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惊鸿之笔
含苞的花蕾,转瞬间便绽开,怒放为妖艳的牡丹。小小的女孩好奇的伸出指尖,可在触碰到它的一刹那,花瓣便片片凋零,化为黑色的雾气缠绕住女孩,要将她拖往无尽的深渊。女孩尖叫着,努力踢打着,直到……
——猛地自梦中醒来。少女的心仍然急速跳个不停。又是这个可怕的噩梦。从三岁那年起,这反复出现的梦就残忍折磨着她。可少女总有一种预感:梦里隐藏着秘密,这个秘密与她记忆的一部分紧密相关。可她怎么也想不起来。
皇家的嫏嬛书库,不仅收藏着来自各地的珍贵藏书,还存放着许多名家的字画卷轴。管理书库的,是那些因罪废入掖庭的女婢们。名叫婉儿的少女就是其中一员。
她的祖父本来是前代皇帝的臣子,被派给废太子作为太傅。但没想到的是老来卷入废太子的谋反案,连累家人。男子发配充军,女子进入宫廷为奴。入宫时少女年仅四岁。而今许多年过去,亲人们相继离去,只剩孤苦的女孩慢慢长成。即使在书库里干着繁重的活计,她也每日里练习书法。这是身为书法名家的祖父传承给她的唯一纪念。
圣后的寿辰来临时,有人推荐了一位绝世的大画师,为圣后描绘真容。因为圣后事务繁忙,便命画师住进宫中的书库,方便摹绘。于是大画师一半的时间伴驾写生,一半的时间就埋首书库作画。书库的女官指派心灵手巧的婉儿协助画师。
大画师是个学识渊博,幽默有趣的人,走过许多山山水水。他不仅人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凡见过的风景,路遇的趣事,都能轻松两笔就勾勒出来。令婉儿非常羡慕:她自从四岁那年起,就再也没有出过宫。从画师笔下,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是多么有趣。
“如果没有见过大千世界,没有见过人间的喜怒哀乐,笔下描绘的事物就徒有其表。绘画如此,写字也是如此。没错,说的就是你这笔字。”
面对大画师的评价,婉儿颇为不服。可大画师沉浸在自我的艺术世界里,仍然兀自喋喋不休:“你学得是上官体吧。从前上官大人的字,也可称一绝。那位大人据说性情敦厚,所以字也圆润饱满,一派盛世气象。你学了,又学不像,看,这里犹犹豫豫的,拖泥带水,就算我是个画师,也能看出外厉内荏,少了点什么。哇,别……千万别哭呀。小丫头少点见识不也正常……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婉儿猛得站起来,惊得大画师倒退了两步,可她却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多谢师傅指点。婉儿有一事郁结心中,每每下笔,才会犹豫不决。”
她向大画师讲了自己的噩梦。
大画师想了想道:“这个梦里,牡丹出现的时候,你自己在做什么?”
婉儿不解。
大画师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书库没有种植牡丹,你却时常梦见。那么,或许你常常想做一件事,梦到这件事的时候才会出现牡丹。”
婉儿道:“我在临帖。”
“临什么贴?”
婉儿苦恼得摇摇头。她总反复书写着一张纸,却似乎永远也写不完,下一个梦里又重新开始。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如今即使白天里临帖写字,也会想到这件事,所以下笔才会犹豫。
“我也想知道,梦中自己在临什么贴。也许找到那张贴,就能破解这个噩梦。但这些年,我临遍了书库里天下名家,还有祖父所有书贴,仍然得不到答案。”
大画师思考良久,道:“我是个画师,随手便能画出各种山水人像,这些都来自我的所见所思。也可以说,我画的乃是自己的‘记忆’。书画总有些相通的道理。虽然我也猜不透这噩梦是何等含义,但你必须背负它前行。总有一天,你会完成这张书贴。”
大画师为圣后画完真容后,便出宫离去。可婉儿不停思索着大画师的指点,如果自己要临的书贴,连嫏嬛书库都没有,又会在哪里呢?
“如果没有见过大千世界,没有见过人间的喜怒哀乐……”连宫里都没有的话,那么一定隐藏在大千世界之中吧。
不久,圣后收到来自一封来自掖庭宫奴诚恳的上书:“我愿作陛下的耳目,去看,去听……市井之间,长亭之畔……应当有圣后想看而未看的风景,而我会全部书写……”这封信触动了圣后。在秘密的召见后,上官婉儿如愿以偿。她可以作为圣后的耳目,以男子的装扮出入宫廷和长安城,去寻找自己要临写的书贴了。
这一年春日,到了长安城牡丹花开的季节。教坊的舞姬精心准备了舞蹈,在曲江之畔献艺,这场盛事吸引了长安城几乎所有的目光。而才华出众的婉儿,则奉命为才子们献上的牡丹诗评阅高下。只有写出最卓著诗歌的人,才能得到圣后的接见。
就是这一天,她登在高高的楼上,看到了矗立于怒放的牡丹花海中,那让人恐惧不已的身影。在梦里,那只手上开出妖艳的牡丹,要夺走她的生命,以及她的亲人们的生命。
但与噩梦里哭泣的女孩不同,婉儿拽紧了手中的笔。
“祖父啊,在那个人面前,我只是个弱小的女孩。但弱小的女孩不会永远弱小。她会因书法和笔墨而成长为强大的女性。”
又过了些日子,大理寺新官上任头一天的狄仁杰狄大人,接到冤案的上诉。上诉者乃是罪臣之后上官婉儿。
少女终于完成了她梦中反复撰写的那张纸。从此以后,她再也不会做同样的噩梦了。这并不是一张书法的帖子,而是她被夺走的记忆,是她理应写下的,为祖父伸冤的诉状!
“皇帝愤怒我的祖父,没能阻止太子的不孝。太子诅咒我的祖父,认为是他老人家告密,才使得事情失败。祖父因此获罪,并冤死狱中。”
“但事情并非如此。而我,就是这桩阴谋的见证。”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