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想要翻盘,就得会蛰伏!
曾经有一个作家写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今天要讲的,就是第二句,卧薪尝胆的故事。
有人觉得,春秋五霸,有没有吴越两国,他们的故事太渺小了吧。其实不然,吴国曾经也很强大,这个事儿得从楚国说起。
楚国新上任的大王想干掉一家人,就是伍子胥一家,楚王杀了伍子胥的哥哥和父亲,伍子胥历经磨难逃了出来,来到了吴国。吴国当时的大王是僚,僚很同情伍子胥,但是楚国强大,不能给他报仇。公子光则趁机拉拢伍子胥,说只要他帮忙自己上位,就帮他报仇,伍子胥就同意了。后来公子光真的上位了,就是吴王阖闾,阖闾在伍子胥的引荐下认识了孙武,并重用孙武。
这个孙武很厉害,多厉害?大家看《狂飙》后都觉得该学一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就是孙武写的,伍子胥和孙武是刎颈之交。
在孙武的带领下,吴国出兵三万进攻楚国,而楚国则派出20万大军迎敌。对,你没看错,三万打二十万,但是没想到的是,孙武竟然赢了!不仅赢了,还攻破了楚国的首都。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就这么被吴国打败了,吴国的实力瞬间非常强大,但是因为吴国的士兵在楚国的都城无恶不作,最后引起民变,不得不离开。
而后,阖闾在打越国的时候死了,夫差继位,吴国虽然暂时被越国打败,但是吴王夫差励精图治,最后打败了越国,勾践只能投降。
曾几何时,吴国也是很强大的,但是那是因为有伍子胥和孙武,后来孙武隐退了,伍子胥被夫差所杀,夫差又穷兵黩武,想北上与晋国争霸。
就是在这个关口,夫差带走了大部分的精锐部队,勾践带着三千士兵趁机攻占了吴国的都城姑苏城。
等到夫差收到消息,勾践早已把城中的粮食装备搬走了,夫差回援虽然夺回了姑苏城,但是没有粮食和装备,勾践在姑苏城外设下重兵,夫差打不出去只能投降。
从公元前491年到前481年,整整十年,勾践一直在蛰伏,因为打不过,而这当中,作为夫差,肯定也不会放任他不管,所以也经常试探他。
只是夫差都用智慧遮掩了过去,夫差愣是一点都么看出来。
至于伍子胥是怎么被夫差杀的,原因就是伍子胥当时觉得不该把夫差放回国,但是夫差觉得,勾践不是威胁,还是把他放走了,伍子胥就生气说夫差是昏君,还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夫差受不了了,就把他杀了。
所以怎么说呢?夫差亡国这事儿吧,是他自己找的,大忠臣伍子胥都那么劝他了,但是不仅不知错,还自以为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说,“亲贤臣,远小人”国家就会兴盛,“亲小人,远贤臣”国家就会灭亡。
夫差这明显就是看不清楚勾践是个什么人,但是自己看不清就算了,伍子胥提醒他都不听,伍子胥那么忠心的一个大臣,从阖闾的时候就在吴国,吴国的兴盛几乎可以说全是他的功劳,没有他,公子光就没法上位,没有他,阖闾就找不到孙武。
根据孙武、伍子胥、阖闾的关系,可以看出,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君主和大臣之间一直都是合作关系,没有贤臣,国家不仅不会兴盛,还可能会灭亡。
至于后来伍子胥有点极端,把楚平王的坟都挖了,还bianshi,孙武都看不下去,觉得他有点过了。但是谁又能体会伍子胥的心情呢?一家人除了他都被楚平王杀了,等到有能力报仇,楚平王又早死了。
为了报仇,伍子胥放弃了太多太多,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吴王僚本来是很欣赏伍子胥的才华的,但是没想到,最后却被他暗算。
所以,人生在世,不得不说,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感觉戏剧上的,都没能完全体会人性。
仔细想想,伍子胥和勾践还是有点像的,都是为了复仇,最后丧失了自我,
夫差为了复仇,可真是把自己放低了到了极限,忍常人所不能忍,所以为什么范蠡说飞鸟尽良弓藏,就是因为他觉得勾践太能忍了,已经非常人了,一但他得势,那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所以,当吴国被灭,他就离开了越国。而文种没能看到这些,所以最后的下场不太好。
纵观吴越争霸的全局,我们可以发现,并么有什么绝对的正义和邪恶,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夫差站在父亲的立场,是为了国家和父亲复仇,勾践站在越国的立场,是为了复国,是为了祖宗传承下来的基业。两者都没错,但是两者之间的战争却导致百姓生灵涂炭。
难怪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