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皇上的心思
宇文昊装作一副强颜欢笑的模样,用公筷为老皇帝夹了一只虾饺。那虾饺不过龙眼般大小,面皮晶莹剔透,甚至能隐约看见包裹在其中的馅料。
老皇帝愣了一愣,抬起眼来,看向宇文昊,就见这个他素来都不怎么待见的儿子正望着他,眼中一片孺慕之色。那肖似他的嘴唇微微抿着,看神情,竟然与小时侯受了委屈、跑到自己面前来告状时如出一辙。
“老十七有心了。”皇帝眼中的满意之色一闪而过,把那虾饺吃了。
“儿臣惶恐,这本就是儿臣应该做的。只是儿臣出宫建府后,难能有这样的机会在父皇身边尽孝。”说这话的时候,宇文昊微低着头,面上一片惭愧之色。看那样子,好像真觉得自己不能在皇帝身边服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皇帝是真的老了,这段时间里,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会经常想起从前的一些事来。如今宇文昊又说出这样的话,并且故作一番形容,倒真勾起了老皇帝的回忆。
从前程妃还年轻貌美的时候,他倒是常去程妃宫里,每每见到小小的宇文昊,他总是会恭恭敬敬的向他行礼,口中奶声奶气的叫着“父皇”。
因着程妃是个有规矩的,又对宇文昊悉心教导,所以他这个十七子,自小便与旁的兄弟不同。
知礼守礼不说,又懂得谦让,能敬长爱幼。
他冷眼瞧着,觉得这十七子不仅天资聪颖,又被程妃教导得好,只要不长歪了,将来说不定能堪大用。
因老十七不像其他小皇子,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对他这个父皇,也是打心底里发出来的敬佩崇拜,不像其他的皇儿们,小小年纪,就被各自的母妃教导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好歹他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年少时又是在众多的兄弟之间杀出来一条生路,还不至于连这点事情都看不清楚。
可是没想到,等到几年之后,皇子们都进了太学,老十七竟然是一年不如一年,越发地显得资质平平。而且,性格也不如小时候活泛,变得有些木讷。
也是因此,老皇帝才会渐渐地疏远了宇文昊。毕竟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曾经最像自己的儿子走了下坡路,只怕是个当父亲的,都会觉得失望吧。
看着坐在身侧、已经长大成人的宇文昊,想起他最近一段时间里在政事上的建树,老皇帝多多少少的得了一丝安慰,同时心里也多了几分感慨。
原本以为,这个儿子一辈子只能当个闲散王爷,每日里养养花儿、逗逗鸟儿,却不想他还是个有本事的,在朝堂上当差也当得不错,交给他办的几件事,都没有什么错漏之处。
这孩子倒像是个大器晚成的,不像他那几个兄长,早先时候,一个个的看着还挺靠谱儿的,没想到这些年,行事却是越发的不堪了,
他这个做老子的还没死呢,手里的东西就被底下那帮不孝子给惦记上了,这还得了!
老皇帝想完了这许多,心里面重重的冷哼了一声,面上却是不显。他看着芝兰玉树般的儿子坐在跟前亲自服侍自己,心里对宇文昊竟添了一分喜欢。
想想他的病症,刘太医虽然没有明说,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具残躯病体,怕是也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这三个稍稍成器的儿子里,老皇帝本来想把皇位传给皇后所出的嫡子宇文胤,可是这个曾被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不过是让他在皇陵里闭门思过一段时间,他竟然敢做出潜逃这种事!
至于老三宇文谦,老皇帝的确爱他的生母柳贵妃的好颜色,可是又因为柳贵妃身份的原因,要时刻提防着他们母子俩。
这样一看,已经成年的皇子中,能担当起大任的,就只剩下老十七一个了。
想到如今的情形,皇帝心中不由得把皇后恨得牙痒痒:他多少个儿子都被那个老妇用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手段给养废了,或者干脆在幼年时就夭折。唯二剩下的宇文谦和宇文昊,还是因为他们的母妃照看的好,且自己也曾稍稍保护过。
不过是一顿饭的工夫,老皇帝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打算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好好栽培宇文昊。总不能在他百年之后,让儿子把祖宗的基业都给毁了。
不只是栽培,还要让他多经历一些历练。虽然起步是晚了些,好在老十七不是个笨的,应该也不会差什么。
十七的正妃虽自幼丧母,好在身子骨不错,成亲没多久便有了身孕。听说她跟娘家安国侯府的关系并不好,这倒免得将来外戚作乱。
还应该再给老十七指两位娘家得力的侧妃,将来等到十七继位初期,也好在朝堂上帮衬他一番。如此一来,那个前宁安侯的女儿就没有什么用了。
不过这件事可以先缓一缓,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活成了人精,哪里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不会被他们放过。
宇文昊还不知道,吃了一顿早膳的工夫,他这位好父皇就在心里面琢磨了这么多,甚至连要给他在哪几家大臣里挑选侧妃都寻思了大概。
只是即便宇文昊知道了皇帝心中所想,他也不会放在心上。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今日要这样想,明日又要那样打算,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且,只要没有圣旨为证,这一切就都作不得数,是随时都可以更改的。皇上的心思总是难以揣测,在最后的旨意下来之前,什么都是虚的。
宇文昊见皇帝面上似有喜色,只当是自己的“孝心”讨到了皇帝欢喜,心中便微微地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待会儿“告状”时应该会容易一些。
一时用过了早膳,离上朝还有些时辰,老皇帝终于想起来问一问,宇文昊这么早就入宫的缘由。
宇文昊没有半点迟疑的,“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郑重地向皇帝磕了一个头,哀切道:“求父皇为儿臣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