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罪证
廷尉狱。
披头散发,满身污泥的李承呆呆地望着墙壁。空气中腥臊的气味无时无刻不在钻入他的鼻腔。
他不自觉得干呕一声,忽然抓起手边的枯草撒气般的悬空一掷。
这跟想象的不一样啊!
前些日子,堂弟李秉来过这里,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已经请孙君出面叫他什么都不要交待,把心放到肚子里。
可十余日过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究竟还要在此处待到什么时候?
忽然间,一阵缓缓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叮当的金属碰撞声响起,吱呀一声牢门应声开启,一身着黑色官袍的的青年男子走进了牢房。
这么多天除了送饭的总归是见到活人了!
李承神色一喜,可他抬头一看,此人却不是之前负责审理他的人。
“敢问阁下是?”李承小心翼翼地问道。
“本官乃廷尉奏谳掾贾充。”
李承有些警惕,可到了这个时候李承顾不得太多,直接问道:“您是来救我的吗?”
贾充不置可否,他盘腿坐了下去,和跪坐在地的李承保持同一个高度,这一举动让李承心中放下些许防备。
“该说的我都说了,既然贾君不是来救我的,就不必多言了吧。”
“呵。”贾充觉得好笑,“李君啊,是你去投靠那种投机的小人,才得以遭此祸患,事到如今还不明白吗?”
“之前负责审理的你卫烈正是孙密的人,倘若孙密想要救你,你现在为何仍在此处?”
“呃”李承哑然。
贾充接着说道:“我看过卷宗,你的案件审理已经结束。”
“二千石选署不平、鱼肉百姓,聚敛为奸、阿附豪强,通行贿赂,等诸多罪行坐实,三日后问斩!”
“什么!?”李承大惊,可他很快又沉默了下去。
这些日子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能想到自己大概率是作了弃子。
但他没有办法,除此以外他能依仗谁呢?
“贾君是谁的人?”李承看着面前的贾充,心中有些绝望,但他想死个明白。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李君,你想不想活命?”
李承不假思索道:“当然。”
贾充却嗤笑一声:“赵公这么多年对你李家多有照顾,到了生死关头不依靠赵公却寄希望于他人,实乃愚蠢至极。”
听到赵公的名字,李承心中一惊。
赵俨跟他的祖父李通相交匪浅,可自己却没有主动示好,只是单纯保持着合作。在他心里,赵俨并不能给他带来实际的好处,甚至企图操控他。
但此刻,李承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哀求道:“赵公对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还请赵公救我!日后必在为赵公鞍前马下,万死不辞!”
贾充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那你可愿帮赵公做一件事?”
“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李承赶忙道。
“那么好,赵公希望指证你与孙密的不法交易,事成之后你的罪责可酌情赦免,顶多发配几年。”
贾充严肃地说,“记住,从现在起,这件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若是往外吐露半个字,赵公也救不了你的命!”
李承这才知道赵俨为什么要帮他,他早听闻朝中多有大臣对中书令孙资不满。
原来赵俨也想搞掉孙资啊。
这是个机会!
他不仅可以保命,日后说不定还能投到赵公门下。
唉,早该如此了啊!
他马上点头答应下来,贾充则是打开牢门短暂离开,不一会儿,他带着一员小吏一同回到了这里。
小吏搬来一张小案,跪坐下去,把一张空白的卷宗平铺开来,之后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
“说吧。”贾充捻着短须,目光狡猾地看向对方。
“高公,这是李承的罪状,他全都交待了。”
高柔接过贾充递上来的卷宗,心中满是欣赏。
之前卫烈交上来的卷宗虽说足够给李承定罪,但罪状的内容几乎和司隶校尉崔林初审时候的相差无几。
他很怀疑这位卫尚书的儿子到底有没有好好办案。
若是就这么结案,传出去,外人还以为廷尉是吃干饭的。
“公闾做得不错。”高柔一边夸赞,一边翻看着卷宗。
看着看着,脸上的喜悦忽然消失不见,开始皱起了眉头。
这孙密给李承开价,两千石一千万钱,“货到付款”,“支持分期”。
这也太离谱了。
先不论货币价值、通货膨胀等因素,汉灵帝时期有个叫崔烈的,买三公之位也才花了五百万钱啊。
傻子都能想到这件事是如何操作的,孙密的父亲就是孙资,孙资只要在皇帝身边大力推荐,庙堂的要职不敢说,但地方郡守是绰绰有余的。
这孙资竟如此大胆?
高柔不禁感叹,又很快陷入思考。
他跟孙资没什么交情,但也没什么仇怨。
他办案讲究公正,极少藏私,可谁都知道陛下对孙资极其宠爱,若自己做这个出头鸟把这个状子交上去,万一没有治了孙资的罪,自己的日子可就遭老罪咯。
记得之前,尚书仆射的位子有了空缺,有朝臣推荐侍中辛毗。
然而孙资、刘放二人平日里跟辛毗不睦,在曹叡那里屡进谗言,最终辛毗明升暗降,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卫尉。
你看看,如此高位的任命,竟然三两句话就能左右,怪不得这中书令的位子在日后被人称作“凤凰池”。
高柔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自认为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再熬个十几年应当不成问题,他准备往三公的位子上努努劲儿。
这个时候要是得罪天子身边的近臣可不是什么好事。
高柔合起卷宗后看着贾充,“公闾啊,此事干系重大,需慎重对待,这样吧,老夫近日再去审理一次,看看是否还有遗漏。”
“唯。”贾充拱手应下。
以他对高柔的了解和高柔侧面的风评来说,贾充认为高柔定然不会藏匿。
高柔也的确是贾充所想那样,他只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夏侯献这些日子也没闲着,他在上值期间拜访了五兵尚书桓范。
交谈时夏侯献有意无意往中书台的话题上引,果然桓范对于中书台插手政事也极为不满。
桓范此人极为自傲,作为五兵尚书的他有权过问兵事,可天子从不问计于他。
他认为孙、刘二人本是出身低贱之人,就是帮天子书写诏书的小吏,他们岂能知兵?
之后,夏侯献还拜访了今年才入朝为官的客曹尚书孙礼。
孙礼也直言道,他之前在地方做太守时政务缠身,反而到了朝中却清闲了下来。
客曹负责与吴、蜀外交事宜,同样的,曹叡这种事情也不问他,而是直接让孙、刘二人给出建议。
而在夏侯献拜访辛敞,并有意征召他的时候,却并未谈论此事。毕竟其父辛毗和孙资等人有隙之事人尽皆知,没必要刻意煽风点火。
辛敞有些军事才能,即便不看中他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此人也值得一用。
辞别了辛敞,夏侯献回到府上。
原本今日王肃说要来府上看外孙,顺便留府用饭的,可回到府上别说王肃了,就连儿子夏侯淼都不见了踪影。
这时,王元姬走了过来,她看着夏侯献四处张望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找什么。
她一欠身,开口轻柔道:“阿父说府上还有些事情就不留下用饭了。”
“对了,阿母说想念淼儿了,阿父就带淼儿回王府住上几日。”
王肃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成家,所以现在这个外孙就成了王家现阶段的心头肉。
不过这倒是件值得欣喜的事,现如今淼儿长大了些,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愿跟着侍女们睡,非要每晚赖在阿母王元姬的身旁。
夏侯献没办法,因为此事他已许久没和王元姬亲近,倒是偏府的羊夫人对此很是满意。
王元姬不经意间给了他一个娇羞的眼神,夏侯献心领神会。
但为了替王元姬保持在府上女君的正面形象,他放弃了一把抱起她往内府走的冲动,只好一同向内府走去。
侍女们没想到家主和女君这个时候会来内府,她们赶忙收拾好屋子,目送着二人走了进去。
不多时,房内传来动静,几个侍女忍不住窃窃私语。
“家主似乎许久没来这儿了。”
“你没听说嘛,今日大公子被王公带到王府去了。”
“怪不得。”
“唉哟,家主不愧是将军,生得一副好体魄!你瞧这动静,仿佛大地都在跟着震动!”
“唉?还真是啊!你看那灯笼都在摇晃!”
“这不可能吧,当真有这么大的力气?”
“你们在磨蹭什么!?”文绮罗忽然走进内府,瞪了几个侍女一眼,随即厉声吩咐道,“地龙要翻身了!还不速去服侍家主避难!”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四》
青龙二年,冬,十一月,洛阳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