为了青年男女心目中的偶像,她也主要因此得到了人们的仰慕与崇拜。尤其是《白蛇传》在改编成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等)之前,其故事情节就已经被世人调整过多次,或有曾不止一个求同存异的版本并存,这都是为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愿望、符合大众的口味,但无论如何,白娘子始终是《白蛇传》作品中的灵魂人物,她虽非完美,但她很受欢迎。
之所以《白蛇传》中有了追求自由恋爱的实际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愿望之中,也是受历史背景影响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及《牛郎织女》的故事均是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历史背景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下,门第观念是极其严格的,也就是高门大姓与寒门下层壁垒森严,也就注定的在婚姻方面极度讲究门当户对,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与婚姻只能暂时停留在愿望之中,甚至是梦幻之中或寄希望于来世,像白娘子(白蛇仙)这样在爱情与婚姻上敢作敢为的人物是不太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的,因此,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历史背景的只能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牛郎织女》这样的作品。
士族制度在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在隋唐时期又继续被动摇,于唐朝末年彻底崩溃。因此,以宋朝为历史背景的《白蛇传》是符合大环境与逻辑的,白娘子(白蛇仙)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宋朝也是合情合理的。
简而言之,《白蛇传》的最大魅力就是白娘子(白蛇仙)的魅力,《白蛇传》中的一切人物都是在衬托白娘子,小青(青色仙)、许仕林(许仙(许宣)与白蛇之子)是正面衬托,许仙(许宣)与法海是反面衬托。
我们要注意的是,许仙在《白蛇传》中其实是个反面人物,因为他的摇摆不定,才导致了白娘子的劫难,在《白蛇传》的早期主流版本中,法海并非强硬的横加干涉,许仙对白娘子的怀疑与嫌弃才是最关键的……虽然许仙后来对白娘子有歉疚与悔意,但改变不了他的摇摆不定,如此,法海才能更加“师出有名”。
现在一些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等)还是给了法海一些公正的评价,也就是说,许多人都真正看清了许仙。
因此,《白蛇传》的另一个隐含的魅力,就是痴情人与负心者的对照,有情人与无情人的对照,虽不能说鲜明,但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许仙越是摇摆不定,就越会让白娘子被更多人崇拜,而许仙与白娘子的对照之所以不能说鲜明,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投鼠忌器的顾虑,因为毕竟许仙是白娘子的丈夫,也是她前世的恩人,而且是许仕林的亲生父亲,因此,这还是因为人们对白娘子的崇拜、同情与为她抱不平才放了许仙一马。
《白蛇传》这部作品的魅力不仅仅让其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等),也使白娘子的真善美成为一种经典、一个品牌。
另外,在此给大家讲解一下,神话小说、神话故事中的“人妖相恋(或人妖结合),天理难容”究竟应怎么理解:
首先,我们要清楚,所谓“人妖相恋(或人妖结合),天理难容”不是什么天条,也不是什么法律,而是神话小说、故事中大多数人的一种共同看法、说法,《白蛇传》中的许仙显然也是认同这种看法、说法的,而这种共同看法、说法就往往成了法海式封建卫道士“师出有名”的依据、借口。
其实,“人妖相恋(或人妖结合),天理难容”说法的理论依据正是门第观念的残余,因为神话小说中的人和妖是不同等级、不同门第的两类,人的地位高、妖仙的地位低,地位的高与低不取决于是否拥有法术,而取决于身体的进化情况,因此,妖仙(妖精)纵有法力,却没有进化成人,他们的地位比人低,始终被人类轻视,因此,妖仙(妖精)修炼成百上千年、成千上万年,为的就是将来能做人,当然也有极少数妖仙(妖精)因为遇到了特别好的机会则可以使自己的地位跳级提升至超越人即跳级成为神、佛、罗汉、菩萨等,如《西游记》中从妖仙跳级成为神仙的二十八宿,从妖仙跳级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从妖仙跳级成为菩萨的毗蓝婆菩萨等。我们可以好好想一想、回忆一下,神话小说中的人妖爱情故事,向来都是妖仙(妖精)首先仰慕人的,而人只会在不识妖仙原形的情况下被其美丽的变化之身所迷惑,这就是所谓的“被鬼迷”、“被妖勾魂”、“被狐狸精媚惑”等,《白蛇传》中,如果许仙第一次与白娘子见面时,他看见的是白娘子的原形,那他恐怕早就厌恶至极、惊恐万分、逃之夭夭了,根本不可能爱上她,正因为他看见的白娘子是经过变化的美丽人形,他才会“上当”的。普通人是不能变化的,拥有法力之人才可以,然而,多数妖仙(妖精)在修炼到一定程度时都能掌握一些变化之术,当然能像孙悟空、二郎神、哪吒、牛魔王、六耳猕猴精等那样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可就是极少数了。
再次,妖仙,妖仙,是妖还是仙,其实说到底就是妖,还没有玩全拥有人形、人身的都是妖,就像在《白蛇传》中,白娘子无论怎么变化、怎么掩饰,她还是有可能会露出原型的,只有妖修炼成人了,他\/她才能不用靠变化也能一直保持人形,当然,能从妖跳级成为神、佛的那些特别优秀的妖仙,在成神、成佛之后否需要一直维持人形就不重要了,因为他们的地位已经高于人了,如二十八宿、斗战胜佛就不怕露出原型。有些妖,由于时常行善助人,因此名声不错,就会被人尊称为妖仙,如白娘子就被尊称为白蛇仙,好的狐狸精会被成为狐仙,而表现一般甚至害人的,就会被人称为妖精、妖怪、妖魔了,但无论如何,妖实际上不是仙,妖就是妖。
第四,妖仙(妖精)不是只有动物妖(如狐狸精、蛇精、蝎子精、狮精、虎精、豹精、象精、鼠精等,《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蛇精),也有植物妖,如花精、树精等,植物精很少吃人、吃肉、杀生,因此植物精普遍给人印象不错,被人尊称为“仙”的较多,如牡丹仙子、桃花仙、柳树仙等,另外,除了生物妖(动物妖和植物妖合称生物妖),还有尸魔、白骨精等非生物妖,非生物妖通常要通过吸血而维持寿命,而对于非生物妖来说,人血则特别有利于延年益寿,因此,非生物妖普遍是害人的,不太可能得到“仙”的尊称。
第五,比妖地位更低的则是普通的动物、植物,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有一堆白骨,但是,它们如果运气好,感受到了神、佛或得道高人的仙气、灵气,或得道了神、佛、高人的点化则可成为妖,当然,它们自己也要有一定的灵性、悟性,否则也会扶不上墙(如《八仙过海》中的白牡丹因得到韩湘子的长期照料、浇灌,加上白牡丹自己的灵性,就从普通的牡丹花进化为牡丹精,因后来常做善事,被人尊称为牡丹仙子),他们若继续修炼,则可成为人,或跳级成为神、佛,但从普通的生物或白骨跳级成为人或神佛,那是几乎完全不可能的。
第六,人也可以通过修炼成为神、佛、罗汉、菩萨,如八仙、济公(降龙罗汉)、观音菩萨、如来佛祖(释迦牟尼)等。
第七,这四个等级中的人物、生物,不是只可能升级的,也可能因为表现不好而被降级,升级时有可能跳级,降级时也有可能一次降多级,如华阳真人因办事不利、处事不当,被降一级,贬下凡间,后成为吕洞宾;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而被降一级,本有机会做人,却又因投错猪胎成了猪精,即猪八戒,等于一次降了二级;卷帘大将因不小心打碎了天宫玻璃盏,被一次降二级,成为流沙河里的沙和尚(沙僧)。
第八,不同等级的人物结合,往往会呈现父母两人的体态特征,如人与狐仙(狐妖)所生之子,可能会长着狐狸尾巴,牛郎与织女的孩子,既有人形,也有仙力,凡人杨君与天宫公主生的孩子杨戬(二郎神),既有人形,也有法力,许仙与白娘子的孩子许仕林有人形,身上有蛇鳞,仕林身上的在某些部位明显,在某些部位则不明显。
我们可以从上述7条总结出,神话小说、故事中的众生从大体上分4个等级:
第一等(最高等):神、佛、罗汉、菩萨、大仙等;
第二等:人;
第三等:妖(妖仙、妖精、妖怪、妖魔等);
第四等,普通的动物、植物、白骨等。
《白蛇传》中的许仙是第二等,是人,而白娘子是第三等,是妖,门不当户不对,也就让法海有挑毛病的机会,加上许仙的动摇、不坚定,才导致了白娘子的劫难,许仙害人害己,不值得同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