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猎杀甲午 > 第137章 返回辽东;新年

第137章 返回辽东;新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黑后,于寒掠过一座座屋顶,时间不长便抵达了倭国银行,破开原始的警戒装置,又解决掉警卫后,用锻造术开路进入了金库。

    原以为多少有些收获,搜刮一番后,所有金银折合不到五百万两白银。要知道,这可是倭国的央行。

    “聊胜于无吧!”于寒吐槽着,将金银收起。

    这其实完全拜他所赐,否则,这里会储存着两亿两白银的甲午赔款,而原本的底子已被战争耗得差不多了,反过来说,对华夏倒是件好事。

    本想将鼠疫传到这里,但东京有不少华夏留学生,最后放弃了。

    看了看经验值,已经突破了六十万,其中近二十万是死于鼠疫的倭人提供的,数值还在不断地增加着。

    算算时间,已经到年底了,也该回去了。刺杀要员什么的,好像用处不大,暂且饶过吧。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都自己来的话,累死也干不完。

    这次出来的目的也达到了,尤其是倭国内乱,可给了他不小的惊喜,加上肆虐的鼠疫和枯竭的经济,倭国短时间是恢复不过来了,辽东也能安心发展了。

    一周后,于寒回到了海城,恰好赶上了除夕。如果再迟上几天,他就得在半路上过年了。

    在参谋部给众人打过招呼,并询问了一下近来的情况,得知进攻台北的倭军已经撤兵了,于寒也为宝岛军民松了口气,他就担心倭国会孤注一掷。这样以来,宝岛就不会像原历史上那样血流成河了,更不会沦落成殖民地。

    看来,去倭国折腾真起了围魏救赵的作用。他可不知道,要不是摧毁了小石川炮兵工厂,加上借款不顺,倭国就真孤注一掷了。

    煤矿开采设备已经从德国运来了,等几个煤矿扩建之后就能安装;

    兵工厂、电厂、炼钢厂的勘测、设计都已完成,等开春解冻后就能施工土建部分了。这时的施工方式和设备比较落后,估计要耗很长时间。

    最讨喜的是,在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有不少青年前来投奔,有的在国内上过新学堂,还有几个是海归,不过没有熟悉的名字。

    于寒听说后,了解了一下这些人的安置情况,基本上是按他以前交代过的办法来的,都先放入基层考核,表现突出的再安排重要岗位,平庸的也不要紧,只要能安心工作,升职不行,适当加薪总可以。杰出的人是重要,但多数工作还要靠默默劳作的普通人,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还有一点,新来的人都会受到调查处的关注,以免混进间谍。

    许希元派去金陵的人找到了黎秉经,只是对方护卫众多,到此为止还没找到好机会。

    于寒回电将许希元敲打了一番,一过去就想着绑架,入伍时间不长,脑袋倒转不过弯了,不知道利诱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吗?

    了解完情况后,于寒将这趟的收获的物资入库、登记,再把所获钱财也交付与财务部。

    至于这些怎么来的,他是救国军的最高指挥官,没谁会询问。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事情:将一大批药品交给了主管医疗的赵落成,里面有四环素、磺胺、青霉素,都是在回来的路上提炼出来的,用现有的条件根本提取不出来,妥妥的黑科技。于寒知道化学式,自然不用常规手段制作。

    这些东西当然是防范鼠疫的,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总不能殃及自己的地盘吧!

    从散拨鼠疫开始,于寒已经令辽东严密防范外来者了,尤其是偷渡过来的人。但总得防个万一。

    辽东有两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农业不足以支撑工业,税收抵不了开销,就是入不敷出,说来都是靠于寒的掠夺维继着,好在他腰包够鼓,足以支撑到自给自足,而掠夺也不会停下。西方发达国家不都是靠掠夺积攒的家底吗?

    回到住处,离零时只剩不到半小时,于寒这时才见到两位媳妇。

    于寒这段时间虽然经常用电台联络参谋部,两女也一直知道他平安无事,但还是充满了思念和担忧,相见的刹那,两人再也抑制不出澎湃的心情,双双扑到怀中呜咽起来,很快演变成一场酣畅淋漓的三人大战,等归于平静时,外面早已是炮竹声声、礼花齐放。

    韩澧兰:“啊,都三点了,都怪你!”

    墨玉秋:“坏蛋!”

    于寒:“困不困?吃点宵夜吧!初三之前你们都不用上班,可以睡个自然醒。”

    …

    话是这么说,但于寒可没法睡到自然醒,他一大早就起来了。原因,自然是给在外的军队和各级行政部门发去问候,再就是带队看望驻防海城的部队,尤其是这几天值守的官兵、治安队以及没休班的部门,还有累次战斗中的伤残士兵。

    最后一站是新落成的辽东军事学校,教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德国军官。洋人当然不过春节,但不妨碍分享点喜气。

    忙完一通后,于寒又看望了老熟人——清廷认为殉节的寿山。

    寿山前后经历了筑路、挖土方、加工农具、建造房屋等活计,又被调到了小型印刷厂排版,现在可谓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了。

    寿山不得不承认,这段日子过得新鲜而充实,更让他看到了什么叫希望,什么叫欣欣向荣。

    从辽东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寿山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在清廷治下是从未见过的,那里的百姓脸上更多的是听天由命般的麻木与呆滞。

    可以想像,如果清廷要收回辽东,将会遇到多么激烈的抵抗?只要于寒振臂一呼,辽东立即全民皆兵,没有人甘心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更不愿子子孙孙受到以前的压榨盘剥。

    “奴才?”这个称呼从什么时侯开始的?为什么从来没想过自己做主人?这些问题,寿山已经想过很多遍了。

    寿山的住处并没有被收回,这几天轮休,他在这个曾被软禁过的地方过起了新年。现在就没人看管他了,在清廷那边,他连谥号都有了。

    寿山现在是自食其力,连洗衣做饭都得自己来,如果不想自己忙活也可以,花钱雇人就行,但已沦为小职员的寿山显然没这个财力。

    于寒进门后,寿山正在往铁皮炉子中添煤。就是北方用的那种,炉子放在房子正中,一节节连铁皮烟筒连接着从墙洞伸出,一个底部烟熏火燎、上部擦得锃亮的烧水壶放在一旁。

    “指挥官大人来了?”寿山放下夹煤的长摄子,将水壶放在了炉口。

    “今天没有什么指挥官,只有老朋友。”于寒说着,将一个大酒坛、一个叠了好几层的食盒放在了桌上,打开后,将一碟碟菜摆开。

    寿山斜了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你不用枉费心机,我不会为你做事的。”

    于寒呵呵道:“我不会勉强眉峰兄的。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利。”

    “哼,歪理!”寿山嘟囔一句后,眼皮一挑说道:“坐吧!”说着抓起筷子夹着吃了起来。

    于寒没说什么风凉话,而是将两个酒碗酙满。

    “来,眉峰兄,走一个!”

    寿山也不客气,端起示意后一饮而尽。

    “好,痛快!这可是牛庄的烧锅酒啊!还是从倭寇手里抢来的。”于寒说着也来了个一口闷。

    “牛庄,现在怎么样了?”寿山怔怔地问道。

    “放心吧,那里现在好得很,建成了一个商埠,可热闹了,不比营口差多少。”

    于寒接着说道:“旅顺也焕然一新了,当初的炮台也恢复了大部分,还换成了新式速射炮,加上密集的的机枪碉堡,倭寇也好,洋鬼子也好,无论谁来递爪子,肯定给他剁成人棍!”

    “噗!咳咳!”寿山差点喷了。

    于寒笑道:“我也是粗人,别介意。”

    话匣子打开后,从旅顺说到铁岭,从锦州说到宽甸,总之一句话:我的地盘风风火火固若金汤,我的子民幸福安康朝气蓬勃。

    一番自吹自擂后,于寒话题一转:“想家了吧?我知道你有两个儿子,说不定连孙子也有了吧!”

    寿山放下酒碗,沉默了半晌,才黯然说道:“拜你所赐。”

    于寒说道:“如果你愿意修书一封,我会托人专程送去。”

    寿山点了点头,随后又面泛苦涩。于寒见状又加了一句:“如果他们愿来辽东,你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你没有任何过失,之前为抵御外侮浴血奋战,以后会为辽东乃至华夏添砖加瓦,如果你愿意领兵,我也会如你所愿。总之,我们都是华夏人,为华夏同胞做事,天经地义。”

    也许是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起了作用,也许是因为思念之情,寿山最终同意劝说家人前来。

    这意味着寿山已经接受了以后的安排。

    于寒欣喜过后,取出一摞军事教材:“这是德意志的练兵之法和排兵布阵之术,眉峰兄看看,一定会有所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