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住院
金秋时节,一颗颗高粱沉甸甸的低着头,一群群贪吃的麻雀欢快地飞来飞去。秋收的时节到了。
男人们挥起镰刀,一个上午一人多高的高粱躺倒一大片;妇女们跟在后面挎着篮子掰着高粱头,马车一趟一趟来回拉着装满了高粱驶向晾晒场。
真是人多力量大,两天下来三百多亩高粱已割去一半。
自小燕从火车站回来以后,仝兰芝特别注意小心地时时陪伴着,小燕比先前更不爱说话了。仝兰芝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咏梅。买来小人书和小燕一起读,队里来了放映队她会带着孩子们去看电影。每当看到坏人被解放军抓到时,仝兰芝会顺势开导小燕,说:“看!欺负我们的坏人被解放军叔叔带走了,我们不用怕了。爸爸妈妈会永远保护你的。”
仝兰芝还把队里和小燕一般大的孩子叫到家里,和咏梅一起做游戏,看小人书。小燕渐渐的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抹去了心中的阴霾。
在繁忙的季节里,无论是夏收秋收,缝纫组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参与的生产队的生产劳动。
仝兰芝她带晚加紧做好一位姑娘的新衣,清晨等小燕上学走后,她把红卫还有劲松送到队里的托儿所,挎着篮子加入了秋收的人群。
刘光华在繁忙的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仝兰芝,她挎着篮子凑过来和仝兰芝站在一起掰高粱头。
“听葛素华说,队里的青年突击队快回家了。”仝兰芝对刘光华老师说。
“葛素华说的应该没错,个把月没有见到她们了,怪想的。” 刘光华回应道。
葛素华也凑了过来,她左右看了看,神神秘秘的挨着仝兰芝说:“这都两天了,俺家那口子说书记和队长天天上公社开会,今天一大早又去开会了。”
仝兰芝不以为然地说:“开会有啥稀奇的?谁没开过会?”
葛素华说:“俺那口子说呀,可能出啥事儿了。哎!红卫他妈,你说能出什么事呢?”
刘光华老师感觉到葛素华在有意回避她,她走到别处掰高粱去了。
仝兰芝瞅一眼葛素华,道:“能出啥事?有事报纸广播上早报道了。”
马车从场地回来了,尤家娃吆喝着“装车了!装车了。”
仝兰芝的篮子里早已掰满了高粱头,她斜挎着篮子和葛素华一起往地头走,马嫂子也挎着一篮子高粱头从旁边的地里走过来,她吃惊地说:“哎呦!看你瘦干干的样子力气还不小呢,吃饭像猫一样干起活儿来像男人一样。”
葛素华不乐意地说:“马嫂子!我们谁不是一样的挎了一篮子高粱?你咋光夸仝裁缝不夸我呢?”
马嫂子瞪了葛素华一眼,说:“你一顿两块发糕也不够你吃吧。你知道她才能吃多么点吗?”
她们走到马车跟前,倒掉高粱头往地里走。就听背后传来海丽其汗书记的大嗓门:“社员同志们,大家都到地头来休息一下,有重要文件要给大家传达。”
葛素华捣了一下仝兰芝说“怎么样?有事儿吧?有新文件了,又不知道搞啥运动了。”
仝兰芝没有吭声,转身往地头走坐在刘光华老师身旁,紧紧地抓住刘光华的手。
社员们陆陆续续汇集到地头,连场院里的人都来了。
海丽其汗书记亲自宣读文件。社员们学习完各自又都忙去了。
高粱收完,开始拾棉花了。队里为防止有人躲在棉花地里偷懒,采取傍晚晚收工时,按每个人采花的重量给记工分。
这样一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包下一块棉花地,为节约时间好多人中午把干粮都带到地里。
仝兰芝坚持每天到地里采棉花的第五天,她蹲下很快采满了一兜棉花, 直起身准备把布兜里的棉花倒入大布袋里, 她刚支起身体,眼前一黑向前一头栽倒在地。
紧挨着她在另一块棉花地里采棉花的刘光华,已经往大布袋里倒过两次采好的棉花了。她发现仝兰芝放在地头的大布袋子里还是空的,她看看身边的棉花地里,没有仝兰芝的身影,她大声喊:“兰芝!你今天怎么采得那么慢?”
棉花地里没人回应,刘光华又大声喊:“兰芝!平时一喊你就站起来了,今天怎么不吭气?”
还是没人应。
葛素华在旁边说:“仝裁缝今天可能没有来吧?别喊了,瞎耽误功夫。”
刘光华一边推开高高的棉花杆,一边往棉花地里走,她又喊了几遍。
“我在这。”地里传来仝兰芝微弱的声音。
刘光华寻声过去看到仝兰芝趴在地上,极力想爬起来可就是起不来。
“我的老天,你怎么躺地上了?”刘光华急忙上前拉扯,可仝兰芝就像一摊泥一般,扶起来你稍一松手她就又歪倒了。
刘光华急忙站起来叫葛素华来帮忙,两个人把仝兰芝架起来扶到地头。仝兰芝始终无力的低着头,浑身软绵绵不撑腿。
葛素华吓得叫来海丽其汗书记,海丽其汗书记拦住正在装棉花的马车,几个人把仝兰芝抱到马车上向公社医院奔去。
刘光华陪同仝兰芝到了公社卫生院,李医生过来检查后,说:“我看像低血钾症,最近医院收治几个这样的病人了,住院吧。”
在卫生院做保洁的孙美英,在病床边着急地一遍一遍喊:“大姐!大姐!你哪里不好呀,老李!你快给俺大姐好好看看呀。”
仝兰芝意识清醒了一点,她想坐起来,可身体一点都不听话,她只好继续躺着,她对李医生说:“李医生!我不能住院,你给开点药就好了。”
刘光华对李医生说:“别听她的,李医生!你给开住院手续吧。”她又关切地对兰芝说:“你只管在这住院,孩子有我呢。”
孙美英说:“俺去帮大姐带几天孩子。刘姐!眼下是特殊时期,你不能脱离群众给有些人留话柄。”
刚好这时,青年突击队的人都回来了。
葛素华站在自家门口拦住小芳,说:“你妈妈病了。”
小芳一听着急地问:“葛阿姨!我妈她怎么了?要紧吗?”
葛素华说:“我也说不清,你回家去问问孙美英就知道了。
小芳急忙回到家,见孙美英阿姨正拿着奶瓶给劲松喂奶呢,红卫和小燕坐在那里吃着饭。
小燕一见姐姐回来了,立刻跑到姐姐面前哭着说:“妈妈她生病了,我想妈妈。”
小燕一哭,红卫也跟着哭起来。
孙美英带着姊妹四人一起来到妈妈病床前。 劲松看到妈妈后小手飞扬着要到妈妈怀里去,仝兰芝想伸手去,可力不从心的她举不起手来。
小燕和红卫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禁不住又哭起来。
李医生拿着化验单来到病房,孙美英追着问:“老李!大姐这是得的啥病?”
李医生严肃地说:“她得了严重的低血钾,电解质紊乱。”
孙美英急切的又问:“大姐怎么会得这病呢?”
“透支身体,饮食不规律加之长期的劳累。”李医生说。
“大姐!你听到了吗?你以后可要爱惜一下自己。老李!你快想想办法,让俺大姐快点好起来。”孙美英央求着丈夫,“大姐!俺这就回家给你打几个荷包蛋来吃。”
仝兰芝摇摇头说:“俺吃过了,刚才刘老师送来的。”
孙美英对小芳说:“你等会儿回去给刘光华说,你妈这几天的一天三顿饭俺管了。”
仝兰芝不得不在医院住了下来,她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惦记着孩子们和那些没有做完的衣服。
小家伙晚上蹬被子,小芳知道给他盖被子吗?家里的驴呀羊呀知道给喂草吗?有人着急要来取新衣服怎么办?
妈妈不在家,小芳和小燕一下子长大了不少,一个做饭一个带弟弟。刘光华一早一晚地急急忙忙过来帮把手。
有一次,小燕照顾劲松时,小家伙总是不停的哭,怎么哄也哄不好,吃的也给了,喝的也给了,就是哭。小燕想起维吾尔族人家的摇床。
她把缝纫机前妈妈坐的板凳倒过来四腿朝天,再把洗衣板放到板凳腿中间,再铺子小被子,把劲松放到上面绑好,她两手握着凳腿摇晃起来,摇着摇着劲松不哭了,安稳地睡了。
仝兰芝硬是被自己不争气的身体摁在病床上躺了一周,天天挂好几瓶盐水。
她躺在那里,想起在母亲身边生活的时光,那时的她无忧无虑哼着唱着就是一天。
一周后,仝兰芝再也躺不住了,她回到了家。她从托儿所里抱回劲松,解开衣襟看到空瘪瘪的乳房她苦笑了一下,而劲松也不像先前那样急于要奶吃了。他小手指着桌子上的奶瓶“嗯嗯”地要,八个月的劲松不知不觉得就这样断了母乳。
晚饭时,刘光华端着一大碗面条给仝兰芝,她递一双筷子给兰芝,说:“我看着你吃了。”刘光华把红卫领到外面院子里。
仝兰芝吃了一半放下手里的碗,说:“刘老师!这段时间没人为难你吧?”
“没有!每天大家学习完报纸上的文章,都各自忙自己的。你今天要把这碗面吃完,我等着呢。”刘光华在外面大声地说。
“我也要吃。”红卫挣脱刘光华的手,从跑了进来。
“姐!你看,院子里很干净,好像妈妈回来了。”
“小妹!那还用说,托儿所的阿姨不是说了吗,妈妈把弟弟接回家了。你先进去看看,我去给羊撂把草。”
“妈妈!妈妈。”小燕迫不及待的喊起来。
小燕扑到妈妈的怀里,仝兰芝拥着闺女,说:“妈妈不在家这几天你们都听姐姐的话了吗?”
“嗯!有一次姐姐回来晚了,还是我把弟弟接回来的呢。我还会给弟弟冲奶粉喝。”小燕骄傲地说。 “妈妈!我还忘记告诉你了,今天我当班长了,以后我每天都要早早到学校去。看!老师给了我一把班里钥匙,我要早早的去开门。过几天我们学校要开一个大会,到时我要上去发言呢。”小燕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还想再说点什么,姐姐进来了。
“妈!你好点儿了吗?李医生说你还要住几天呢,你怎么出院了?”小芳关切地问。
仝兰芝说:“我感觉好多了,家里家外那么多事儿我怎么能躺得住?这几天妹妹弟弟都乖吧?”
小芳说:“弟弟都是刘老师在照顾,我白天在地里劳动呢。”
仝兰芝拿起刚才吃面条的碗,交给刘光华老师,说:“刘光华!你交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你回吧,孩子们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