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残阳人生 > 第26章 鹤山煤矿煤矸石砖厂起死回生

第26章 鹤山煤矿煤矸石砖厂起死回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开完董事会的第二天我就正式上任了,毕竟这只是一个会,还没有见到成绩,股东们没有继续继续往煤矸石砖厂投钱。

    虽然生产工艺流程多处还不够完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滚筒筛,厂里又拿不出资金来完善生产工艺,我只有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 。

    首先是改变原料结构,加大煤矸石的配比量,搭配少量的粘土。粘土里尽量不能有石头,这样就不用依赖对辊机。

    二是改变分配制度,我知道在员工里的阻力很大。固定工资已经不适应流水作业线了,必须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计件工资制度。

    三是半成品工段增加一个班,引入竞争机制 ,两个班互相竞赛,以我的管理经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很快就能调动起来。

    如果生产量上去了,马上第二条窑要点火了。在点火之前,钟火山把他的儿子带来了。

    他握住我的手说:“厂里说他年纪大了,在窑上做事不安全,要他的儿子接替他的工作,拜托我教教他儿子。”

    我觉得有些奇怪,原来聘请他的时候为什么不说他年纪大了,录用还不到一年,就说人家年纪大了,这里肯定有什么目的。

    钟火山似乎说的有道理,我也没有就这个问题深下去。(其实这是李斌的一个阴谋,这是后话。)

    砖坯保持均衡进窑,既保证了成品质量,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说干就干,我冲破重重阻力,按计划推进。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煤矸石砖厂就起死回生了。每天砖坯的产量由一万二千块标准砖增加到五万块标准砖。

    砖坯有库存了,第二条窑很快就点火了。生产从这个厂投产以来第一次步入了正常!股东们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来不及高兴,新的问题就来。

    煤矸石砖厂都是安置鹤山煤矿的下岗职工,这些人不仅观念陈旧,而且劳动态度还不好。

    砖厂的装卸工是一个辛苦活,过去产量低,固定工资定的高,员工们都争着来这里混日子。

    补窑车的人员也一样,这个工种自由自在没人管 。过去产量低,空窑车多的没处放,每天就是用几部窑车,有时候在家里打麻将,照样有工资拿 。

    现在每个岗位都实行了计件工资,一环紧扣一环,员工自己管自己。每40分钟一窑车砖源源不断的从窑炉里顶出来,装卸工成了焦点。

    砖坯生产工段没有空窑车码砖就找补窑车码砖就催补窑车的人员,补窑车的人员就催装卸工,建筑工地也催促厂里送砖。

    过去装卸工闲的一起打牌,现在是忙的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大家都叫苦不迭,纷纷要求换工种。

    李斌过去是为生产不出来砖发愁,现在是因为装不出去砖而发愁 。看到这种情况,其他股东对李斌很失望。

    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股东反应更加强烈,李斌竟然叫开发商股东指挥建筑工地的人自己到厂里去装砖。

    股东们越来越不满李斌了,过去同样是什么都不懂的李斌,厂子没有管理好却杞天忧人。开发商股东都很忙,当时到砖厂入股,只是玩玩。

    现在不一样了,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建材行业不可小觑。看到李斌这么不作为,开发 商股东都打起了小九九。

    自己想取代李斌又没有分身术,频频请我到市里的高级酒店里喝酒吃饭。目的就是拢络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想要我取代李斌,成为他们的代理人。

    我曾考虑过要完全取代李斌,仅仅依靠x现在这些老油条是不行的,必须从原单位带一些人来。

    我考虑到私有企业社会保障上做的很差,介绍人到这里工作风险很大!我拒绝了开发商股东们的邀请 。

    李斌也不是吃素的,我来了以后厂里迅速发生了改变。他担心我后撂挑子,早就做好了布局。生产技术上一些明面上的东西他不用担心,照着做就可以了。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隧道窑调风技术!光靠眼睛看掌握不到要领的,主要是靠悟性。所以第一招就是钟火山的儿子把老子换了下来。

    李斌相信年轻人的悟性肯定比老人家强一些,如果老钟的儿子掌握了隧道窑调风技术,李斌就不担心我撂挑子了。

    李斌对我使的第二招就是故意拖欠我两个月的工资不给,以此捆绑我这煤矸石砖厂这辆战车上。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