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两女相求,陆云身份
孽镜狱中。
姗姗娘子看着周围镜面中的画面,一幕幕前尘旧事、过眼云烟,皆是那般清晰重现。
她怔然而立,一抹悲色浮现脸庞。
尤其是看到娘亲去世,看到她冰冷的尸体沉入洪水,她不由得泪流满面。
这些痛苦的经历,她早已埋藏心底,不料今日被翻了出来,让她内心再次承受鞭挞。
“娘亲,姗姗过得很好,你不要记挂姗姗。”
姗姗娘子泪水夺眶而出,她语气却沉缓而坚定。
“如今天下太平,世道很好,再也没有人欺负姗姗了,娘亲你放心吧,姗姗已经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此时孽镜查照完姗姗娘子的经历,细数她之罪状,陆云看到了结果。
虽说有一些轻微罪行,可令她入十八小狱。
但整体上,她得到了一个“善”字评价。
因为她所行善举十分多,有功德在身,她并非一个罪恶之徒。
系统提示,天降功德!
陆云一看,却不是给自己的,而是给姗姗娘子的。
似乎她的一生,得到了天地的认可,天地给予功德临身奖励。
陆云念头一动,姗姗娘子从孽镜狱中消失,出现在审判台上。
“孽镜验身,恭喜你通过了考验,证实了清白!”
他淡淡的声音传至姗姗娘子耳中。
“不过妖魔气之事,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夫君!”
“夫君!”
金莲和锦儿两人轻呼。
“姗姗娘子这么可怜,她又不是妖魔,你就放过她吧!”
金莲开口替姗姗娘子说话。
“对呀,姗姗娘子一生都在行善积德,妖魔气或许是他人所陷害,那个钱大少就很有嫌疑,说不得是他弄出来的!”
锦儿也帮腔道。
陆云摇头道:“姗姗娘子我很钦佩她的为人,但是妖魔气来历,我也一定要弄清楚!”
他的语气颇为坚定。
纵观姗姗娘子的经历,他肯定会放过她,但一码归一码,妖魔气一事,陆云并不想就这么不闻不问。
金莲锦儿听出来陆云的语气,知晓以他的性格,一定不会放弃此事,于是不再开口。
只是看向姗姗娘子的目光,带着浓浓的温柔疼惜。
姗姗娘子心性不错,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她看向王座上的陆云,虽然隔着一层迷雾,但仅凭轮廓身影,她却仿佛看到了一张丰神俊逸的脸,以及那抹深邃无比的眸光。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谁!”
姗姗娘子开口,清丽的嗓音带着一丝好奇。
在经历了一系列神奇事情之后,她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位不是一般人,是那种真正的神通广大之辈。
比她这种仗着一些天赋能力的“异人”,不知道要厉害到哪里去了。
好在她感知敏锐,察觉出对方对他没有恶意,否则这会哪怕鱼死网破,她也不会这么好言好语沟通。
“陆云。”
很简短的回答。
姗姗娘子一愣,脱口而出道:“大武皇帝陆云!”
话一出口她便后悔,尽管她所知道叫陆云的,就只有一个大武皇帝。
可是,同名同姓在天下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叫陆云的没有几千也有几百。
怎么可能那么巧,眼前的陆云就恰好是她所知的大武皇帝!
而且,大武皇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还专门来找她的麻烦!
所以,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就在她后悔嘴快的同时,一道声音传入耳中。
“不错,我就是大武皇帝!”
这个声音如惊天霹雳,在她脑中轰然炸响。
这一瞬间,她失神了。
大武皇帝陆云,是她经常能听到的一个名字,也是她时常关注的一个名字。
从以前的梁山之主开始,她就已经对陆云这个名字记忆深刻。
一段段的传奇故事,从遥远的梁山水泊传遍天下。
云梦县水陆交通,消息灵便,将走江湖的草莽,舟车往来的客商,将梁山的消息带来这里。
从济州开始,梁山的故事,便吸引了姗姗娘子的注意。
后来三州之地的民生发展,减赋税免徭役、分田分地等措施的施行,使得梁山之名在民间流传甚广。
再后来赵皇帝禅位,梁山之主陆云之名,彻底响彻天下。
民间纷纷期待,这位新的皇帝,能将三州之地的政策,带到天下各地。
姗姗娘子期待着,有一天云梦县也能被梁山所惠及,老百姓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存土壤。
再后来又是各地起义,又是诸国围剿,打仗的消息就没断过。
云梦县倒是没受影响,酒楼茶馆里,天天都坐满了人,大家聚在一起就讨论天下大事,今天梁山收服了哪路叛军,明天打下了哪位大寇,后天又和哪国交战。
再到后来,陆云昭告天下,于泰山登基,建国为武,改元大武。
梁山之主终成皇帝,姗姗娘子就像押赢了巨注一样,高兴得不得了。
很罕见地喝了不少梁山烈火酒,脸蛋红扑扑,人儿晕乎乎。
差点被钱大少趁虚而入、占了便宜去。
大武成立,一项项新政令颁发,老百姓欢欣鼓舞。
那些权贵老爷们,心头百般不乐意,可这大武皇帝出了名的强硬,大武朝廷也是十分卖力,势必将新政执行贯彻到底。
老爷们惹不起朝廷,惹不起官府,自然是夹起尾巴,老实低调起来。
云梦县的百姓们,日子明显好过了许多。
姗姗娘子最满意去年的暖冬政令。
往年旧朝时代,每到冬天,天寒地冻,穷苦百姓冻病冻死不知凡几。
许多底层人是熬过一年算一年,没辙的人,熬不过就此生作罢。
姗姗娘子虽常救济贫苦百姓,但势单力薄,力量终究有限。
她开设云梦仙境,从富豪官绅身上赚钱,然后把钱用来救济贫民百姓。
此法其实是杯水车薪,根本无力扭转现状。
可她做到这些,已经实属不易。
又如何奢望其他。
冬天一到,她便焦急起来。
因为总有一些人缺衣少食,熬不过去,只能在饥寒交迫中结束一生。
不料第一场冬雪还未落下,朝廷传来一道政令。
是为暖冬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