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背木运动高潮
五月六日早饭后,汉林刚刚从林场里食堂出来,院垅、田丰两个大队的劳动力由刀坑村开过来才陂村,像部队一样浩浩荡荡,本来是件好事情。前一天汉林和廖部长商议好了,才陂村有杉木二百六十立方米。汉林决定调来背木劳动力,可是情况突然有变化,林场里分配才陂队自己运输任务是二百多立方米,他们自己都不够运输。在这种有变化的情况下,才陂村就不用派劳动力去了,去了也会扑空,浪费劳动力。这时罗初也开队赶来了,也没有调到马陂洲去。
由于汉林对于马陂洲的实际情况又不太了解,怎么办,汉林遇到了很棘手的问题,有点进退两难了,只好跟两个大队领队商量,动员他们仍然回到刀坑村去。他们马上回去动员社员们,社员们意见不是很大,异口同声地说好哇,回到刀坑去好呀!因为他们在刀坑呆了好几天,路途环境都比较熟悉,俗话说尿炕的孩子不愿挪窝,所以都乐意回去刀坑村。一会儿时间,二百个劳动力像过年一样乐呵呵,兴高采烈地回刀坑去了。这时候汉林也跟随他们一起去了刀坑村。
九点多钟就赶到了,当时汉林看情况有点不对,因为他们昨天跟他们没有具体分山,自然而然就有一大笔劳动力有浪费的危险。为此,汉林找到三队的领队戴同志和肖同志、 张同志几个人,一起去马路边找了两块山给他们搬木头。然后汉林又和他们到深山尾坑看一看,了解一下究竟还有多少木头没有背出来,越走越远,山路越来越陡,山路也越来越难走,不知不觉地走到后山顶上去了。像这样山区的生活场面,对汉林来讲是第一次,这里山高险要地势又不平,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而且是一些很窄很窄的羊肠小道盘旋而上, 两旁都是荆棘丛生,抬头望不到天边,遮天蔽日,方圆几里看不到村庄,远处时不时传来鸟鸣虫兽的声音。虽然山路陡坡很难走,但山上景色却很美丽,滴、滴、滴的山泉水声,悦耳的鸟儿声,都交织在一起,却是越听越有韵味,像是一首天籁之音!苦中作乐,汉林对这里一切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汉林回想起来,毛主席说过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这次进山背木头使汉林深深地感受到一次最深刻地实践教育。 劳动是多么地伟大、多么地光荣啊!美丽的山区将来还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令人向往!
自五月四日上山以来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四天了,这二十二个大队一千多强壮劳动力才正式开始投入劳动生产,一共才运出杉木共170个立方米,按1500个劳动力来计算,每人平均只运出杉木0011立方米,与县委要求每人每天完成02立方米来衡量, 差距还很巨大的,照这样速度计算,不仅是十天不能完成任务,而且社员们连饭钱都找不到。 汉林面对这种从未遇到的困难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汉林找来几个干部一起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通过科学论证分析,总结出有以下几方面造成进度迟缓的原因:
一、从禾市公社家里出门到达桥头公社大岑山林场,不过六十华里的路程,按一般走路的规律来说,一天时间到达不成问题,可是有些劳动力却走了差不多三天时间,浪费了两天时间,这两天没有一点点生产效益。
二、劳动力来得不是很整齐,年龄结构有问题,老的太老了,小的太小了,加上都没有背木头的经历和经验,一看见大的木头心里就胆怯害怕。
三、山区气候与我们平原地区气候也有所不相同,每天时不时下几次雷阵雨,山路上很湿滑,人人很担心自己会摔跤,加上有个别人少数社员摔过跤,心理阴影作用无限放大,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由于这种原因的心理障碍,使得劳动工作效率不能提高,大大影响了劳动生产进度。因而,汉林召开了各大队干部会议,研究了如何克服这些种种困难, 提高劳动工作效率,加快背木运输速度,提升完成和超额完成木材运输任务的问题,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向党代表大会献礼至敬。
通过各大队干部会议,干部的思想作风充分坚强起来了,同时也认识到任务完成得快,争取能早日下山, 加强农业生产战线的力量,还能够增加现金收入和个人收入。因此大家众志成城一致表示,坚决在十四号圆满完成分配任务。
参加这次木材运输以来,已经是第五天时间了。大家对上山背木头的一般规律,基本上都能熟练掌握了。木头在什么地方,从哪儿运出去,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木头,心里都有数有底。汉林又总结了这次背木头运动的特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行动迅速。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大家就完成了400多个立方米的背木运输任务。但是,与桥头公社的社员们来比较, 那还是有明显的差距。我们一般每人每天只能完成01立方米左右, 而他们桥头公社每人每天能完成1个立方米。汉林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并做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当地的劳动力对背木头早已习惯了,经验非常丰富,雄心也大, 技术高人一筹,汉林亲眼目睹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他一个人就背了一根粗12公分的大杉木,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可是我们的这些劳动力却不是这个样子,玉田大队几个社员看到一根14公分的杉木,不仅不敢扛,反而说哪能背得起,就这样拿着一根小木棒无声无息地跑回来吃饭。
汉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汉林认为还是思想问题,心里畏惧问题,不是实际问题,只是一种理由当作借口罢了。因此,劳动生产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让这种情绪继续存在下去,那就不得了,不仅到时候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而且连自己的工资饭钱都会成大问题。汉林针对这种畏手畏脚,滥竽充数的情况,立即召开一个干部大会,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进行严格的批判这种思想情绪,并讨论了如何扭转这个落后的局势,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和方法。特别是劳动定额和粮食定额加以重新调整,把任务定额到了个人,与个人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就大大加快了劳动生产进度,提高了劳动力的工作效率,由原来每人每天完成015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032立方米,比原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他们还觉得轻松愉快。
汉林想起来党和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做工作就是要实行政治挂帅,思想先行,是做好工作的一切保证,在这里就充分显示得更加鲜明。这给汉林在今后的领导工作中一个深刻的教育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