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父亲觉得很有面子
钟山水泥厂离我的老家吴家村很近,翻一座山就到了。听说我当了副厂长,一些亲戚和小学同学都来找我帮忙。
我是从原料车间主任位置上提上去的,仍然分管原料这一块,不过分管的范围大了,权力相应也大了。
我力所能及帮了一些家乡人的忙,在家乡落下了一个好名声。2000年正月初五,老家吴家村委会派人给我送来了一张请柬,邀请我参加初六的新年座谈会。
正月初七日是我父亲七十大寿,在我们家乡有一个说法,七十要大办,八十、九十躲着办。意思是说,如果人到了八十、九十不躲着办,阎王爷就要把人带走。
我是一个孝子,父亲这辈子不容易,我多次动员他到水泥厂居住,好尽尽孝道,父亲就是不同意。
父亲说陈小梅太爱干净了,他住不习惯。更主要的是我父亲怕冷,在乡下,家里放着一盆木炭火,全身暖烘烘的。
我家里就没有这个条件,那个时候空调还没有普及, 冬天靠取暖器取暖,远没有火炉盆暖和,所以父亲不想来。
我是村里的名人,是父亲的骄傲!这个生日我准备给父亲大办一下,年前就采购了大量东西。
我正准备打电话给姐夫,叫他来挑东西。我姐夫是一个老实人,我帮了他不少忙,连他家砌房子的水泥都是我送的,姐夫对我感情最好。
这时吴家村委会派人给我送来了请柬,正好送请柬的人是我的小学同学,我委托送请柬的人把东西送到我家里,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那时候去我的家乡很不方便,翻一座山,过一段水路坐渡船才能到达。可谓是爬山涉水,反正没事,就当是全家人春游。
到了村里,陈小梅领着儿子去了家里,我则去了村委会参加了座谈会 。
座谈会是由乡政府主持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乡下辖的各村村长,乡镇企业负责人。唯独我例外,我是从村里出去的名人,才享有这种待遇。
座谈会的内容是摊派赞助,我的祖籍水岩村是吴家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距离钟山水泥厂就是隔一座山。有一条战备公路离这个村还有一公里,村小组想修一条简易公路链接战备公路。
村小组没有财务权,需要用一分钱都得向村委会申请,简易公路链接战备公路中间隔着一条河流需要架桥。
架桥需要很多钱,吴家村委会是一个穷村委会,无力支付这笔款项。逐向乡政府报告要求给予资金支持。
乡政府也有乡政府的难处,用一分钱都是靠县财政拨款 。像村小组简易公路这类工程,是根本入不了县财政预算项目的。
联通这条战备公路意义重大,通过这条战备公路,可以链接县外的市场,对全乡的经济发展都大有好处。
乡领导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给乡下辖单位摊派赞助任务来支持这项工作。
中午吃饭,村委会把我和我哥哥的两家人以及我的父亲都请来了。还把我们父子仨人安排在乡领导一桌。
父亲心情好,酒量也大,和这桌的乡村领导每人都叫了两年拳。到这桌来敬酒的人也是来者不拒,我们这一桌八个人,总共喝了十瓶老窖。
晚上村委会又把我父亲单独请去吃饭,因为中午酒喝多了,晚上没有喝酒。村里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大孝子,吃完饭,乡村领导轮番来做我父亲的思想工作。
说乡里在我的祖籍水岩村修公路,要我父亲劝我为家乡作一份贡献!赞助点水泥,村里将为我树碑立卷,歌功颂德,我可以光宗耀祖。
父亲被说动了,回来后一直做我的思想工作。恰巧春节前我去新平市政府参加一个座谈会,给了我们厂一个扶贫的任务。
如果放在以前,我虽然有这个权力,但想都不敢想 。如果私送水泥,那只能是以权谋私,悄悄的进行着,还要担负着影响自己前程的风险。
现在接任厂长没有希望了,我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还有市里摊派了扶贫任务,乐得我赚一个顺水人情。
我当即向父亲承若并要求他转告乡村领导,我们厂里同意赞助两百吨水泥。父亲当天晚上就去了村委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领导。
第二天是父亲的寿宴,为了烘托气氛!乡里安排秧歌队,电影放映队来到我父亲家里,乡村领导还亲自给我父亲拜寿,我父亲觉得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