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 第262章 下一个时代的人才

第262章 下一个时代的人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很快,在京城及京城周边范围内的改革就展开了。

    此次改革,主要涉及到了工业、商业以及交通三个方面。

    在交通上,要首先铺设出一条从京城到镇江府的铁路,其次,则是京城周围支线道路的铺设主线道路基本上都已经成型了,而且都是用大青砖铺设的,不管是坚固性还是耐用程度,都完全不逊色于水泥路,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胜出,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不仅需要从深山里开采,而且要远距离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水泥路则铺设起来成本低、效率高一些。

    因此,朱雄英并不打算把原有的道路翻修一遍,那样太过浪费也毫无意义,只是在一些支线道路上,采用水泥进行建设。

    不过即便仅仅是京城周围的支线道路,对于水泥厂现在的产量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就要求水泥厂继续扩建产能,而他们之前主要都是供给一些城防、要塞等工事的,现在转为民用,多少有些不适应。

    不过招募更多工人、采购更多原料,同样也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有什么产能过剩的问题,毕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泥以后的需求量一定是极为恐怖的。

    至于铁路,从京城到镇江府,距离不远,修建难度也不算高,但工程量肯定是有的,这个也只能慢慢来,工部已经打算就铁路方面事宜,成立专门的部门了。

    而工业,军事工业自然是要重点突破后装线膛铳这一重要关隘,不过这件事急不得,恐怕没个两年三年不会有什么结果,这都是按快的来预计的,而钢铁和煤炭工业,则主要是产能的扩大,以及对矿山的勘探现在大明的铁库存非常多,缺的主要是钢,而钢主要用于供给军事工业,所以虽然缺,但并没有那么急迫。

    轻工业就跟商业混在一起了,先有产品,后有销路。

    朱雄英坐在案前,面前铺满了各种图纸和计划书,他的眼神非常专注,就好像要透过这堆东西,看到未来的场景似的。

    “殿下,这是最新绘制的工厂布局图。”一個侍卫恭敬地递上一份图纸。

    朱雄英接过图纸,仔细端详。

    图纸上,工厂的各个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生产区、仓储区、生活区一目了然。

    他满意地点点头,道:“很好,就按照这个布局来建设。”

    “这是谁弄的?”

    关于工厂的建设,是广泛征集了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聪明人们的意见的,这也是对于可用之人的考察。

    而这些意见,被翰林院的学士们初步筛选,汇总交给了刘三吾这位大儒以后,由刘三吾选出来最合适的一些,交给朱雄英来看这也是必然的,不然的话,上千份设计图让朱雄英看,他看到眼花都看不完,必须要有翰林院的辅助。

    “一个叫做夏原吉的监生。”

    朱雄英微微诧异,显然,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下一个时代即将登场演出的杰出人物们,已经都开始跃跃欲试了。

    吴王府,需要一些属官。

    这些属官,既包括了文官,也包括了指挥吴王三护卫的武将。

    朱雄英暂时放下了笔,开始思考了自己未来的班底。

    现在自己的几位老师,都是朱元璋给他精心挑选的,其中刘三吾学问高深、人品纯直,自号“坦坦翁”,意思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乃是位压得住场子的老臣。

    而年纪轻的练子宁以忠孝两全闻名,让他做什么实事或许费劲,但却是个做御史的骨鲠谏臣。

    至于解缙,文采无双,书法更是当世第一,显然是用来做草诏咨询的近臣的。

    铁铉则是既有法律方面的能力和履历,完全能胜任三法司的任意工作,更有一定的军事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还受到朱元璋的拣拔,品行非常忠诚,是一个能臣,不管是在中枢还是地方,都能够匹配高位。

    老臣、谏臣、近臣、能臣,可以说是配置挺不错了

    而且朱元璋也很有意思,完全没有给他安排诸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些百无一用的迂腐书生,显然对于残页的内容,也是细细琢磨了的。

    不过,随着手上的事情越来越多,朱雄英觉得,他还需要更多的人才。

    这些人才,自然是在历史上验证过的,是最好的。

    但同时也要注意,那就是这些历史名人,却并不见得,都适合朱雄英。

    譬如道衍,这位“黑衣宰相”,虽然对朱雄英部分认可了,但他的理念却只有祸乱之世才能行得通,与朱雄英是根本冲突的,因此也颇有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用起来并不得力,朱雄英已经打算把他扔到济州岛上去辅佐一下常茂,让高丽和日本变得更加混乱了。

    而仁宣之治,最出名的就是“三杨”,也就是杨溥、杨士奇、杨荣这三个人,但“三杨”虽然辅佐君王创造了治世,为天下迎来了和平,可他们的执政理念,还是传统的儒家士大夫那一套,执行的是全面的战略收缩,放弃安南,裁撤开平卫,息兵养民,暂缓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计划,对各国来朝纳贡的朝例进行限制。

    而也正是这一时期,文官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秘书幕僚角色,第一次掌握了实权,并彻底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在“三杨”的积极参与下,大明废止一切耗费钱粮的重大工程,换来了和平治世。

    对于这个时期的百姓和文官来讲,这确实是个太平年景,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土木堡之变的种种祸根,也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的。

    故此,朱雄英并不喜欢“三杨”,他们的理念,是与自己主张不断开拓进而让大明成为全球霸主,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了,“三杨”现在还统统都没入仕呢。

    而其他的,下一个时代的知名文臣们,却未尝不可一用。

    最有名的,自然就是蹇义、夏原吉、金幼孜、胡俨等人。

    夏原吉这个人,是个理财大师,朱棣南征北战大明还能撑得住,全靠夏原吉精打细算,是个金子到哪都会发光,仅仅这次设计图的事情,朱雄英就已经看出来了,所以夏原吉一定要重用,他的专业能力实在是太过突出了。

    而蹇义,现在并不在朝中,并非是他没有入仕,相反,蹇义是洪武十七年四川乡试中举,洪武十八年便中了三甲进士,并且很快就擢升了中书舍人作为朱元璋的近臣,他之所以不在朝中,是因为在家乡守孝。

    蹇义这个人,朱元璋一直都很欣赏,甚至他的名字,都是朱元璋给取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蹇义本名蹇瑢。

    有一次朱元璋问他:“你是蹇叔的后代吗?”

    蹇瑢叩头不敢回答,朱元璋很喜欢他的诚实,为他改名为义,并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

    如果蹇义在朝中,朱雄英的老师名单里,肯定有他一个。

    但现在没办法,国朝就讲究“孝”,没有过硬的理由,就算是皇帝,也不会选择通过夺情,让大臣放弃守孝的,毕竟夺情对于大臣来讲,其实是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污点,甚至是一辈子都洗不清的,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个人贪图权力,乃是不忠不孝之人。

    因此,只能等蹇义守孝完毕,才能回来任用了。

    金幼孜则是年纪还小,如今还在考秀才呢,他与练子宁是同一个老师的学生,练子宁偶尔会向朱雄英提起他,练子宁曾经对金幼孜说:“你在他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互不相负”,这句话也算是一语成谶了。

    而胡俨作为教育专家,倒是现在就可以用。

    胡俨是洪武二十年的江西乡试第二名,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目前在松江府华亭县担任教谕,其人以师道自任,劝勉诸生,务实学习,励行节约,以变华亭浮靡的学风,还每日亲自给诸生讲授,常常讲到半夜,即使是严冬酷暑也不停止,当地的百姓对他很推重。

    如今有了地方履历,调回中枢倒也顺理成章。

    “夏原吉,胡俨”

    朱雄英定下了念头,他亲自开口去找皇爷爷要,一定是能要到这两个人的,如此一来,刘三吾能统筹全局,练子宁可以做御史,解缙能写文咨询,铁铉精通律法,夏原吉善于理财,胡俨长于教育,一套小班子算是齐全了。

    至于武将,现在洪武朝其实压根就不缺武将,虽然开国名将们正在逐渐老去,但是依旧是大明的中坚力量,而光是蓝玉这一派系的武将,其实就足够朱雄英用了,再加上靖难之役里在南军担当重任的李景隆、平安、盛庸、梅殷这些,或许算不上天下名将,但也都各有其长,反倒是那些靖难勋贵,诸如张玉、丘福、朱能几人,实事求是地来讲,现在还都是军队里的中低级将领,完全没有成长起来,没有对应战争的磨砺,恐怕未见得真有靖难风采。

    毕竟,人,特别是将军,都是在困境中磨砺出来的,高强度的战争才是催生名将最好的培养皿。

    当然了,战争肯定是有的,好苗子能要的也得争取。

    不过朱雄英最近有了解,这里面倒是有一个人,可以为他所用,那就是张玉。

    跟丘福、朱能这种一开始就在燕山三护卫里的将领不同,张玉的经历,更为复杂一些。

    张玉早年曾出仕元朝,官至枢密院知院,元亡后随元顺帝逃亡漠北。他在洪武十八年归附明朝,随后参加了捕鱼儿海之战,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后升任安庆卫指挥佥事,洪武二十三年,张玉随蓝玉出征西域,现在还在西北边境呢。

    而如果历史线没有变动,则是会跟着蓝玉一起驱逐犯境的蒙古部落,一直追击到鸦寒山,后被调往燕山左护卫,仍任指挥佥事,隶属燕王朱棣麾下。

    换句话说,虽然现在的张玉跟朱棣有交集,但也只是此前战役作为斥候部队长官的短暂交集,还并没有成为朱棣心腹。

    再加上张玉的儿子张辅同样是名将之姿,可以说是买一送一了,这个人,朱雄英完全可以向蓝玉讨要过来,以后用作吴王三护卫中的将领。

    而同样被朱雄英瞄上的,还有盛庸。

    盛庸虽然和平安齐名,但好歹平安还是朱元璋的义子,靖难之前就算是小有名声了,也有大量的实战经验。

    可盛庸这人,就是突然冒出来的,之前就是个指挥使。

    显然,属于那种有天赋,但是没有得到足够机会的人才,这种人才只要稍加赏识,一般都会死心塌地地跟着干。

    文官,再要来夏原吉和胡俨,武将,则是讨来盛庸和张玉。

    如此一来,就算是文武双全了。

    很快,随着朱雄英心中计划的逐步推进,各种资源和人才开始汇聚到京城,朱雄英不仅通过内廷控制的泉库司,从各地招募了熟练的工匠和技师,还特意从江南地区引进了优质的棉花作为原料。

    至于在京城附近种棉花,朱雄英倒是没有想过没必要非得把原料产地和生产地搞在一起,如果以后有条件,确实可以在苏州府和松江府进行建厂,那边的纺织女工现在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当做家庭副业进行生产的,数量相当庞大。

    而与此同时,针工局的宫女们也开始投入到纺织品的设计工作中,她们以经典纹样为灵感,结合民间流行的元素,创作出了不少新颖别致的纺织品样式,这些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吉祥,反正朱雄英觉得挺不错的,马皇后和朱元璋也很看好。

    在朱雄英的精心策划下,纺织厂的建设进展相当顺利。

    很快,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随着棉纺织品样品的陆续下线,就可以着手推广这些产品了,完全可以利用皇室的影响力,将纺织品销往大明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而纺织厂的建成不仅能推动工业的发展,还能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女工们在纺织厂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她们的收入得到了提高,而纺织品的普及也能使得百姓的穿衣质量提高,毕竟是“衣食住行”里的第一个嘛。

    但是,朱雄英还是遇到了问题。

    那就是大纺车。

    大明不是没有大纺车,实际上,水转大纺车的性能相当强大,这种大纺车发明于南宋后期,元代盛行于中原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可以说,水转大纺车是华夏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华夏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但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洪武开国以后,朱元璋下令销毁水转大纺车才过去二十多年,再怎么销毁也是能找到的,毕竟大明这么大呢。

    问题就在于,水转大纺车是用来纺麻的,不是用来纺棉的,棉花纤维短,拉力小,水转大纺车根本就不适用于纺棉纱。

    没办法,朱雄英只能亲自去纺织厂一趟,看看到底该如何改进大纺车。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京城郊外秦淮河上游新建的纺织厂上,厂区的建筑显得崭新而整洁。

    朱雄英带着解缙和夏原吉,以及内廷兵仗局、工部兵器局的一群工匠,走进了这座新建的工厂。

    工厂,显得有些过分的空旷。

    这也没办法,纺织机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压根还没到工厂招人的阶段,现在招的,都是技术人员。

    看着眼前的大家伙。

    “这就是我们现在能使用最大的纺车吗?”朱雄英皱着眉头问道。

    水转大纺车专供长纤维加拈,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全长约9米,高27米左右,它与人力纺车不同,装有锭子32枚,结构比较复杂和庞大,有转锭、加拈、水轮和传动装置等四个部分据《农书》记载“与水转辗磨之法俱同”,即在临流处安置水激转轮,用水激转轮连轴带动纺车转动进行纺绩,每天可纺麻纱上百斤,功效是脚踏三锭纺车的三十多倍。

    因为必须要以水作为动力,而京城周围的主要河流,除了长江,就是秦淮河,所以厂子就必须建到秦淮河旁边了长江的水流速过快,很容易就会把转杆给弄坏了。

    但不管怎么说,当看到实物的时候,朱雄英还是觉得,这玩意有些太大了。

    长将近10米就不说了,高27米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二层楼的高度了,人站在下面都得仰头脖颈往上看。

    “是的,殿下。”一位技术人员回答道,“这些纺车已经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了,但纺棉花确实不行。”

    朱雄英点了点头,要提高纺织厂的效率,改进纺车是关键,水转大纺车本来就是用来纺麻的,用来纺棉确实专业不对口。

    但是,水力作为动力,这个最根本的东西,是没错的。

    既然要工业化生产,哪怕不用蒸汽机作动力,也绝对不能再靠人力作为动力了,必须是水力,这个大方向不能动摇。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把水转大纺车进行改造,从用于纺麻,变成纺棉。

    他走到一台水转大纺车前,仔细观察着,纺车虽然简单,但每个部件都承载着重要的功能。

    “你们先用这个纺麻,再搬现在民间用来纺棉的机器来。”

    朱雄英已经了解过,棉纺织业,分为两个最重要的作业模块,第一个,是纺纱作业,纺纱作业主要分为轧棉、弹棉、卷筳、制纱四个关键步骤,实现的是从棉花到纱线的制造过程;第二个,是织造作业,主要分为整经、浆纱、织造三个关键步骤,实现的是从纱线到胚布的制造过程。

    而在现在的江南地区,从元朝时期的黄道婆开始,轧棉和制纱两个步骤就已经全部实现了机器生产,广泛应用曲柄传动的竹木制轧车和脚踏纺车已经普及,而朱雄英想要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是制纱这个步骤的机器改进,毕竟如果只是堆数量,让一堆纺织女工在工厂里踩脚踏纺车,实在是太特么的落后了

    江南地区,三锭、五锭这两种规格的脚踏纺车是主流。

    很快,技术人员就把三锭脚踏纺车和五锭脚踏纺车拿了出来,并且给朱雄英展示纺棉过程。

    看完现在水转大纺车的纺麻过程,以及三锭脚踏纺车和五锭脚踏纺车的纺棉过程后,朱雄英并没有马上说什么,而是说道。

    “再去看看织机。”

    “纺织”二字,既然有了纺,自然也有织,

    织造步骤的核心机器就是织机,而踏板织机在宋元时期即已经基本定型,有双蹑单综机、单蹑单综机、双蹑双综机等几种形制,踏板织机最重要的技术贡献在于对张力补偿原理的应用,织工以坐式用腰部和腿部力量控制织机,大大降低了织造过程对于体力和力量的要求,因而踏板织机在江南地区高度普及,妇女,甚至是未成年的小女孩,都能够在家里轻松使用织机。

    而织棉的过程,这个就暂时还无法用水力机器来替代的,这活跟处理纤维还不一样。

    而且,出现于唐代的大花楼织机就能够贮存提花信息,是华夏古代纺织业的至高成就,也是西方提花工艺的分水岭贾卡提花机的蓝本,而在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同样普遍使用脚踏织机,但其技术路径源自对埃及织机的本土化改造,到了后期才有更先进的,英国人的玩意其实相当落后,其绷直经线的张力依靠悬垂重物提供,经线松紧难以调节,主要适用于织造简单的平纹织物,落后于华夏的大花楼织机。

    因为工厂的目的,就是把从棉花到棉纺织品,一条龙给做出来,属于是全产业链,所以厂房很多,也都是用于不同目的的。

    朱雄英并没有马上给出他关于水转大纺车的解决方案,而是带着一行人,开始参观起了工厂。

    “这个是?”

    看着另外一头,三个人像是拉磨似的架势,解缙不禁问道。

    不怪他没见识,倒也不是不识民间疾苦,而是江西确实没有什么棉纺织业

    工厂的人连忙回答道:“这是整经,就是让棉纱平顺。”

    拉磨似的东西,是轴架式整经,此种经架由三人操作,除动力来源改为了滚轴的的卷绕力外,还在纱线滚动的途中专门设置了使用木梳的理经人。

    相对于比较古老的跟梳头发一样的齿耙式工艺,轴架式实现了对理经效果的实时观察和修正以及牵拉力的均匀化,不但提升了产量还特别适用于棉纤维,有效减少了棉结呃,也就是棉花打结的情况,跟人的头发打结纠在一起时一个道理。

    而下一个厂房,就是负责浆纱的。

    顾名思义,就是给上个步骤梳理出来的棉纱上浆,因为棉花是短纤维,所以要增大经线的强力、减磨和保伸,达到改善经线织造性能的目的,现在江南地区主要采用的是松江府的刷纱法,这种工艺上浆均匀,织造成品也因此品相较好。

    而这个厂房的工人,也是整个工厂薪酬支出的大头。

    因为浆纱工艺高度依赖技术大拿,这东西看起来跟给煎饼刷酱没区别,但实际上浆料的薄厚、粘性全凭刷纱工的经验,相较于原本的浸没法,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利处,就是品相会大大提升,弊端,则是需要依靠人工。

    朱雄英倒不是反对在工厂里大量使用人工,他反对的是,使用低效的人工。

    因为既然是生产产品,那么肯定有些事情,是机器完成不了的,这个不奇怪,哪怕是在现代,很多高科技产品,甚至是火箭、卫星,上面的很多工艺,还是需要人工,而且是高度专业的技术工人来完成的。

    所以,朱雄英的观点就是,能够用其他动力或者标准来代替人工的,那就尽量去代替,不要堆人数,但是如果确实有一些工艺,需要高水平的工人,那就用高水平工人,不必为了强行流水制造而降低核心竞争力。

    参观完工厂,朱雄英的心里也有了计较。

    工业革命被视为人类历史的分水岭,是指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生产从而造成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机器普遍用于生产又首先出现于纺织业,所以一般都认为英国工业革命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为开端。

    而英国的水力纺纱机,主要纺的,就是棉花。

    这里面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先是阿克莱水力纺纱机方定型并推广,随后英国人又将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与“珍妮”纺纱机加以改进并结合,于1779年发明出更优良的改良水力纺纱机——“骡机”,自此以后英国纺织业便在大机器生产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头羊部门。

    而朱雄英是特意看过相关资料的,“骡机”继承了珍妮纺纱机交替踏板的技术和水力纺纱机不用人手的特点,使纺纱从此脱离手工成为机器化生产,而英国人的水力纺纱机的原理,跟现在大明的水转大纺车区别不大,主要解决的技术痛点,就在于如何让短纤维的棉花能够顺利纺出来。

    很快,朱雄英就结合他观察到的现有机械机构,跟他记忆的“骡机”,画出了最关键的差异点。

    “骡机”的运行既有动的部分,也有不动的部分。

    牵伸阶段是将粗纱牵伸成为须条后送出,锭子一面旋转将须条稍为加拈,一面和走车一起向外移动,走车在没有走到尽头以前,牵伸装置即停止转动,锭子一面继续转动将须条继续加拈,另一面和走车一起继续向外走出,将须条继续加以牵伸,一直到走车走到尽头为止。

    而在加拈阶段,则是只有锭子还继续旋转,并大大增加了速度,继续将须条加拈,直到达到规定的拈度,当所加的拈度较多时,加拈时走车还稍稍回进一段距离,以适合棉纱的拈缩,而保证棉纱质量,不使棉纱拉断。

    技术人员们围在一起,仔细研究着这份新的设计图,显然,吴王殿下提供的新纺车的部分设计灵感,考虑了棉花的特性,对拉力、速度和稳定性进行了优化。

    一位资深工匠忍不住感慨道:“殿下真乃神人也!这新纺车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棉花的特性,还兼顾了效率和稳定性,实在是难以想象。”

    “是啊,殿下不仅精通治国之道,对机械制造也有如此深厚的造诣,真乃我大明之福啊!”旁边负责管理工厂的官吏也附和道。

    工匠们的吹捧和赞叹声此起彼伏,朱雄英却只是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过誉了。”朱雄英谦虚地说道,“只是一点改进的想法,这新水力大纺车的设计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将其变为现实,希望大家齐心协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