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吓人
“大人,还请于案台呈交名录。”
一边坐着的老吏站起身来恭敬的对着齐风一行行礼,随后做出请的手势。
齐风走到案台面前,将册子拿出。现在他管着夜不收的册子还有德胜口堡的人员册子。
在大多数堡夜不收名录和堡内兵士的名录是合在一起的。不过德胜口堡比较特殊,于右卫城附属,就在旁边,算是右卫城一部分,所以夜不收的册子是单独列出的,而且还有多堡夜不收名单。
此番齐风管辖的其它堡内的夜不收还有部分未归,伤亡未知,故而只递交了德胜口堡内的伤亡名录。
“夜不收伤亡,得等所辖几堡回来汇报后上交。”
虽然对方可能也知道这个情况,但齐风还是做了说明。
老吏点了点头,一边的年轻人翻开名册,开始记录起来。
“万全右卫城辖德胜口堡,永乐七年,十月末,百户齐风领一百一十一骑烧荒四地,现归九十三人,明册实录殁,十八卒。”
记录完后,那年轻人盖上册子,将册子恭敬递了回来。
“凡是为国所殁将士,会得到属于他们的抚恤。”
那书生尊敬说着,然后又坐了下来。
一旁的老吏再次对着齐风拱拱手,这才坐下。
齐风进入营地。
丁大有几人已经吩咐弟兄们把阵亡的尸体放在了专门存放的帐篷里,等马车到了,就会安排兵卒将遗体送回安葬。
受伤的士兵也安排了医师治疗,在这里,齐风又见着了酒精。
进入主将大帐。
齐风对着正在看案册的赵力道,“千总,属下已完成烧荒任务,特来复命。”
赵力抬眼将册子放一边,笑呵呵道:“你完成得很好。若是其他人,我还不放心哩。”
然后他又关心道:“此番,没受什么伤吧。”
“属下无碍。”
赵力点点头,“没受伤便好。弟兄们情况如何?”
一五一十将情况告知。
“照你所说,属实凶险万分。不过尔能在那样的情况下临危不乱,倒也是显得颇有果断决策。”
赵力摸了摸胡子,思考了片刻,“如今几处被焚。想必会给那帖木儿带来巨大麻烦,倒也不必担心此人于咱们不利。”
“无形之中又少了许些麻烦。”
他笑了笑,让齐风自己下去休息。
告退出了帐篷。
夜晚。
齐风洗漱完毕,准备进入帐中睡觉,却见那书生,单手负于背后,一手拿书,依照着火炬透出的亮光看书。
这模样,真当是勤奋好学。
不过一个州府,又有多少读书人能在有生之年获得到功名呢?
进入帐篷,睡了一觉。
翌日。
天大亮。
十一月初的天气,草原上到处都是湿蒙蒙的一片。就连这沙井附近本就没多少植被,也是一片水雾。
出了帐篷,身上,头发上就挂了一层薄水珠。齐风洗完脸,又见着那书生抱着书本吃着饭食,一旁的老吏倒像是个没事人一样,喝着小米粥,貌似对这样的事已经见怪不怪。
“秀才,看的什么书啊?听他们说,你天天没事就抱着书看?莫不是书里能看出风情万种的女子?”
这话一出,跟着吃饭的士兵们都哄笑起来。
“书里有女子哩。我听别人说的俗语,叫什么书里有个叫什么颜……的女子,长得美丽动人哩。”
秀才脸红了一下,嘴笨反驳说道:“那不是俗语,是一首诗。是宋朝皇帝赵恒写的劝学诗。里面有一句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不愧是秀才呀 学识渊博。这些道理我们这些粗人又怎么懂得。”
这说话的大嗓门齐风一听就晓得是丁大有。
远处丁大有一手拿着个干饼,一手端着一碗小米粥,吃一口饼喝一口粥,讲一句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别提有多舒心了。
他道,“那书里真有个叫颜如玉的绝世美女?人怎么可能住在书里?怕不是误谬。或者说是什么怪物?”
这时期,评书先生最爱讲的就是《山海经》里面的一些故事,奇闻异事,每每讲起来,让人浑身一怔,好不快乐。
“人自然不可能住在书中。”
秀才否定,“但也不是怪物。这只是一种代指。让其勤奋好学、参透道理罢了。”
“不懂,不懂。文人真是摆弄,弄一些咱们这些粗人都不晓得的道理。”
丁大有一口气喝完小米粥,又道:“秀才,你见过杀人吗?”
秀才低着头,眼睛看着书,“见过。在菜市口。好许些凶犯都在那里砍了脑袋。也是奇怪,那些犯人不哭不闹的,就那么跪着,刷的一下脑袋就没了,好像不会痛一样。”
“那是对死麻木了。”
丁大有敲了敲桌子,“一个人,想活才会挣扎,那是本能的,但要是麻木了,对死都没了感觉,实际上也只剩下了一副皮囊,没魂了。”
“那些菜市口砍脑袋的犯人,不叫杀人,只是切了没魂的行尸走肉而已。”
说完他又继续道:“战场上那才叫杀人。战场就不一样。两边的人就算是死,也会拼命的挣扎,这就是活的欲望,只有一方的欲望大过另一方,死的才不会是自己。”
“我以前遇到的一个鞑贼,我扭断了他的脖子,那脖子被我扭得像是麻花一样。就那样,死了眼睛还睁得大大的盯着我,双手还扣着我的肩膀,就在那儿,一直盯着我哩。”
“你说吓人不。”
丁大有将最后一口饼块丢到了嘴里面。
“吓人。”
秀才这才抬起了脑袋,脸上露出一丝骇人的表情,“我可不愿意遇到这样的事情。”
丁大有嘿嘿一笑,开玩笑道,“你若是遇到了。得是让鞑贼将你的脖子扭成麻花。”
“我可不想变成麻花,也不想死了还要盯着别人的眼睛。幸好我是读书人,不用当兵,也就不用经历这些了。”
他也喝完了最后一口小米粥,看了看空空的碗底,放在了桌子上。
丁大有认同的点头,“当然。读书人可是宝贵得很。就拿我来说,大字不识几个,连信都要同袍代写,还得是要读书,认得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