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公子
双驾马车向着西南方向瑀瑀独行。
东宝抱着枣红色的樟木箱子枯坐在车厢内,口中不住地叨念着,今日这雨也太大了。
豆大的雨滴拍打在车厢上劈啪作响,听得他昏昏欲睡。
远处的嵩山在雨幕中巍然不动。
雨水冲刷着台阶,水流如瀑布一般倾斜而下。
沈楚良撑着快要被打歪的油纸伞,快步穿梭在书院中。
今日雨大,先生耐心不佳,匆匆布置了几篇文章,便令学子们散学。
“唉,楚良弟!”沈楚良脚步飞快,全然没有听见身后的李贺致正在喊自己。
“奇怪了,往日这沈楚良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堂的人,今日怎么一改常态?”李贺致见他消失的背影,低头和身边的柏姓同窗闲聊起来。
“听说他家最近来了亲眷探望。”
李贺致闻言撇了撇嘴:“原来如此。”
“鲍公子从盛京寻来几副名家画作,恰好今日得空,李兄,可有雅兴随我们一同去赏画?”柏公子盛情相约,李贺致自然受宠若惊,满心欢喜地应邀。
雨幕中,偌大的学堂很快便人去楼空。
书院后厢有一个单独的院落,里外两进共有七八间厢房,是专门用来招待前来探望学子的亲眷。
如今春闱刚过,院中住着的人不多,而沈妙宜便是其中之一。
那一日离开了苏家祠堂,她一路跋涉到此探望弟弟。
“阿姐!”
沈楚良隔着门朗声道:“快开门!”
屋内的沈妙宜忙放下手中绣棚,打开房门,只见沈楚良一手撑着油纸伞,一手拎着食盒,身后还背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这是做什么?”沈妙宜侧身让过弟弟进门,顺手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今日雨大,她唯恐淋湿了鞋袜,都没敢出门。
“阿姐,这是我托膳堂的嬷嬷做的,还是热乎的,你快尝尝呀!”
楠竹食盒不大,上下两层,一层是还冒着热气的芸豆糕,下层是一大碗飘着香气的鱼脍青葱细面。
“这······”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她却忍不住眸中氤氲。
芸豆糕,葱鱼面。
祖母再世时时常做给他们姐弟俩吃,是他们最喜爱的食物。
“阿姐。”沈楚良抹了抹脸上的雨滴,见姐姐捧着食盒不说话,就知道她心中所想。
他双手扶着姐姐的肩头,催促她赶快坐下。
如今的沈楚良已然长成了英俊少年,比姐姐高出了不止一个头,乌发入冠,面容如玉,交谈间也不似年少时那般内敛畏惧,反而显出几分英俊气质。
他将竹筷塞进姐姐的手里,口中不住的催促着:“阿姐,你快尝尝看,味道如何?”
沈妙宜被弟弟急不可耐的样子逗笑了,她尝了一块芸豆糕,又挑起一撮细面尝了尝:“嗯···味道不错,和祖母的手艺不相上下!”
说罢,她赶紧夹起一块递给弟弟。
沈楚良自然不客气,吃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吃!”
窗外斜风细雨,竹枝摇曳,窗内姐弟促膝而坐,大快朵颐。
吃到一半,沈楚良突然指了指自己方才背来的包袱:“阿姐,我给你带了一身新衣裳。”
沈妙宜闻言一愣,新衣裳?她下意识地问道:
“你哪里来的钱?”
楚良如今尚在读书,没有营生,自然手头拮据。
只见弟弟从包袱里取出一件竹青色的云纹底襦衫,一条石榴纹百迭裙,他含含糊糊着催:“阿姐就别问那么多了,赶紧试试看。”
前几日阿姐来时,只穿着一身半旧的粗布青花薄夹袄。如今都已经是春末夏初了,姐姐竟没有一身合适的衣裳,可见拮据。
“不行。”沈妙宜将这身衣裳收回包袱里,虽是寻常的款式质地,可是一套新衣裳怎么算下来也得三四十贯钱,她不能花弟弟的钱。
“你不告诉我钱从何而来,我就不要。”
沈楚良见姐姐一脸倔强,便好声好气地劝慰道:“阿姐你放心,这是我平时攒下的钱。”
他从包袱里又将衣裳取出来,执拗地塞进沈妙宜的手中。
“阿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定不会取不义之财。”沈楚良不是擅长说谎之人,只好含糊做答。
沈妙宜仍恼着不说话。
沈楚良便怂着脑袋,怯怯地站在一旁。
半晌之后,沈妙宜叹了口气:“楚良。”说话间,她从枕头下取出一个小荷包,那是她全部的家当。
“这里面一共有二十两银子。”
她将小小的荷包摊开,露出两块锃亮的银坨子。
“咱们俩一人一半。”她取出十两银子,将另一半塞进弟弟手里。
沈楚良急忙拒绝:“阿姐,我不能要你的钱。”
几个月前,他收到了姐姐的亲笔家书,信上虽然说她一切都好,叮嘱自己好好读书。但是沈楚良已经察觉到姐姐的生活起了变故,因为信不是国公府的小厮送来的,而是来自泽阳的同窗李贺致。
他其实很想寻去问一问,但是春闱在即,一则他不好告假下山,二则,若是春闱拿不到好成绩,他更无颜面对姐姐。
所以他耐下性子,全力备考。
皇天不负有心人,春闱放榜,他名列前茅,如今已是举人。
正榜公布的那一天,他很激动,不止是为了自己数十年的付出而激动,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辜负祖母和阿姐的期待。
原本他计划告假去芙苏一趟,务必要找到姐姐,当面问问她发生了什么?
可没料到,阿姐却先一步来书院来探望自己了。
更令他意外的是阿姐说已经与苏祈和离了,从此一别两宽。
沈楚良很意外,也十分不解。
自上次姐夫半夜探访过后,每隔一段日子就会派人来给自己送些书籍,偶尔他还会写封短信,指点一下自己的文章,春闱前夕还专程送来了一本手记,是当年苏祈备考时的心得摘记,十分宝贵,沈楚良细细研读,受益匪浅,所以他一直以为姐姐姐夫之间应是恩爱和谐的。
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和离了。
这些话他没有说,因为姐姐似乎不愿提及太多和离之事,反而一再强调她已经在泽阳绣坊中做绣娘。
沈楚良知道姐姐的苦心,可阿姐越是安慰自己,他心中越是愧疚不安。
沈妙宜手里握着钱,眼看着楚良绷紧下巴一言不发,就知道这小子倔劲又烦了。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放缓语气像哄小孩似的:“楚良,阿姐知道你读书用功,如今中了举,咱们姐俩的未来,可算是有指望了。”
此言一出,沈楚良的表情才松动了些:“阿姐,你信我,咱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
“我当然信你!”沈妙宜见弟弟脸色缓和了,赶紧将十两银子塞进他手里:“如今你更要心无旁骛刻苦读书,待秋闱时,一举夺魁!让我也当回状元姐姐!”
沈楚良被姐姐的话逗得哭笑不得。
“可是我也不能再用阿姐的辛苦钱了。”刺绣他知道,那是辛苦活,幼时看祖母作绣时常常腰酸背痛,眼胀手麻,如今姐姐也要这样,他心中越发疼惜。
沈妙宜轻叹一口气,顺势坐在弟弟身边:“楚良,我如今孑然一身,已经打定主意要靠刺绣这门手艺养活自己。”她淡淡地笑了笑,眸光深定:“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绣出点名堂来!”
沈楚良被阿姐脸上自信满满的笑容打动了,是啊,这是他相依为命的姐姐,是自己最爱的阿姐。
想到此,他不由得鼻头一酸,两行热切的男儿泪涌出眼眶。
沈楚良匆忙低下头,热泪跌落在他的手背,炙热滚烫,令他的心也为之一颤。
最终,沈妙宜还是收下了弟弟为她购置的新衣,同时也婉拒了楚良再住几日的邀请。
待雨停之后,她便收拾行囊启程离开。
沈楚良一路将姐姐送到了书院路口,台阶湿滑,一路上姐弟两都专心走路,谁也不肯多说一句,好像一开口,就要哽咽了。
雨停风歇,艳阳晴好。
一辆蓝顶的双驾马车缓缓驶进夏溪村,雨后的乡间小路泥泞难行,车厢颠簸摇晃的厉害,片刻之后缓缓停在了一家小小的食店门前。
范家酒楼,是村里唯一的小酒馆,店面不大,独独的二层小楼。
一楼有几张小方桌供食客使用,二楼仅有一个小雅间,几乎被不远处的书院学子们包圆了。
东宝与车夫二人下了车,向老板娘点了两碗驴肉面,准备裹腹之后继续赶路。
正巧这时,一个眼尖嘴利的中年妇人殷勤地上前来搭话:
“小公子万福。”
妇人姓蒯,人称蒯婆子,终日游走在附近几个村子,专做牙婆生意。方才她见东宝从那顶双驾马车上下来,又有车夫相随,想必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最不济也是个有钱人家的管事儿,所以赶紧凑上来搭话。
“您有何事?”东宝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了,但还是以礼相待。
只见那婆子谄笑着凑近:“老婆子我家里实在艰难,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亲久病未愈,光是寻医问药就签下了大笔银子,如今还有三岁小儿得了不治之症···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说话间,蒯婆子泪眼婆娑,好似有一肚子委屈。
东宝见状眉头一皱,心想难道是来讨饭的?不至于吧,看着她体态丰满,穿戴齐整,不像啊···
东宝正犹豫要不要掏点钱打发她时,心直口快的老板娘端着两碗面吆喝着:“客官您的面得了!”
蒯婆子还想说什么,却被老板娘打断:“莫在我的店里干黑心事·······”
东宝一愣,那蒯婆子闻言,脸一黑,愤愤转身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