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院
杜应珠与杜映雪心中皆是一叹,小叔真厉害!
只一眼就知道了。gaoyawx
但应珠还是撇撇嘴,在她看来,那个苹果给黄雁那妮子也是浪费。
她早知道,这丫头就不是个会念人好的主儿。你对她好十分,她也不会感激,而你但凡对她差一分,她便会恨你恨到骨头缝里。
瞥了眼成天只知道傻乐呵的小妹,小叔说的对,糯糯就不适合同黄雁交往,慧茹那丫头倒是不错,虽说打小就没了爹,但娘是个规矩的,对女儿的教养也没有少了半分,应珠一向是赞成小妹与秦慧茹深交的。
而早已被糯糯一家人看穿的黄雁蹦跳着出了院门,将鲜红诱人的大苹果抵上鼻尖,深深嗅着馥郁的果香,她已经好几年都没吃过苹果了。
倒不是家里没买过,只是从没有她的份而已。
娘偶尔买来几颗,也只是先紧着弟弟吃,甚至还会给他削好皮,切成一块块苹果丁喂到嘴里。
剩下干瘪的核一般是三妹连籽儿带蒂嚼烂咽到肚子里,甚至连苹果皮也有二妹“打扫”,而她……连凑近闻闻苹果的香气也难。
黄雁此刻捧着苹果的手甚至都有些微微颤抖,这是她期待了很久的、第一次能够自己独享的水果,刚刚没有狼吞虎咽纯粹是她舍不得,舍不得让这大苹果还没尝出味儿就囫囵下肚。
她得找个没人的地方细细品。
绝对不能带回家。
而让黄雁留下深刻印象的儒雅男人此刻却正将自己的小侄女抱上膝头,温和地抚着糯糯脑袋上的微卷小毛。
夏天长发难打理,糯糯也喜欢短发,景烈兰索性每年天一热就带着糯糯去老马家理发铺子里给小姑娘剪个齐耳短发,倒也省得天天梳头扎辫子了。
不过糯糯头发长得快,不出俩月保管又过肩,所以每每入冬后,应珠都会给妹妹梳两个小花苞,新年时穿上娘做的红色棉袄,活脱脱跟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一样。
此时杜俊正揉着糯糯一脑袋软滑的小细毛,这头发应该是随了大嫂,有点微微的自来卷,时常翘起几根卷毛,瞧着可爱得紧,直让人想上手摸几把。
杜俊也不例外。
他平日在局里不苟言笑惯了,回家后的他总是会卸下面具,与妻子和孩子们换一种相处模式,而在大哥这儿则是更轻松,时常能让他觉得自己也还是个孩子,这是在单位与自己家里都体会不到的别样感受。
但他再不舍也不能久留了。
只和单位请了一天假,又有很多事情需要他的批示,实在是不好离开太久,于是杜俊只能当天就回,连晚饭都顾不得吃。
杜英带着孩子们将自家弟弟送到村口,只见一辆村里难见的黑色轿车已经等在树下。
杜英将手上提着的几个罐子递过去,“这是你大嫂给你带的咸菜。”
在大哥结婚后,杜俊在大嫂的坚持下与他们同桌吃了好几年饭,直到自己从铁路学院毕业参加工作。
景烈兰早知道,豆角咸菜不光杜英爱吃,同样也是杜俊的最爱。
所以每次杜俊回家,她都要给带上几罐自己腌好的咸菜,旁的好东西他们确实没有,但这豆角咸菜管够。
杜俊眼眶微热,默默接过,扭过身,背对着身后的男人:“大哥,带着孩子们回去吧,我走了。过段时间应景结婚再回来。”
杜英抬手拍了拍弟弟的肩,温声说:“好。注意安全。家里的事儿不用你太操心。”
他知道杜俊工作忙,所以很少打扰他,要不是这次因为应景结婚要用的车和表实在难买,他也不会给弟弟去电话。
不过,这次他要是真没开口让杜俊帮忙,那事后被弟弟知道了又少不得要跟他大闹一番。
杜英轻轻呼出一口气,算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但杜英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杜俊派来的人就到了。
不单是专程来送自行车票和手表票的,甚至还有浩浩荡荡的一车施工队。
每个人都带着家伙事儿,和泥的、刷墙的、打地基的,动静大到直让街坊四邻忍不住纷纷探头围观。
吴以沛更是按捺不住,拽着妻子直接去了西院。
杜英与景烈兰正招呼工人们喝水,其中有个穿戴很是体面的小年轻,瞧着不像干苦力的,吴以沛走过去一问,才知道这是杜俊那小子的秘书。
“您就是吴叔吧!您好,我是杜副局的秘书,您叫我小高就好!”
板板正正的小伙子热情地向吴以沛伸出手。
他在来之前已经和杜局打听过了,这回要他过来是带着靠谱的施工队修缮和装潢大院,主要为的是杜局的大侄儿一个多月后的婚事。
听说两家就住隔壁,新婚夫妻是妥妥的青梅竹马,这过来向他打听的肯定就是新娘的爹娘了。
要说这小高也是个妙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局里二把手身边的得力干将,当然主要是得益于他懂分寸知进退,还有就是有着一身察言观色的好本领。
不然杜俊也不会派他来处理这个事。
至于小高一口一个“杜副局”,那门道就有的说了。这还是杜俊亲自教他的,在外要低调,上头毕竟还有局长在,直接喊“杜局”未免不妥,被有心人听到少不得要大做文章,所以小高在外还是要规规矩矩地称呼“杜副局”。
但在小高心里,自己领导早该是“杜局”了。
吴以沛同这机警圆滑却又恰到好处的小后生握了握手,问了一句:“这是打算怎么个装潢法啊?”
小高扬起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吴叔,我直接带了图纸来,这是我们领导昨儿熬到很晚自己画出来的。”
说罢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折得四四方方的白纸,给眼前的夫妻俩铺展开来。
那头给浑汗如雨的工人们分好水的杜英夫妇也走了过来,两对儿夫妻一起瞅着这张密密麻麻的纸。
细看倒也并不复杂,西院与东院的面积相差无几,只是西院只在西面靠墙那头盖了三间房,其余地方都是空荡荡的,而杜俊在这张纸上标注出了空着的地方要安置的东西,甚至也画出了大致的模样。
这张纸小高也提前给工人们瞧过,在敲定了一些细节后,就算正式开工了。
细细瞧着弟弟手绘的图纸,饶是不动如山的杜英也微微咋舌,看样子这小子是想趁这个机会大改造啊。
已修炼成狐狸一样的杜俊给自家大哥来了先斩后奏这一招,只说要派人来拾掇三间西屋,却没说不会干别的。
这不,两个工人已经在开凿东院西院之间的小门,虽不至于将院墙全部凿透,但按照图纸也得将门扩到和东院正门那样大。
另外三个师傅则是脱了汗衫,甩开膀子在西屋旁边的空地上打起了地基,按照杜俊的意思,是要在原本的三间西屋旁再盖三间,然后在六间屋子正对面的东边院墙再垒起六间,这样十二间大瓦房正好够将来应行、应维、应贤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住。
茅房也照例像东院的规格一样,安置在了西院的西南角,再往右的一大片空旷南墙下,杜俊安排了四间面积比东屋西屋小的屋子,这样自己每年过年带妻子与应骥、应康、应琳回来住也方便。
东院就不必再盖一个厨房了,杜俊想的是直接将西院的小厨房扩大规模,弄成顶儿又高又宽敞的大屋子,这样大哥他们进出厨房就不必再弓着腰了,到时东院西院一起吃饭,一家热热闹闹。
不过要想扩建东院的厨房,就必须得拆掉东南角的鸡窝和羊圈,将厨房直接扩到紧挨着东南院墙,瞧着也齐整。
而东院正中央空出来的一大片闲置地,就是杜俊留给大哥养鸡养羊和种菜用的。而且这里正对着东院的那口井,浇地也方便。
连最细节的问题杜俊也都面面俱到,他想着除掉东院的菜地、鸡窝、羊圈,那整个院子就又瞧着大了起来,完全可以在东院中间的那棵枣树下固定一个大圆石桌,面积就按人数最多的规格来,算上大哥一家与自己一家,再考虑到将来孩子们成家,他认为安置一个大桌还是很必要的,也省得每次饭前饭后都要像现在这样将桌凳搬来搬去。
殚精竭虑一整晚的杜俊不晓得大哥大嫂会不会满意这样的安排,要是当面同他们商量,那自己大概率是会被驳回的。
以他对自家哥嫂的了解,图纸内容他们估计是满意的,但肯定不会愿意全掏弟弟腰包,到时候又是一番拉扯。
他也怕极了再从大哥嘴里听到什么生分的话,索性就先斩后奏,等修盖好了自己再回来,到时要打要骂都由大哥大嫂。
而事实确实也正如杜俊所想,杜英夫妇果然是又气又感动,气杜俊这么大的事情不和他们商量,又感动于弟弟这么多年初心未改,没想到他们都是快要年过半百的人了,还能住上这种儿时幻想中的屋子。
这的确是杜俊毕生追求的愿景,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和哥哥一家亲如一体,不论他们老到多少岁,自己都还能当那个追在大哥身后的弟弟。
只是,要是爹娘还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