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朱由校虽然驳了刘一燝的提议,但很快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自己并不是在针对刘一燝。modaoge这让刘一燝的脸色方才好看了一些。
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会,刘一燝便轻轻点头。
"皇爷思虑的更为周到一些。"
不管是王化贞还是袁应泰,都是他东林官员。自己刚才也是突发奇想,既然无法阻止熊廷弼,那就不妨在辽东多安插几个东林的官员。
"那就依首辅所言,擢升袁应泰为辽东巡抚,熊廷弼为辽东经略,赐蟒袍,加太子少保。"
说完这句话,朱由校便用自己有些冷冽的眼神,环顾了一下场中数位想要开口的官员。就连刘一燝看到了皇帝的眼神过后,也是叹了口气,没有再过多言语。
"鲁钦率军平叛,威震西南,极大的提升了我大明的声威。便擢升为都督同知吧。"
相比较熊廷弼而言,鲁钦毕竟只是一名武将,而且此次出征的确战功显赫,因此鲁钦的擢升倒是没有受到太多阻碍,毕竟都督同知也不过是一项虚职。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擢升为都督同知。"
朱由校又简单的提出了一项人事任命,众臣虽然不解朱由校这样做的目的,但是下意识的就要反对。
"臣,遵旨。"
在所有人意外的眼神中,内阁首辅刘一燝率先同意了朱由校的提议,并微微躬身。
有了首辅点头,剩下那些反对的声音也很快的消失不见,微不可查。
很快,几道人事任命便从紫禁城中传出,瞬间点燃了北京城。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因功,升为都督同知。"
"京营总兵鲁钦因功,升为都督同知。"
"右敛都御史袁应泰因功,升为辽东巡抚。"
"辽东巡抚熊廷弼因功,升为辽东经略,加兵部侍郎衔,加太子少保。"
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大同府为京师西北屏障。大同地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宣府镇也被称之为九边重镇之首。
昔年的宣府也有藩王坐镇。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让他的第十九子朱橞就藩宣府,为谷王。
只是在永乐年间,朱橞就被明成祖朱棣下令削为庶人,除国。不过这依旧不影响宣府的重要地位。
为了防备蒙古的鞑子,早在宣德年间,大明便在宣府修建了张家口堡。并且由于宣府的特殊位置,张家口便成为了最初允许"马市"的地方。
后来由于朝廷禁令,张家口堡便逐渐荒废了下来,但是随着前些日子的马市重启,宣府又再度热闹了起来,全国各地的行商纷至沓来。
"大人,您还在担心那边的鞑子吗。"
宣府衙门内,一身戎装的宣府总兵杨肇基轻轻端起手中的茶盏,向一旁的宣府巡抚解经邦问道。
听到此话后,宣府巡抚解经邦的脸上闪过微不可查的一抹尴尬,近些日子来他的确是有些忧心。
"太初,你也知道,这些日子,咱们这宣府可是有些不太平啊。"
听到自家巡抚的话后,宣府总兵杨肇基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脸上浮现出了些许认真之色。
"大人说得对,这些日子是有点不太平。鞑子,来的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