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诸葛挥师东进
诸葛亮霍然站起来,不敢相信地费:“你说什么!”
“丞相,大将军攻破了建业,我们收复扬州了!”
“何时之事?”
“上个月。”费将成都发来的信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快速看完后,喜不自禁:“难怪司马懿没有来潼关!”
“丞相是说,司马懿现在准备对付李……大将军?”杨仪问道。
“司马懿现在会将全部精力放到东南,尤其是濡须口那一带,那是建业北上最便捷的一条道,孙权为了打通那一条道,数次发兵合肥。”
诸葛亮的精气神似乎更好了。
“濡须口易守难攻,济安攻建业之时,孙权必然调兵回援,魏军趁机占领濡须口。”
“然而济安不会放弃濡须口,此关乎到今后之北伐大业。”
杨仪诧异道:“如此说来,濡须口已经落入魏军手中?”
“大概是。”
“那大将军想要北上,是不可能了。”杨仪说道。
“不,是有可能的。”诸葛亮断言道,“早前曹魏已经将兵力撤到寿春,合肥空虚,现在要夺濡须口,就需要短时间内调度大量的人力,想要支撑濡须坞与我们作战,曹魏没那么容易。”
杨仪却道:“可毕竟曹魏已经提前占领了防守点,假以时日,人力跟上便可。”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济安用兵策略之时。”诸葛亮道。
“此局可解?”
“此局可解,不仅此局可解,我们还能趁机拿到更多。”诸葛亮淡然道,“解东南局势的关键在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攻敌军之软肋,引敌军之主力。”
费和杨仪都听得一脸疑惑。
“以虚兵讨濡须坞,以实兵攻徐州。”
两人愣了一下,费道:“引魏军主力去徐州?”
“是的。”诸葛亮言简意赅,“濡须坞最大的长处在于地形,但最大的缺点在于曹魏后勤补给短时间内无法跟上,如果将主力战场引到徐州,将最大可能削弱魏军对濡须坞的人力、粮食的补充。”
听诸葛亮一言,杨仪和费都感到震惊。
同样是一颗脑袋,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此计甚妙,但大将军恐怕未必能想到啊!”杨仪故作感慨,“现在荆州和扬州都已经收回,下官以为,丞相应该立刻启程前往江陵,主持大局。”
“不不,我们不去江陵,荆州和扬州有济安我放心,我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更重要的事情?”
“司马懿现在必然向东南用兵,如此好的机会,我们岂能放过。”诸葛亮瞬间来了精神,“立刻召魏文长回来,再传令伯约,增兵临晋。”
“要威慑吗?”
“不!要发兵!”
延熙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长安发布动员令。
以长安为中心的各县府兵,放下手中的农具,带上军备,与家人告别后,沿着宽阔的官道,前往长安。
三月二十八日,魏军斥候将关中汉军的动向传报到了潼关,潼关魏军大惊,立刻紧急传信洛阳。
三月二十九日,长安的动向就摆到了司马懿的桌案上。
司马懿哈哈哈大笑道:“诸葛亮他不敢打!潼关和临晋关都在我们之手,他不可能真的出兵,无非就是想干扰我们对东南用兵,我不会上当!”
其他众人深以为然,表示太傅料事如神,那诸葛亮雕虫小技,也敢在此卖弄。
不怕贻笑大方?
众人纷纷鄙视了诸葛亮的卑鄙无耻行径。
在哄堂大笑之中,又一份紧急军报发来:姜维攻打临晋!
从三月二十九日傍晚开始,渭水以北,洛水以西,大量汉军精锐开始集结,并且开始强渡洛水。
呼喊声在夕阳下,传遍四野。
驻守临晋的魏军即刻出城,抵达洛水之畔阻止汉军。
双方在洛水发生激烈的厮杀。
打前锋的是诸葛亮北伐军中最精锐的虎步军,他们不仅仅近战强悍,也是强弩手。
虎步军一边以快舟渡河,以强弩在河上射击魏军,一边为工兵营做掩护,快速铺垫浮桥。
洛河以西,还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战马,如同长龙一样,步兵也在阔野之上集结。
战鼓声震天动地。
在虎步军接连的冲击下,魏军无法抵挡。
等第一批虎步军登陆之后,双方开始近身搏杀。
魏军远程进攻被压制后,更多汉军开始接连渡河。
天黑的时候,大量汉军抵达洛水以东,魏军被击溃,逃回临晋城。
临晋城全面封锁,守将开始动员全城守备。
初夏夜空群星闪烁,阵阵夏风吹拂远处树林,发出沙沙声。
洛河东岸刚刚垒起的汉军大营,军旗飘舞,四周火光冲天,人影窜动。
这一次,魏军几乎不需要质疑汉军出动的是否是主力了。
汉军如此大张旗鼓,连周围村落的乡民都知道,这是要打大仗的节奏。
很多村民连夜拖家带口地离开。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魏军驿站跑死了好几匹马,将临晋关的军报送至洛阳。
天还没有亮,高柔急匆匆到司马懿的府邸。
“太傅正在休息。”
“发生大事了!”高柔急切道,“蜀军主力攻打临晋关!”
司马懿被迫起床,在烛光下,他皱着眉头看完临晋关的军报。
狠狠咳嗽了几下之后,司马懿脸上的皱纹更深。
“孔明要与我决战吗?”
“太傅,蜀军选择临晋关,而不是潼关,他们要并州吗?”
司马懿拉扯了一下衣服,饶是夏天,他依然感觉冷。
“打潼关几乎不可能,他只有临晋关一个选择。”
这个年代的潼关,还在黄土塬上,哪怕李衡把火炮搞出来,都不可能打下来。
临晋关在渭河以北,拿下临晋关,就能渡黄河东进,进入河东郡。
河东郡乃是司州大郡,拿下河东郡,东可进河内郡,北可上平阳郡。
若司马懿在河东郡东部布置重兵阻拦汉军,诸葛亮可北上拿太原,收并州。
如此,可逼迫曹魏在太行八径步兵,进一步加重曹魏军费。
这是司马懿绝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