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太妃,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怎么没传轿辇呢?"
朱由校快走了几步,提过一名小太监,亲自扶持着刘太妃走到白玉阶下,方才有些"明知故问"的说道。mwannengwu
同时,不忘恨恨的瞥了一眼从旁讪讪发笑的王安,他知道这定然是自己这位心腹大伴的主意。
“皇后生产,这么大的事情,老身怎么能不来?”
慈眉善目的刘太妃此时满面红光,轻轻地拍打着朱由校的肩头,颇为急促的说道。
"若是皇后肚子争气,为我大明诞下嫡子,这岂不是天大的幸事!"
刘太妃曾经亲身经历过万历朝的"国本之争",知晓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斗争,对于大明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昔年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诞下的皇子,福王朱常洵,欲立其为太子,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为此,万历皇帝曾多年不上朝,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后,虽然迫于李太后以及群臣给予的压力,不得不于万历二十九年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是福王却是迟迟没有出京就藩。
直到万历四十二年,李太后病逝之后,朱常洵方才出京就藩,朱常洛太子的身份才算彻底坐实。
同样,正是因为这场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国本之争,方才导致了后续愈演愈烈的党争,以及朱由校即位之初东林党的"众正盈朝"。
但是,倘若张焉率先诞下嫡长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地位便没有人可以动摇。
上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还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武宗皇帝,朱厚照。
"太妃,朕实在是于心难安啊"
朱由校苦笑一声,避过了刘太妃话中的重点。
虽然他也希望早日拥有自己的子嗣,但是相比较而言,他更在意自己的皇后。
刘太妃闻言,便是一笑,只是还未开口,便听得坤宁宫中传来一声急促的尖叫声,而后便是迅速的归于平静。
"宝珠!"
朱由校脸色一变,作势便要朝着坤宁宫而去。
与此同时,一直紧闭的坤宁宫大门也被突然打开,从中钻出了一名披头散发的嬷嬷。
四目相对,而后迎着朱由校有些殷切的眼神,这名嬷嬷缓缓下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母子平安,大明后继有人。"
半个时辰之后,坤宁宫偏殿。
望着自己怀中的"大老鼠",朱由校目光殷切,呼吸急促,这便是血脉相融的感觉吗,他也终于是有了自己的子嗣。
身旁的司礼监秉笔眼中挂着泪花,深吸了一口气,组织着言辞,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了开口的勇气,生怕自己苦涩沙哑的声音惊扰了襁褓之中的婴孩。
倒是老太妃更为冷静一些,朝着喜极而泣的司礼监秉笔吩咐了一句:"速召英国公张维贤进宫,令其待天子前往太庙,告祭祖宗,我大明后继有人。"
"是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简单的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花,又是恋恋不舍的望了一眼朱由校怀中的婴儿,司礼监秉笔蹑手蹑脚的退出了此间偏殿。
皇后诞下嫡长子,这乃是天大的幸事,自是要第一时间拜祭太庙,告慰列祖列宗。这个"重担"自然是交由与皇室关系最为密切的英国公张维贤来操办,最为合适。
同时,也能表现出皇室对于英国公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