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山河美人谋 > 没有朋友

没有朋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傅谦,当朝宰相。

    他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国字脸、宽额头,五官清俊、眉目疏朗。

    看着他的面容,仿佛在看一座矗立在云雾中的山峦。

    孤高倨傲,难以接近。

    然而他又人如其名,谦逊温和。

    傅谦自幼熟读经史,工书善文。他十九岁举进士,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被先帝信任。待皇帝登基,对他委以重任,又授中书令,官居宰相一职。

    他的一生顺风顺水,若说有什么波澜,那便是长子傅明烛,婚前与人私相授受,闹到御街上,被皇帝重罚。

    傅明烛不能参与科举,不能荫袭,不能被荐举为官。

    这等于堵死了他入仕的道路。

    但吏部尚书裴衍知道,傅明烛如今跟随太子做事。待太子即位,必然会有转机。

    裴衍还知道,傅明烛前几日才从他那里支走五百两金子。

    五百两,同今日举告刘砚贪腐的数字,一模一样。

    朝堂闹成一团,吵吵嚷嚷,最终引得太子出声制止。

    “胡闹!”他厉喝一声,抬臂指向御史方溪,道,“御史言官风闻奏事,却不是叫你们罗织罪名、陷害无辜的!刘府尹寒门出身,数十年鞠躬尽瘁从未有失。你说他断案偶有过失,本宫或许还信上两分。你说他贪腐?你怎么不去他府上,看看他每日吃的什么,用的什么呢?你看了,你自己都会觉得羞愧难当!”

    太子疾言厉色,朝臣噤声,只有方溪仍然梗着脖子,道:“臣听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诸位大人们或科举进士,或举荐做官,一开始时,无不怀着忧国忧民的初心,要做清正廉明的好官。然而清风高节难守、随波逐流易堕!刘府尹以前如何,以后便也如何吗?有人举告,说他当堂释放刺杀突厥使团的刺客,是因为收了刺客五百两黄金。微臣既担御史一职,便要恪尽职守、奏告弹劾!”

    方溪这一番话,声音不比太子低,气势不比太子小,最后甚至说出了关键信息。

    刘砚收了刺客的贿赂,而这名刺客,是因为刺杀突厥使团被拘禁的。

    便有几位朝臣想起来,那日突厥使团进京,有刺客当场行刺,被京兆府下辖的武候铺擒拿。

    没想到刘砚繁忙之中,已经判了那桩案子,且已经释放了刺客。

    事关突厥和大唐修好,这件事需要谨慎。

    “哪儿来的刺客啊?”御史中丞林清开口,疑惑道,“竟然有五百两金子?如今这个世道,做刺客这么挣钱了?”

    是啊,那些游侠儿,不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浪汉吗?

    五百两金子!这是打劫了国库?

    如果游侠这么赚钱,他们干脆也不要当官了。

    “那刺客家里是江南富商。”方溪回答,“年少无知,闯荡江湖。他出了事,家里老仆来捞人,很舍得拿钱。”

    看来不仅仅是风闻奏事,而是查得清清楚楚了。

    林清干笑一声,不再说话。朝臣面面相觑,最后视线汇聚在一起,看向刘砚。

    你要自辩吗?要自证吗?要让御史拿出证据吗?

    刘砚面无表情。

    没有委屈愤怒屈辱震惊,也不着急、不惶恐、不惊讶。

    他抬脸看向远处御座上的太子,目光直勾勾,有些木讷,有些出神。

    朝臣为他抱屈时,他没有表情;太子为他申辩时,他没有表情;御史说到案情,言之凿凿时,他也没有表情。

    他只是站在那里,像一棵树、一座山,或者是,这宣政殿里,任何一根支撑起屋檐的柱子。

    他在等,等一个能开口说话的机会。

    直到周遭安静下来,刘砚终于能上前一步,举起笏板,说出口的,却还是他一开始便要说的话。

    “微臣有本要奏!运粮督察胡稼拒不招供、微臣请殿下准许大理寺用刑。另外,云州刺史尹世才为了免于受审,私信太子殿下,请求宽恕。微臣已拦下信件,以免陷太子殿下于非议之中。”

    刘砚高举笏板,身姿笔直,同时把那封信从衣袖中掏出,双手呈交。

    他没有为自己辩驳,舍得一身剐,他也要把案子审清楚,要还无辜人一个清白。

    至于他自己的生死?

    京兆府没有审一半就丢下的案子,审完了卖粮案,再死不迟。

    李璋认真听完刘砚的话,神色并无变化,可他的手垂在御案下,手指紧紧攥住桌脚,心内如响雷轰鸣,怒不可遏。

    刘砚说他怕太子陷于非议,可他这么做,才是要把卖粮案,把云州、尹世才、胡稼,全部扯到自己身上来。

    是谁给他的底气,让他这么胆大妄为的?

    内侍看看刘砚,又偷瞧太子的神色。

    好在李璋并未失态,他缓慢点头,声音有些沙哑,道:“拿上来吧。”

    信送到李璋手中,他匆匆看过,更加恼怒。

    这信里什么都没有!

    尹世才只是说他为国尽忠、死守云州,从未参与买粮案,求太子殿下明鉴。

    尹世才只是蠢,却并不想死。他怎么敢在信里胡言乱语?

    可刘砚这么做,让李璋在卖粮案中,无法偏袒尹世才了。

    这个老狐狸!

    平日看着耿直,却原来城府深沉。

    “信……”李璋咳嗽了好几声,才道,“本宫看过了。无非是尹世才被你们吓破了胆,求情求到本宫这里来了。”

    他把那封信递回去,让内侍交给朝臣们传阅。

    同时声音稍冷,道:“大理寺崔玉路何在?”

    崔玉路一颗心七上八下,此时被惊得险些打哆嗦。

    他应声道:“微臣在。”

    李璋神色肃重,道:“卖粮案事关皇族,事关兵部。你们审案,大可以放开手脚,不必拘束。本宫准你们对胡稼用刑,准你们审问尹世才。本宫听说楚王和叶将军都去了公堂,怎么?尹世才反而审不得吗?”

    其实尹世才也去了,而且是躺在床上去的。

    但他之前只是协审,如今恐怕不能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看热闹了。

    崔玉路领旨,李璋话锋一转,道:“至于对刘府尹的弹劾,本宫相信刘府尹。不过——”

    他只说“不过”,并未再说别的,但立刻有朝臣会意,高声求旨。

    “微臣以为,若要保住刘府尹的名声,恐怕要查一查。”

    “对,清者自清。既然御史台说金子藏在家里,就去家里找找。”

    “想必刘府尹也不会拒绝。”

    要求搜查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没有人再为刘砚说情。

    崔玉路抿唇不语,林清低头思索,宰相傅谦神色沉沉,而吏部尚书裴衍,则微微闭了闭眼,叹息一声。

    最后,李璋对崔玉路道:“去看看,别拿出搜家的阵仗,吓到家里人。”

    这句嘱咐分外体贴,崔玉路跪地称是。

    早朝未散,众人站在原地等待,等来了大理寺的消息。

    他们从刘砚家里搜出了金子。

    足足五百两。

    金子拉上大殿,亮得灼烧眼睛。

    殿内静得可怕。

    “微臣没有贪。”刘砚抬头说话,重复道,“微臣没有贪!”

    朝臣噤声不语。

    你说没有贪,那些金子哪儿来的?

    清官难做,这里每个人,都不敢说没有贪过一毫一厘。但是恐怕没有人,敢一次就贪五百两。

    那可是黄金啊!

    没人听刘砚的自辩,也没有人为他再说一句好话。

    他站在殿内,依旧站得笔直。

    在一片静谧中,抬起双手,脱下了自己的官帽。

    “微臣……”他的声音依旧冷冽刚硬,“恳求大理寺详审此案。”

    殿外阴云密布,一股风破窗而入,吹散他的头发。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