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那人点点头,道:“你再加三文钱,我把它剁成肉馅。mqiweishuwu”
黎锦道:“三文钱太贵了吧?加一文钱,凑个整给你四十文钱,你给它剁成肉馅怎么样?”
那人还没说什么,但黎锦觉得他多半是会同意的。
在这时,阿诚却突然强硬地说道:“不用剁!你给我们包起来便是了。”
黎锦奇道:“让他替我们剁成肉馅,我们不是能省些事儿么?”
阿诚没说话,而是紧紧闭着嘴,带着些“牙关紧咬”的气势,摇了两次头。
黎锦道:“好吧。那便不用剁了,把肉直接拿给我们吧。”
她数出三十九个铜钱,推了过去。
黎锦本来以为给了钱就可以把肉直接拿走,没想到卖羊肉的人居然还把羊肉包裹了一下,才递了过来。
原来卖羊肉的人,把羊肉卖出去之前,是会用荷叶把羊肉包裹起来的。
这点倒是和猪肉不太一样,卖猪肉的人,经常只是在猪肉上拴着根绳子,就交给买主了。只有剁过的肉馅,才会用荷叶包裹起来。
会有这种区别,可能是与羊肉比较腥膻,不用荷叶之类包起来的话,膻味会染到别的东西上有关吧。
黎锦将这块羊肉拿在手上,掂了掂,发现很重。
明明才两斤左右,但总觉得很“压秤”,也就是比想象中更重更坚实。
不知道会不会更好吃呢?
黎锦刚走了几步,突然道:“阿诚,你知不知道羊肉适合搭配什么蔬菜作馅?”
阿诚道:“青萝卜丝吧。”
黎锦道:“真的吗?为什么呢?”
阿诚苦笑道:“这哪有为什么啊……阿诚就是觉得这么搭配好吃啊。”
黎锦微笑道:“那我知道了,先去买些青萝卜再回家吧。”
黎锦很少买青萝卜这种东西。
今天看到的青萝卜,大小很是均匀,竟然是论根而不是上秤卖的,一根三文钱,她便买了一根。
在卖青萝卜的菜贩那里,黎锦看到一块姜,样子很是不错,便买了下来。
姜五文钱一斤,黎锦买的这块姜,比她想象中重一些,三文钱。
这几次上街,黎锦买的东西都不算多,她也就没带小推车出门。
黎锦因此还觉得有些空虚,好像缺了些什么似的。
在她现在的意识中,小推车比起工具,更像是她养的一种动物。不知不觉间,如果不带它出门,就会莫名觉得别扭起来了。
对黎锦来说,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出门的时候要牵着狗、或者提着鸟笼一般,是很自然应该带在身边的东西。
因为没有小推车,所以装东西用的工具,便变成了一只篮子。
那是阿诚在“紫竹小院”的角落里翻到的篮子,是柳条编制的。
当然不是新品,但看起来轻盈而坚固,拿在手上的感觉应该也不错。
因为是被人近乎丢弃地留在这里的篮子,当然不可能是什么崭新或者值钱的东西。
虽然旧了,但是做工看起来还不错。柳条篮子的颜色是淡棕色,编制得很精致,像一个浅而宽大的“花篮”一样。
阿诚的手上,就拎着这只篮子。今天购买来的东西,都装在这里。
往回走的时候,黎锦看到了一件按说并不稀奇,但对她来说算是难得一见的事情。
“阿诚,你看!”黎锦轻声说道,并且用手指了一下方向。
黎锦一边说着话,一边与拎着篮子的阿诚看向了她所指的那一处。
原来是一家前面是点心铺,后面是食肆的店铺,贴出了“出兑”的通知。
黎锦半是询问,半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在京城做这种吃食买卖,难道不挣钱吗?怎么就沦落到要‘出兑’了呢?”
阿诚微微蹙额,道:“将军这个问题就难住阿诚了啊……对这个问题,阿诚只能说,有的挣钱,有的不挣钱,不能一概而论。”
黎锦依然半是询问,半是自言自语地说道:“那怎么才能挣钱呢?”
“阿诚觉得,还是运气占大半吧,但这个是‘人力有穷尽,力所不能及’方面的影响,再怎么讨论也没有什么意义。”面对黎锦随口所说的一个问题,阿诚竟然思索了很久时间,才认真地说道,“剩下的,大概是,所提供点心、菜品的美味与卫生程度;诚信经营价格合理,服务态度不错;提供较为独特的食物,同类竞争对手不多等等原因……总而言之,就是那种让人还没吃过的时候想走进去,吃过之后的时候还想再来的店吧。”
黎锦听了阿诚的话,一方面很是高兴,另一方面又略有些失望。
失望是因为,黎锦本来是想从阿诚那里听到些不一样的见解,改善及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但聊了之后,却发现他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大同小异,与没问也没有多少区别,便感到有些空虚无力。
高兴的原因也是这样。两人在之前完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居然得出了几乎一样的观点,这是多么罕见而珍贵的事情啊。
就算说是“巧合”,也实在太巧了。有生之年,能认识阿诚这样一个,至少在某些部分,思维方式与自己如此神似的人,真是一件令人惊奇而又惊喜的事情。
黎锦之前本来想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她开口前,仔细想了一下,如果这么一说,难道不是在占阿诚的便宜吗?人家认真说了半天,如果听到的只是一句“我也是这么想的”,也许会感到失落与无奈,不知该如何反应吧。
虽然黎锦原本也真的是这么想的,但她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这样说出来。
“阿诚说的真是太好了。”黎锦带着些赞叹的口气说道,“点心铺、食肆这一类的行业,还真不好干啊。”
虽然黎锦年纪小的时候总爱整天待在家里读书,之前当将军的日子也同样不常出门,但她依然朦胧有着一种印象:点心铺子或许还好,食肆开起来便是非常容易倒闭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黎锦想不起来了。“将军过奖了。”阿诚道,“其实,十家食肆,往往倒有□□家,开不到一年便要倒闭出兑的,通常都是这样。只能说这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没办法的。”
“是啊……”黎锦点点头,轻叹了一声。
黎锦想了想,又再说道:“我们过去看看吧,看看上面是怎么写的。”
黎锦不知道阿诚的视力到底有多好,但是,她在这个稍远的距离,只能看到最上面所写的“出兑”二字而已。
白纸黑字的下方写的是什么,以黎锦的目力便看不到了。
走近一看,原来这家店铺倒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
相反上面还写着“旺铺出兑”的字样,也强调了自家过去的生意是如何兴隆。
原来,准备出兑这家店铺的店主,是一对老夫妇,在京城已经经营了多年。
但他们的儿女成年后却南下而去,在遥远的南方某地似乎还混得不错。
最近,他们的儿子特意来接父母养老,父母也有心离开。但若是离开的话,就不能再经营这家店铺,眼下只得出兑了。
黎锦看了情况的说明,心情倒轻松了些,感觉还不错,她说道:“想不到这儿子还算孝顺,已经在外面发达了,还记得要给父母养老。”
“是的……”阿诚的声音很轻,想来是不愿讨论这种事吧。
“哎呀,对不起!阿诚,我不该说这些的。”黎锦忽然想起,这种关于亲情的话,原本不该在流民出身的阿诚面前提及的。
阿诚的父母也不知在哪里,生死不知,而且或许早就过世了。
在阿诚面前提“孝顺”之类的话,岂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
黎锦不由得感到很是愧疚。
阿诚道:“将军,没关系的。这种事情,阿诚其实也不怎么在乎……”
阿诚所说的,多半是嘴硬的话吧。
黎锦有时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和外祖父,虽然这种时候不多,但是每次想到都觉得有些难过。
她是父亲健在的人,都会因为想念母亲感到难过,何况父母都已经不在的阿诚呢?
那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阿诚见到黎锦神色伤感,急忙安慰她道:“将军莫要如此。阿诚能待在将军身边就很开心了。”
黎锦依然难免有些悲伤,道:“如果是这样就好了。我也是……只要阿诚待在我身边就很开心了。”
阿诚似是仍然不知所措一般,努力对黎锦笑道:“既是这样,阿诚回家同将军包包子吧?”
黎锦总觉得阿诚的笑容有些牵强,多半还是为了不让她担心才这么笑的吧。但她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让阿诚开心,只得先不去在意这个了。
黎锦道:“我知道了,谢谢阿诚,待我再仔细看看这‘出兑’的通知吧。”
阿诚习惯性地小声说道:“阿诚不需要听将军感谢的……”
但黎锦并没有注意阿诚小声说出的话,她依然凝神注视着那张出兑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