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李治犯下的战略错误
萧盼盼关于大唐地缘危机的解读,引起了几乎所有时空中,各个掌权者们的警惕。
一众大人物纷纷开始考虑起了自己时代的地缘环境,然后他们就陷入到了某种不确定中,因为在没有未来视角指引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笃定自己的布置到底正确与否。
而他们的这一认知也立刻得到了萧盼盼的背书。
“就地缘环境的发展来说,在不开天眼的情况下,在你们古代想做出正确判断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原王朝对于周边部族或国家的认知往往是不够深入的,这是对外情报体系缺失带来的必然结果。”
萧盼盼想了想,摇头说道:“但就吐蕃崛起这件事本身来说,除了情报缺失方面带来的信息错误之外,李治这个皇帝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此时的李治正沉浸在收回皇权的暗爽当中。
长孙无忌死了,大臣们都臣服于自己,心爱的姐姐也成为了自己正式的老婆。至于她以后会不会当皇帝,他现在并不是很担心。
毕竟已经知道了那个未来,他就觉得自己一定可以避免。
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萧盼盼这么一点,瞬间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他还记得萧盼盼提过大非川之战,对此他也有了一定的预案,所以和对自己的老婆一样,他相信自己能解决好。
“皇后,看来这个萧盼盼要提到我们了。”
还不叫武瞾的武媚娘浅浅的一笑,“嗯,也不知道后世是怎么看我们的?”其实武媚娘内心真正想知道的是,这后世究竟是怎么看我的。
李隆基此时算是缓了口气,心想道,总算没有我的事了。
萧盼盼看了一下手边的资料后,继续说道:“为什么说李治要负主要责任,根子在于他作为大唐的皇帝,对大唐的地缘关系认识是模糊的。”
“在我们当下的历史研究中,古代地缘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内地缘,即在我们当下中国的版图内,不同时期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比如三国时期就是典型的内地缘。”
意识到萧盼盼又在讲一些新的知识后,各时空的帝王将相们纷纷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第二是次外地缘,即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外地缘,古代中国疆域之外又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决定大唐地缘政治的特点及其变化的首要因素,自然是内地缘。”
萧盼盼顿了顿,“唐朝的地缘格局大体上呈现的特点,是以长安为都城,以都城所在的关中地区为王朝的核心腹地,并以其制衡山东,进而控制全国。”
“这种局面的形成,沿袭秦汉王朝的地缘政治特性,当然,就唐朝本身来说,沿袭的自然是隋朝的结果。”
“而隋朝则继承了北周,北周统辖整个北中国靠得就是我们当下历史学家所刻画出的“关陇贵族集团”。”
虽然李治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当下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言人,但他还是本能的有些不喜欢这个定性。
作为皇帝的他,不喜欢自己的舅舅。
“宇文泰掌控之下的西魏,想与势力强于自己的东魏抗衡,就必须组建并凝结一个统治核心集团出来,并以特定的地区为统辖中心进行发展。于是,“关陇贵族集团”就诞生了,这是宇文泰起家并依靠的政治力量。”
“西魏与取而代之的北周,就是在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和“关陇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兼并北齐并统一北方的,之后,隋唐将这条命脉继承了下来。”
“由于北周起家的地区在关中,它统合北齐后所建构的政权模式,同样秉承了秦汉的基础,继承北周的隋唐所选择的全国性布局,也就延续了这个体系。”
“在政治传承之外,地理因素是唐朝地缘政治中对传统的具体实现。即谁控制关中,谁就能控制中原;谁控制中原,谁就能控制中华帝国。”
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古人的认同。
“由此可见,关中本位对于大唐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萧盼盼感叹道,“而想要保证关中本位的繁荣和安定,丝绸之路是离不开的重要一环。”
随着萧盼盼的话音落下,光幕里展现出了大唐,吐蕃,还有吐谷浑在地图中的位置。
“被太宗皇帝平定下来的吐谷浑一直都是丝绸之路侧翼的屏障,是大唐和吐蕃间的重要缓冲。”
“在贞观年间,吐蕃就打过吐谷浑的主意,但很显然,太宗皇帝明白这里的战略意义,于是他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揍了他们一顿。”
“之后,松赞干布退兵告罪。”萧盼盼停顿了片刻,“接下来是关键,太宗皇帝是在西北稳定之后,才出兵去揍高句丽的。”
“但李治,这位大唐的皇帝却为了证明自己能达到父亲的高度,把战略重心彻底放到了高句丽的身上。”
“当吐蕃以民间渗透的方式,势如破竹的攻入青海湖的时候,吐谷浑也立刻向大唐朝廷发来了求援。可李治的回答是,不救。他要把精力放在灭高句丽上。”
萧盼盼摊手,“高句丽的地缘位置重要吗?重要,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高句丽已经不是首要威胁了。先别说它已经被打残了,就算它鼎盛时,也只有自保能力而已。但吐蕃的危机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吐蕃灭吐谷浑带来的后果,将会是彻底冲击大唐关中本位的核心政策。”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治作为大唐皇帝的选择无疑是错误的,是典型的不顾全局,因小失大的历史性败笔。而且李治对此却毫无察觉,欢乐的沉浸在群臣称颂所带来的飘飘然中。”
“等吐蕃占领吐谷浑两年后,李治讨伐吐蕃的兵才出现,但这时已经晚了。”
萧盼盼无奈的说道,“之前提过,吐蕃是以民间渗透的方式攻入吐谷浑的,所以他们在当地是能很快站稳脚跟的。而大非川之战失败的另一个深层原因就在于,吐蕃在当地的根基已经坚固。”
“时机过了,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