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各取所需
“不要谦虚,天如,你即算比不得诸葛武侯,至少也能与张仪、公孙衍比肩。”
林海笑着又称赞了一句张溥,以应社今日之基础,两年内能做到统合全国文社,那确实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张溥的苦心谋划以及纵横捭阖。
这货要是放到嘴皮子逞英雄的战国时代,就凭他那三寸不烂不舌,外加一肚子坏水,那高低也能混个青史留名。
张溥这回倒没有谦虚,毕竟纵横家在古代的名声并不算好,林海这话在他听来倒有点像骂人。
只听他接着说道:“登万兄,你方才还问了如何压倒杨维斗和周介生,晚生认为这完全不是问题。杨维斗不能容人,周介生胸无大志,且其大伯名列阉党十狗,此二人在应社尚能与晚生并驾齐驱,若是天下文社合于一统,晚生敢断言盟主非我莫属!”
张溥这话倒也不全是吹牛逼,周钟那阉党大伯且不说,他也确实不是那种非得跟人争的性子。
艾南英之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周钟之前和他书信探讨了几次关于选文的标准,后来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只是以“腐儒不知时变”而一笑置之。后来艾南英再找他,周钟压根就不搭理了,没有一定要压倒他的劲头。
张溥就不同了,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最后把艾南英搞得众叛亲离,当时跟着他上蹿下跳最积极的就是那位后来被崇祯在金殿上打断双腿的吴昌时。
至于杨廷枢,此人平生以气节自负,向来是崖岸自高,对于他看不入眼的人,向来就没什么好脸色。
相比之下,张溥的架子就要小得多,像杨彝、吴这些没什么文采的土财主,人家一样能处得很好,也通过这些人办成了很多事。
当时嘉兴有个叫孙淳孙孟朴的生员,早在应社时期,此人就为了社中事务四处奔走效劳,以至于得了个“孙铺司”的绰号,所谓铺司就是指的驿递人员。
结果就这么个为应社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杨廷枢却十分看不上他,孙淳几次给他上拜帖都视而不见,反而呵斥道:“我社中未见此人!”
当然,这其中也有个缘故,那就是孙淳在崇祯元年底又和吴江县的吴等人成立了个复社,所以让杨廷枢很不爽。
这件事有很大可能是张溥一手策划的,因为当时他就在吴家里教书,而孙淳一向都是鞍前马后地为张溥和周钟效劳。
张溥这么做就是为了把应社并入这个新成立的复社,至于好处至少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应社的原有体系下,张溥很难压倒杨廷枢和周钟,尤其是杨廷枢,但改换门庭之后就不一样了。
二是其他文社并入复社的阻力相对来说小一点,毕竟就连应社都并入这个新成立的复社了,要是直接并入应社的话那看起来就像是被吞并了。
后面这点估计也是张溥能说服杨廷枢、周钟等应社魁目,最终同意把应社并入复社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不能忽视:一是当时的吴江县令熊开元支持在他的治下搞大规模集会,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是相当敏感的;二是吴、沈应瑞、潘凯这三位吴江土财主愿意出钱,用人家的钱当然也得用人家的名。
张溥这一手操作可谓是神来之笔,在平衡了各方诉求的同时,还实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自从复社第一次全国性集会尹山大会开始,张溥就成了无可争议的盟主。他不仅发布了盟辞和社规,而且还把持了复社选政,复社的时文选集名为《国表》,崇祯九年后改名为《国门广业》。
直到崇祯四年,张溥中了进士,才把复社选政重新交给周钟,因为按惯例一旦进士及第就不宜参加读书社或选刻时文了。
崇祯十二年,周钟也中了进士,张溥又作主把复社的选政工作交给几社的徐孚远。这实际也是在拉拢当时声名鹊起的云间几社,因为几社在加入复社后一直是独立性比较强的。
可以说,张溥就是最合适的复社领袖,他是原应社魁目中最善于平衡各方利益的那一位。真要换了杨廷枢或者周钟来主盟复社,只怕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
林海当然不会怀疑张溥能压倒杨廷枢和周钟,他略过此事接着问道:“天如,隆中对再好,这天下也得一步一步去打,你接下来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张溥道:“好教登万兄得知,晚生已蒙覃恩入贡太学,预计二月底就会启程前往京师。今年恰逢三年一次的大比,天下士子云集京师,晚生打算与杨维斗、周介生联袂北上,游说各地文社并入应社。至于再后续的计划,那要看此次京师之行的结果了。”
“甚好。”林海闻言点了点头,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要求,“我会派一个人与你一同北上,此人你要把他纳入到应社中来。今后他就是我在应社的代表,每年十万两银子我也是给到此人,以他的名义来赞助应社,我与应社不会有任何瓜葛,原则上也不会再去接触其他的应社魁目。”
“登万兄厚情,晚生铭感五内!”张溥闻言大喜,林海总算是决定将投资对象锁定为他了,而且连资助的名义都不要,这样他在文社中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林海接着又道:“我说的这人名叫许一龙,乃是福建漳州府学的生员,许家是福建屈指可数的大商人,由他来资助应社也合情合理。今后,我与你之间也不会有太多明面上的往来,若是有人问起我此次来拜访你所为何事,你就说是受了许一龙之托,引荐他加入应社。”
“晚生明白,一切全凭登万兄吩咐。”张溥连连点头,“敢问那十万两银子何时可以给到晚生?”
“一个月后,许一龙会带着银子来找你。”林海说着又道,“当然,这笔钱怎么花也不全是你说了算,我这边也有些要求。”
“登万兄请讲,晚生洗耳恭听。”张溥闻言竖起了耳朵,他当然知道林海肯定不是来做慈善的,两人合作肯定是各取所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