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宋真宗赵恒
【在一系列惊险的博弈后,赵光义这个原本透明的皇三子赵恒,就此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北宋第三位皇帝,也是北宋诸帝中,除了宋徽宗之外最受诟病的帝王。mwannengwu】
【新皇登基的第一年,是不得更改前任皇帝的年号的,这代表着对先皇的尊重。因此直到次年,赵恒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年号,咸平。】
【咸平乃是太平之意,跟他爹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号类似,赵恒同样希望天下太平无事,但他却不敢奢望能兴国。】
【这倒也不能怪他没志气,因为赵恒接手的帝国,外强中干。北面的辽国和西面的西夏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边境战乱不断,国内还不时爆发一些农民起义。志大才疏的赵光义,交给儿子的只是一个烂摊子罢了。】
【下百姓苦乱战久矣,五代十国的互相征伐,整个中华大地上都是十室九空。好不容易赵匡胤建立北宋,又是南征北讨,从未停歇。】
【等到赵光义时代,更是打完北汉打契丹,碰的满头是包还要硬着头皮发动雍熙北伐,却浑然不顾自己的水平如何,结果赢得了一个驴车战神的称号。】
【到了赵恒时期,他没有父亲和大伯的那样的威望,因此并未主动引起战争,而是安心发展内政。】
【赵恒一面鼓励农民生产,一面又积极给百姓免税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为百姓减除税负的同时,赵恒也没忘记帮老百姓开源,他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引进了原产自越南的占城稻,使得土地亩产数从唐代的2石提升到了3石,垦田数更是从太宗至道三年的312亿亩增加到525亿亩,突破唐代最高值5亿亩。】
【赵恒不仅拉拢百姓民心,官僚集团也不能落下。不但三天两头请官员吃饭,他还不断增加官员的福利,官吏们的工资水涨船高,接着是带薪年休假全面推广。】
【拉拢了官员后,赵恒又独创性的将糊名制和誊录制引入了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古代选才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官吏,即便也有些许弊端,但可以让国家官员摆脱世家大族的掣肘,更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在科举制度建立的初期,对于世家大族的影响还远远远不够。因为古代百姓的穷困,知识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并不是谁能读的起书的,所以参加科举的大部分也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之人。】
【更重要的是,隋唐之时的科举是不糊名的,考官能清楚的看到考生的名字,那录用谁不录用谁,也就很好操作了。】
【古人其实也并非不清楚糊名的好处,但总有各种各样的阻碍,使得糊名制度难以施行。早在武则天时期,糊名制度就已经出现了,但终究还是没能成为一种常例。】
【而在北宋,由于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战乱,世家大族的势力被大大削弱。可以说自黄巢起义之后,各地的军阀乱战,从物理上消灭了自汉朝以来形成的士族门阀。比如在唐朝可以说的上举足轻重的五姓七望,在北宋的影响力就已经大不如前。】
【早在宋太宗时期,就有官员提出要在科举考试中进行糊名,可以有效的防止舞弊和结党营私。赵光义深以为然,但因为当时他的重心还是在战场之上,因此并未落实下去。】
【最终直到宋真宗赵恒继位后,糊名制度才真正的成为科举制的规定,并流传后世,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国。】
【而紧随糊名制之后,赵恒又推出了第二项更狠的制度:誊录制。顾名思义,这个制度就是每个考生的卷子,都由誊录院专人抄写一遍后再送到考官处批改,使得从笔迹分辨考生也成为了不可能。】
【至此以后,科举考试才真正的成为了寒门学子实现阶级升迁之路,北宋也因此文风大涨,并由此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能臣。】
【看起来赵恒做的还不错,他通过一系列举措成功证明了自己,他也是踌躇满志,意图再次开创一个盛世。历史如果真的这样发展下去,搞不好宋真宗真的可能会成为一个能与文景两帝并称的名君。】
【但之后发生的一切,彻底打碎的赵恒的美梦,也向世人展现了这个皇帝的懦弱无能。由此之后赵恒一改之前的执政风格,在接连不断地祥瑞中,他也彻底的将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十分羡慕,在他看来如果自己能够不受世家掣肘,什么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全都不堪一击。
“糊名,誊录……”李世民不断咀嚼着这两个办法,越想越觉得这就是借科举瓦解世家影响力的良策。
多年君臣,李世民想的是什么,长孙无忌再清楚不过了。可他更清楚,科举糊名和誊录,对于眼下的唐朝来说只是一个鸡肋。
毕竟,全天下的读书人,世家出身的还是占大多数,此策一出,不仅不能起到遏制世族的作用,反而会打草惊蛇,让他们知道朝廷想要对付他们。
看着出神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小声叫道:“陛下?陛下!”
李世民缓过神来,看到长孙无忌的眼色,又看看下面面色阴晴不定的某些人,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太合适。毕竟,他李世民的麾下,也不乏出身名门望族之人。
李世民长叹一声:“后世之法,不合今日之世,可惜!可惜!”
要让李世民直接对外放出信号,不启用此法,他也不甘心,更拉不下面子。只能长叹一声,表示自己并没有改动科举之制的想法。
皇帝都委婉的表示了,大臣们自然也都是人精,当下称颂之声不绝于耳。
看着下面称赞的诸臣,李世民心中越发烦闷,原本还不觉着,但现在李世民愈发的讨厌这些门阀了。
李世民心中暗下决定,此时不行,那便再等十年、二十年。李世民又看向儿子李承乾,总要在太子继位前,由自己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