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1974年,初春,南方乡村一普通公社,十一生产大队。
空气中到处充斥着乍暖还寒时,那神经质的冷热气重叠,在这依山傍水的小乡村里乱窜。
不管是家里有余粮的,还是吃着救济粮的人家,这个时节,大家都尽己所能的,能往身上套几件衣服就几件衣服。
住在十一大队的人都知道,这年头,凡是家里人有生了病,光靠山那头,隔壁大队说是家传医学,实则她阿爸本事没习得一半的卫生员李春梅,那三脚猫的蹩脚功夫,大家早就做好,生病就只得听天由命的心理准备了。
这不,大队会计陆良谋家的三儿媳妇难产,他家也是请了赤脚医生李春梅来帮忙抢救了三天,连着给人安排了整整三天的粮饭,产妇吴青玉到现在还都生死不知中。
但这会儿没人会因此责怪李春梅,毕竟村里世代人都知道,女人生孩子,一直都是一道生死鬼门关,像陆家三儿媳妇那样,折腾了整整三天,才生下个哭声微弱的小猫崽子,产妇生还几率,大家都心知肚明。
众人都已经默认,陆家该给吴青玉提前准备白事了。
“这孩子苦命啊!”
就住在吴青玉公婆家隔壁的陆十七嫂陈杜鹃,怜惜的摸了摸陆家大孙女,一个虚岁10岁不到的黄毛丫头,陆婷,也是陆家三儿媳妇,现在正昏迷的吴青玉的大女儿。
小陆婷完全是随了她知青妈妈,吴青玉的长相,五官长得处处精致,特别是那双水灵的杏仁眼,扑闪扑闪的,看着特别讨喜。
可惜她妈妈嫁了这里的农村人,把这孩子养的,但凡出了这村子,同县城里那些没补丁衣服的娃娃相比,还是一眼能看出农村丫头的模样。
陈杜鹃认为,陆婷完全没学得她妈妈吴青玉,当年刚从东海城来十一大队时,那一身城里小姐的气派模样。
现在回想起,陈杜鹃还记得,当年自己第一次在现实生活里接触到大美人时,才知道一个人美起来,是周身可以发光的。
“可怜啊!没阿娘的孩子都命苦啊,以后就这个小丫头和刚出生的小娃娃,咋活啊!”
比起杜鹃婶子满脸真心的表示痛惜,陆家隔房同辈的小六嫂子王红,那脸上两道深厚的人字纹,让她说什么话都透着一股刻薄味儿。
小陆婷也像是害怕小六婶,这边拍大腿边哭喊似的唱作念打,直接弯下腰,躲开大人们粗糙的大手,径直藏进了同她妈妈一向交好的知青林红莲,林阿姨身后了。
“能咋活,我们大家伙都在,这么多人总不会让这两个娃娃饿死!”
林红莲,北边来的知青,刚来那会儿,因为家里穷,爹生病,娘还是个傻子,家里孩子又多,单靠一个病殃殃的林爹,那真是一个都养不活。
林红莲她大姐,林夏荷特意请街道的妇女主任帮忙,让知青办安排她家所有兄弟姐妹都下乡,靠自己去田里挣个口粮活命去。
年轻时候,格外傻大胆的林红莲,在听到知青办的人说,自己下乡的地方是江南水乡,富裕的很,肯定饿不死人,而且那里天气暖和,连棉服都不用穿,能省一大笔钱。
自认为老天爷疼她这个铁憨憨的林红莲,便真的没带啥行李,直接利索的把知青办给的安置费留给她爹看病,自己则随着下乡的大部队,登了火车准备直接下乡去了。
也亏得火车上邻座同程的都是好心知青,你分口粮,我分口水的情谊,不然啥都没带,且身无分文的林红莲,还没到目的地就得饿死在火车上。
下了火车,林红莲一行的知青们才知道,下乡的的痛苦从下火车后就开始了,安排下乡的地方,经济大都不好,那交通自然也是艰难的很。
林红莲隐约还记得,大家先是跟着单装行李的骡车走了很久很久,久到走惯长路的林红莲,都感觉自己的两条腿已经彻底没知觉了。
再后来便是大家齐齐等在一条大河边,小船分批搭乘写着不同大队地址的知青们,去了大家不知道未来要呆多久的下乡点。
河面上只有两条船,虽然可以一来一回互相接替,但这两条小木船实在太简陋了,容载的人和行李都不多,轮到去十一队的林红莲的时,已经是大半夜,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林红莲自己也想不起,船靠岸后,她和另一位女知青,是怎么到的十一大队的。
林红莲下乡的那年,正好轮到大队陆会计家负责招待刚落地的女知青们。
当时随林红莲一起的,一共是七名女知青,大家直接都被安排住进了陆会计家最空的房子里,那便是因陆家老三,陆俊生当兵不在的吴青玉家里。
当时陆家老三陆俊生家的屋子,就只有吴青玉母女二人,这屋子前后人家,还都分别是陆会计夫妻俩,和陆家老二陆祈安和钱哑娘夫妻二人。
这让林红莲她们这一群,刚来陌生地方的女知青们,住的格外有安全感。
当天夜里因为载她们的小船载重量太小,大家都来的零零散散,整一夜,陆老三家便陆陆续续的被敲门,来人,敲门,来人。
吴青玉当时便一直挺着瘦削的背脊,立在她家大灶上,来一批人便下一锅鸡汤面汤。
林红莲当时是第一批到的,她现在还记得,当时吴青玉的大灶,一直开火到天快蒙蒙亮的时候。
说来也是不好意思,连着被饿了好多天的林红莲,当时已经彻底丧失了平日的羞耻感,直接厚脸皮站在吴青玉身旁不走,硬是委屈的看着吴青玉喊饿,而吴青玉也是好脾气,真连着给当时饿坏的林红莲,下了六碗鸡汤面。
林红莲也是后来才知道,吴青玉因为招待她们,直接把家里的白面粉全给霍霍干净了,惹得村里的婶子们,都在背后议论吴青玉,儿卖爷田不心疼,一个劲糟蹋粮食。
原来他们这批知青到的那年,整个公社都刚遭遇了洪水台风的天灾,家家户户都缺粮,当时就连粗粮,都因为缺少而显得精贵起来,更别说面粉这样的细粮了。
吴青玉家当时给她们下的面条,都是她在外边当兵的丈夫陆俊生,特意请战友一路接替,人肉给她背过来,专门给刚生完宝宝的吴青玉补身体用的。
林红莲后来还追问过吴青玉,为啥那天对她们这些女知青如此舍得,要知道同批的男知青,住在大队长家,招待的可都是玉米糊糊。
当时看着林红莲的吴青玉,笑的十分温柔,让林红莲仿佛想起了自己的大姐林夏荷。
“哪里来的那么多为什么呀。
我们都是知青,都住在十一大队的知青点里,人住在一处,自然就有感情,更别提我们还一起劳动工作的革命战友,这亲密程度同自家兄弟姐妹没太大区别,给自家妹妹们下碗到家的面条,那是应当的。
当年我刚下乡的时候,可完全不如你们勇敢,那时候的我,可是个连我自己都觉得特别讨人厌的爱哭鬼。
到大队的第一天就掉眼泪,白天哭,晚上哭,连天的哭。
最惨的是,地里的活儿还就属我干的最不行。
可我们知青点的孟姐从不嫌弃我,她还偷偷把她藏了好久的白糖,掺在白水里,哄我喝,骗我说,好看的姑娘掉的眼泪都是甜滋滋的。
还说我那哭哭啼啼的模样,不但不讨厌,还可爱的紧。”
没人能保证自己能像吴青玉一般做好人,但也没有人会讨厌吴青玉这样的好人。
吃了吴青玉六碗面的林红莲,自此便一心将吴青玉当做了自己的亲姐妹。
现在,林红莲当着一众婶子面,亲口说要帮忙养吴青玉的孩子,那可完全出自她本心,而且她也不是随随便便说的这个话的。
像林红玉这样北方来的大妞,一八零的大体格子,在这普遍瘦弱的南方人堆里,显眼的很,平日里,记分员给她记的工分,从不比男同志的差。
林红莲深信,只要她努力干活,平日里大家也都看着搀扶一把,吴青玉留下的两个小娃娃自然可以在大队里顺利长大。
“林知青,你这年轻娃娃啥都不懂,养孩子是嘴一张的事儿嘛……”
陆家小六婶王红可不吃这套,她家五个孩子,她和她男人天天都养的累神的很,听这没结过婚的女知青,林红莲张嘴就是要给人养娃娃,这可真是笑死个人。
“就是,就是。”众人一致认为,没谁家会给外人养孩子。
就算陆家老二家,陆祈安和他那哑巴老婆,平日里养着两个亲戚家的小孩,那也是因为那两小孩的亲阿爸,是陆会计在东海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
城里人养不活小孩,托给乡下亲戚养活是常事,陆会计家给城里阿哥家养孩子,真的不算出格。
当时收到亲哥求救信的陆会计,直接二话不说,同大队里请了假,拿了介绍信,便一个人坐着渡船,从东海城石头铺码头,抱着两个孩子直接回老家了。
当然陆会计亲哥也不是个会占人便宜的人,虽然城里的粮食不够养活这两个孩子,但城里的票子多,陆会计亲哥一直在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补贴弟弟家,来弥补他养孩子的损失。
现在十一大队里,谁家娃结婚打算添置大件的,也都是请陆会计想办法,找他东海城的哥哥家给换的城里票子,毕竟城里的供销社,买啥都要看票子,他们这些面朝黄土地的人,哪来的门路去搞票子呦。
大家虽没明说,但也都默认,最后陆老三家俩孩子,也就同陆会计亲哥家俩孩子一般,靠陆会计自己贴补养着了。
不管外界如何纷纷扰扰,里屋话题中心的吴青玉,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胸口微弱的起伏,也正在一点点消失。
直到……
——叮!成功锁定小世界执念游魂!
——叮!收到交易请求!
——叮!交易成功!
——叮!叮!叮!恭喜灵魂129号投胎成功!地府501号系统已成功见证此项交易圆满成功!交易时长为人间流速十八年整!
面色青白,全身散发着冷意的吴青玉,原本平静的胸口,重新有了跳动,面上正一点点恢复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