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山河劫 > 第23章 再议淮南

第23章 再议淮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眼看着秋风日甚一日,寿礼的心开始悬了起来。

    他见徐七把收获的新玉米装了两个大麻袋,用手推车往磨坊送,便站下和他聊了几句。

    看来今年玉米收成也不错,掌握方法加上用了新品种,每亩能多收五、六斤。

    苍蝇小也是肉,到关键时候能救命的!徐七这就是准备把些玉米磨成粉,存在家里备荒。

    但是那些在河滩上瑟瑟发抖的人可怎么办呢?寿礼满心忧虑。

    见他望着西边,听说玉米收成好却没有太多喜色,徐七猜出个大概却不敢说话。

    谁都是知道赈灾这事就是个无底洞,投进去多少都打水漂。

    更有甚者那些灾民习惯了被施舍不肯走,那就成三河原的大包袱了,所以尽管今年丰收,各村都不敢办新米会就是这缘故。

    可如果放着不管也不行,且不说良心上过不过得去,就是人饿极了要闹起来,不管不顾地抢一把,那时可不论谁是大户、谁是佃农,只要东西能吃,在人眼里都一样的。

    知道那些人可怜,但没人敢先提出来救济的话题,寿礼却知道本区的义仓已经见底了。

    毛病出在哪里呢?天灾、兵祸都有,更主要是没人种地,反正种下也不值钱,怎么也没法子完税。

    城里人如今兴吃洋米,据说东洋米又香又可口,比本地米不知道强多少。

    寿礼不大信,已经叫人从寿县、蚌埠甚至南京、上海分别购买等量的洋米来,他要尝尝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但不管是东洋米、南洋米,眼前这些庄稼人自己没米吃是真的。数万人徘徊在三河尖,怎么办?

    前些日仲礼派了个黑瘦的汉子来,说是新组建的徐山自卫四大队的朱书记官。

    他带了二十个人,去河原滩头鼓动、劝说,要募集一万人到徐山上去屯垦、养殖,陆陆续续有人跟着他走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徐山只有一座,再说观望、怕受骗的人依旧不少。

    “没事,这天再冷点他们就待不住了。”朱书记官倒是乐观得很。

    寿礼听说罗芳是该大队的大队长,所以对这位书记官挺客气。

    “其实早点过去能够早安顿下来,只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呀。你们费的口舌不少吧?”他关心地问。

    朱书记官嘿嘿地笑,说:“咱穿着官衣来,本想着百姓能相信,谁知道人家反而害怕了。”

    “那是看你们带着枪。”寿礼苦笑:“他怕你是抓壮丁去打仗的。”

    “可不。”朱书记官点头:“我和罗长官说好了,等第一批人安顿好就派几个回来帮我,有他们做榜样,别人戒心会少很多是不是?”

    “对、对,你这个办法好!”寿礼说完叹口气:“只是……人太多了,没法都照顾到呵!你们那里能容纳的也有限。”

    “大老爷,我听说固始那边小苏不也谈下来了吗,为啥不能调些人过去?”

    “他那边谈了两万亩地是不差,可我们人手有限呐。需要人去丈量、划界,确定好范围才能开始调人。我现在手里没兵可调,徒之奈何?”寿礼苦笑。

    “我有个建议,咱们不用等到全搞妥了再调人。”

    “哦,怎么讲?”

    “您瞧我这边就知道了,啥事情都有个过程,没第一批人过去先体验,大伙儿谁都不敢冒险。

    再说丈量土地这事,还是庄稼人更拿手,不如就招募起来,让他们自己去量自己的土地,那样大伙儿干劲是不是更足哩?”

    “诶!”寿礼眼前一亮:“朱书记官很懂农民呵,说得有见地!也罢,我就先招两百人过去,交给小苏用着,别让他在那边空等了。”

    本地中学毕业生和陆续从省府、合肥、六安、南京招募来的中学、专科和高校应届毕业生有一百六、七十人,都被调到徐山去帮着测量、规划,还有少数正在策划修公路的事。

    原来寿礼打的主意是徐山弄得七七八八了,再把人调往固始和公路项目上去。现在一想错了,其实事情是可以同时并举的!

    而且这样一来也正好分流难民人数,得以以工代赈。

    固始可以分流七、八千人,修公路又能够分走一、两万劳力,这样河滩上的压力去掉多半,事情就容易了。

    问题是要调集材料、工具、被服和粮食,这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计。

    这天吃饭时,寿礼忧心忡忡地说起此事。

    当时徐业已回家,蔡博士在徐井根那个排的保护下正沿着长山做矿产调查,刘其美在高塘带着学生们策划新公路,只有唐文声在家。

    他听寿礼说起这些事,便放下碗筷主动说:“陈先生如果信得过,我可以帮你来协调这些事。这些东西咱们这里有的就地筹措,没有的我可以托人在合肥、蚌埠办理。”

    身份的事情唐文声晓得徐业已经告诉寿礼兄弟,所以他一直比较低调。

    今日忽然主动请缨,倒是寿礼没想到的,他怔了下:“只是,你这样的大才用在这些鸡毛蒜皮上头……?”

    “我自己都不嫌弃。”唐文声笑笑:“每日闲着也是无事,况且我也有朋友做这些生意,正好可以帮忙。

    不过确实后勤事务是非常庞杂的,我一个人可没那么多只手,陈先生得给我派人,我来抓总一定不让你再操心。”

    “那敢情好!”寿礼很高兴。此人做过那么高的位置,必定是有两下子的。他赶紧拱手:“如果唐先生出山相助,某感激不尽!”

    寿礼当天和唐先生谈了两个小时,然后决定让三牛找李杜星申请“三河商贸”的执照。

    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在各地收购粮食、被服和建筑材料,同时销售本地产的种子、肥料、食品和禽、畜及其副产品。

    此前寿礼根据徐业建议已经去县实务科注册了三河商业资本公司,自己家族占73股份,本地乡绅徐、蔡、林、宋四家占其余27股份。

    三河商资向三河商贸注资一万五千元,占股75,陈家直接投资五千元占股25。

    委任唐文声为三河商贸代理总经理从学生里调两名大学生、六名中学生过来建立公司办事机构,调来四名有能力的伙计分别任驻蚌埠、合肥、六安和寿县分支的经理。

    然而有件事他一直举棋不定,那就是三牛带回来的淮南船运出售消息。唐文声听说此事后极力赞成:

    “如果我们把这家公司收过来,那么从蚌埠可以一直运输到凤凰坡,这个优势太大了!”他说。

    但是寿礼没有告诉他自己没那么多钱,就是把所有股东加在一起也凑不出那么多!想到这个他就很烦恼,李杜星已经在催问了。

    徐业叫上宋承苓,还有林家的长子林修觉,联袂来找寿礼商议淮南船运的事。三人都希望能够拿下这家公司,进入交通运输业的诱惑力太大了。

    “不说别的,你订购的机器如果从水路运进来,你可知能够从运费上节省多少?”徐业说:

    “虽然它不比火车快和省,问题你三河原也没通火车呵,而要走陆路用卡车运,那运费反而倒高了!”

    “卡车需要很多辆才行,而且还得搞到柴油,并且找人来开。”宋承苓提醒说。

    “可即使你们大伙儿同意,咱们还差很多!”寿礼叹口气:“马上入冬,而且要开工的项目很多,我们又没多少能拿出来交换的东西。

    李长官的意思,淮南报价是十五万元,这可是当初廖斌(廖经理)第一次和我谈起淮南时报价的几乎两倍呵!

    那十几条船里,六成是近二十年的老船,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

    “我看咱们各位的思路是不是太窄了些?”林修觉忽然开口说:“谁也没有规定必须、只能从自家掏钱,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贷款?

    为什么不考虑出售少量股份给其他小股东,比如……拿出10到15的份额?”

    “如果各位同意引进资本的话,我可以找关系同民生银行谈谈。”宋承苓说:“你们知道,民生最早也是做航运起家的,他们肯定有兴趣!”

    “资本总想着控制,我倒更倾向与大生谈入股,他们相对温和,而且有现成的江北航运网络、人脉与经验”徐业说。

    “可……,只谈入股是无法解决大笔资金需求的。”宋承苓为难地说。

    “我可以找找交通银行,不过他们近来头寸比较紧张,没有把握能贷多少。”林修觉说:“我认为咱们不能只看十五万,那只是起底价而已。

    再者,刚才让斋(寿礼字)也说了,那些船船龄不小啦,我们接手只怕需要大修维护,这都需要资金。”

    “唉,所以我才觉得太贵了!”寿礼叹气:“那些官老爷拿过去就这么两年功夫,折腾残废了甩出来价格就翻这么多,真让人不甘心呐!”

    “让斋,你想差了。”林修觉辈分上是去世陈林氏的叔叔,所以他总叫寿礼的字。

    “这笔买卖最重要的不是几条船,重要的是航运执照和那些机工、技师。

    尤其执照,政府已说了今后十年内没有特别原因不再签发内河航运执照,所以它才值钱!”

    “哦,原来如此!”林修觉让寿礼这个土财主上了一课,让宋承苓感到佩服,徐业则眼前一亮,他没想到林家这个大少爷竟能有这样的眼光。

    “承教、承教,果然是我想错了。”寿礼这才明白原来做买卖有这样多说法的,连忙拱手致谢。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要修路、建各种工厂,恐怕所需要的资金远远不是一、二十万元的问题!

    而由于李杜星让三牛带回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政府方面要统一货币和印钞权,所以那些私营银行才会在这个时候不敢大笔放贷,指望他们看来够呛!

    屋内气氛一时尴尬,最后徐业说看来设法收购淮南这件事本身大家没有异议,剩下的就是怎么操作此事的问题。他建议大家暂时休息,各自想想对策再碰头。众人同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