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凭阑泪 > 爱恨偏执

爱恨偏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这却是周承阑意料之外的答案。

    他本以为吉元的父亲压根对他母亲没有情感,不过把她当作一件战利品,才会导致家里人看轻和随意欺辱他们母子。

    可听阿蛮言中之意,吉元的父亲似乎深爱他母亲。

    一个甘愿放下至尊之位的将军,为求娶心爱的女子以功相抵,受了宫杖后在宫门外长跪不起。

    是什么让这样一个人后来将好不容易娶到的女子弃如草芥?

    阿蛮看出他眼底的不解和追问。

    这个面容奇丑的少年,内心倒干净得如同一块璞玉。几番交谈下来,阿蛮早断定这人一直生活在优渥的环境里,未曾经历过真正的疾苦,对世事有着近乎灼热的理想。

    志得意满之人,只以为爱即是爱,恨即是恨;爱时倾尽所有,恨时恨不得生啖。

    又怎会明白世间爱恨相融,人心之复杂,根本不似临局执子,黑白分明。

    吉元的母亲淮王侧妃林氏,当初是梁夏边境小城中一个秀才之女。边塞风重沙迷,民众大多粗犷。林氏女长在书香门第,家中虽然并不富裕,却一家和睦相爱,将女儿养得知书达理极是温婉。

    高渊与梁夏在边关常有冲突,那年高渊皇帝之亲弟新封了王,需要立下军功来树立威望。关河故里一夜间被铁骑踏破,高渊军凶残,城中人朝不保夕。

    林氏亲眼看着父亲母亲死于乱箭之下,她却活了下来,被带到高渊将军面前。

    她的婉丽和柔美是常年在军营的将军见所未见的。他心疼这个披头散发满身血迹的女子,下了马把自己的衣披在她身。

    她的远山眉极淡,和周围有着英气的浓眉的女子们俱不同。他觉得那淡得轻轻消逝的眉尾里,有极细的丝线般的物绕上他心尖,注定纠缠此生,不死不休。

    弯刀骏马蹄,一举破五城。他所有想要的赏,只有她。

    他已娶正妃,无妨,她可做他的侧妃。无关名分,她在他心中,永远是地位最重的。

    功臣名将如何?宫杖受刑又如何?他要的是果,大红喜轿迎她进门的果。过程如何,不过曲折些而已。

    他如愿以偿。进门之后,林氏对他极淡,淡的如同额下两弯远山。绫罗首饰、珠玉珍宝流水般进府,她都少有置眸。

    他并未灰心,每日对她嘘寒问暖。看到所爱之人此生相伴身边,他已心满意足。

    他一如初见,爱她所有的一切。唯独她的眼,他不敢面对。不是因为不同于高渊异瞳的黑眸,而是那双眼里始终有着不化的仇恨和阴郁。

    他攻陷了她的家国,他的兵杀了她的至亲。他一厢情愿娶了她,即便倾尽全力,他们之间的裂痕也太深太重。他不敢让她和家里人在一起,给她另置别居,怕家里人欺凌她,也怕

    怕的是什么,他不敢想。偶尔对上她的眼,他的满腔柔情一下子像掉进无底深渊。

    后来林氏有了身孕,淮王干脆不上朝,怀胎十月他日日陪伴。等林氏诞下一个男孩,他高兴得简直手舞足蹈,觉得世间再没有人比他更为圆满。

    她产后虚弱,需要有人照料陪伴,而他又不上朝太久,群臣意见纷纷,他不能再整日在家。他只能接她和府中人一起住,他不放心正妃照顾,特地请了皇姐住在府上。

    前半月相处还算融洽,林氏话不多,看人总是疏离,但终究未起龃龉,淮王渐渐放了心。

    直到那日傍晚下朝,皇帝留他在后殿议事到辰时三刻。他一出宫匆匆忙忙往家赶,到了门口远远闻到浓重的血腥味

    他最恐惧的事,以他未敢想过的惨烈发生了。

    林氏午后设茶宴答谢皇姐和正妃连日照顾,在茶中下毒,在场的全部人都被毒害,连年仅九岁的侍女也没能逃过。

    他跌跌撞撞踉跄进房中,家奴捆了林氏跪在地上。她抬眼看他猩红的眸和嘴角生生咬出的血,眼中终于没有了阴郁。她的发丝覆在额间,仍是他往日百看不厌的姿容。

    她只说了一句:

    “我没有喝那茶,是想让你亲手杀了我。”

    他欠她的,她用自己的方式讨要了回来。她欠他的,她也留给他讨要的机会。

    -------------------------------------

    “阿兄的母亲杀了他父亲的正妻和同父异母的姐姐,被关在别院中,最终被赐死。”阿蛮还是告诉了周承阑缘由,话语轻的像过耳的风,无喜无悲。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国仇家恨?”吉元的身世居然有这么多波折情节,周承阑很是吃惊。

    阿蛮微点了点头。

    “难怪他父亲如此,再爱一个人,隔着血仇,也难给出真心。他父亲面对母亲,一定日夜煎熬。”周承阑总算明白了其中原委,很是感慨。

    却不料,阿蛮的脸上少见地有了波澜,目光中透出不灭的决绝倔强。“难给出真心?真心一旦给出,难道还能收回吗?是他父亲不顾一切求娶了他母亲,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都不改他始乱终弃的事实。”

    周承阑难以置信地望着阿蛮:“他母亲杀了他父亲的妻子和姐姐,难道还要他毫无芥蒂地爱她吗?”

    “为何不能?他说过的誓言里,没有至死不渝吗?他爱,就该不管她做过什么、不论她是什么身份,都一直爱。”纤长的睫毛利落地扑闪,她直直迎上周承阑的目光,有着粉骨碎身的疯狂,又冷静清晰的可怕。

    她灼热的神情让他不知从何说起,玄袖飞扬,周承阑哑然失笑:“可他还有亲情和道义需要顾虑,他的妻子和姐姐又何其无辜。说到底,情之一字,不是人活于世的全部。”

    “人的感情一旦给出,便不可相负,更没有权利收回。”阿蛮不想再待在船舱黑暗之中,起身站到银屑般月色下,与周承阑并肩相对,像在否定和抗衡。

    她口气淡然,却强硬得毫无商量余地:“至于阿兄父亲的正妻和姐姐,她们的确无辜。若我是她们的亲人,我一定不惜一切为她们报仇。但我所处的位置,不需要同情她们。人活一世,自身难保,顾不了旁人死活,只能各自为己筹谋。”

    “不,”周承阑的倔劲也上来了,出言果断。风钻进他的袍子,将整个人吹得宽大,他身上凛然的气场充满夜空。“情之论,尚可各凭本心。可人之生死对错,世间自有理法道义裁断。他母亲杀的是无辜之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身处何位,心中都该怀公义。

    我在酒楼之中见公子为素不相识的贫苦孩童仗义出手,知道公子不是冷血旁观之人。可如今听公子这话,颇为失望。但我相信,这并非出自公子本心,公子定有自己的苦衷。”

    苦衷?

    她的苦衷是什么?

    是自打出生就受到的欺凌?是无条件随时挡在她前面的阿姊?是因为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从未见过光明,突然有一天有束光真正照进她的世界。

    她和阿姊从小接受夜行司训练,拿死士练刀,以罪犯试药。

    她杀过人,往受刑的罪犯伤口上撒过大把盐,割下过辱骂她之人的舌头。

    阿姊亲眼看着,不也一样护着她、没有改变过对她的好吗?

    所有的爱,都该像阿姊给她的那样。不管对方做了什么、不管对方变成什么人,都不改初衷。哪怕隔着血海深仇,哪怕站在利益的相反面。

    否则不配言爱。

    周承阑见阿蛮迟迟未回答,以为自己的话伤了她,略慌张地偷偷拿眼角余光瞄她。他清了清嗓子,正想着开口安慰两句,阿蛮平淡的话音就入了耳。

    “公子方才有一句话,说得很是有理。”

    “什么话?”周承阑趁机扭过头,正面看着她。

    “情之一字,并非人活于世的全部。”阿蛮感觉到他的目光,只是轻轻一抬下巴,望着河面。

    更为辽阔的是阿姊口中的水墨山河、大漠孤烟,为一个人自拘一隅,眼里只剩对方的欢喜与忧愁,不是她阿蛮想要的。

    她只想找到阿姊,和她共赴沧海。

    “我的意思是说,有情之人,也不能罔顾道义。人生在世如能有心爱之人相伴,虽然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半了。公子,”周承阑话语微滞,有些犹疑,“其实在丰乐楼外我就想问,你是不是女”

    “阿蛮,看河中!”吉元的声音透过遮挡的乌蓬,从船的另一边传来。

    阿蛮上前一步走到船边,扭头遥望船前进的方向。

    周承阑收回要说的话,跟在她身后,也往河中央看去。

    洋洋洒洒的河灯,被荡漾的水漪推动着缓缓飘摇。统一的方灯制式,四方覆着薄薄的纱,纱上朦胧似乎有字。里头一盏烛火,透过纱看像团雾包围的光,仅能照亮极小一片水面。但数以千计,幽暗水面上暖黄色的光芒,给船上的人无言的暖意。

    船穿梭在河灯之中,周承阑伸手捞起一只靠近的灯。粗粗的笔墨写着“此中意无人会”。

    “是灯谜。”他好奇地把玩着河灯。

    “还有人们的祈盼之语。”阿蛮看着点点滴滴的光球。

    “我从未见过河灯。我家中家中规矩森严,不许放河灯。原来话本里说的上元节万民放河灯祈福,是这等场面。”周承阑小心翼翼将灯重新放回水中,拨着水将它轻轻推离行船。

    “公子,这些灯上有字谜,何不也猜一个?”他浅笑着唤阿蛮。

    阿蛮仍是不动,目光扫视数不尽的灯。

    她忽然看中不远处的一盏,蹲下身子努力伸手去够,指尖恰恰刚触碰到灯的边沿。

    船身一阵左右摇晃,她重心不稳,向水面倾倒。

    未能沾到水,早被周承阑一把从后面拉住。他情急之下使的力太大,阿蛮被他拽倒在身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