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剩下的二十九名死囚,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提着刀、枪、箭继续向那五名士兵冲了过去。
“砰!砰!砰。”
不过片刻功夫,三十名死囚,无一例外,全部死在冲锋的路上。
如此震撼的场面,着实把吴国一众君臣给惊讶到了。
那名最后倒下的死囚,离大周五名士兵,可还有着一百多步的距离。
虽然校场这一幕让周京隆震惊不已,但他还是很快使自己平静下来:
“顾使臣。”
“这结盟共剿江凡一事,待朕与众爱卿商议后再做定夺,还望顾使臣再等几日。”
顾宇兴闻言,连忙拱手施礼:
“皇上,我知此事事关重大,需慎重考虑,外臣期待贵国的好消息。”
周京隆微微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李翔安:
“李爱卿,你先带顾使臣回客栈,好生款待,不得有丝毫怠慢。”
第二天。
吴国皇宫大殿内,一股沉重的安静笼罩着整个大殿。
整个大殿安静得让人窒息,一众大臣,一言不发,静静的站在大殿之中。
周京隆端坐在大殿上方龙椅上,扫视了一眼一众大臣:
“昨日皇宫校场对决,诸位爱卿也都有所目睹。”
“对于大周所提结盟共剿江凡一事,诸位爱卿,是以之前商议的结果为准知会大周使臣,还是另有异议?”
一众大臣听过周京隆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之前,他们商议的结果,是只为大周提供粮草物资协助,不出一兵一卒。
可此一时彼一时,昨日皇宫校场那场对决,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原本,已经风起云涌,不断争战的各国,已经令局势不明。
如今,大周这股叛军的出现,让这天下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他们也不得不将江凡那股叛军,考虑进天下大势之中。
“皇上。”突然,一位名叫余象辉的大臣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臣有异议。”
周京隆一听,连忙问道:
“余爱卿有何异议?
“回皇上。”余象辉躬身回道:
“皇宫校扬一战,实在太过令人震撼,区区五名士兵,轻易便射杀三十名死囚。”
“诸位大臣也都看的出来,皇宫校扬那一战,胜败并不在于人,在于双方手中的武器。”
余象辉顿了顿,继续说道:
“江凡在占领益州之时,仅凭两三万人马,便抵挡住大周十五六万西境边军的围剿,凭的便是那所谓的步枪。”
“如今,江凡已占领益州、豫州、凉州、沧州四州,必定招兵买马,兵马人数也肯定远多于之前的三万。”
“诸位大臣不妨想一想,围剿手持步枪且远多于三万的叛军,又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剿灭这股叛军。”
“所以,臣以为,江凡这股叛军,乃是大周内部之事。”
“我吴国不可与大周结盟,更不可与大周共剿江凡,以免得罪江凡,引火烧身。”
余象辉的一番话,得到大殿内许多大臣的一致认同。
吴国与大周定州接壤,定州又紧邻益州,先不说定州是否已归属他们吴国。
万一因结盟一事得罪江凡,江凡率军进攻定州,直攻他吴国来,他吴国,又该当如何应对。
不等周京隆询问,一些大臣立马纷纷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周京隆扫视了一跟众臣,问道: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周京隆的话一落,姜宇锋便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朝周京隆躬身行礼:
“皇上,臣有异议。”
“姜爱卿有何异议?”周京隆将头转向姜宇锋,问道。
“皇上。”姜宇锋拱手禀道:
“臣以为,我吴国不仅要与大周结盟,还要尽全力助大周剿灭江凡。”
姜宇锋说着看了一眼余象辉:
“刚才余大人所言,不无一定道理,江凡乃大周叛军,也确实是大周内部之事。”
“可如果我吴囯不与大周结盟共剿江凡,他日江凡势大,取大周而代之,我吴国又该如何自处?”
“古语有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真当江凡取大周而代之之时,谁敢说,他江凡不会觊觎我大周领土?”
姜宇锋的一番话,同样也得到大殿内一众大臣的共鸣,纷纷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真当江凡取大周而代之时,不仅他吴国不能独善其身,魏国、燕国,乃至大周北边的匈奴,也难逃这场天下局势更迭的风波。
这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又怎么会不明白。
对于余象辉与姜宇锋两人所奏,周京隆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与大周结盟共剿江凡,万一没有剿灭江凡,势必引起江凡的怨恨。
可如果不与大周结盟,他日江凡取大周而代之之时,他吴国与江凡也必然会有一战。
“呵!”周京隆在心里苦笑一声。
他记得,大周诛杀江远尘之时,他吴国可是人人欢呼雀跃,街头巷尾喜庆无比。
然而,如今时过境迁,谁也想不到,江远尘之子江凡突然冒了出来,反叛大周,而且还搅的各国不安,令人头痛不已。
如今这种局势,还不如当初大周诛杀江远尘之前时那样明朗。
此刻,周京隆在心里暗骂着司马元。
这司马云诛杀江远尘之时,怎么会让江凡给逃脱了呢?
若是当初司马元做事能够干净利落、谨慎一些,他或许就不会有今日之苦恼,
现在倒好,斩草不除根,江凡必定是带着满腔的仇恨,即将掀起更大的风浪,波及各国。
这结盟与不结盟,他一时之间,还真难以做出抉择。
周京隆扫视了一眼大殿内的一众大臣,希望有大臣站出来,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建议。
“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大殿内,一众大臣沉默不语,一眼看去,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皇上。”突然,一道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大殿内的沉寂:
“微臣有一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寻声望去,此人正是负责接待大周使团成员的礼部左侍郎李翔安。
他们紧盯着李翔安,想知道,在除了结盟与不结盟两种选择之外,这李翔安还有何高见。
周京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朝李翔安微微点了点头:
“李爱卿,有何异议,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