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远古琴虫(二)
玛努彦叹了口气:“据我所知,雄虫是为了引开仇敌服不氏,使雌虫能够得活,才离开了天池。moweiwenxuan而说到琴虫的仇敌服不氏,不得不提起一本叫《山海经》的书。”
二狗子闻言,一脸懵圈:“什么服不氏?”
玛努彦未回复,转向房文远问道:“想必房教授对这本书是有些了解的吧?”
房文远推了下鼻梁上的眼睛,点头回道:
“我之前所说记载琴虫的古文典籍,就是指这本书了。这是一本记录了古时山川道里、巫觋方术、精怪异兽的奇书,具体成书年代和作者已不可考。
但目前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这本书是由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楚人或巴蜀人所作,也有少数人认为这本书是成书于尧舜禹三代时期。
当时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将沿途所遇所见绘成《山海图》,铸于九鼎之上,并命手下伯益、夷坚据此以文字载录,著成《山海经》。
不过,书上记载的种种奇山险川、精怪异兽,一来难以考证,二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以至于后人都认为这是部荒诞不经的志怪典籍。
比如《四库全书》上评价说《山海经》百无一真,于是将它放在列子小说家类,所以时至今日也没人能够断定书里面的内容到底是真是假……”
房文远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将《山海经》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明了,我和二狗子听了,都不禁感叹做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
按房文远所说,上古之时,老祖宗将全天下的山水方物尽录于册,后来散佚甚多,经后人修改编校后成为显书,才被世人所熟知。
我和二狗子以前虽然没听说过《山海经》这本书,但对于里面所载的典故却是略知一二,比如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皆是出自于《山海经》。
小时候只当它们是神话传说,如今听玛努彦的意思,似乎经中所录的那些神话传说竟然是确有其事。
房文远继续道:“有关琴虫的记载,是在《山海经》中的《大荒北经》一篇寥寥写了几句,说大荒之中有不咸山,山里有一条大蛇,兽首蛇身,名曰琴虫。而长着四翼的蜚蛭也在其中……”
二狗子插嘴问道:“蛇就叫蛇,怎么还叫成虫子了?”
房文远微微一笑,解释道:“在古人看来,不管什么动物,都是虫的一种。你看《水浒传》里不是称老虎为大虫么,实际上就是指老虎为毛虫。因此把蛇称为虫也无妨,蛇也是鳞虫的一种。”
“原来是这么回事。”
二狗子点了点头,似有所恍然,跟着一拍桌子:“老陈,咱们在塌洞底下碰上的吸人血的血剌子,应该就是书上说的蜚蛭了。”
张书记和李主任面面相觑,问道:“什么血剌子?”
我只得将此次深入塌洞所遇的诸多诡异险奇之事尽数与张、李二人说了,结果二人听后,才知奇克图之所以伤得那么严重,竟然是被活生生吸干了血。
至于塌洞内部的石台及人像,张、李二人则表示要立刻派人进行捣毁,千万不能让封建毒瘤再次危害群众。
玛努彦提醒道:“你们进不去的,现在塌洞下方全是血剌子,只要人一下去,立刻就会被吸干鲜血而死。”
张书记思忖了片刻:“你的口袋里不是有能对付蜚蛭的药粉么,有了它还用得着怕那些虫子?”
玛努彦摇摇头道:“我的药粉只能驱虫,不能杀虫,血剌子数量一多便难以起到效用,这个险还是不要冒了。”
张书记听罢,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
接下来,只听房文远继续道:“《山海经》中虽然记录了许多奇珍异兽,但是归根到底,却是一部地理博物志。天地四极,矿藏风俗,无所不包,无所不载。”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里面有些东西已经做不得真了,只有少数内容还能得以印证。像那大荒中的不咸山,就是指长白山,此一说法在《晋书》和《三国志》中都有记载。”
听到这里,李主任倍感疑惑:“就算《山海经》里的内容都是真的,那么跟琴虫的仇敌服不氏又有什么关系?”
房文远一愣,只好看向玛努彦。
“这件事要说起来,就不得不提起东周时期爆发的王子朝之乱。”
二狗子挠了挠脑袋:“古代的事我们是不大懂的,玛努彦,讲故事要讲全套,麻烦你还是从头说起吧。”
玛努彦点了点头,将此一事的来龙去脉缓缓道出。
原来在王子朝之乱后,像《山海经》《周易》这一类只有皇室贵胄才能接触的秘藏从此下落无踪。
此后历经数百年,《山海经》终于在西汉时传至民间,成为显书。
寻常百姓自然读不懂经书中所载的内容,只当它是胡编乱造的志怪典籍罢了,但有一类人却视之如至宝,这类人有个统称,唤作服不氏。
所谓服不氏,就是周朝时专门替皇室搜山剔泽、寻找猛兽的世袭官职。据史籍记载,服不氏掌通兽言,专司寻兽、驯兽之职,隶属军政官之列,而且品级颇高。
只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服不氏一职势衰,甚少有帝王会为了打仗再派人去山林里搜寻野兽并加以驯化,因此在秦统一之后,服不氏一族开始归隐山林,数百年间无人知晓其行踪。
至西汉末期,《山海经》成为显书传出,天下又有了服不氏的消息。
当时服不氏只单传一脉,其自称服不太保,手握白泽,驯教万兽,燮理阴阳,以除尽世间凶兽恶鬼为己任。但凡家中有恶鬼滋扰,或是被山中凶兽所侵,都会请服不太保来将之降伏。
奈何服不太保从不轻易为寻常百姓行驯兽驱鬼之事,所以平时能够劳烦服不太保出手的,必是名门显贵,或是深山密林当中鲜少出世的大害,因此知道服不太保一事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