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播种
看着用衣服兜着的五颗野鸡蛋。
许温言想想就气。
之前在吉祥村的时候,从王冬梅那里买的两只小鸡,眼见再有一个月就能吃,这该死的流匪就来了。
也不知道便宜了哪个天杀的。
但也是直到现在,许温言才知道那些流民为何如此残暴,流民、流匪从西北一路南下。
其实早在布行的姐姐说要搬走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开始了,横跨千里,能到这吉祥村的流民、流匪又岂能是善良之辈?
这也让许温言不得不再次警惕起来。
这是古代。
是动荡的社会,不再是你打个架,都要被关进局子的安定社会。
这也不是小说里的安逸天地。
到此许温言还是比较庆幸的,如果当时准备考个官之类的,现在说不定早已经被钱国的军队冲死了。
许温言无奈地摇了摇头,天灾、战争、社会动荡,不是他能左右的。
“孩子们,快来看。”许温言小心将衣服撑开,在几个孩子面前得瑟。
“哇,是鸡蛋!小叔叔好厉害。”荣荣,小心看着,因为害怕把鸡蛋弄破,几个孩子都只是看看没有上手。
许温言又是指挥着几个孩子:“小花,去把小筐拿来,陈东抱一把干茅草来。”
在小筐的最下层许温言垫了不少茅草,然后再垫一层棉布,将五颗野鸡蛋放在上面后又轻轻盖上一片布。
放在背对太阳的地方照晒,然后用手轻轻沾一点点水洒在鸡蛋上,每天给鸡蛋晒太阳都要翻滚至少三次。
晚上的时候就要用厚衣服盖着放在灶台边,等出太阳了继续晒。
这是一个熬人的活,必须时不时就得观察鸡蛋的情况,因为许温言也不知道那只鸡孵化了多久了。
万一小鸡提前孵化了,会被布布闷死的。
这个活许温交给了王翠娟跟荣荣,她们的心细,这可是以后蛋白质来源的关键了,可得小心着。
王翠娟身为农妇,常年跟鸡打交道,在许温言的指点下,她也融合了自己孵化小鸡的技巧。
处理完鸡蛋,还是得继续干活,房屋主体地基的木头固定好后,再用竹片从中间的小缝来回穿插,进一步提高坚固程度跟保暖效果。
等做到这一步,整体框架已经是搭建好了,最后还得需要在最外层涂抹上黄泥跟茅草掺合的浆糊。
里面一层,外面一层。
也还好是人多,暂且忙的过来。
整个房子有二层,都是用来存放东西的,因为房子搭建的够大,笼罩了五个小山洞,在房子的中间,许温言做了灶房,烧水生火都在这里进行。
主体搭好了,剩下的就是细化了,这些工作周建业都会,让他带着完善就好了,而且这带有坡度的屋子也能很好防雨。
许温言给房子两端挖完排水沟后,这已经是十日过去了。
谷雨。
这些天总是时不时就会下一些小雨,虽然不大但持续的时间长,还好是土木屋已经封了顶。
就这么十几天下来,许温言手上都已经起茧子了。
看着堆放在房子一楼,好几筐长势不怎么好的蔬菜幼苗,许温言又是犯了难。
这里的黄土地偏酸性,这些天许温言一直在用石灰粉中和,用了好几个竹筐做实验,总算是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比例。
之所以开垦出来的地,迟迟没有下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今天天气对比前几天是要好上不少的,许温言准备今天好好翻新一下菜园子。
因为房屋跟山洞还在完善,许温言只找了王冬梅跟荣小六帮忙。
房子右侧,靠近山脊的那边,许温言准备全都铺上石子,做成石子路,因为土窑在那边,装煤炭的洞也打在了那里,算是主路。
而房子的左侧,大概一亩多的地方都被开垦成了地。
像是梯田那样,一块,一块的,毕竟是个小山坡。
又因为这些天灶台一直烧着,许温言已经存了很多石灰粉了,他做事情一向要有准备才行。
“冬梅姐,小六,一会我来撒石灰粉你们开始翻地。”许温言手里抱着个小筐里面装满了灰白色的粉末。
三人行动很快,基本许温言撒完一块田,两个人就翻的差不多了。
整整一个上午就翻完了一小半,趁着休息的时间,许温言将仅有的种子播种进去,就上午开垦的地也够种了。
为了保险起见,所有蔬菜许温言都留了两颗种在了屋子里,这也是最后的手段了。
这些天许温言吃野菜都快吃吐了,野菜毕竟是野菜,没有这些真正的蔬菜口感好。
就这样又是忙了一天,才把地翻完,种子种下。
“陈哥,你干嘛呢?”许温言洗漱完,看见陈三林在火炕上忙活着。
这是家里的第一个土炕,其他的还在建造,两人也是早早从大通铺搬了出来。
陈三林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许温言坐过去坐下。
“我在做箭呢,你前些天不是看见野鸡了吗,等你陈哥腿好了,给你打野鸡吃。”许温言仔细看了看地上,已经立着有十几根木箭了。
许温言拿起一根仔细打量着,箭身被打磨的还算光滑,想要用这种箭射中猎物还是得多练。
“等咱家鸡孵化出来长大了,就可以给你的箭加尾羽了。”许温言拿着箭琢磨着怎么把羽毛贴上去。
如果是直接用铁丝的话,这箭的重心肯定会偏后。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的生辰呢。”陈三林停下手里的活,看向旁边的许温言。
许温言仔细思考了一番,这古人过的是农历,自己本是八月十五的生日,也不知道放这里该怎么换算。
“八月份,具体我也忘了你呢。”
“八月”陈三林喃喃道:“我是二月的。”
“那岂不是已经过了?”许温言爬上炕在里面躺下。
陈三林也是放下手里的活:“恩,我不过生辰的。”
“那以后跟着我过吧,我可是得过生辰的。”
“哈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