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 第91章 李儒赴冀州

第91章 李儒赴冀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儒还没说自己要拜托贾诩做什么。

    贾诩就直接推辞。

    这让李儒有些难以开口。

    但,再难开口,李儒也要开口。

    “文和,儒求你,再为主公献上一计,如何?”

    李儒起身,他身为董卓的女婿,如今却要舍其而去。

    他实不愿,但董卓以君命迫之。

    该如何?

    长安没有了他,局势必然会越发的混乱。

    相国一人和诸多大臣博弈,必然会受到奸人所害。

    所以,李儒找到了贾文和,让他最后为董卓献上一计。

    “李大人在京都,如何显得在下卖弄谋略?”

    贾诩有些好奇,但也是旁敲侧击。

    知道的太多了会害死人的。

    但他有分寸。

    李儒也没有隐瞒他。

    “秦羽之冀州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汉第一诸侯。

    相国派我前往冀州,有让儒效命秦羽之意。”

    李儒没有隐瞒,贾诩闻言则是神光一亮。

    如今长安董卓岌岌可危,就是受到了秦羽的威胁。

    现在就连董太师自己都要放弃了么

    那他也得赶紧找好下一家才行。

    之前他和温侯走的比较近,但最近温侯貌似也蔫了下来。

    如今听李儒一说,贾诩的目光顿时转向了冀州。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李大人乃是相国心腹,相国竟然舍得让您前往冀州。

    当真是大气魄。

    若是李大人能够降服秦羽,对相国而言无疑是一大助力。”

    贾诩自然不会现在就想着如何跳槽。

    不然李儒这厮狠起来,要把他嘎了。

    贾诩也是看明白了。

    如今的的董卓就是温水里面的青蛙。

    跳不出来了。

    李儒眯眼看了贾诩一眼,然后轻轻摇头:“若是文和先生愿意为主公再献一计,哪怕是能够保全主公姓名也可。

    儒在冀州,必然为你铺好道路。”

    李儒态度诚恳,没有半分以身份压人的意思。

    然贾诩依旧摇头:“并非诩不愿献计,而是李大人尚且无法左右主公的意愿。

    诩,又能如何?”

    为人谋臣,最无力的是自己有万无一失的良策,主公却不纳用。

    为人将者,最无力的是将士有死战之志,主公却率先投降。

    能臣得遇良主,才能绽放其光华。

    如今的董卓,明显不是良主。

    “文和只管献计,若是相国不纳,亦是命也!”

    李儒长叹一声,今日董卓突然雄风大震,他隐约间看到了曾经的董仲颖。

    如今

    罢了。

    李儒心如死灰,却又因今日董卓一番话心痛涕零。

    贾诩最终还是答应了李儒的请求。

    但也再三声明,只献一计,无论董卓录用与否,他都会离开长安城。

    贾诩走后。

    李儒收拾行囊,带上了家眷。

    值得一提,李儒之妻乃是董卓之女,由此牵绊,或许才是董卓给李儒留下后路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李儒对董卓的感激。

    遥想当年他李儒也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被李傕引荐洛阳,却不得录用。

    是董卓,嫁女于他。

    “儒,愿为相国效死。”

    李儒离开了长安城,朝着城内的方向三跪九叩。

    “夫君,此去何往?”

    董氏掀开车帘,目光落在李儒身上。

    “冀州,岳父大人命吾前往冀州,或要久待,所以命吾带上夫人同往。”

    李儒至今没有子嗣,也没有纳妾。

    故而他们一行也就十来人。

    李儒,董氏,两个丫鬟,以及六个死士。

    一路上,李儒从弘农往上党,然后进入冀州地界。

    “治理并州之人是何人,不过短短两月,竟然已经有如此气象。”

    李儒观上党民生,已经和南方县城相当。

    虽然依旧困苦,但却已经能够保证不饿死。

    冬天,扛一扛,也能过去。

    他甚至还看到了一队运输木炭的车队。

    走在夯实的泥土路上,运往一座座城镇乡村。

    “以冀州之力,养活整个并州,这仅仅是路途消耗就是天文数字。

    冀州,究竟有多强?”

    李儒不是没有派遣探子前往常山。

    但整个常山就仿佛一座铁桶一般。

    探子只要进了常山,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连一封信都没有。

    这让李儒更加的好奇。

    常山,究竟是如何做到,让自己的探子进去之后瞬间就失联的?

    “前面就是常山了么?”

    一路舟车劳顿,董氏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但一路走来,路上的所见所闻。

    倒是让董氏十分的好奇。

    从长安到并州,然后再到冀州,到常山。

    百姓的生活质量是呈现递增趋势的。

    越靠近常山,百姓越是富足。

    不仅仅吃的好,穿的好,就是所住的房子,都让他们瞠目结舌。

    有些富裕之家,甚至买了红砖砌墙。

    虽然只是用红砖砌了外墙,内部隔间什么的还都是用木制,但住起来也比泥胚房要舒坦多了。

    李儒就借宿过一户红砖砌墙的人家。

    只是用来粘合的混凝土变成了草泥浆。

    但那也很结实了。

    至少住上几十年都不需要担心哪里漏风。

    楼顶上更是用红瓦搭建,几十年都不需要担心漏雨。

    “前面就是常山了。

    夫人,再有一天,我们就能抵达灵寿城。

    届时,再让夫人好好休息。”

    李儒开口,心中对董卓的感激化作对董氏的爱恋。

    看着董氏疲倦的神色,李儒有些不忍。

    但还有一天都不到路程,他们就算现在休息,也休息不了多久。

    “夫君不用担心妾身。

    妾身曾经好歹也习过武艺,些许舟车劳顿,无伤大雅。

    倒是这常山境内当真有传闻之中的那般神奇?

    竟然有人用琉璃做窗户。

    妾身心中急切的想要去见识一番。”

    他们路上听说了不少有关常山的传闻。

    有人称,常山城内,灵寿城中,家家户户都换上了琉璃窗户。

    哪怕是寒冬,窗户紧闭,房间之中依旧明亮。

    更有人说,秦刺史用琉璃搭建了一个笼罩一亩地的大房子。

    前不久,在里面种出了青菜。

    还有人说,灵寿城外的村庄中,用的锄头都是由精铁打造的。

    要是打起仗来,一锄头下去,寻常的刀剑都要两半。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传言,还是工学院发明了一个只需要点火,不需要人力拉动就能移动的铁炉车。

    嘿嘿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