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1987 > 第21章 笔友

第21章 笔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个小时之后,他们回到了皮匠湾村。

    此时,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了。

    吃过晚饭,刘云飞又来到民办小学里,把整理好的字一笔一划地写在黑板上。

    不一会,村里的人又来到民办小学,听刘云飞上夜校。

    前天晚上,刘云飞可讲了不少笑话,把大家的肚子都笑疼了。

    昨天晚上刘云飞不在家,村里的很多人都心里欠欠的,知道今天刘云飞回来,大家就齐齐地来上夜校。

    一部分人,确实是想学文化,识字之后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而一部分是,确实是想来听刘云飞讲故事,讲笑话。

    刘云飞教大家把黑板上的字读了十几遍,直到大家初步掌握之后,才开始教大家识字歌,并且就每个字的意思给大家编故事。

    很多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在这个晚上没有任何娱乐的村庄里,有个人每天晚上给大家讲故事,这是最大的娱乐。

    尤其是那些小孩子,蹲在教室的角落里和刘云飞一起唱识字歌。

    数他们的记性最好,才教了几遍,就会唱了。

    于是刘云飞起个头,那些小孩子带着唱,勉强能把一首识字歌唱下来。

    当然,刘云飞也不断鼓励大家,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不管学什么,最担心的就是没兴趣,只要有兴趣,学起来就会快得多。

    师范学的教育心理学不是说过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刘云飞把今晚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回到家里,洗漱完毕,就在一盏如豆的煤油灯下撕开昨天收到的那封没有拆开的信。

    这是隔壁川省的一个笔友写来的。

    笔友,是这个年代特有的一种特殊的友谊形式。

    尤其是像刘云飞这种文学爱好者,很多人都交有笔友。

    这是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在男女朋友见面的时候,只要男生们朗诵几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就觉得自己的人生看得很透,对这个世界很是无奈。

    在笔友之间相互寄过去的明信片上写上几句朦胧诗,或者摘录几句具有哲理的话语,对方就会觉得你马上高人一等。

    于是,交笔友成了一种时尚。

    打开信纸,一股淡淡的清香充斥着刘云飞的鼻孔,让她感觉空气忽然清新了不少。

    信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清秀的熟悉的文字映入刘云飞的眼帘……

    这个必笔友是一个女生,她的信是这样写的:

    “云飞,收到你毕业前的最后一封信,我已经放假了。

    你现在毕业差不多已经有两个月了吧,你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了,真好。

    再过一年,我也要毕业了,我也会像你一样,成为一个人民教师。

    对了,上次收到你的信的时候,你说了你们村子里好多好玩的事,这些,我觉得你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还有,前几天我在《西部文学》杂志上看见你的一篇小说,写得真好,要是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该有多好。

    虽然毕业了,但我们一定要保持联系,别把我弄丢了。

    默默读着你文章的孙晓叶。

    1987年6月28日。”

    这个笔友,刘云飞已经交了两年。

    那时候刘云飞上师范二年级,孙晓叶上川省一个市的大专一年级。

    两人通过书信来往,彼此了解一些对方身边的事,彼此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想一些对方存在的那片天空,于书信来往之间产生些许的慰藉。

    读完信之后,刘云飞提起钢笔,真想把自己穿越到三十多年前的事告诉她。

    确实,从三十多年后穿越到这里,只有自己知道,甚至不能和任何一个人说,因为说了也没人会相信,还会被别人骂作神经病。

    这时候,刘云飞知道有口难说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了。

    此时,苏芯正在外面刘海燕的床上躺着看那本《西部文学》。

    确切地说,她是在看刘云飞的那个短篇小说。

    刘云飞坐在桌子边,在一个蛇皮口袋里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从师范带回来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书本和纸张中的一沓信签,开始给孙晓叶写信。

    他可舍不得用今天在邮电所买的稿纸来写信。

    在信中,刘云飞告诉孙晓叶自己毕业以来的情况,告诉她自己被分配到了二道岩公社了。

    当然,刘云飞是不敢告诉他自己从三十多年后穿越过来的事,要不然,孙晓叶肯定说他在写科幻小说。

    写科幻小说?刘云飞想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借助自己穿越的资源,写一本科幻小说呢?

    三十年后的那个社会,可是比科幻小说还要科幻。

    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许多东西,在三十年后都出现了,比如视频电话,比如每家都有小轿车……

    这样想着,他开始有些激动了。

    他相信,只要把20年以后那些手机视频,各种软件,各种平台的事揉在自己的小说里,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年头,家里能装一部电话,那简直是在做梦。

    打个电话都要到公社,甚至要摇半天,从这里打到另一边,要转多少地方对方才能接到。

    这时候的现代化,最显著得标志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谁会想到二十多年以后电话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想要和对方说个事,手机微信电话一打,就能看到对方在做什么。

    这些高科技的智能运用,现在要是和谁说了,他们肯定会说你的想象力太丰富。

    谁信呢?

    想到这些,刘云飞激动得都有些不想睡觉,想要马上动笔了。

    可写小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尤其是写中长篇小说,与写几千字的短篇小说不一样,必须要有比较完整的提纲。

    于是,刘云飞就暂时放弃了这种想法。

    最后,刘云飞把两年之后海子的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抄在信纸的最后面,装进一个信封,贴上邮票,放在枕头边。

    写完信,他舒了口气,还是先认真研读这本《窥心》吧,既然只学了前面两张就能读到王院长的心事,要是把这本书读透,究竟有多厉害呢?

    不可想象。

    ……

    【作者题外话】:各位读者朋友,求银票,求银票!谢谢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