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再议边略
七月初七。
内阁之内,堂屋高敞,四壁悬挂山水字画,透出一股清雅之气。
中央是一张长桌,桌上摆放着精致茶具和文房四宝,气氛肃穆而庄重。
赵祯端坐于主位,身着绛红色龙袍,袍上绣有金色龙纹,从各处细节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亲政日久,赵祯的脸上多了几丝忧虑,但他目光坚定,透出一股运筹帷幄的决断。
吕夷简、张耆、李谘,三位内阁重臣,分别坐在赵祯身前长桌的左右两侧,三人均着紫色官袍,没有多余的花纹修饰,显得沉稳而内敛。
赵祯缓缓开口:“自上次降旨严斥元昊以来,日月已逝,逾月有余。党项骑兵在此期间,竟三次骚扰我朝边境,实在欺人太甚。”
“幸赖程琳、范仲淹二卿调度有方,每每将其逐出国门之外,然仍有些许小队骑兵,潜入我境,肆意妄为。”
“这些党项贼子,焚我百姓之屋舍,杀我耕牛,毁我田亩水渠,致使我朝边境之农业遭受重创。”
“元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与我朝必有一场血战。”
“今日,朕与三位阁老共聚于此,再商御敌之策。望三位畅所欲言,共谋国家大计。”
吕夷简率先开口:“官家,臣以为陕西路有程琳、范仲淹二人守御,当可保一时无虞。然当务之急,莫过于继续加强边境防务,以固疆土。”
“臣与二位边帅都认为,应对党项之患,宜采取‘以守为攻’之策。先求不败之地,再图克胜之功。”
“我朝之兵,步兵为主,擅长固守;而党项则以骑兵见长,善于野战。故当扬我之长,避我之短,以守为主,以攻为辅。”
“我朝可凭地利之便,加强边境巡察,于险要之处修筑堡砦,筑成连绵防线。且需严加训练兵卒,时常演习御敌守城之法,以备敌军来犯之时,能迅速应对,坚守阵地。”
“只要我军不与元昊野战,令其久攻不下,时日一久,其锐气必衰。而我军则以逸待劳,坚壁清野,一旦得机,便可发动反击。如此以守待攻,必能耗其元气,终将克敌制胜。”
吕夷简说完,张耆补充道:“官家,臣以为,我大宋疆域之内,战马固然稀罕,却非全然无有。我等何不效法彼党项之道,反施其身?”
“我朝可调遣精锐骑兵数队,携六日之粮秣,深入党项地界二百里,清剿其村落,狠挫其锐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此外,我大宋境内,亦有诸多百姓因党项骑兵侵扰,家破人亡。官家可招募此中青壮之士,组建边境保民队伍,赐予他们粮食与刀枪,令其守卫疆土,警戒党项骑兵,保卫尚未遭劫的百姓、田亩与水渠。如此,我大宋边境可安,百姓可宁矣。”
李谘开口道:“官家,臣以为战事之筹划,非徒在于军备之部署,亦关乎经济民生之盛衰,二者并重,不可偏废。”
“臣建议,可于边境之地推行‘屯田实边’之策,将延边之田亩,免其租税,赐与军民,使其家眷得以于边境屯田垦殖。”
“此举一则可以减轻中枢转运粮草之负担,二则可以激励边境军民坚守宋土之长志。”
“此外,一旦官家诏令与党项开战,首当断绝与其互市之通,使其无从获取我朝之物资。”
“如此举措,必能大大限制其经济之源,削弱其战争之潜力。不出三年,党项必将内忧外患,无力再犯我朝边境。时日再久,元昊势穷力尽,只能乞降于我国。”
“以此屯田实边之策,断绝互市之通,再辅以朝廷之长远谋划,最终获胜者,定然是我大宋。”
赵祯听取了吕夷简、张耆和李谘三位阁老的论述,眼中流露出赞赏,他开口说道:
“三位阁老所论,甚合朕意。吕阁老所主张之‘以守待攻’之策,实乃明智之举。我军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则可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张阁老于守御之余,又提出‘浅攻游击’之法,此计既能加速消耗党项国力,又能实战练兵,提升我军士气与战力,诚为良策。”
“李阁老所言‘营田断市法’,既能稳固边民守土之志,又可补充我军粮草,确保后勤无忧。兼之切断党项物资之源,使其内部加速瓦解,实乃一箭三雕。”
赵祯总结了一下三位阁老的意见,而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朕以为,除此之外,情报收集也极为关键,须加强‘武装斥候’之建设,深入敌境,洞探虚实,以获取党项机密为我所用。”
赵祯深知‘间谍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条真实有效的情报,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张耆身为武臣,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他开口道:“官家圣明,我朝有皇城司辖下探事司,专管国内军情搜集。官家可在皇城司下再设一司,专管边塞情报刺探之事,仍由官家亲掌,如此各司其职,耳目兼用,才能明察秋毫,洞悉一切。”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早有成立新特务机构的想法,只是一直不知该如何开口,如今张耆主动提出,赵祯自然顺势而为。
赵祯提笔,将方才讨论的各种谋划和布局落于笔下,形成文字。
赵祯对边境下达的指令,全部都是大方向,即便如此,他仍会在军令末尾添上一句:
卿觉得,如此施为,是否符合边疆现状?若与实情不符,或时机尚未成熟,卿可暂不执行,具实以奏。
赵祯生怕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作下的决定,会影响边帅的决策,因此从来都是以商量的口吻下令。也幸好程琳和范仲淹都是个喜欢没事打报告的臣子,若换了一般武臣,赵祯这么写,估计反而会把人吓到。
写好了词头,赵祯命张茂则将其交给屏风后的‘翰林学士知制诰’宋绶,让他拟写诏书制词。
赵祯拿起茶杯轻抿了几口,目光在吕夷简、张耆、李谘三位阁老身上流转,最终开口道:
“数日前,张阁老提议从三位准皇妃中择一立为皇后。此事干系重大,关于立后还是立皇贵妃之事,朕想再听听三位阁老的意见。”
吕夷简肃然道:“官家,臣以为此举有违礼制,太后驾崩尚不足一年,此时立后,恐有不妥。然若立皇贵妃,则可简化仪式,毕竟皇贵妃身份虽高,却仍是‘妾’,纳妾之事,自不必拘泥礼制。”
李谘接口道:“官家,臣亦赞同吕阁老之言。先前官家诏书中已明言选立皇贵妃,如今若突然改为立后,岂不是朝令夕改?臣建议官家还是维持原旨,先立皇贵妃。待三女入宫几年后,观其品行,再择一人立为后也不晚。”
张耆略一沉吟,拱手道:“官家,臣数日前所奏确实有些唐突,此事还是作罢,仍维持原旨为好。”
赵祯听完,眉头稍展,心中似有所动:“立后之事关系重大,不可轻率决定。三位阁老对立后之事均持反对,且各有道理,既如此,还是立皇贵妃为好。皇贵妃既可代理皇后职责,又方便掌控,不会对我形成掣肘。”
想明白了这些,赵祯下定决心,开口道:“朕决定,还是维持原旨,择吉日纳皇贵妃入宫,等大娘娘大祥结束,再将皇贵妃升立为后。”
三人拱手:“官家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