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之后他就会意识到,何雨欣与皇后,与如今的嫡长子,以至于整个皇后一系并非无法调节,何雨欣还有别的选择。
甚至只要剔除掉皇帝,获利的势力将是庞大的。
利益动人心,权利也一样。
当皇帝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就只剩下两个选择。
第一,杀了何雨欣,让不安因素彻底消失,他依旧还是那个九五之尊,只是活的时间短点而已。
第二,把何雨欣彻底拉拢到他的阵营,让她只能为自己所用。
没人想死,尤其是一个开始惧怕衰老的皇帝。
走到这一步,金晓姝回想了一下何雨欣这局,越发觉得高明。
之前金晓姝以为自己是何雨欣的指望,这一路都是她带着她的。
但现在看来,实际何雨欣早就做好了打算,兴许从最开始知道喜娘是怎样的存在时,就已经有了如今的打算。
越想金晓姝越觉得何雨欣有脑子还有钱心肠还硬,她不拘泥于情爱却也不是个不好相处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除了实力有所欠缺几乎是个顶配的领导者。
但这实力欠缺其实也有所偏颇。
毕竟何雨欣满打满算也才过了几个本?说她是个新人都不为过。
她那技能潜力惊人,若能好好开发一下,说不准也能成为一柄利器。
且再看看何雨欣的对手,那都是本子内顶尖的存在,这么对比下来,何雨欣的实力低的问题也算不到她的头上。
金晓姝越想越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金晓姝不会因为何雨欣聪明能干手段高超而心生防备,何雨欣这人与人相交时把利益和好处摆在前头,那些刚出茅庐的小年轻兴许还会觉得别扭,金晓姝这种的只会觉得踏实。
等她在因何雨欣的聪明而感到心心相惜的时候,关系反倒更亲密了。
就这么的,金晓姝守在何雨欣身边开开心心的给她当打手,寸步不离的保护她。
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有那不长眼的牛鬼蛇神她也都给咔嚓了。
以何雨欣为中心,方圆百公里,别说匪徒了,连个怨鬼都没有。
清理的特别干净。
这便是一种无声的威吓,告诉那些有小心思的,何雨欣这人他们动不得。
何雨欣她们打了公主和驸马这事儿就这么悄无声息了,皇宫那边也没其他动静了,看似好似老皇帝放弃要纳何雨欣为妃了。
但过时间过了不到一个月,皇后的娘家出了问题,有人状告镇国公私吞粮饷。
镇国公都七老八十了,据说最近身体不好,民间很多人都猜测这位老将军活不过今年冬天。
如今闹出这么个事儿来,且朝廷还没有公断,民间就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了。
再然后传出皇帝力挺镇国公的消息,不光要求彻查,还封了皇后所出的嫡长子被为太子。
这明面上看上去是皇帝为了表态支持镇国公,实际在太子册封典礼之后,皇后自请去青华山清修,为父亲和皇室祈福。
皇上和皇后玩了一场三请两不准的戏码,最后皇后带着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皇宫,接下来皇帝以后宫不能一日无主为由,准备迎娶副后,也就是何雨欣。
这事儿拆开看没什么,但结合最后的结果来看便能得出,这实际是皇后和皇帝互相交锋置换利益后的结果。
皇帝出手动了镇国府要让皇后退让,皇后表示退让可以,但要求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
皇帝应允了,皇后自请离开。
这么做看似是皇后输了一筹,实际却是皇后的高明之处。
皇帝动了镇国府便证明他心意已决,若皇后强硬最好也不过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但现在皇后退了一步,不光保住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还为自己的儿子谋得了正统的继承人之位。
至于之后这位太子能不能登基,就要看之后他们各自的较量了。
现在,副后的旨意送来了,皇后的排场也给的足足的,虽然事情的发展和何雨欣的预想有些出入,但这个结果她可以接受。
这算是三方妥协了。
何雨欣非要进皇宫,并且成为皇后为了什么现在还不好说,就算金晓姝也没看明白何雨欣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也不着急,跟着何雨欣进宫,寸步不离的护着她就对了。
而何雨欣呢,她进皇宫的路很顺,并没有不长眼的人到她面前说些什么,皇后一派彻底隐秘了。
只是走完入宫流程后,第一晚何雨欣就迎来了个下马威——新婚夜,老皇帝没来。
且陪着她的宫嬷嬷还说出了,副后终究占了个副字,比不上真正的皇后娘娘,宫内的后妃也都是老人了,皇帝总要照顾一下她们的心情。
这个宫嬷嬷也不知道是哪方的人,不过这对何雨欣来说不重要。
老皇帝不来何雨欣没意见,但下她面子可不行。
所以新婚夜,何雨欣找见了三皇子和长公主。
三皇子和长公主是皇后所生,是嫡出,原本都出宫建府成家了,但今天是老皇帝娶副后的日子,他们按照正常的规章制度,是要进宫和老皇帝吃一顿家宴的。
何雨欣派宫里的人传话去请这俩人当然不会过来,宫里人也不清楚她在闹什么妖。
理所当然的被拒绝了,甚至长公主还让人传话过来,说让何雨欣安分一些,进了宫就要守宫里的规矩!
这便算是训斥了,可以说没给何雨欣留半点脸面。
而何雨欣的做法也很干脆,她就像是专门等着她们的拒绝,然后让金晓姝把这俩人给弄了来。
藤蔓如游蛇,只是一个皇宫的覆盖范围而已,金晓姝捕捉这两位堪称手到擒来。
先不提这两位被藤蔓捆绑过来的过程中惊动了多少人,当这两位被摔到身穿皇后规格喜服的何雨欣面前时,这俩人都是懵的。
然后何雨欣笑眯眯的,当着所有人的面对这俩人看着比她年纪都大的人开了口。
“不敬嫡母,漠视孝道,枉为人子。来人,先打三十板子,让他们长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