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推恩4
第二日一早,又有一波和尚过来会和,吃过早饭,这些人便朝洛阳而去,而客栈依旧,迎来送往,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道海等人的言论,在昨夜便已经通过宫内监送到了赵东阳的案头。
曹飞雨低着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殿内只有翻阅奏折的声音,不一会儿,上面便传来声音:“倒是口气不小,域外教派,果然是非我族类了。”
“少林隐藏的传承都找到了么?”
“找到了,除了几个武艺高强的和尚跟丢了,其他人都在监视中,那些跟丢的,也在寻找中,只要还在中原,就一定能为皇上找到。”曹飞雨低着头道。
赵东阳道:“法会之后,屠了少林吧。”
“是。”曹飞雨低着头缓缓退去。
殿内又重新恢复了安静。
随着日期临近,入住南苑花园的僧、道越来越多,不时便有僧道被礼部派人送到此处,验过证明文书之后,便被领进南苑。
这一日天微微亮起,负责维护南苑花园的宫人起来开始扫洒。
听着西殿群落,一阵嗡嗡嗡的诵经声。其中两个小宦官一边扫着过道,一边低声闲聊。
“听说今日是开法会的日子,你知道法会是啥?”左边的小宦官问着自己同伴。
同伴看着比他大上几岁,多少有些见识,一边扫着地,一边随口答着:,“法会就是和尚道士念经吧?你看这些和尚道士,这些天不都是这样。”
说完低声道:“这些和尚一个个富态的流油,看着肥头大耳的,眼神却凶恶的很,咱们要离得远点,这宫里,低调才能活的久。”
“说的是。”两个人感叹了几句,继续干起活来,让那些大太监看到他们偷懒,就又要受罚了。
随着两人打扫干净,天色亮起,一阵阵钟声,悠悠扬扬的远处传来,传遍南苑,这是召集法会的信号。
很快便有僧道走出屋中,前往祈福大殿。
只见西殿群落门打开,鱼贯而出四个杏黄袍的和尚,正是佛门新的四大圣僧。
随后一群和尚,鱼贯而出,个个都手挂佛珠,眼观鼻,鼻观心,宝相庄严,双掌合十。
待得排列顺序,便在带头下鱼贯而行,前往祈福大殿,一路上经声阵阵,梵音传唱,经文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而从东边大殿群落出来的道士,却是三五成群,各不统属,大家各有祖师,只是修行路上的同伴,却不会自降身份,恭维别派祖师。
看见这群和尚犹如一体,有的人脸色沉重,有的人面露不屑,无人搭话,大家泾渭分明,各走一路。
听到南苑传来的钟声与诵经声,洛阳城内世家门阀,豪门大族,都是漠然不语,看似漠不关心。
只是这一日,有世家公子,只是饭桌上露了一粒米,就被拉下去打断了腿,没有一两个月出不了门。
也有富商员外,忧心忡忡,吃过早饭,不小心滚落台阶,摔得鼻青脸肿,借此机会,去城外别院休养去了。
更有不少朝中官员,考校功课之后,将家中子弟禁足,一心读书去了。
此间种种,暗流涌动,却是消息灵通者,朝中有门路,或是察觉到气氛不对的家族和个人,都已是做好了一些准备。
在法会结束前,却是要小心翼翼,谨守门户,和平得来不易,傻到愿意赔上自家身家性命,不顾一家老小死活的,屠刀之下,终究还是少数。
…………
而此时,虚行之,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正站在南苑的阁楼上,看着僧、道默然不语,目送他们走进祈福大殿。
虚行之面露不屑,道:“都已经准备好了么?”
杜如晦眸光一闪,说着:,“暗中跟随的护法金刚之流,都已经在锦衣卫监控当中,那些露出关系的巨商富户,都已经被安排好了。”
“以防万一,仅南苑之外,就调遣了两支军队,一骑一卫,总计七千人,真的有事,就算这里僧众三千余人,箭雨之下转眼就灭。”
“武道高手已经团团围困这里,一只飞鸟也飞不出去。”
虚行之拱手道:“杜大人机断过人,在下佩服的很,这些人死不足惜,却是不能惊扰了宫内,太子年幼,可不能惊吓。”
僧道法会,这些和尚中间藏龙卧虎,在法会召开这段时间,杜如晦却是直接在南苑外围,增派精锐巡视,一支骑兵,一支重甲步兵。
虚行之听闻,那位隐有“破碎虚空”实力的黎姑娘,已经亲自坐镇南苑,更有只有传闻,从未见过的金甲狼卫护身。
这小小的南苑花园 ,此时已经成为一片绝地。
此时随着僧、道各入偏殿,隐隐约约的经文声响起,早中晚三次诵经,每次一个时辰,和天地人三才之变,祈福上苍。
如此法会,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虚行之看了一会,便挥手道:“时间还久,我们却不必盯着了,自有人盯着他们,接下来还是要重点放在城东祭坛,和清查寺院资产上。”
房玄龄笑道:“此事却是不难,自举国祭祀英烈一事议定,中原沸腾,已经是天下归心,不少地方富户愿意出资,资助部分孤寡上京,参加祭祀庆典。”
“而且消息确认之后,与佛门暗中多有瓜葛的世家富户,都暗中向锦衣卫投诚,有此内应,这次对应佛门更是容易许多。”
“相信“推恩”佛门之后,那些百姓愿意检举揭发者,也不会少,佛门已经是插翅难飞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地方和朝中报上来的人数十万不止,高十五丈,宽八丈的纪念碑可是刻不下。”
“此事已经奏请陛下,陛下下旨,与祭坛同建的祭祀香火大殿,殿内墙壁全部使用白玉汉石。”
“殿内壁画三皇五帝,主殿画人皇,左右偏殿为天地二皇,后殿为五帝。除此之外便是历代英烈姓名,大殿及左右偏殿、后殿,预计可刻录姓名百万。”
“还有就是香烛数目差的太多,陛下下旨,此次进京祭祀的地方百姓,所需要的香烛一律由朝廷承担。”
“幸亏杜尚书谋划,京中世家门阀踊跃捐资,否则只此一项,朝廷就无法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