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京城
莫世杰似乎对京城很熟,领着他们进了一间宅院,然后,他带着一大堆礼物匆匆离去,徐安年与李宝估计着他去找那位当小妾的表姐了。
这是一间四合院,几间厢房,庭院很小,稀稀拉拉的种了些植被,有一个木头架子,上面绕着植藤,徐安年凑上去看了看,好像是葫芦,此刻,冒出了嫩绿的新牙。
宅院有一个老仆正在打扫房子,莫世杰说这间宅院是他租的,方便他在京城读书,并且宅院对街就是国子监,徐安年想起了白子容,这个变态,小气的阴阳怪人,当初明明许诺要支助她,谁知变脸比变天还快,到底如何得罪了他,她至今都没有弄明白,只希望在这里不要再遇上他,思绪还在远游,李宝兴奋的拉着她出了院门,说是要参观一下天子之城。
京城盛京明不虚传,其前朝也在此建都,因为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山川形胜,足以控夷,制天下。”整座城市有四个城门,城周围筑有高大的城墙,土包砖,高达四十余尺,城墙钱挖有护城河,宽有上百尺,还可以小般通行。
北门上,有渭河,水路四通八达,因而码头边汇集了手工业和商业,商肆,旅邸栉比鳞次,人口最为稠密,不过也最为混乱,外来人口居多,
南门却是贵族所居地,马路宽敞,房屋建设高大巍峨,其皇宫,官署也在此处。
西门有八大胡同,这里不但茶楼酒肆林立,店铺云集,还是胭脂红粉聚居的地方,有最大的红坊斋,这里车马行人熙来攘往,日夜不息,并且这里的小吃也最为出名。
东门,就是徐安年所居的方向,因为这里有国子监等一些书院,是整个盛京最有文化氛围之处,东门同样是渭河流经之地,不过并没有设立码头,河缇岸边植有大批柳树,树柳依依,清风柔情,枝上柳絮,夕阳方明,衬以巍峨的城墙,成为京城最为著名的景观,竟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江南景像,东门效外还有全国最大的佛庙,香火四季旺盛。
徐安年与李宝逛了大半日,也只能逛了东西两门,早己累得双脚发软,险些抽筋,两人来到一茶楼,叫了两碗茶汤,听闻这里的茶汤更为有名,连贵族们都十分喜爱。
只见青花茶碗摆在八仙桌上,茶盖斜插在茶托上,茶碗中盛满了糜子面,冲茶的师付提出一个特制的大铜壶,手臂一抬,略略微倾,一股热气腾腾的滚水从细长的壶嘴喷出,在半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径直奔向茶碗,瞬间水满茶汤熟,这与在苏州吃的茶汤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师付手里的那个大铜壶,这让徐安年想到前世,街边的大排挡,也有师付这样冲茶,当时,那壶嘴有一米多长,她还十分担心滚水会溅到身上,每次师付冲茶,她都会跑到一边,如今这番情景,让她也倍感亲切。
徐安年一心想到官署周街去看看,虽然不能进去,但一想到父母就关在此处,她己离他们更近了,心里即是心酸又是激动,她一个无钱无势的书生,该怎样才能进入大牢探望呢?
她又想到了沈士桢,可是她实在无法再次面对他的拒绝,那种心痛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茶楼里人很多,整个大厅坐无空隙,数位小二肩上搭着白布,四处吆喝迎客,并且大厅一角还有唱小戏的怜人,咿咿呀呀唱个不停,迎来阵阵掌声。
徐安年左右环顾一圈,厅内士子众多,都和他们一样,好奇京城的繁华,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这时,只见小型戏台上,一个优伶扮成买猪蹄的商贩,用盘子端了一个熟猪蹄走下了戏台,来到人群中,边走边喊道,
“买蹄了,买蹄了。”一些士子围拢了过来,
“多少钱一个?”
“一千两银子一个。”
众人一阵惊嘘。
徐安年也感奇怪,这么贵?
李宝凑近她的耳边小声说道,
“此蹄非彼蹄。”
“嗯?”
只见李宝用筷子沾了沾茶水,在桌上轻轻写了一个字,
“题!”
徐安年顿时明白,
“他们这么大胆?”
李宝嘿嘿一笑,“这些都是骗外地考生的,自然不能当真,不过总有那么几个傻子上当。”
徐安年的目光回到优伶身上,只见他己被二个考生拉到了一旁……,这二个考生想必就是李宝口中的傻子了。
摇了摇头,徐安年又把心思放在探监上,如今毫无父母的消息,这偌大的京城,她该去找谁?心里不由得一阵烦燥,连吃茶也没有兴趣了。
两人回到宅院,莫世杰己经回来了,脸色十分高兴,嚷着请他们去看戏,说是西花胡同来了一个戏班,一曲《烟波亭》唱红了整个京城,每日爆满,他好不容易购来了三张票,李宝倒是兴奋盎然,,
“可是山东来的戏班?”
“正是。”
《烟波亭》讲述的是一曲风花雪夜,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倒有几分“牡丹亭”的影子,徐安年也略有耳闻,若是以前,她保准比李宝还极积,只是如今,心境不同,一切都再难提起兴趣。
好几次徐安年想开口问莫世杰能不能引见他的那位表姐夫,不过,如此一来,她的身份恐就受疑,如今城门上还贴着她的通缉令。
徐安年还是忍了忍,暗忖着明日去南门逛逛在做打算。
入夜,三人租了马车,赶向西花胡同,夜晚的京城更是热闹不己,盛京不禁夜,犹如一座不眠城,听莫世杰说,在渭边两边有上百只花船,里面的姑娘一个赛一个,过两日再带他们去见识一番,这让徐安年想起了书上所言的秦淮风光。
很快,马车停了下来,徐安年跳下马车,这里己是人山人海,各路香车穿梭不停,卖小吃的,卖花的,卖小玩儿的,吆喝不断,似乎比白日还热闹三分,真是热闹的大都市呀,并且这条街上,每座阁楼都挂着大红灯笼,明亮当中透着暖昧,让徐安年误认为进了“红灯区”。
三人穿过人群,进入一座二层高楼,迎面而来的嘻笑声,锣鼓声,戏唱声,好一幅歌舞升平的景像。
早听闻京城人士爱讲究,爱奢华,爱玩,爱乐,徐安年见识到了,如今的大梁边关并不平静,京城贵族们仍旧一片“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