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第552章 偶遇余桦

第552章 偶遇余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留给基金会?”

    “对,就三百万肯定不够,如果这些四合院将来升值,就卖掉不是基金会就有钱了?”方明华解释道。

    “这么麻烦?我说我或者以公司名义给你这个基金会捐赠,可你死活不要。”赵红军说道。

    “我说过,这个基金会的资金全部由我来出,不接受任何人的捐赠。”方明华笑道:“你想捐钱?将来机会有的是。”

    “行,行,你名垂青史。”

    方明华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天两人又去孙经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265万的价格买下这六套四合院,平均价在40万左右,最贵的一套60万在东四六条。

    赵红军留下了这套60万的四合院,还有一套在后海附近品相比较好的四合院要价48万,剩下的全部留给方明华,共计153万。

    下一步就是办过户手续,比较麻烦,方明华没时间再等,于是打电话给西京的宋棠棠让她来燕京处理后面的事,自己则赶赴申城。

    还是办正事要紧。

    到了申城,方明华首先拜访了拜访了住在武康路上巴老,说明了自己来意。

    巴老听了笑道:“鲁迅文学奖从86年开始筹办,到现在还没有个眉目,条条框框实在是太多啊没想到你搞的这个华语文学奖行动这么迅速,行,我答应。”

    巴老答应这事,方明华顿时感到一身轻松。

    有了这個时代文坛上威望最高的大佬坐镇,这文学奖的名声就会大增,要不是茅盾奖评委会主任一直由钯金担任?

    邀请完钯金后,方明华并没有急着离开申城,他还去《收获》杂志社一趟,邀请《收获》杂志社副主编肖岱担任评委。

    方明华认识肖岱很早,还是在83年,当时肖岱向方明华约稿,邀请他写一篇关于意识流的小说。

    方明华写那部《悟空传》。

    当时由于国内大环境原因并没有在《收获》上发表,而是在肖岱肖岱的建议下,在香江金老爷子的《明报》杂志社出版。

    从此两人就认识。

    肖岱作为国内顶级杂志社的副主编,(主编一直由钯金担任,一直到他去世。)编辑水平有目共睹,既然来了,当面邀请显得有诚意。

    到了位于巨鹿路的《收获》杂志社,方明华见到肖岱,说明来意还专门强调了巴老已经答应做评委会名誉主席。

    肖岱听了哈哈大笑。

    “巴老担任名誉主席,那我怎么敢推辞?行,我答应!”

    方明华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出了楼道,他正准备下楼,迎面就看到一个熟悉的男人。

    穿着夹克,头发有点长,显得有点桀骜不驯。

    “余桦?!”

    “明华老师!”

    余桦看到方明华也很是吃惊:“你来申城了?”

    “是,找肖主编有点事我说余桦,我早说过别叫我老师了,直接叫我名字,当初就在申城,你可是冒充我二表哥的!”

    余桦听了顿时不好意思笑起来。

    原来是在83年秋,方明华应邀来申城参加“西北、华东部分中青年作家座谈会”。

    余桦听说这个会议后,就专门从老家海盐拿着自己刚写好的新作《星星》前来申城找方明华。

    到了申城已经是晚上,他找作家开会的到酒店后,问前台服务员方明华的具体居住房间,服务员担心他影响作家们休息,就好心提醒。

    没想到余桦回答了句:“我是方明华的二表哥!”

    就这样,在服务员的注视中,余桦大摇大摆上了楼。

    余桦后来在鲁院上讲习所,和同学们喝酒吹牛的时候说起这事,后来传到方明华的耳朵里。

    方明华听了也忍俊不禁,两人还专门比了年龄大小,结果余华是60年4月出生的,虽然同岁,但比方明华大月份。

    于是,有同学背后地和余桦开玩笑就说你小表弟来上课了

    现在余桦听方明华又提起当年的糗事,不好意思笑了笑。

    “余桦,伱在燕师大研究生班毕业了?”方明华又问道。

    “嗯,嗯,三月份就毕业了,我在学习期间写了一篇小说投稿给《收获》,编辑程永新让我来聊聊。

    “小说?!”

    “哦,是长篇不是中短篇,叫《呼喊与细雨》”余桦赶忙解释。

    嗯这还差不多。

    按照85年在西京会议上签署的大神约,中短篇小说都要先投《延河》的!

    长篇小说不在此范围之列。

    只是,《呼喊与细雨》应该叫《在细雨中呼喊》吧?

    听说是后面改了名字。

    这是余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开篇通过一个女人“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所强调的个体孤独感,以及贯穿全篇的有关个体孤独感及其超越的叙述,都是有关各种社会关系纽带的叙述。

    写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余桦因这部小说还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当然文学性不如他写的《活着》。

    “行,余桦,你去找编辑谈,我回去了。”方明华说完就要走。

    “明华,别着急走啊,既然你来申城了,我要尽下地主之谊。”余桦赶忙说道。“你稍等,我去见编辑,一会我们一起吃个饭怎么样?”

    “也行,你先忙,我在外面等你。”方明华答应了,心里想着:也好,找个机会和你谈谈你下部小说的事。

    出了杂志社,方明华估计余桦和编辑讨论稿件还有一段时间,自己也闲着没事,就随便走走。

    沿着巨鹿路向东,这一路都是私人住宅,“巨富长”,(申城的三条马路——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的简称),都是民国时期的老洋房集中地方。

    据说就在这条路上,在后世,一套花园洋房易主,成交总价约31亿元!成交单价约100万元/平方米,创下新高。

    当然现在便宜的很。

    要不凑机会也买一套?

    不过,方明华不太喜欢申城的气候,湿气太重,冬天阴冷,夏天梅雨季节又是桑拿天,没有处于大西北的西京干燥清爽。

    巨鹿路尽头,再往西走,就是大名鼎鼎的浦东新区。不过90年浦东新区还没成立,虽然新区还没设立,但开放已经开始。

    转了一大圈后,方明华又回到杂志社,就看到余华站在门口焦急等待。

    余桦看到方明华过来赶紧迎上来:“明华,我还以为你不辞而别呢?”

    “我是那种人吗?我是到附近随便转转。”方明华回答道。

    “那走,我们坐车去衡山路。”余桦说道。

    方明华听了有些不解:

    “还有坐公交?咱们在附近随便找个小餐馆点两个菜吃下就行,干嘛去那么远?”

    “嘿李虹颖不是在复旦上学吗?还没毕业,我刚才给她们学校打了个电话,联系上了她,她听说你来申城,一定要见你。就约好在衡山路上的东南门见。”

    这家伙

    方明华瞥了他一眼。

    “行,那就去衡山路。”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