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落户
章慧长的身材高大,比杨林还高了几公分,身形魁梧,看起来完全一副农村妇女的模样,没有半点少女的样子。qingqinme
小时候,杨林家里和章慧家来往还算密切,杨林还去过几次她家里拜年,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两家后来逐渐没了来往。
看着眼前模样完全不像以前,如果不是因为重生,都认不出来的女人,杨林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还真是巧啊!前世也是在这一天,大概这个时间点,大概这个位置,杨林碰到了这个怀抱婴儿的章慧。
“章慧,是你啊!你也来买菜的吗?”杨林有些惊喜地问道。
“嗯。”章慧对着杨林回答了一句,又转过脸对着杨林的母亲说道:“舅妈你好!你们好早啊,这都已经买好菜了。”
“小慧,就你一个人啊?早点来好,你看,现在人越来越多了,再等会挤都挤不动了。”
……
章慧和母亲闲聊了一会家长里短,又转过来对着杨林问道:“听说你考上了军校?”
“对,在武汉读书。你呢?”杨林点点头,又问道。
“我读了初二就出去打工了,在福建做了几年裁缝。”章慧说话的时候眼睛有些躲闪,好像不好意思似的。
“这是你的小孩吗?”杨林看着她怀里脑袋转来转去的可爱婴儿问道,至于答案,杨林自然是知道的。
“嗯。”章慧看了一眼怀里的婴儿,眼神里流露出了母爱的光华。
“男孩还是女孩啊?”杨林也不知道自己前世到底有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反正他是真的不知道。
“女孩。”章慧回答的时候语气有些落寞。
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是重男轻女,还要再过十来年,等到天价彩礼出现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还是生女儿好。
“你嫁到哪里去了?”章慧出嫁时,杨林估计在学校里读书,没有参加她的婚礼,甚至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出嫁的。
“就是那个李家村。”章慧指着不远处山脚下的村子说道。
……
三人又聊了一会才分开。
前世杨林此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妹妹”,只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几次她的消息,知道她婚后生活并不幸福,经常遭遇家暴,在三十多岁的时候离了婚,两个孩子都归了男方。大概一年后,她嫁去了外地,又生了一个小孩,后来又患了癌症,不到40岁就离开了人世。
前世杨林只能叹息一声“人生无常”。类似的不幸到处都有,他父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杨林毫无办法,他能做的只有努力赚钱,争取让家里人生活的好一点,让他的孩子少受一些他曾经吃过的苦。
今生,他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吗?杨林心里没有答案。
回到家里,才刚到八点,吃过早饭后,一家人就开始忙碌着准备中午的饭菜。
杨林他们村是中午过小年。
每个村子过小年的时间都不一样,有早上过的,有中午过的,有晚上过的,还有半下午过的,甚至还有晚上十点以后过的。
打扫打扫卫生,然后大吃一顿,这就是他们这里的过小年。
由于母亲信奉了基督教,杨林家里过年连买爆竹的钱都省了。
作为一个前世受党教育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杨林是坚决反对信这东西的,但母亲有自己的坚持,杨林前世改变不了她的主意,劝过几次后只能放弃。
今生,杨林甚至都懒得开口劝她。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比这更难的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第二天,星期一,杨林偷偷摸摸翻到了户口本,然后找了个借口,跨上自行车往乡里街上骑去。
乡派出所就在乡政府边上的一栋破旧房子里,加上所长只有六个人。
管理户籍的民警在,但所长不在,没有印章,手续办不了。
杨林好歹才问出原来所长是去县里开会去了,下午才会回来,具体几点回来不清楚。
杨林没有办法,只好约好下午再来,无功而返。
下午杨林两点多就到了派出所,一直等到快四点了,所长才回来。
可是户籍民警又出去接警去了,本来是不用他去的,但听说是个打架斗殴的警情,所里人手不足,只能把他拉去增援了。
杨林只好继续等着。
他出去外面街上买了一包中华烟,然后回到所里找到所长塞给他。
所长名叫吴天宝,也是本县人,年龄不大,从面相看,应该不会超过30岁。
所长收了杨林的烟后,对他客气了不少,不再像刚才那样爱搭不理了,还对他被军校退学的事情表示了惋惜,安慰他不要灰心,复读一年,明年再考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又等了半小时左右,出警的几个民警回来了,带了好几个打架的对象回来。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身上都有明显的伤痕,看来打的还挺狠呀!
从民警们的聊天中,杨林得知,原来两家人是堂兄弟关系,因为宅基地的问题积怨已久,这次彻底爆发出来了。
兄弟之间、邻居之间因为宅基地而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现象在农村并不少见。
杨林家里与大伯家就因为宅基地的问题搞的不愉快,不过杨林的父亲生性不喜欢争抢,由着大伯家多占了不少地方。
杨林的母亲就因为这事经常与父亲争吵,骂他没用。
在杨林看来,大伯爱占小便宜,固然不对,但毕竟是大伯,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把关系搞的太僵,这点他是认可父亲的。
由于人少,户籍民警又被拉去给对象录口供,根本没有时间搭理杨林。最后还是在所长的指示下,才抽空给杨林先办好落户手续以及身份证申领,然后让他去旁边的照相馆照相,等到年后大概过了元宵,就能拿到身份证了。
杨林原本还担心,这个地方太偏僻,估计要几个月才能拿到身份证,那样的话麻烦就大了。
没有身份证,他什么都干不了,但又不能一直在家里等着身份证到手。
现在过了元宵就能拿到身份证,对杨林来说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