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何璐他们几个下午一点多出发,坐了客运站发往华山的旅游专线,来到华山脚下时已经四点多。在一家小餐馆吃了些小吃,又从超市里买了些面包和水,五点钟左右开始爬山。
由于何璐的身体情况,他们几个的节奏很慢,阿昌负责背食物,娜娜和何璐轻装上阵。一路上爬着歇着,看着景聊着天,拍着照抒着情,一切在脚下。
经过近七个小时的努力,他们在凌晨两点多钟到达山顶。六七月份的山顶夜晚还是有寒意,只带了一件薄外套的她们,一人30块钱租了一件军大衣裹在身上。暖和一些,三个人找了最大的一块石头背靠背的挤在一起,看着天上的繁星,吹着凉意的山风,三个年轻人展望着未来。
“大班,你是不是考西大中文系?”
“是啊,早都定了的。”
“你们大班以前目标是北大,现在变西大了。”娜娜说。
“西大中文挺好的,反正无论你在哪里上学,我都会定期去看你的。”
阿昌盯着漫天的繁星说着,更像是在许愿。
“那还不累死了?”何璐觉得不可思议。
“不累,反正每个周六周天都有休息啊。我不嫌累。”
“你不嫌累我还嫌累呢。每周都见你,多没有新鲜感的。”
“是哦。那就一个月去你学校看你一次,这个频率可以吧?”
“好吧。你自己看着办吧。先等成绩出来。”
“亲爱的,你上个西大肯定是没问题,我觉得我考个建大也问题不大,到时候咱们都在西京,每周都能见,多好。”娜娜明显比去年有信心多了,她向往着大学生活。
“恩,咱俩绝对不能分开太远,不然我会哭的”
何璐假装伤心的哭腔对娜娜撒娇。
“每次看着你俩都觉得真好,能有这么一个朋友,也是难得啊。”
阿昌神往的说着
“阿昌,你嫉妒了?”
阿昌没有回答娜娜的问话,他也许是嫉妒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羡慕。
整整一年的复读,对阿昌来说,认识何璐并且成为好朋友比高考这一次机会都重要。他在没有任何期待下,经历了这一年的难忘,想想马上又要分开了,心里很不舍。
一直以浪子形象示人的阿昌,从很小就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他用怪异的言行把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离开,为着保护心里的那份冰冷。何璐于他而言,就像是一块冰上的一滴滴热水,并不能把冰完全变成水,但是可以一点点融化它。
先认识,再了解,再信任,再依赖,直到不想分开。
北北一年来写给何璐的所有信,阿昌都知道。因为写信的人太少了,每周一封雷打不动的给同一个人的信,不看内容都能猜到是什么。
一定是一个特别痴情的男孩写给何璐的。
阿昌每次看何璐拿到信之后快速的看完,然后再装进信封放进桌兜里,从来没有见过何璐寄信。
他不问缘由。
华山顶上,能够陪着何璐一起看日出,看云海,听风语,赏星辰,这已经是最大的礼物,不用去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欢何璐?如果以后没有何璐会怎么样?还会不会碰到何璐这样的女孩儿?
日出终于到来。
由一点点慢慢变,变清晰,他们三个激动地和人群一起,对着太阳大喊,拼命的喊着太阳的名字,太阳并没有回答他们,三个年轻人看着太阳看着天地。
二十一
从华山回来后,何璐累得在家休养了好些天,妈妈很生气,爸爸很担心,娜娜很自责。大家都觉得以何璐的身体并不适合爬山这样的剧烈运动,何况还是华山。
何璐又过上了退休般的生活,一切又慢起来。在慢条斯理的生活中,她们都等来了高考成绩单。
娜娜是第一个打电话的,兴奋的电话几乎要被她炸掉了
“亲爱的,我考上了!567分,建大肯定是上了。太高兴了!”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看来,咱们又可以在同一个城市了。我考的也不错呢。你怎么不问?”
“还用问吗?你肯定稳稳的西大啊?多少?”
“617分”
“咱们终于如愿了。”
“是啊!不知道阿昌咋样?”
阿昌过了二本线,他对成绩很满意。只是,他心里清楚,这样的成绩肯定不能和何璐在一个城市了。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门技术活,育才中学的老师们极其看中,也非常敬业的给每个学生参考意见。
何璐很快就填报完了志愿,她没有任何悬念的在密密麻麻的志愿表上,只填写了“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且在后面备注栏赫然写着“不服从调配”。班主任觉得这样太冒险,万一滑档就没有回旋余地,建议何璐再多填几个档位不同的学校,何璐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那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对西大情有独钟?”
“因为我看到西大的校名是鲁迅先生写的,而且鲁迅先生在1924年曾经年来西大讲过学。您是不是觉得很好笑这个原因?”
老师表示能理解,但是还是觉得太冒险,建议何璐慎重,和家长好好商量一下,何璐只应付了老师两下,仍然坚持。她根本不用和爸妈商量,自己就可以做主。这一点,是何璐觉得父亲从小到大给与她最宝贵的财富。
几乎从初中开始,只要是与何璐相关的事情,父母都会征求她的意见,并且把最大的决定权给她。
十三四岁的姑娘是最别扭的年纪。身体开始发育,自我意识开始萌生,强烈又懵懂。
“这件衣服挺好看的,你试试吧?”
“我觉得不好看,颜色太亮了”
“那这件妈妈觉得不错,颜色也不扎眼,你试试吧”
“这件不好,领子太大了”
“那这件呢?”
“不好,太长了”
“这件?”
“俗气死了!”
“那你自己看哪一件合适?”
“我觉得这件最好。”
爸爸妈妈定睛一看,何璐拿了他们觉得全场最丑的一件衣服。
“这件是什么?丑死了!”
妈妈几乎是吼着
“我就觉得这件好,不然就不买了!”
“好了好了,女儿自己喜欢,就按孩子的意愿来,又不是咱们穿。璐,你确定就这件?”
父亲笑着问何璐。
“恩,确定以及肯定!”
最终买了妈妈觉得奇丑,何璐觉得最漂亮,爸爸保留意见的衣服。虽然买回去之后,她几乎没怎么穿过,但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她自己做主的习惯。
第一年休学也是她自己最终决定,父亲再着急也没有强行命令,所以,要报考哪所大学父亲也是在高考前就给足了她自主权。
“璐璐,今年想没想过报考哪所学校?”
“西大中文”
“好,你上哪个学校爸爸都支持,爸爸知道,我姑娘是最棒的。”
“肉麻的很嘛,老何同志。”
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尊重,给女儿足够的爱和欣赏,一直像一座山一样站在女儿后面给她依靠,不仅仅是给她遮风挡雨,还像一只海燕一样陪着女儿在苍茫的大海上翱翔,不惧暴风雨的猛烈。
父爱如山,何璐才能一路自己做主不畏艰难。
何璐最终坚持自己的西大中文,娜娜如愿填报了建大办公自动化,阿昌选择了一所地级市的二本师范院校,也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十二
何璐如愿被西大中文写录取,一家人都欢喜的长舒一口气,何璐手拿通知书,却又从心底冒出一丝后怕。
终于等到你。
说起何璐只选西大的原因,真如自己对黄老师说的那样,因为鲁迅先生。
听上去像笑谈。
何璐是真喜欢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作品她几乎全都读过,先生的犀利和忧思她从心底里共鸣,民族的脊梁却早已无踪。当何璐在电视上看到西大的校牌是鲁迅先生题写,先生曾经于1924年来西大讲学,何璐那一刻觉得,只有进入西大学习,才能冥冥中与先生有一丝联系。
这听上去天方夜谭,实在无稽,那就不说,放在心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亿万华夏儿女的百年奥运梦在这一年终于实现。自带愤青体质的何璐和娜娜,相约在一家茶饮店的大屏幕上和几乎全城的年轻人一起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心里的自豪和骄傲满满洋溢在每个青年的脸上,点火时,大家眼里都泛着泪光。
只等着开学的日子,何璐一边静养身体,一边全程收看了北京奥运会的几乎所有项目,妈妈不理解的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一边提醒着何璐注意休息,一边报告着生活中与奥运会相关的消息。
“妈妈昨天还说你天天看北京奥运会,恨不得脸都贴到电视上去,今天才知道,你这算是正常的了,你表姐更神经。她本来预产期还有一周时间,偏偏自己提前约好剖腹产,专门选了北京奥运会开幕那一天,那孩子提前拿出来,还给孩子取个小名叫奥奥。真不知道她凑啥热闹!”
“刚才出去听院子里的阿姨们说,今年生孩子的人要比往年多好多呢,尤其是奥运会开幕那天,各个医院的手术室就没有停过,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宝宝和奥运一起,觉得这样是福气。真是奇了个怪了!大家都选择今年,觉得奥运会是好事,能给孩子带来好运,家长们都不想一下这些娃娃们,将来上学的竞争压力,就业的竞争压力还有找对象的竞争压力都要比别的孩子大得多。唉,中国人盲目跟风不知道为啥。”
妈妈出去一趟,就带回来这许多和奥运相关的信息和个人评论。
“人家选在今年生孩子,就让人家生嘛,我也觉得2008年是个好年啊。百年来,咱们国家第一次承办国际奥运,大国实力不容小觑啊,本来就是个吉祥事儿,大家图个彩头有啥不好的?您非要上纲上线到什么国人跟风心态以及国民心理特质的高度,是您太较真了!”
何璐的民族自豪感,不允许做小学老师的妈妈说丝毫奥运的不好。
“2008年不光有北京奥运会,也有汶川特大地震啊,怎么没有人也选在那会儿生孩子,来纪念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完全可以给孩子取名叫震震啊。”
妈妈一语惊醒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