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协理京营兵务
“而行诡异之事,可能就是我说的崇祯十八年后,天灾人祸会消失吧。”
“这我可立了军令状的,到时候如果不符合所言,可以治我罪。”
“但是现在时间都还没有到,就来拿我说话,是不是太过于苛刻了。”
“而最后总结我是一个奸臣,我也没有干啥事啊。结党营私我没有吧,贪污受贿我更没有吧,走私通敌什么的估计我还没有机会干。”
“就这样就把我打成奸臣,是不是太过于想当然。”
卧槽卧槽!今天学到了啊,居然还可以这样。明着认罪,实际上狡辩,关键还把大家说得无言以对。
这个李适以后不可以语啊。
一些墙头草的大臣准备要想向李适靠拢了,此子绝非凡品,早点投靠,以后好处多多。
此时魏藻德面无表情双眼无神,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怎么反而成了李适的个人演讲会啊?
周延儒也是佩服万分,这个小贼聪明伶俐,牙尖嘴利,最为关键还会讨皇上的欢心。还好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不然将来必然取我而代之。
黄景昉也被自己便宜侄子给震惊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看来我老黄还有很多路要走啊。
崇祯也满意的点点头,要是李适能在国家大事上能帮上忙,大明中兴不远矣。
这时李适再次说道,
“陛下提拔臣为吏部右侍郎,臣怕其他大臣不服。又恐自己才疏学浅,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心意。”
“臣想在兵部再好好历练一下,再来为陛下排忧解难。”
“而有的大臣指责臣尸位素餐,臣认为臣是该做点实事了,好一一将这些谣言给戳破。”
“但是臣刚入朝堂,对兵部的事务也不甚了解。所以臣想先熟悉兵务,才能在兵部的位置上为皇上效力,为大明尽忠。”
“而目前最近的兵务便是京营,请陛下让臣协理京营兵务。”
李适绕了好多个圈子,终于把自己的最终目标给说出来了,而其他人却一无所知。
认为李适不过是想去京营这种闲散衙门混日子,顺便贪污受贿。话说得漂亮,实际上和我们都是一丘之貉。
没错,京营也属于大臣眼里的闲散衙门。事不多,安全,关键贪污受贿的几率还大,关键就看你命大不大。
崇祯点点头,
“好,李卿居然如此勇于担事,那朕就让你以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兵务。”
这个位置,没有其他人站出来反对。只是一个协理京营兵务,这又不是一个好差事。
只要不是吏部右侍郎就行,今天你成了吏部侍郎,明天还不得入阁辅政?
李适顿时大喜,虽然只是协理,当然上面还有还有三个人比自己官大。
一是京营的武官首领,成国公朱纯臣。二是京营的文官首领以兵部尚书提督京营事务的吴甡。
当然第三个便是京营的监军太监,不过王承恩现在可是自己的亲密战友。有他在,下面这些太监也很好搞定。
上面的大臣好搞定,但是下面的士兵就难搞了啊。他们的追求很简单,那就是吃饱饭还能按时发饷。
但是就是这么最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就可想而知,大明亡的不冤枉。
如果只是想去混日子,那就不需要关心这么多。
李适毕竟是以为崇祯皇帝效忠为中兴大明为己任,现在的大明也只能往后面拖,拖过自然灾害,那么一切都有转机。
但是怎么拖过去,那就得保住京师,保住崇祯皇帝。有这两样在,大明不至于突然崩溃。
而保住京师的关键,就在京营上面了,而京营的士兵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适知道和这些大头兵,说什么都是白扯的。只要钱到位,那战斗力都是杠杠的,叫他们去盛京打皇太极那也是浑然不惧。
所以李适想要把京营稳稳的握在手里,一是要把三个上司给搞定,第二点便是把钱给搞定。
下了朝以后,李适赶紧缠上户部尚书李侍问,笑嘻嘻的说道,
“李大人,我们户部还有多少存银啊。”
李侍问很是不满李适的自来熟,还说什么我们户部,
“不到十万两。”
李适顿时犹如遭遇雷击,
“什么,不到十万两,那钱跑到哪里去了。”
李侍问瞥了一眼李适,不由说道,
“我们崇祯朝的户部库房连老鼠都不来光临,你不知道吗?”
李适哭丧着脸,
“我知道穷,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穷。我还说去京营上任,让你给拨点银子呢?”
李侍问顿时就像防贼一样防着李适,
“要钱没有,要命就一条。要知道我们官员的俸禄都拖了三个月没有发了。”
要知道崇祯朝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是高危职业,俗话说得狗都不当。
户部最主要就是没钱,而要钱的口子却是一大堆。兵部主要是战败次数太多,容易背锅。
本来还想去京营里面出下风头,给那些小兵发点饷银,一下就能在京营里面站稳跟脚,现在看来不现实啊。
第二日,李适终于穿上了垂涎已久的正三品绯红官袍。
以前不穿那是要装,现在准备正式出山干事了,门面什么的必须要打点好啊。
李适带着张龙赵虎来到总理京营的衙门,找到如今京营的文官老大吴甡。
吴甡对李适的到来那是双手欢迎的,因为提督京营看起来风光无限,又是重权在握,但是实际上的苦楚,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
李适被吴甡的热情给整不会了,按理说你这样的实权大佬没有必要对我这样吧,难道有阴谋。
这时李适和周延儒就很有共同话题啦,遇事第一感觉那就是有阴谋,果然阴谋家都是见山便是山。
当然吴甡是早就对这个烂摊子避之而不及了。
现在京营明面上有官兵十一万的样子,而实际上现在京营里面最多只有五万余人,而这五万人中还有一半都是些老弱病残。
缺额是被军官们吃了空饷,而这个钱并不是京营的武官们全部吃了,那是整个朝堂的人都在吃,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说京营缺额吃空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