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强者恒强(下)
考虑到华科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再加上孙旭尧对军校不感兴趣,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华科。
选学校的问题轻松解决,但紧接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横在他的面前——他必须在几天之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联系华科的导师。
别人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完成的保研准备工作,孙旭尧需要在几天之内完成,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十一之前的这几天,孙旭尧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又是到教务处开成绩单、写自荐信,又是准备各种获奖材料,还要给导师发邮件、打电话。
他联系过的导师,有些明确表示不收,有些则是发邮件也不回、打电话也不接,急得孙旭尧抓耳挠腮——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的机会啊,若是因为没有导师要他而痛失良机,那将多么地可惜!
好不容易有一位结构方向的导师表示对他感兴趣,这可把孙旭尧高兴坏了。这位导师事无巨细,仔细查看了孙旭尧发过去的电子版资料,对资料中所有他想了解的地方,全部打电话仔细询问核实。有时候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孙旭尧会接到他四个电话。
无论是在整理各种成绩单、考试证书,还是在学院办公室办理手续,孙旭尧始终竖着耳朵留意着手机的动静,生怕错过导师的电话。
那天晚上寝室都快熄灯了,导师的电话竟然又打了进来,而且是打到了寝室的座机上。孙旭尧一听是导师打来的电话,立马从上铺跳下来,连拖鞋都不穿,光着脚奔到电话机旁接电话。
打了没几分钟,寝室就熄灯了。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孙旭尧让导师先挂了电话,自己马上用手机打过去。就这样,他拿着手机到楼道里接着打,一直打到晚上十二点。
电话也打了,邮件也发了,导师也没有疑问了,材料也寄出去了,孙旭尧只剩耐心等待了。
今年的十一长假是孙旭尧大学时代度过的最后一个长假,也是最难熬的长假。假期过后,看着周围保研的同学陆陆续续地收到复试通知书,孙旭尧每日是寝食难安,生怕到最后导师那边将自己拒了,到时候自己连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都来不及。
焦急的等待中,孙旭尧终于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复试通知——他需要到武汉参加笔试和面试。
这边刚一得到消息,孙旭尧立马到九公寓后面的小红楼买火车票。
“你好!有明天去武汉的火车吗?”孙旭尧焦急地问道。
随着几声清脆的敲击回车键的声音,卖票的小窗口传来代售点大妈懒洋洋的声音:“t184,还有k976,都没座!”
孙旭尧询问了两趟车的运行时间后,果断决定买t字头。
“现在不是半价时间段,不能用学生证!”大妈将孙旭尧递进去的学生证扔了出来。
孙旭尧只好默默地收起了学生证。
接过从窗口扔出来的那张粉红色小纸片,看着上面的“无座”字样,孙旭尧轻轻叹了口气道:“站着就站着吧!时间要紧!”
孙旭尧回去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第二天匆忙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在火车上他也没闲着,尽管周围人来人往、环境嘈杂,但他依然坚持看书复习,根据笔试考试范围,将过去丢下的知识一点一点往回捡。
就这样熬了二十多个小时以后,他到达武汉,然后开始马不停蹄地完成各项预定工作——到学校报道,找住的地方,与导师见面,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面试和体检。
考试结束的当天,结果就出来了——孙旭尧获得了录取资格。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孙旭尧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么多天的努力——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他大学整整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尽管他也曾沉迷过网络游戏,尽管他也曾陶醉于武侠小说,但他几乎没有逃过课,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
有些人努力学习是为了奖学金,有些人是为了刷绩点出国,而他学习却并没有明确目标的指引。他也想过保研,但他学习的动力并不来源于此。对于他来说,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父母老师乃至周围亲朋好友都认同鼓励的习惯。
如今,正是这个习惯,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正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了正确的事情,生活最终没有辜负自己。
激动与喜悦,在他的心中激荡涌动。他第一时间将这个结果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和妹妹,让他们分享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临走那天,孙旭尧买了些武汉特产,然后在华科的正门前拍照留念。前途已定,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坐车回滨江,然后完成网上报名。
孙旭尧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进424寝室,就听李健喊道:“我靠!这不是华科的高材生么?”
孙旭尧微微一笑:“你咋知道我过复试了?”
李健道:“小旭是啥实力,咱还不清楚?”
此时正是晚上九点,寝室里除了江晓哲还在上自习外,其余四个都在屋。
自从秘密将海科定为目标后,陆海晨火力全开,每天上自习上到教学楼熄灯,只不过今天他需要用电脑查些资料,所以回来得早些。
杜辉扔下键盘,“嚯”地站了起来:“我去,小旭回来了!咋样?录取了吗?”
见孙旭尧微笑着点了点头,“啪”的一声,杜辉猛击了一下手掌:“牛逼!咱们寝室终于也有保研的了!而且保的还是名校华科,啧啧!”
说着,他拍了拍小旭的肩膀,故作正经地说道:“苟富贵,勿相忘啊!”
一句话给大家都逗乐了。
孙旭尧笑着说道:“其实事儿还没办完呢,我明天还得赶紧去系里要一个校验码,然后用那个校验码完成网上报名。而且我现在还不是正式录取,只是被预录取。”
林翰飞满不在乎地说道:“哎呀,这也算事儿?你就等着明年到武汉上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