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上学
季青临得了二十两和姜家姐妹走出了满香楼,等周围只剩下熟悉的人,姜愿姐妹才露出兴奋的笑容,姜愿原本话就不多,这会儿也是眉开眼笑,姜慧头一次见到这个多的银子,更是兴奋的不知道怎么样才好。gaoyawx
“大姐,姐夫太会赚钱了,以后我们都能吃饱饭了。”姜慧没有多大的愿望,能吃饱饭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嗯。”姜愿赞同的点点头,原以为入赘的是个傻子,谁成想是个摇钱树。
看到姐妹俩用崇拜的眼光看着自己,季青临竟然有些飘飘然了。
回去的路上姜愿对季青临道:“先前大夫叮嘱,让你一个月之后去医馆让大夫看能不能拆了夹板,现在也到了一个月,既然来了,我们顺道去医馆一下青临的腿。”
自己这个腿瘸着实在不方便,季青临也希望自己的腿能早点好起来,索性一道去了。
走进医馆,经过大夫诊断,季青临腿上的夹板可以拆下,之后大夫又调整了药的配方,让季青临多多休息做一些有利于恢复的锻炼,让季青临一个月之后再来看诊。
之前季青临刚到姜家的时候,请大夫看诊花了不少银子,这次拆板,又重新开药花费了一两,还给小念配了些养身体的药,又花去了一两,季青临不得不感叹一样,看病不管在哪个时空都是一样的贵。
正准备走的时候,季青临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顺着味道往旁边看过去,看到一个小药童正在拿一种黑青色的两头尖的颗粒配药。
季青临又了几眼,心中大喜,这不是现代常用来烧烤的孜然吗,没想到在医馆能看到。
他扯着还没有离去的大夫道:“大夫,我要买点这个。”季青临指了指小药童手中的孜然。
大夫一脸不解的看着他:“你又没有消化不良,胃寒的症状,要枯茗做什么?”
季青临这才知道孜然在古代叫枯茗,还是可以入药,季青临只好编个理由:“大夫,我家里有小孩体弱胃寒,我买些回去弄给小孩吃。”
大夫不疑有他,卖了些给季青临,孜然从西域传过来,一点也不便宜,季青临花一百文才买了一两,心疼的不行。
姜愿不知道季青临买这个做什么,但二十两是他赚的,所以姜愿也没多问。
等走出医馆,季青临道:“等回去,我给你们做新的吃食。”
原来新吃食,姜愿对此充满了期待,说不定还有新的吃食卖。
孜然都有了,季青临就像买些羊肉或者牛肉做烤肉吃,一问价格,牛肉和羊肉都要五百文一斤,真是天价,且还没有现杀的,需要提前三天预订。
这也没办法,江陵城是个内陆城市,没有草原,所以养羊的很少,牛就更不用说了,牛是生产劳动力,一般很少有人舍得宰杀,能在市场上卖的都是干不动活的老牛。
季青临只好放弃吃羊肉和牛肉,让姜愿明天把猪排留出五根,没有机会烤牛肉羊肉,烤个猪排还是可以的。
在路过布庄的时候,姜愿又买了布。一家子几口人,家里的衣服缝缝补补的,季青临穿的还是她爹留下来的衣服,他从季家过来,除了穿着的衣服,其他的皆无,现在赚钱了,也给季青临做两套衣服换洗。
家里只有姜慧手艺巧,姜愿从小跟着姜父山上蹦跶对女工一窍不通,姜慧文静,对女工这些到很天赋,家里的衣服都是她在做的,缝缝补补。
最后还去了书肆,季青临买了千字文和三字经,两本书就花了一两银子,书比肉还贵,古代那么多文盲,不是没有道理的。
买完了书,季青临又接着问店小二买了一套便宜的笔墨纸砚。
姜愿知道在家的时候,季青临会教小愈他们认字,所以书籍给他们用的,但笔墨纸砚是消耗品,姜愿有这个疑问,也就问了出来:“买笔墨纸砚做什么?”
季青临道:“村里不是有个私塾,我们卖方子也赚了一些钱,小愈和小慈也到了启蒙的年纪,就送他们去私塾读书吧。”
季青临在村里住的时间不短,知道村里有个私塾,且夫子正是姜愿的四叔,村里交的束脩不多,他现在得了这二十两,以后赚的钱只会越来越多,送两个小孩去读书绰绰有余。
在前世小孩子都是要读书的,就是他是孤儿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所以这在他看来送孩子读书理所当然,他没想着姜愈读书改变门楣这事,他就想着孩子读书识字,总归以后选择的道路也多。季青临还想送姜念一起去,只是姜念年纪太小点,人又内向,他担心在学堂容易受欺负,等着姜愈和姜慈在学堂里熟悉了,再让姜念去也来得及。
季青临的现代人观念,姜愿是不会理解的,他们村在周围村算比较富裕的,也没到所有孩子都会上学的地步,不过他爹在世的时候,也想着送小愈去读书,但是爹去世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想过,只想着养大弟弟妹妹就好。
现在赚到了第一笔大钱,季青临首先想到的就是送孩子去读书,姜愿感觉巨大的喜悦冲进脑海中,让她轻起双唇,开了几次口,都不知道说什么话来感谢季青临。
憋了半晌,才来了一句:“谢谢你替小愈小慈考虑。”
季青临拍了拍她的脑袋,玩笑道:“谢什么,既然嫁进了你家,小愈就是我弟弟,我当然会为他考虑。”
姜愿笑了笑,她很幸运遇到这么好的一个人。
姜慧听完后也很高兴,姐夫入赘了他们家,不抱怨,也没觉得有损男子尊严,一心赚钱,还想着把弟弟妹妹送去读书的事,从此以后姜慧在心中下定决心,以后大姐夫和大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只是能送弟弟妹妹去读书,当然是高兴的,但是姜慧不得不提醒大姐和姐夫:“四叔那个人很早就在村里放话了,学堂不收女子,他说唯有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姜愿知道姜槐规矩多,没想到四叔竟然连女学生都不收。
季青临对姜槐不熟悉,听到姜慧的话,只觉得好笑:“姜槐不也是女人生的。”
姜槐这副德行,村里没有人不知道的,只是姜家村只有他一个童生,若是不请他做夫子,也请不到其他的人,村里人没有去府城读书的条件。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先送姜愈一个人读书,打定好注意,又买了做束脩的干肉。
最后大包小包的带回去,还剩下十五两的存款,足够小愈去村里的私塾读书,家里也够用好一阵子,姜愿总算不会晚上担心的睡不着。
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姜愿去房间藏银子,当着季青临的面,姜愿把银子藏在床底下的罐子里,又用各种东西盖住。
季青临被姜愿小心翼翼的模样逗笑了。
等姜愈知道了自己要去读书的事,小小年纪就稳重的他开心的差点没跳起来,他很羡慕村里的其他孩子有书读,他上山捡柴入过私塾听到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他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听听他们读的什么,常常听着听着就忘记回去,还有几次家里人来找他,才知道听的入神。
羡慕归羡慕,家里的情况自己也知道,他只想着快点长大,好帮着两个姐姐分担家里的活计,从未提过自己想上学一事,可是读书这个愿望竟然要实现了,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也可以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读书。
只是想到家里的状况,瞬间让他压制住了内心的喜悦,违心的说道:“大姐,我不喜欢读书,读书又花钱又不好玩,天天坐在那里,没什么意思。”
若不是好几次撞见他偷偷摸摸的去学堂那边,姜愿都要信了姜愈的话了,她拍了姜愈的后脑勺:“你只管去读书,家里有你读书的钱。”
有大姐的这话,姜愈不在犹豫,他可以去读书了,他拍着小胸脯给家里做保证:“我一定可以读出名堂,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季青临看着他小大人的模样,乐不可支,哄着他道:“好的,你姐姐和姐夫我等着你当大官。”
“嗯。”姜愈点头保证。
当天傍晚,姜慧带着姜愈去隔壁四叔家拜师,姜家村学堂只有一个夫子,就是姜愿的四叔姜槐,姜槐是个童生,屡次考秀才考不中之后,就在村里开办了学堂,一边做夫子赚点家用,一边继续考试。
姜愿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四叔,四叔仗着自己是个读书人,做派极大,对那些教条奉为圭臬,认为女子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相夫教子,所以每次见到姜愿都会数落几句,说她不成体统,抛头露面。
她真要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那一家人等着饿死好了,所以姜愿对这个四叔的话很不认同,可是这附近就姜家村一个学堂,为了弟弟上学只好忍着了。
去的时候姜愿不但带去束脩,还带着一百文钱,上学交给夫子束脩即可,一般不需要另外交钱,但是她四婶会借着各种名头收些,姜愿也不想弟弟在学堂不好过,反正都送来读书了,也不要心疼这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