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瞌睡递枕头
宣旨的太监被百姓们逼着不断后退,骇然大喊:“你们想要造反吗?”
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人群的高喊中,无人在意。zicuixuan
南枝害怕云初念被愤怒的人群殃及,护着她不断后退,到了安全范围后才心有余悸的拍了拍心口,有些担心的问:“少夫人,这不会出什么事吧?那可是皇上的圣旨,他们这样拦在前面,万一皇上真给他们定一个造反的罪怎么办?”
云初念摇头:“法不责众!这么多人,真要定个造反的罪名,那要死多少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皇上也明白这个道理。”
今日再此的百姓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难不成景仁帝要将所有人抓起来不成?
顶多就是抓几个带头闹事的。
云初念的目光转向大理寺门口石狮后面藏着的人影。
最先喊出拦人的就是他。
此刻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宣旨太监身上,倒是没有人注意到他。
他看着面前的混乱,微微勾唇,显然对自己引发的这场骚动非常满意。
没过多久,他就趁着无人注意自己的时候悄无声息的顺着墙根离开了。
“去盯紧他!”云初念立即命令随行的玄逸:“远远跟着别被他发现,查清他是谁,最重要的是……保住他,千万别让他死了!”
玄逸很快就领命离开了。
南枝不解的追问:“谁会杀他?”
“谁安排他来搞事的,谁就会杀他!”
杀人灭口!
只要他活着,幕后主使就有暴露的风险,所以那人为了永绝后患,一定会杀他。
南枝看着自家少夫人,满眼崇拜。
明明事态已经完全失控,但她半点不着急,仍旧云淡风轻,尽在掌控的模样让人莫名感到心安。
“不知姑爷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外面闹成一团,她们根本就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情况。
“放心,对手都给他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了,你们家姑爷一定会把握住的。”
幕后之人希望萧云祁给赵胜武定罪,所以故意派人在外面做出这样的引导。他以为这样萧云祁一定会因此得罪皇上,因此丢官甚至丢命。
但他死也不会想到,萧云祁也正是这么想的。
他根本不在意自己会不会触怒龙颜,只想一心为冤案平反。
他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能今天在公堂上为谢如海翻案。
这真是瞌睡遇上递枕头的。
正在发愁要怎么在圣旨到之前给赵胜武定罪,李澈就在暗中帮了他一把。
如果他知道了萧云祁的计划,恐怕会被气的吐血。
云初念脸上挂着笑容,心情非常愉悦。
南枝虽然不明白她在高兴什么,但想到自家姑爷今天这么风光,也与有荣焉,兴奋的垫着脚不断探头。
一切如云初念的猜测一样。
公堂之上,萧云祁也注意到了外面的骚动。
他微微勾起唇角,带着几分怜悯的看着赵胜武:“你看见了,这便是民意!就算你是皇上的亲舅舅,百姓们也不可能容忍你作恶多端,逍遥法外。”
赵胜武慌的脸色煞白。
他本想强撑着等到宣旨太监来就安全了。
但现在这个景况,恐怕再过一个时辰他们也脱不了身。
自己还能撑多久?
赵胜武惊惶的环视四处,这些大理寺的官差此刻仿佛是来自地府的修罗恶煞,就为了将他拉入十八层地狱。
他还想抗拒,但一应证据确凿,萧云祁可不会再给他脱身的机会,直接压着人让他签字画押。
“萧云祁,这不是我自己愿意画押的,你如此做,皇上不会饶了你的。”
“那你就慢慢等着吧,稍后我就会亲自将这些证据上呈皇上,你最好在牢里慢慢祈祷你死之前,皇上真的会来将你从大牢放出去。”
“你……你要杀了我?”
“你的罪行罄竹难书,按照律例,当处斩首!并罚没一应家产。”
赵胜武绝望了。
“萧云祁,我是国舅,你不能这样对我……”
“带走!”
萧云祁面无表情,并不给他留说话的机会。
一切尘埃落定,萧云祁起身走到老婆婆面前,躬身朝她一揖:“老人家,承蒙您愿意相信我,幸不辱命,总算将恶人绳之以法。待我将一应证据呈上去后,皇上一定会发公文还谢大人清白的。”
老婆婆早已是热泪盈眶。
她双膝一软,想要向萧云祁跪下道谢,但萧云祁眼疾手快的拦住了她:“这可使不得!”
“大人,您是个好官!我……我对不起您。”老婆婆哽咽着抹了抹眼泪,满心愧疚的向萧云祁坦诚:“有人告诉我,让我来找您伸冤,我也知道您很为难,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可是……可是我们谢家背负这个骂名十年了。我那可怜的侄儿也枉死十年了,让我眼睁睁的看着凶手逍遥法外,我不甘心呐!”
她捶胸顿足,对萧云祁又感激又愧疚。
萧云祁抿唇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才叹息一声:“在其位谋其职,我既是大理寺卿,就理当将公道正义还之于民。既然真的有冤案,那您就无需为此感到内疚。”
他早知老婆婆是被人给利用了,但他还是愿意迎难而上,此刻又怎么会怪罪她呢?
整个案子其实非常简单。
当年的卷宗漏洞百出,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能透过其中的漏洞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
难点只在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些证人。
以及赵胜武的身份。
他是国舅,有皇帝和太后袒护,没有人敢轻易给他定罪。再加上谢如海的罪名是由皇帝亲自定下的,谁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告诉皇帝,当年你昏聩无能,为了保住自己舅舅害死了无辜之人呢?
萧云祁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接下来,就该面对宫里的腥风血雨了。
景仁帝和皇后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件事还有的闹腾。
但在这么多百姓的见证下,赵胜武的罪行被公之于众,景仁帝就算还想包庇,也得掂量掂量百姓们的的看法,以及后世史书中会如何书写这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