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先秦儒家,汉武儒教
“当代社会,英语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就是为了考入好的高中和大学,至于后面的使用,可以说是几乎用不到。”
“除非这些学生准备出国留学深造,不然这英语是真没什么用。”
“至于去外企工作的,除非你有关系,不然这种好工作基本就是内推。”
清子衿在这边说着,李白一脸绝望的走神,他现在感觉,跟把英语学好比起来,杀一头蛟龙似乎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
“对了清老,世家下人的工资都怎么样?”
“在李家的话,差不多在5000到数万不等,主要是看你干什么工作,如果只是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的话,一个月差不多在5000左右。”
“管家那一块的话,基本上是两万起步,都是包吃包住,你问这个干嘛?”
“自作主张的替一个人问问,那对于其他那些家族呢?”
“只高不低,毕竟这也算世家之间的相互攀比。”
随后清子衿看着李白说道:“你也不用担心自己考不上,就凭李家的关系,保送高中、大学都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就算你不愿意去,李家这家大业大的,供的起你随意挥霍。”
“我还是感觉,把英语绝种,是最简单且实在的方法。”
说着,李白再次把青莲剑召唤出来,欣赏着光滑的剑身和锋利的剑刃。
清子衿一脸无奈的摇摇头,说道:“你还是算了,除去我国,外国一共有六十一亿多人,暂且不说你要杀到什么时候,你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异国神明的灭杀。”
“异国神明?现在不是末法时代,那种级别的人物不能轻易现世吧。”
末法时代,意为灵气枯竭、各种修炼手段和功法尽数遗失,因地球自身的规则,以及大神通者的手段,使得神明仙人不得下凡。
世间一切,皆由人定。
“不能轻易现世是不错,但付出一些代价,还是可以的,更何况那些神明只要降下一丝神念,就足以灭杀你这个筑基期的小蝼蚁。”
“妖魔出世,他们也不管吗?”李白收起青莲剑,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管,但他们不也是给我们人族留下了对付妖魔的手段了不是,佛门、道家以及像你这样的世家子弟,不正是他们留下的后手吗?”
“人的时代吗”
李白顿了顿,随后对着清子衿说道:“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您知道灵根吗?”
“灵根?那些修仙小说中的那个?”
“没错,我从手机上查到,好像没有灵根就无法修炼,所以我对我自身的情况有些好奇。”
“正儿八经的说,古代修炼体系中并没有“没有灵根不能修炼”的说法。”
“现有古籍中能查到的是,出自《黄庭外经经》上部经,意为指人的生命本源之根。”
“二是灵性之根,出自《敲爻歌》:“口口相传不记文,需得灵根坚髓骨。坚髓骨,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
“三指为舌头,出自《黄庭经》有谓:“灌溉五华植灵根。”“灵根坚固老不衰”务成子注:“灵根,舌本也。”。”
“四指三部灵根,出自《黄庭外景经·梁丘子语》:守上部灵根,舌也;守中部灵根,脐也;守下部灵根,精房也。”
“也就是舌头、肚脐和那个不可描述的部位。”
“五指丹炁,出自《中和集·赵定庵问答》:“爱护灵根,谓之温养。”也就是那些炼丹术士的说法。”
“也就是说,正史上根本就没有灵根这一说法是吧?”
“没错。”
李白点点头,又接着说道:“学生还有一个问题,请老师解惑。”
“无妨,身为师长,为学生解惑乃是责任。”
“儒家的修炼体系是什么?”
清子衿一愣,接着说道:“你怎么会有心思问着这个,我记得老夫之前要带你入儒的时候,我记得你可是死活不愿意啊。”
李白“怨悠悠”的看着清子衿:“先生,我那时候虽然小,但不代表我记不住,要是没记错的话,当初您老要带我入儒的时候。”
“可是有雷从天降,差点没劈死你。”
“休得胡说,准是你记错了。”
清子衿涨红着脸,在心里说道:“我哪知道带你入儒会牵扯那么大,竟能引得那位的雷霆之怒。”
“说来也是,自从那件事过后,老夫基本上就没有再教过你有关儒家的东西,也不知道你对儒家的了解有多少。”
“除了孔孟二圣,寥寥几句论语以外,就只知道儒家误国。”
“儒家误国?”
清子衿紧皱眉头,说道:“此话从何而来?”
“我在手机上看到的,说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为皇权服务,从头到尾都在强调“阶级”两个字,尤其是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下方大多数评论都是说吃得苦中苦,服务人上人,我干嘛非要吃那些不必要的苦。”
话已到此,清子衿沉默不语,好一会后才缓缓说道:“那你是怎么认为。”
“只能说是保持怀疑的态度吧,你老也知道我这个人性子冷淡,无法与他人感同身受,世间的争论纷扰我也没有参与的念头。”
“说是独善其身也不足为过。”
“既然学生提问,为师就给你解惑,但怎么理解就看你自己了。”
“学生定当认真听讲。”
“首先,你说的那些,不能说完全不对,毕竟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
“至于儒家思想这个,它主要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先秦时期,一个是汉朝。”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代表着仁、忠、慈、孝,确实是不平等,但它也讲究对等。”
“君不仁则臣可不忠,父不慈则子可不孝。”
“孟子曾言:“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