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一个好鸟<!>
() 杨少峰忽略了一个问题。
论到讲些歪理邪说之类的东西,朱瞻基确实不成,根本就不是常年混迹于论坛和贴吧的杨少峰的对手。
但是,朱瞻基好歹也是朱老四从小培养起来的隔代继承人,必要的眼光还是有的,起码杨少峰能看出来的一些东西,朱瞻基同样能够看的出来,甚至比杨少峰这个键盘治国的高手看的更加透彻。
比如打仗,抢地盘,未来可能会有的高产粮食,这一套又一套的理论看上去十分和谐,然而也仅仅是看上去罢了。
自古来,打仗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否则孙武子也不至于扯什么《孙子兵法》了,直接像杨少峰现在说的这样儿头铁莽过去不就行了?
而且通过打仗来消耗人口,其实还要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
百姓愿意打仗吗?
很显然,军府和兵部,还有那些武将勋贵们是愿意打仗的,因为打仗就意味着军功和封赏,至于生死,反倒没多少人在意了。
但是普通百姓却未必愿意打仗。
因为打仗跟普通百姓的直接关系并不大,甚至还有些反面的关系——军功封赏和普通百姓没关系,反倒是要替兵部准备军粮之类的玩意,而且被征发为民夫之后还有丧命的风险。
甚至以于,就连普通的士卒也未必愿意打仗。
因为主动向外的战争和活不下去而造反不同,正常的战争里面,士卒们就算战死在沙场,得到的抚恤也没多少,而且很有可能拿不到抚恤——家人怎么办?
除去百姓和普通士卒之外,还有一个团体不喜欢打仗。
文官体系。
这个文官体系跟其他的没关系,纯粹是因为立场的原因所导致的。
毕竟,一旦发生战争,就意味着军方的话语权大增,其他的所有事情都要为军事让路,同样也就意味着文官的话语权变弱。
甚至于,就连皇帝也未必喜欢打仗。
因为战争很可能培养出一批狠茬子,而从周到明,这样儿的教训简直不要太多,尤其是赵大的黄袍加身,更是一个典型中的典型。
当然,现在老朱家的皇帝还好一些,起码朱老四这种动不动就喜欢砸人家场子的皇帝绝对不介意打仗,而朱高炽这个表面上软弱和善的太子,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善茬,更别说朱老四从小培养起来的朱瞻基了。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瞻基才开口道:“你所说的这些,尤其是打下更多的土地,如果要实现的话,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最多最多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
见杨少峰有些懵,朱瞻基便解释道:“现在皇爷爷还在位,开疆扩土自然不是什么问题,父亲也没有问题,包括我,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以拼上大明所有的国力来推进这些事情。
但是后面呢?就算是下一任的继任者也能保持这个路线,可是再下一任的继承者呢?就算继承者依旧愿意,军府,兵部,还有文官,尤其是百姓,他们还愿意吗?
秦之所以二世而亡,非亡于苛政,而是亡于天下无可征战之地,汉非亡于天灾,而亡于独步当世,天下再无抗手。
就像是时间足够,天下所有人都愿意,可是当天下间的土地都打下来之后呢?百姓依然会快速增长,土地依然会出现兼并的情况,粮食依旧会不够吃,到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那你干脆切腹自尽吧!”
杨少峰毫不客气的怼了朱瞻基一句,然后又接着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眼前的破事儿一堆堆的还没有解决,你想着百十年后的问题?”
朱瞻基反过来嘲讽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你说的这些,哪个不需要时间?哪个又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杨少峰呸了一声道:“你给我等着,等我从仁和还有海守那边忽悠了百姓过来,我就开始整大棚种菜,等于多收一季的菜,你服不服?”
“大棚?”
朱瞻基敏锐的抓住了杨少峰话里的重点,疑道:“莫非是温汤种菜?宫里倒是有,不过产量并不大,别说多收一季,就算是多收个三五季,好像也没什么用吧?”
杨少峰顿时就乐了:“你要这么说,那我可就不愿意了。打个赌吧,赌注一千贯,今年冬天给你弄出来几百斤的新鲜蔬菜,就是这即墨的土地里种出来的。”
“真的?”
朱瞻基好奇的问了一句,然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十动然拒:“不赌!”
尽管眼见着一千贯就这么飞了,心疼不已的杨少峰还是解释了起来:“早就跟你说过要多读书。
种菜和种庄稼,其实都是一回事儿,需要的不过是光照,温度,湿度,施肥,除虫。
边市城那边的煤泥不值钱,咱们自己用的价格跟往外卖的价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所以这温度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吧?有了透明的玻璃,还用担心光照的问题么?
这两个最要命的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问题,那还能叫问题?
更重要的是,马上就要入冬了,这也就意味着市面上已经没有多少青菜了,寻常百姓家里倒是没什么,那些达官贵人呢?
这些人不差钱,差的是享受——大冬天
的有新鲜的蔬果可以享用,你觉得这些人还会在乎钱么?”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朱瞻基顿时也来了兴趣:“当然不差钱啊,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宫里,冬天的时候也没有多少蔬果可以享用,如果你真能折腾出来,最起码光禄寺肯定要采办许多的,光禄寺不差钱。
而且有了光禄寺的带头作用,那些达官贵人们自然也就会跟上一起,到时候咱们就算是躺着都能数钱了!”
兴奋的在地上转了个圈子,朱瞻基又接着说道:“如果冬天能种出来新鲜的果蔬,是不是也能种出来粮食?这不就等于多了一季收成?
哪怕是这么种出来的粮食不如正常种出来的收成好,可是多了这一季收成,百姓手里的粮食就会更多一些,日子也就更好过一些?”
望着心心念念不忘粮食的朱瞻基,杨少峰顿时无奈的道:“刚才怎么说的来着?煤泥,玻璃,这两样东西,哪个是普通百姓能折腾的起的?指望用这种法子种粮食?亏你敢想!”
嘲讽过朱瞻基之后,杨少峰又接着说道:“大棚这个东西就适合用来种菜,而不适合用来种粮食。
实际上,达官贵人们拿钱来买了菜,玩大棚种植的百姓就能多赚些钱,赚来的钱买粮食,岂不比大棚种粮食更为划算?”
朱瞻基摩挲着下巴道:“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可是粮食呢?粮食依然需要有人种才行,如果天下人都学你一般折腾大棚,那还有什么人愿意种地?”
杨少峰呵的冷笑一声道:“玻璃!玻璃这玩意什么时候烂大街了?什么时候普通百姓也能玩得起了?
咱们玩大棚种菜,那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的,其他的别说普通百姓了,就算是那些豪商巨富,又有几个能砸得起玻璃的?更别提玻璃一旦破损,就有可以赔的血本无归。
省省吧,还是先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了,好好琢磨琢磨该怎么从仁和还有海宁那里弄百姓过来才是正干。”
朱瞻基却道:“我觉得这事儿还是不太靠谱。
别忘了,现在即墨缺劳工,人家仁和还有海宁那里同样也缺劳工,真要是修补海堤,需要的劳工缺口只怕比即墨还要大一些。”
杨少峰道:“他有地么?贱籍的百姓那么多,来了即墨就分地的政策摆在那里,他们就不心动?”
……
大明的官员显然没几个好鸟,仁和县和海宁县的知县更是坏鸟之中的佼佼者——重修海堤,用人的需求不比即墨小,你姓杨的想要来本官的治下糊弄百姓去做劳工?
腿给你打折!
杨少峰顿时怒了!
王八蛋,替你们分担百姓,你们不念着本官的好儿也就算了,还他娘的捆住百姓不让百姓来即墨做劳工?
彼其娘之!
朱瞻基瞧着跟二狗子一样转圈的杨少峰,心里却是说不出的痛快:“咋样儿?当时我就说吧,人家仁和还有海宁县同样缺劳工,不光是你这里缺。”
杨少峰转着圈子道:“他娘的,他们不让普通的百姓来也就算了,那些贱籍改成民籍的百姓也不让来,他们也太过分了吧?”
朱瞻基道:“有什么过分的?就许你拿着一大堆的好处去诱惑人家治下的百姓来即墨,就不许人家使些手段留下百姓?
再说了,他们能暂时留住百姓,可是他们还能把百姓强留一世?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那些想地都快想疯了的百姓自然不会傻傻的留在那里,到时候该来即墨的,估计还是会来即墨。”
杨少峰这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道:“少扯那些没用的。贱籍改民籍的百姓不少,咱们即墨的土地未必够用,估计到时候还要想其他的办法”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