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家长里短忙种田 > 第175章 洪家受利

第175章 洪家受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京城,洪家。

    王家刚刚赶到一天,王传兴的东西还没有收拾好,一个小厮就拿着一封厚厚的信前来找他了。

    王传兴看到上面熟悉的字体,心里有一股说不出得暖流划过。

    但是当他打开信封,看到信里面的内容后,满脸不可置信。

    而后不敢迟疑,直接去了外公的书房。

    洪大人为人严肃,小一辈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往他身边凑。

    当听到小厮说表大少爷求见时,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随后才吩咐小厮把王传兴请进来。

    王传兴进屋后行礼,看了看他外公,又看了看小厮,谨慎地说:“外公,请屏退左右,我有要事和您禀告!”

    洪大人看到王传兴严肃的表情,抬起手挥了挥。

    小厮很识趣地出去了,出去前还把门关上,自己站在门外,防止有人闯入。

    王传兴看屋里没人了,立即把手里的信递给了洪大人。

    洪大人狐疑地接过信,看到上面‘王传兴亲启’几个字后,问道:“小五写的?”

    洪大人只记得叶子芬是小五,已经不记得她的名字了。

    至于怎么认出她的笔迹,一是因为叶子芬的字写得漂亮,二是老妻曾经和他炫耀过小五给她写的信。

    王传兴心里很着急,但是面上还是表现出一派稳重的样子。

    说道:“是,小五写的,刚才小厮才交给我的。”

    洪大人点了点头,才拆开信看了起来。

    越看信的内容,脸色越凝重。

    等信件看完,他立即抬起头来。

    看向王传兴,看他不慌不忙得站在那里,才暗暗点了点头。

    ‘这孩子是个可造之材!’

    然后洪大人就喊道:“来人!”

    门外小厮听到声音,赶紧轻轻开门,走进去,弓着身道:“小的在,老太爷请吩咐!”

    洪大人道:“去衙门把几位老爷叫回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小厮见洪大人如此郑重,不敢怠慢,赶紧说了一个‘是’,到门卫传话去了。

    一个时辰后,洪家几位老爷回来了。

    其中官职最高的要数洪大老爷,位居户部尚书,随后是洪二老爷大理寺少卿。

    虽然二老爷是庶出,但是他读书用功,两榜进士,又有洪家庇佑,所以官职并不低。

    其他几位老爷也都是官身,虽非身居要职,但也知道朝廷上的事情。

    当他们看完信后,各个震惊在原地。

    他们没想到,护国公会做出这样的事,要说信里说的是假的,他们是不相信的。

    人证物证具在,护国公绝对不可能是被冤枉的。

    “爹的意思是?”洪大老爷问。

    洪大人捋了一下胡须说:“这事只能由皇上自己裁决。老大,你现在就进宫面见皇上,把这事禀告给皇上知道。注意别被其他人知道了,毕竟护国公的妹妹在宫中很得圣宠!”

    洪大老爷回来后,洪二老爷随后就被叫入宫中。

    出来时,身上带着一道密旨。

    随后整个京城有头有脸的官员就知道了洪二老爷被圣上封为钦差,要南下查案。

    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洪二老爷带着那些土匪还有证据进京了,早朝时把那些护国公与倭寇来往的信件及土匪们的供词承给了皇上。

    护国公当场就把打入了天牢。

    不久之后就被问斩了。

    叶子芬他们只看到了朝廷对苏县令和章怀玉的奖励。

    却不知,洪家确实最大的受益者。

    洪老夫人升了诰命,几个老爷升了官,尤其是洪二老爷,直接升为了大理寺寺卿。

    王家在洪家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洪家甚至为王传兴请了当世大儒为其解惑。

    王洪氏心里感激叶子芬的同时,想着早些回家,把子菲和传仁的礼过完。

    洪二夫人(就是原来的洪二太太,因洪大人不做官了,他家的称呼就都改了。)听洪二老爷说了一嘴,知道是叶子芬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大手一挥,好多礼物从京城运到叶家。

    甚至还在里面偷偷塞了两千两的银票。

    当叶子芬拿到礼物后简直哭笑不得,虽然不见面,洪二夫人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立即浮现在叶子芬的眼前。

    张高义惨无人寰的赶路生活终于结束了,二十几人终于来到了海边。

    当张高义再次出现在那个小山村后,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

    得知张高义带了四十多两马车的面粉后,大家都不淡定了。

    “高义你这面粉怎么卖?怎么不直接运粮食过来,这种奇怪的马车是专门运面粉的吗?”曾经和张高义一起出海的男子问。

    张高义回答道:“这种车是专门用来运海货的,你们以后有鱼什么的可以卖给我!”

    那人一听眼睛立即亮了,不好意思的问:“那可不可以用海货和你换取面粉?”

    张高义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但是要最新鲜的海货才行。”

    于是当天海边的渔船都出去了。

    张高义开始整理马车上的面粉。

    他的马车是由叶子芬设计的,里外两层,里面一层是铁皮的,外面是木头的。

    里外隔断互不相通。上面还有两层盖子,木盖子上面还有一床厚厚的棉被。

    两人经过不断的试验,觉得这样做是最好的保持低温的方法。

    为了弄到更多的硝石,张高义特意跑了一趟府城,把府城的硝石买光了。才得到了着四十辆马车所需要的量。

    面粉整理出来,又去附近的几个村庄说了一下情况,他就静静的等待着大家的回来。

    两天之后,马车上的面粉全部还给了村民。

    价格不高,和他们本地的面粉每斤低了两文钱。

    不要小看了这一文钱,他们这四十多车算下来就是四十两银子。

    再加上那些海货张高义并没有压价,是按照他们本地的价格结算的。

    所以如果海货运回去不赚钱,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亏损的。

    但是看到人们因为吃上了便宜的白面而高兴的样子,张高义又把那些担心压在了心底。

    四十多辆车启程回去,同样的道路同样的待遇。

    只是回去的时间更长了。因为他们的车上有海货,又有冰。

    张高义害怕累到这些马,只好时不时的休息一下。

    休息时,还要在隔层里面放上水。

    里面的放了足足的硝石,所以只放水就好了。

    江湖上的这些人们启程之后并没有打开看过里面的东西。

    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做,他们这趟都是要赔钱的。

    不过没人说出来,等回去看到傻小子哭才更有看头。

    当然了张高义不管他们心中所想,还是在回忆这他们的招数。

    思考躲避和进攻的方法和步调。

    叶子芬却在家里想着海货的处理。

    到最后只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开一间酒楼,把海鲜做成招牌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