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上交天灾基建系统后 > 60-70

60-7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六十一章(一更

    这项政策颁布没有多久国家就紧急找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兽医和今年刚毕业的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

    前期国家准备采用老带新的模式, 在实践里培增长新手兽医的经验,这样能快速培养出合格的兽医,让更多人受益。

    国家也给所有愿意参与的兽医更多的补贴。

    最先实行这项政策的就是宁省, 因为宁省是畜牧大省,很多兽医的就业选择地点基本都是宁省, 兽医培养任务也好开启。

    六月多接近七月份, 宁省的天气依然不是很热。

    要是以前牧民早就要担心口蹄疫的问题, 但自从新品种普及,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操心这个问题。

    吴志才家之前的羊已经全部被新品种羊替代, 他现在只需要每天打扫好卫生预防其他疾病就好, 比以前轻松很多。

    虽然羊价低了, 导致他现在要卖差不多一倍的羊才能和以前收入差不多。

    但是羊长得快,每只羊需要的饲料价格不高, 而且不容易生病, 他养这么久就没在治病上花过钱。

    不过夏季羊容易出现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俗称红眼病。

    每年这个时候吴志才都会高度警惕, 虽然这种病容易痊愈,不会出现致死性的感染,但是也要花点钱治。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属于常见多发病,主要特征是传染快, 眼部发炎明显, 经常性的流泪,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角膜混浊和溃疡。

    吴志才喂羊的时候还要挨个检查一下羊的眼睛, 红眼病传染性特别强, 一只羊染上其他羊都难逃。

    为了防止感染, 羊圈的饮水池他每天都要消毒。

    不过风沙、尘土进眼睛也会导致羊感染,所以有时候防不胜防。

    吴志才每天照常检查, 有时候红眼病的症状表现的并不明显,可能只是羊眨眼频繁和流泪,所以偶尔也会有发现不及时的情况。

    “阿爹,你看这羊的眼睛。”

    每次红眼病常发的时间点吴道泉都会来帮忙看每只羊的状况,他只能判断症状明显的,要只是羊流泪、眨眼的次数变多他也不容易注意到。

    可这次看到的羊症状很明显,羊眼睛周围有点肿胀,一看就是发炎了。

    吴志才几步跑过来看,果然羊眼结膜发红出血。

    他赶忙道:“你把羊拉去隔离的羊舍,我给庄大夫打电话再检查一下别的羊。”

    羊红眼病高发,所以他也有很多经验,加上治病不需要花很多钱他也不会像羊患上口蹄疫那天一样慌。

    第一只发现的羊一看就挺严重,估计感染上的羊会有点多。

    而他这一检查又找出好几只频繁眨眼流泪一看就不正常的羊,不管怎样先全部拉去隔离。

    庄大夫还没有过来,所以他又给羊舍消毒,饮水池也全部清洗消毒一遍再重新放上水。

    大概过了十分钟庄大夫才赶过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人。

    吴志才虽然平常不太看手机,但是对国家政策还是有点了解,跟着庄大夫的两个人他猜也是兽医。

    庄大夫来过这里很多次,不用吴志才说都知道感染的羊是在专门的隔离羊舍。

    三人进隔离羊舍便开始检查,庄大夫看完所有羊便问道:“你们先说你们打算用什么药。”

    身后跟着的人瞬间一抖,还以为只有治病救人的医生会面对这种问题,没想到兽医也要被老师问。

    “先用盐水冲洗,然后擦干,再抹四环素。”

    庄大夫看向另一个人,那人也在犹豫半天后道:“注射氯化可的松和青霉素。”

    庄大夫无奈的摇摇头,但这也是第一次实践看病估计是有点紧张。

    “这几只羊有些症状很轻微,这一只你看角膜都浑浊了,怎么还用一样的药。”庄大夫顿一下又继续道,“而且你们用药的剂量是多少,羊体重不一样用的剂量也有多有少。”

    两个新手兽医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庄大夫详细的讲了这几只羊都该怎么用药之后才道:“不要太紧张,你们专业知识都是过关的,很多人刚毕业遇到这种情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们可比我厉害多了,我第一次自己给羊看病的时候都把我师父喊过来了。”

    庄大夫年轻的时候是跟着村子里的老兽医学,十多年前他才看给牛羊治病的教科书。

    这么多年兽药一直在变,很多病和以前用的药都不一样,就是要不断地实践学习才能有进步。

    两人点点头,庄大夫又对着吴志才说:“最近国家研究出了新的羊口疮疫苗,很便宜还有补贴,过几天国家应该就会培训你们怎么打疫苗,特别简单。”

    每年给牛羊打疫苗都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兽医不够多,所以这些简单的注射疫苗养殖户可以自己办到,还能减少请兽医的钱。

    吴志才连声应下,他之前也在担心疫苗的事,二十几天就能出栏,疫苗贵就不划算。

    不打疫苗吧到时候这些传染病治起来更贵,他们这里每年都会流行一段时间羊口疮,打个疫苗以防万一。

    等几人给羊打完针快要离开时,吴志才在旁边热心道:“你们是庄大夫的徒弟,以后我的羊生病了就先让你们看看,反正这羊也花不了多少钱,万一没治好也没什么关系。”

    这么多年他很了解庄大夫,一看庄大夫就是把两人当成自己徒弟在认真教,兽医的成长就是要会自己看病。

    这么多年庄大夫每次给他家羊看病都会考虑到他们的情况便宜很多,他也愿意给庄大夫认定的徒弟更多机会。

    “谢谢您,我们之后肯定会认真学。”两人连连感谢。

    她们不敢用药有一定的原因就是害怕把羊越治越严重,吴志才的话可能只是客气一下,可两人还是很感激。

    在兽医培养迈入正轨的同时,兽医联络网站也终于建好。

    网站刚建好,有执业兽医师资格证的兽医便登记好信息。

    为了让所有地区都有医疗覆盖,所以国家在很多偏远地区也特意安排了一个兽医。

    因为兽医可能要去较远的地方给畜禽治病,所以国家还会给部分兽医提供车子。

    ……

    华燕也一直听说兽医网站的事情,等网站一建好她就迫不及待地登记进去。

    在里面要登陆自己的信息,比如养的什么,养殖地址在哪里。

    她把所有信息填上去之后就能看到整个网站,里面有求助、交流和兽医介绍三个分块。

    求助就是能联系最近的兽医,在上面告知畜禽的症状和多少畜禽有症状兽医便会赶过来。

    交流则是养殖户和兽医互相学习的地方,有些养殖户因为养的久所以对有些病的治疗有经验,治疗效果好痊愈速度也快。

    兽医也可以在上面分享畜禽常见疾病该如何防治,如果出现之后第一时间要怎么做。

    最后一个兽医介绍就相当于让养殖户对附近的兽医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至于鸡生病找到一个主治牛羊病的兽医,在这里也能看到每个兽医从业多久。

    “还挺全面的,就是不知道附近的兽医能力怎样。”

    兽医培养的事情很火,每天都能在网上看到有新手兽医写学习日记。

    华燕注意到网上很多人说不想让新手兽医给他们家的畜禽看病,她对此倒是无所谓。

    她自己也不怎么会看,新手兽医可能实践经验不多,但总比她这个外行人了解的多。

    不过华燕没想到自己前一天才在看兽医网站,第二天晚上就用上了。

    她每天习惯定时喂两次鸡,大多数时候下午喂完鸡就不会再去鸡圈。

    可是今天莫名的她就绕去鸡圈瞧了一眼,这一下子不得了。

    安省今年比以往都热,现在已经有31c,鸡痘在夏季是常发病。

    华燕一眼就注意到有几只鸡皮肤好像有点溃烂,她赶忙进鸡圈揪起其中一只鸡。

    鸡的皮肤上全是鸡痘,其他几只鸡也是一样的状况。

    她赶紧把几只患有鸡痘的鸡揪出鸡圈,华燕在建鸡圈的时候只单独弄了一个很小的隔离圈,几只鸡丢进去就没什么位置了。

    华燕也没时间再找其他地方,勉强算是隔离出鸡之后她立马给熟悉的兽医打电话。

    可那个兽医说自己在其他地方,要明早才能过去。

    鸡痘耽搁不得,华燕只能寄希望于兽医网站上显示附近有能治鸡的兽医。

    网站上最近的能治疗的兽医距离这里十公里,开车过来大概要半个小时,她熟悉的兽医要到这里也差不多半个小时。

    华燕松了口气,她们养殖户联系兽医只能问熟人,要不是兽医网站她都不知道其实附近还有一个兽医。

    据介绍这个姓陈的兽医有四年经验,她养鸡也差不多才四年,但是只认识熟人介绍的兽医。

    她在兽医网站给陈兽医发了个消息,等了四五分钟的样子陈兽医就说会尽快赶过来。

    等陈兽医到的时候华燕正好给鸡圈消了一圈毒。

    “长了鸡痘的鸡你隔离出来了吧。”陈兽医一来便直入正题。

    华燕道:“症状明显的都隔离了,其他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长。”

    陈兽医挥挥手说:“没事,这些我治完再去给你检查鸡圈里的。”

    “这新一批鸡你们都没打鸡痘疫苗,最近接到的全是治鸡痘的,这鸡痘死亡率高的很,还是要快点打疫苗。”

    陈兽医手上不停,嘴里也絮絮叨叨的。

    华燕无奈:“还没来得及去打。”

    这几天疫苗补贴出来了,她正准备去给新品种鸡接种疫苗。

    没想到疫苗还没打,鸡先感染了。

    第六十二章(二更)

    可能是这两天治疗鸡痘的例子太多, 华燕看陈大夫没过多久就给所有症状明显的鸡打了针,鸡圈里的鸡也全部检查了一遍。

    “你这个隔离的地方还是要弄的大一点,你看今天这么多得鸡痘的都没地方隔离。”

    陈大夫很爱说话, 一边说话还一边把事情干完了,治疗鸡痘可以先打一针疫苗再用药物治疗, 所以他来的时候就带了很多支疫苗。

    正好这次就把疫苗都打了。

    “疫苗不收钱, 马上就要出新疫苗了, 国家也补了钱。”

    针对新品种畜禽国家已经研发出成本低、价格更低廉的疫苗,陈大夫之前买了很多疫苗, 国家都给他补了钱。

    最近几天治病他都习惯带上旧疫苗给养殖户都打了。

    华燕只能不断道谢, 陈大夫在离开之前又提了一次国家政策提到的养殖户培训估计就在最近几天, 让她多注意畜牧部的消息。

    兽医网站还可以对各个兽医做出评价,陈大夫一离开华燕就给他打了个五星好评。

    这个兽医网站她也分享到各个养殖群里, 还附赠一长串夸赞。

    原本很多养殖户都不确定兽医网站好不好用, 见熟人都在用还在夸便也放心用。

    一开始网站火起来的原因是好找兽医,过几天交流论坛也火了起来。

    里面有很多资深养殖户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 如果是个养殖小白也可以在论坛里问,很多人都会给出自己的建议,以及养殖需要准备的东西,就连需要面对的风险也会说。

    在兽医网站正式投入使用的五天后, 各省的养殖户培训大会也终于召开。

    会议由各个地区的畜牧局组织, 一般都是以乡为单位开会。

    这次会议不仅公布了最新研发的疫苗可以开始投入使用,还教养殖户自己怎么注射疫苗, 以及打疫苗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购买, 怎么消毒。

    最关键的是会议快结束的时候畜牧局又给每个养殖户监测系统, 据畜牧局的人说是可以实时监控畜禽的状态,系统还能判断出畜禽是否生病。

    华燕将信将疑的把监测系统拿回家, 她家养鸡又养猪,所以畜牧局给了她两个。

    她先安装了一个在猪圈,说明书上写只要把监测系统的所有线路绕猪圈一圈,最后把监测系统主体放在猪圈的中心就行。

    安装成功后整个猪圈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手机看到。

    华燕一装好就把手机拿出来,监测系统附带的软件叫畜禽监测中心。

    她点进去,里面是猪圈的实时画面,每一头猪旁边都会有猪现在的状态、是否患病和体温。

    “这个监测系统应该不是乱说的吧。”华燕有些犹豫。

    猪圈她没法判断,但是鸡圈里有几只隔离的染上鸡痘的鸡。

    华燕很快就把鸡圈也安好,通过软件可以看到被隔离的几只鸡旁边状态那一栏显示是鸡痘。

    “龙国的科技比我想象中厉害太多了吧!”华燕瞬间惊诧道。

    她完全想象不出怎样的技术才能做到精准判断畜禽是否健康。

    她拿着手机左右摆弄,又盯着监测系统看了一会儿可怎么都想不出监测系统是怎么做到的。

    监测系统在被发下去之后很快就在养殖户和兽医中间火起来。

    不仅养殖户可以通过监测系统看畜禽是否健康,兽医也能通过监测系统辅助判断畜禽到底感染了什么病。

    有些不容易分辨的疾病也能轻松判断出来。

    ……

    监测系统使用效果很好,消息传到农场所有研究人员都十分开心。

    许槐桑道:“任务进度显示是百分之七十,不知道还差什么,反正慢慢完成吧。”

    给所有养殖户都提供医疗支撑需要时间,这些政策颁布实行之后任务进度就显示百分之七十已经很出乎意料。

    许槐桑深知再急也没用的道理,只在心中思考到底差什么。

    “疫苗全部接种之后应该也会上升一点?”周时闲猜测。

    任务意思不明,完成任务都只能靠猜。

    “万一医疗支撑指的不止是畜禽医疗呢?”许槐桑突然有一个想法。

    “我们都知道有些病是人畜共患病,也就是说养殖户也有患病的风险,我们也要解决他们因为养殖而患病的问题。”

    会议室的人一想确实也有这个可能,他们一开始就先入为主以为这个任务只和畜禽有关,再加上奖励也是常见畜禽疾病特效药,他们更加坚信是给畜禽提供医疗。

    李部长放下心,如果真是这样就简单了。

    国家最近正巧在朝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的方向努力,正好顺便完成任务。

    养殖户也是龙国民众,国家想要给龙国所有人都提供了医疗保障,养殖户自然不会被漏过去。

    “那真是巧了,国家前几天才打算建一个医生网站,也在想办法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和贫困地区倾斜。”

    畜禽虽然能让人吃饱,但国家心里最重要的还是人民,在做任务建立兽医网站的时候国家也突然想到他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医生网站。

    有些时候患者和家属不是没有能力去医疗资源更好的地方,而是找不到适合的医生。

    医生网站建立之后患者就能通过网站找到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研究的医生。

    当然这是治标不治本,龙国医疗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还有很多人看不起病。

    国家准备先从医保下手,降低每年医保缴费负担,提高医保报销额度。

    这是现阶段回报最快的。

    与此同时也要着重研发人畜共患病需要的药物,以及加强基层医疗。

    基层医疗机构是最贴近人民的,很多人在生病之后去不起或者来不及去大医院都会首先选择地区卫生所。

    而国家要做的就是加强地区卫生所医生的能力,还要降低医疗价格,让民众从舍不得看病、看不起病到愿意看病且支付得起费用。

    当前国家打算实行的政策只有这些,这个政策之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删减和增加,以符合绝大多数人民所希望看到的。

    国家打算建立的医生网站大体套用兽医网站,只不过三个板块变成“名医回答”、“交流”和“医生信息”。

    名医回答是国家准备重点开发的模块,很多患者都是在网上说症状查病,在那些网站上一查就是特别严重的病,很多时候患者还会自己吓自己。

    而这个板块国家会邀请各科有名的医生回答患者的问题。

    不仅专业性更强,还可以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让患者获得名医的建议和指导,解决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最主要的是防止看病的时候出现“网上说我这是xxx”的状况。

    各种医疗政策在商量出来的第二天就公布且实行。

    城乡医保是按年缴费,今年的医保费用基本都已经缴纳,所以国家说会在一周内退回多余的医保费用。

    对此最开心的就是偏远贫困地区的人群,一般他们家里不是一个人要交医保费用,而是一大家子人。

    集中在一个月缴费偶尔会让他们一个月赚的一半的钱都贴进去,可是又不能不缴费。

    国家就是要让民众能交得起。

    ……

    兰省一个偏远村子里。

    郑竹心兴奋的跑向还在地里的妈妈。

    “妈!国家说要调高医保额度,那你去治病就不需要花很多钱了。”

    郑竹心刚刚高三毕业,她家又是单亲家庭,妈妈生病,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卖菜,可是今年的情况也不好,菜基本没有收成。

    而乡政府了解到状况之后就让郑妈妈去帮忙卖菜,这才有点收入。

    后来国家又给母鸡又给蔬果补贴和各种其他补贴,勉强能支撑她们的生活。

    她在学校也有贫困补助金,公立学校学费不高,但基本都是村委会在帮她垫付。

    三月份的时候她们交了医保,两个人的医保一交几百块钱没了。

    郑竹心想过要不然她的医保不交,她年轻身体好不容易生病,可她妈妈不干,说生病的事谁都说不准,要给她一个保障。

    她也说不过,就只能无奈同意,她一直以来都在想医保什么时候降低。

    今天她终于看到国家说会调低医保费用,多缴纳的也会在一周内退回,退的钱她就可以拿去带妈妈看病。

    郑竹心还在想自己带妈妈去看病的场景,谁知郑妈妈一摆手:“算了,看病多贵,医保也报销不了多少,这么多年不都这么过来了,说明没什么事。”

    很多人印象中看病费用高的问题一两天解决不了,就算说提高了医保报销额度也没什么用。

    郑妈妈就是不想因为她的病让女儿太为难,她也想在开学之前给女儿多留一点钱。

    虽然上大学有助学贷款,额度也很高,只要省着点花交完学费剩下的当生活费完全不是问题。

    但她也问过,一般助学贷款都是十一月中下旬才发,九月份开学,前几个月的生活费她肯定要准备好。

    郑竹心见劝不动急得都快哭出来,最后只能退一步道:“不去大医院,就是去卫生所看看,不用花很多钱。”

    郑妈妈长叹一口气,看郑竹心一副她不答应就不走的样子也只能无奈点头。

    而郑竹心也终于乐呵呵的帮着干一些活。

    两人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去卫生所,她们到的时候卫生所给郑妈妈看过病的莫医生刚好也在门口停车。

    看到两人莫医生道:“你们来了啊!今天看病不用花很多钱,而且市里也有专门研究你这个病的医生要来这里待半天,你们等会儿正好可以去给她看看。”

    莫医生清楚郑竹心家的经济状况,于是又补充一句:“不用挂号费,药有医保报销,你们放心看病就是。”

    第六十三章(一更

    郑竹心闻言终于放下心, 她很相信莫医生的话,莫医生说医保能报销很多她就能放心去看病了。

    医保退的费还没有下来,她们过来也是因为今早她看妈妈的病好像更严重了, 于是强行把她带过来。

    莫医生先给郑妈妈检查了一下,确认没什么大问题便让两人先坐着等一下市里来的医生。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市里来的医生便到达卫生所, 郑竹心一眼便认出这就是她在网上查到过有名的治疗肺病的医生, 叫石原。

    石原出生于医学世家, 从小的梦想就是治病救人,为病人减轻痛苦, 在之后也一直从事肺病的治疗。

    她在来之前就从莫医生口中听说有一个常年肺病的人在这里等她。

    “你们好, 先进诊室吧, 我先检查一下。”石原果断道。

    卫生所只能诊断、治疗常见疾病,一般不具备拍片的设备和资质, 所以石原也只能简单的检查一下。

    “你们还是要去省立医院看看, 现在治疗肺病的很多药物医保都可以全额报销,其他药也都能报销百分之九十。”

    慢性肺病大多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管理, 而且基本无法完全治愈,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一般都需要花很多钱,一些肺病患者及其家属根本承担不起长期治疗。

    之前国家对部分药物的报销也有百分之八十, 可是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依然是很大一笔支出。

    现在医保报销额度提升, 很多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也都纳入了医保全额报销的药品范围内。

    总体算下来会比以往少花百分之八十五的钱,至少能缓解患者家庭的压力。

    石原是省立医院的医生, 更清楚新政策对患者的好处, 基本各种消息也是她们先知道, 郑竹心完全不会怀疑石原骗她。

    “好的好的,谢谢石医生, 这两天我们就会过去。”

    郑竹心答应着,心里在想过去的车费和妈妈的身体情况能不能坐火车。

    石原似乎是看出她的担忧,又接着道:“最近国家正在实行便利医疗计划,你们过去应该刚好能赶上,路上做好防护就行。”

    便利医疗计划是为了方便部分偏远地区的人能够更容易接触到更好的医疗条件,这项计划正在实行改进阶段,因此政策上并没有提到。

    省立医院的医生到各个卫生所“义诊”是计划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便是交通补贴、医疗巴士。

    还有统一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这样可以保证患者的病历和医疗信息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共享,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项计划过几天就会建立一个反馈通道,让国家更快速的接收到患者及其家属对这项计划的建议,以方便改进。

    虽然国家没有宣传,但是火车高铁动车站、飞机场等等交通枢纽外面的医疗巴士太过显眼,只要随便问问就能知道那些医疗巴士都是来接偏远地区卫生所报备的患者和家属的。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便利医疗计划便被更多人所知晓。

    “夸夸国家的便利医疗和医生网站,以前在网上查还容易遇到骗子,现在国家终于有正规的网站介绍各科的医生。”

    “便利医疗真的给我家减轻了很多负担,以前我还要担心来回费用和治病要花的钱,现在什么都不用担心,就算有不知道的医院志愿者也会教。”

    “医生网站让我知道其实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优秀的医生,只是她们可能只在小部分人群里知名。”

    国家看到网上都在夸最近实行的各项政策和计划也很开心,开始不怎么宣传是担心计划漏洞太多,导致想便利结果变得不便利。

    可是看最近接过的患者的反馈和网友的评价,国家也终于能安心将便利医疗计划推广出去。

    在便利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时候,针对人畜共患病的各种医学会议也商讨出了更高效的治疗方法。

    而治疗人畜共患病的各种药物也在研究中,部分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其他基础设施也在建造中,部分设施已经建造完毕,国家要开始考虑让愿意参与的民众去加固医院。

    已经七月多,大部分民众已经基本接受可能会出现世界末日的事情,只是加固医院,动作不大也不会太刺激没有接受的民众。

    ……

    “研究院已经研究出新的建筑材料。”李部长道

    能抗住极端天气灾害的建筑材料要耐候性、耐火性、抗风性、抗震性强,还要能防火防潮。

    考虑到医院不可能推了重建,所以只能在医院建筑的耐候性和防火防潮上下功夫。

    为此研究院专门研究出了新的涂层材料,能够增加建筑抗风化、抗老化和抗腐蚀等性能。

    除了建筑外部需要下功夫,各种窗户、门也要用新型材料替换,还要根据每个地方可能发生的天灾施行不同的方案。

    许槐桑愁道:“最近一直没有天灾预言的奖励,要设计方案也没有方向。”

    预言预警顶多提前十多天,那时候根本来不及准备,还是必须要有天灾预言次数。

    之前一直没有用积分抽过奖,今天估计必须要抽了。

    她在心中感叹,得亏系统空间升级不影响抽奖,否则又要耽误一些时间。

    “要不然还是兑换抽奖机会吧。”许槐桑果断地说,“虽然抽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可是等系统奖励也不是办法。”

    李部长把许槐桑的想法报告给国家,事情紧急必须尽快做出决定,所以在李部长报告之后两个小时国家便给出答案。

    “国家说你觉得该用的时候就用,积分只是小事,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抽奖不确定能获得的东西,1000积分才能兑换一次抽奖的机会,国家担心许槐桑把积分抽完也没有她觉得有用的东西会责怪自己,还让李部长多宽慰许槐桑。

    许槐桑郑重的点头,思考后决定换五次抽奖的机会。

    她默默许愿,希望能抽到天灾预言机会,减轻国家的压力,有针对性地做准备总会更轻松一点。

    “抽奖。”

    第一次五连抽全是一些对抗天灾的东西,研究院应该能用得上。

    许槐桑在考虑一番之后决定再抽五次,这次五连抽倒是得了三次天灾预言的机会。

    最后抽了20次,总共获得十次预言的机会。

    许槐桑松口气:“还好,十次机会,而且其他东西也挺有用。”

    可惜没有获得永久天灾预言。

    “这是都很有用,要是我抽肯定全都是用不上的东西。”李部长乐呵呵的。

    这十次预言机会用掉之后就只有几个省市不知道情况

    许槐桑和李部长商量后决定继续抽,至少所有城市最开始会遭遇的天灾要知道。

    又抽了十次终于把所有城市的天灾都预言了一次。

    许槐桑点进手机的笔记功能里,让李部长把预言结果都记好,她也顺便同之前在文件上记的对比了一下,没有变化。

    她有些失望却还是笑道:“还以为如果改善环境未来会改变。”

    上次预警系统的变化让她有了这个期望,也许这次没有改变是因为做的还不够。

    许槐桑把心放回肚子,还有四个多月,能改变的国家都会尽全力改变。

    万一过两三个月笔记上就出现变化呢。

    ……

    在知道各个省会发生的天灾之后国家也正式开始医院的加固工作,部分医院在之前就已经进行过加固。

    但是当时没有这么多的新型材料,所以现在依然要再次加固,只不过会简单很多。

    海云市上次加固医院是海云一建接的任务,现在海云市几大建筑公司都在忙着修建基地和基础建筑。

    给建筑外墙涂新型材料比较危险,不能让没有经验的人做,所以只能从任务最少的海运三建里抽一些人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其他比较简单的工作则是交给报名参与建设的民众。

    各省的医院加固工作都在三天内商量好启动。

    如国家预料的一样,医院的加固翻修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偶尔会有人猜测国家这么做的原因,但大多数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医疗政策上。

    自从国家说如果有好的建议可以通过反馈通道反应之后,每天网上都是在讨论医疗政策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有没有可行性,会不会给国家财政造成更大的负担。

    民众不断提议,国家也一直在根据民众的期盼做出调整,没几天新的医疗政策便彻底完善。

    国家在公布完整的医疗政策之后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到其他东西上面。

    比如研究出来的水资源拦蓄器能不能正常使用。

    根据预警系统的警报,十天之后大河上游地区将会出现洪涝,正好水资源拦蓄器已经研究好,可以试验一下。

    国家最近建造的各种基础设施完全可以让民众不因为洪涝受到太大影响。

    但以后的洪涝可能会更严重,国家也要想别的办法。

    据介绍能够拦截并存储水的水资源拦蓄器就是第二个退路。

    由于研究院的人最熟悉拦蓄器,因此沿大河安装拦蓄器的任务就落到了参与研究的人身上。

    在安装的同时,国家也让各省把沿岸的民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

    即使专家预估建造的堤坝和水库完全可以拦住洪水,但国家依然不想让民众有一点生命财产受损的可能。

    越到这种时候越要谨慎,尤其是和民众生命有关的事情。

    各省便在收到气象台消息的第一时间做准备工作。

    第六十四章(补218二更

    洪涝是指洪水和内涝, 所以不仅沿河的民众要撤离,低洼地区的民众也要组织撤离一部分。

    因为洪涝波及好几个省份,所以这次的天气预报通知由龙国气象台发布。

    【龙国气象台:据气象部门预测, 我国大河上游地区近日将迎来持续强降雨,可能导致河水暴涨, 引发洪涝灾害。为了帮助居民做好防范工作, 各省市将协调资源, 开展撤离工作。针对可能受灾地区的民众,相关部门将组织疏散和安置, 确保人员安全。请广大居民听从政府安排和指挥, 做好防范。】

    “感觉兰省和宁省没几天安生日子, 怎么这么频繁的天灾。”

    “其他地方也是,最近时不时地震, 幸好都不严重, 而且提前预警真的能帮我们躲过很多灾难。”

    “希望不要太严重,祝龙国所有人都能平安。”

    龙国气象台的洪涝预测一发布, 在大河上游的各省市民众便开始准备。

    阳州也在大河流域内,李曼文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大河沿岸,可却是低洼地区,上一次阳州出现洪涝还是在八年前。

    偏远的农村基本没有排水系统, 每年雨稍微大一点都会出现很深的积水, 只有水沟容纳雨水,但雨稍微大一点水沟便派不上多大用场。

    刚才李曼文看她们这里是高危地区, 阳州气象台的人让她们收拾好个人物品等待撤离, 国家已经在避灾点准备好物资。

    “国家会派人来组织撤离的, 我们收拾好东西就行。”

    村委会的房子里其实没什么东西,沙尘暴的时候该收拾的东西都已经拿过来, 其他被子之类的如果洪涝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国家会准备。

    “被子可以不拿。”

    旁边的老奶奶絮絮叨叨道:“幸好种的土豆已经收获。”

    她们在沙尘暴结束之后就种了土豆,土豆成熟之后她们还跟送蔬果补贴的人联系过,说不用给她们送太多。

    昨天她们刚好把第二批土豆挖出来,今天就收到要发生洪涝的通知。

    “这些土豆我们放高一点,不要被淹到。”

    李曼文决定只带生活必需用品,她担心带的太多太重会给政府的工作人员添麻烦。

    老人们也都是一样的想法,能不带的尽量不带,不能被水淹的就放高一点。

    “新型红薯好像长不出来了……问问农科院的人吧。”

    她们早就把新型红薯从盆移到地里,现在已经吃了不知道多少,最近新型红薯长的越来越慢,而且好像都收不了多少红薯了。

    这一批红薯才种下去没多久,十天内肯定不能收,只能听听农科院的建议。

    李曼文果断给农科院的人拍了照片,不仅有现在种下去的红薯长势的照片,还有最新一批收获的红薯的照片。

    农科院的研究人员很快便回了消息。

    【农科院】:不建议继续种,可以改种土豆或者玉米白菜,洪涝过去国家会发新种子。

    红薯不用管更加轻松,没多久她们就把需要带的东西都用背包装着放到柜子上。

    阳州政府在洪涝发生前三天开始组织集中撤离,先撤离的是大河沿岸的居民,其次是住在低洼地区被判定是高危的民众。

    李曼文和老人在洪涝发生前两天住进政府定好的避难点,是阳州的文化中心,她们就坐在文化中心的演出厅里。

    演出厅的椅子全部堆在舞台上,其他位置都腾出来给避难的居民,被子、热水、食物等等都准备的很充分。

    民众正在紧张的等待洪涝的时候,研究人员也已经把所有水资源拦蓄器全部安装成功。

    在大河附近和拦蓄器里研究人员都安装了监测设备,随时监测新情况。

    很快大河沿岸地区开始下雨,一开始还是小雨,后来越下越大,看着短时间也不会停。

    研究院的人盯着监控里拦蓄器是否正常使用,又通过摄像头和水利局的水位监测设备看水位变化。

    “希望能够派上用场。”

    他们不能只靠堤坝,如果不想增加泄洪区,那拦蓄器就必须要能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水利局的水位监测设备就开始报警,预警装置也在报警显示过一个小时就会出现洪水。

    随着水位越来越高,研究人员的心也越提越高。

    如预警装置报警的那样,一个小时过后原本还算平静的大河突然开始翻腾,仿佛携带着巨大的冲击力。

    几个研究人员开始眼都不眨的盯着拦蓄器。

    检测设备上显示拦蓄器已经是打开的状态,看着汹涌的河水和监控里闪着绿光的拦蓄器他们的手紧紧的捏成拳。

    随着河水再一次翻腾,研究人员看着河水似乎马上要冲到岸上,但下一次再看原本要涌出来的河水好像又消失不见。

    他们赶忙看向一旁的监测设备,上面显示拦蓄器的存水量上升。

    河水一次又一次冲击,但没有一次冲到岸上,涌出来的河水全部被拦蓄器“吞掉”。

    盯了两个多小时后她们终于确定拦蓄器能够完美拦截洪水,房里传来一阵激动的欢呼声。

    研究人员几乎同时松了口气,其中一人道:“幸好。”

    连续几个月的研究让她们眼下的黑眼圈十分明显,但只要拦蓄器能够正常使用,她们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拦蓄器起作用以后再遇到洪水就不需要太过担心。

    洪水有拦蓄器,但内涝就要靠消防员和警察去救被困人员。

    ……

    早就安排过撤离,也叮嘱过尽量不要出门,可还是有刚下班的人被困在公司或者半路上。

    消防员一下午不知道收到多少次抢险救援报警。

    班长坐在抢险救援车上对着其他消防员冷静道:“报警说有一家三口被困在涵洞,小孩子不到一岁,现在正在发烧,要尽快救援。”

    每次内涝基本都会有去涵洞救援的例子,反复提醒但总有人觉得自己开车能够冲过去。

    但很多时候水深发动机容易熄火,基本到最深的地方小车就开不动了,然后就只能等消防人员去救。

    不到十分钟消防人员便赶到涵洞附近,由于还在下雨,水可能越来越深,抢险救援车只能停在比较远的位置,然后消防员走路过去。

    安良是消防站抢险救援队的队员,他拿好救生衣、救生圈和对讲机,腰上缠好救生绳便朝着涵洞下的白色车子而去。

    报警的一家三口都站在车顶上,男人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可能是因为难受小孩止不住的哭,旁边的女人也在不停的抹眼泪。

    男人面露焦急,看见三名消防员朝着他们过来他的眼中仿佛闪着光。

    积水有点深,雨也下个不停,水越来越深,走到车子附近的时候水已经淹到大腿中间。

    对讲机里传来班长的声音:“积水还在加深,尽快救援之后赶紧撤离。”

    安良没有说话,只是走的更快了一点。

    他是第一个到车子旁边的人,男人一看到他便把小孩送到他怀里,小孩子身上还裹着毯子。

    “你们快带她去医院,她发烧了。”女人声音都在颤抖。

    小孩头上贴着降热帖,可能是感觉到是一个陌生的怀抱,于是哭的更加起劲。

    安良也不敢耽搁,用救生衣把小孩围了一圈便朝转身着班长所站的方向走去。

    救护车也在这时候到来,班长在对讲机里让他讲一下情况。

    “我刚才摸了一下,这个小孩脸很烫。”

    安良边说边走,小孩在怀里渐渐安静下来,要不是还能听到小声的抽泣声安良估计会更害怕。

    他看了一眼小孩还醒着,见他望过来也睁着眼睛回望。

    马上就要走出涵洞,他赶紧把小孩身上的毯子扯了扯,防止等会儿小孩子淋到雨。

    “小孩还醒着。”他又报告了一句。

    他们来的地方已经被积水淹没,积水都快淹到救援车那里。

    水下阻力很大,要稳也要快,可等他返回到没有积水的地方也用了六七分钟。

    医护人员一下子便冲上来把小孩放到救护车上,安良回头看一眼,另外两名队员也快到了。

    这次救援完成他们也没有回消防站,而是到其他地方检查是否有积水过深但是居民没有撤离的情况。

    还要清理井盖以防有杂物堵塞导致积水不能正常排出。

    内涝持续了三天,期间消防员、警察和医务人员都没怎么休息,全都在忙着救人。

    洪涝结束之后国家气象台和各省也第一时间发布了情况。

    【龙国气象台:近日受强降雨的影响,部分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在这次危机中,研究院的新型抗灾机器——水资源拦蓄器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拦截并存储洪水,减轻了洪水对城市的影响,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这次灾害中国家也认识到不足,国家也将加大科研力度,尽快研制出能够降低内涝影响的机器设备。感谢本次参与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他们依靠辛勤付出成为人民的坚强后盾。[视频mp4]】

    “好牛的机器!洪水根本冲不到岸上。”

    “洪水:我是给你送菜的是吧。”

    “洪水:吃饱了吗?这么能吃?”

    “感谢研究人员和所有救灾的工作人员!”

    “国家不会过几天就说研究出了空间纽吧?直接跨进星际时代。”

    水资源拦蓄器的公布引起来不少讨论,很多人都在通过视频研究拦蓄器为什么能源源不断的存储洪水,明明拦蓄器也不大,可好像没有存储上限。

    不过新机器的公布也让民众更加放心,以后遇到大洪水他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家被淹。

    而这时国家也能分出一点精力到运输上。

    第六十五章(一更

    保证运输在极端天气发生的时候能起到很大作用。

    运输道路通畅就可以有效组织调配物资和人员,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的影响。

    而且可以确保急需物资的及时运送到受灾地区,包括食物、水、医疗用品、救援装备等。

    各省的粮库可以用传送门运输,但是整个龙国市区那么多, 传送门再多都不够用,所以就要开发别的运输通道。

    国家打算距离省会城市比较近的几个市区采用无人机运输, 稍远一点的尝试用地下通道运输, 沿海则是船舶运输或者岛链运输。

    假如发生地震或其他对地下影响比较大的灾难, 地下通道运输会很危险,因此这种运输方式只是备选, 如果十月份确认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才会使用。

    现在国家要保证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无人机依然能够正常运输。

    李部长道:“最近就是要多开通几条线路保证运输, 还要多想几种物资运输方式。”

    传统的陆路、铁路、空运和水路肯定要利用上, 因为最方便,同时也要想几个新型运输方式。

    极端天气灾害下传统运输方式很可能被影响, 肯定不能只有这些。

    “比较理想的还是无人机配送。”

    前几次天灾都已经证实过, 能不受天灾影响的无人机在物资配送的时候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甚至成为唯一的物资运送方式。

    无人机经过不断迭代更新, 已经能够运载数千公斤的货物。

    以往军用无人机虽然也能达到运送几千公斤货物的需要,但是操作复杂,监管和运输成本都很高。

    可是现在出现的无人机从操作上来说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并且已经适配自动监测系统, 万一出现问题会自动报警。

    各个配件加工厂在基础配件制造上技术一直在升级, 所以成本也会低很多。

    研究院估计在十二月份之前无人机的载量会升级到十几二十吨,飞行距离也会更远。

    许槐桑也在心里思考, 有了各种预警装置, 传统的运输方式在规划路线之后可以保证极端天气状况下依然能正常且安全的运输。

    再加上无人机, 肯定能够保证其他地方也不缺物资。

    “刚有系统的时候我还觉得只要保证物资供应就行了,没想到保证物资才是最简单的。”她无奈道。

    李部长也叹气道:“谁能想到呢, 不过我们都已经完成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了。”

    他顿一下又开始鼓气:“已经看到曙光了!”

    会议室的研究人员都忍不住笑,确实,已经看到曙光了。

    她们有信心能在世界末日之后保证民众的正常生活。

    “运输的事情国家和研究院会想办法,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物资的供应。”

    农场和养殖基地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国家没有后顾之忧,至于别的事情自有其他部门去考虑。

    “对了,系统更新完成了吗?”

    本来系统是说二十几天就能更新完成,但是等了二十一天之后系统还是显示正在更新,这都又过去几天了,不知道系统什么时候才能更新完成。

    许槐桑看一眼系统更新时间摇摇头:“还是正在更新,不过倒计时一个小时,上面还显示更新成功后会有一个大礼包。”

    她怀疑系统这次更新之后应该是增加养殖空间特级品种的概率,就算再多一个空间也大概率是能源空间。

    听到只有一个小时系统就要更新完毕,几个研究人员便都没有了离开的打算。

    几人就在会议室里聊天,不过聊的内容基本不会脱离种植和养殖。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手机上的倒计时变成0的时候许槐桑便听到系统的提示音。

    【系统更新完成,新增功能:养殖空间特级品种概率增加,白日梦独家文赠礼,欢迎加入群寺贰二贰吴旧义寺七新增文明保护空间(ps:这是末世之后重启世界的关键,也是系统的最后一个空间),系统使用手册更新,赠送更新大礼包。】

    【更新大礼包自动开启,恭喜宿主获得遗失的种质资源x5】

    许槐桑看了更新提示和大礼包倒也没有多失望,只能在心里感叹果然是不可再生能源,系统也不会给能源空间。

    “幸好蓝星的能源就足够,而且天灾之后开采量还会减少,也会慢慢把所有不可再生能源都尽量替换成可再生能源。”

    许槐桑看这么久能源开发有关的书也不是白看的,至少对蓝星现存不可再生能源的量有了一点概念。

    至于更新之后的文明保护空间具体是什么意思她还要看系统使用手册。

    【文明保护包括动植物保护、文物保护、人类知识和教育、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技术和工程知识保护,这一切都是人类文明的关键。】

    【遗失的种质资源会根据文明保护空间中物种的增加随机奖励】

    大礼包里奖励的遗失的种质资源是蓝星这几年灭绝或野外灭绝的植物。

    许槐桑仔细想了一下,现在食物、水资源、避难所、医疗、运输和对抗天灾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保护生态环境也一直在做。

    可能是系统觉得保护的还不够?

    或者就像系统说的,这些是文明重启的关键,所以才会在末世快要来临前做保护工作。

    李部长沉思一会儿才道:“文物保护和知识保护差不多可以现在开始,至于动植物保护还是要慢慢来,估计十一月份一切都稳定下来之后国家才会开始考虑这件事。”

    国家心里肯定先是龙国人民其次才是别的东西,龙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都还不能完全保证的时候其他东西都要往后排。

    许槐桑点点头转而看起空间的介绍,文物保护空间并不需要绑定一个具体的地址,而且也不会布置任务,任务奖励只看放进去多少东西。

    “用积分换抽奖果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许槐桑庆幸当时没有等系统任务。

    系统更新完成的事情很快上报给国家,而国家也很快开始准备。

    之前国家也考虑过文物和人类知识保护的事情,但是很多文物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很难,况且龙国文明历史悠久,文物也是数不胜数。

    有些文物的保护条件也很苛刻,有部分还是易碎品,把所有文物都保护好这件事不太现实。

    可是现在有了文明保护空间,原本一推再推的事情也可以行动。

    于是在七月下旬,民众忽然发现各地的博物馆预约界面都显示七天之后就会正式关闭,但是这七天展览时间延长,预约名额也增加了很多。

    “越来越觉得要世界末日了。”

    “国家最近的行动都怪怪的。”

    “不过最近确实也没多少人去旅游了,各地天灾都越来越频繁。”

    “我现在隔壁市都不想去,生怕自己回不了家,这个状况还去博物馆的才是真的勇士。”

    民众对博物馆要关闭的事情反应很大,原本天灾更加频繁的出现就让民众感觉不太妙,更别提各地博物馆都突然宣布要关闭。

    国家也担心过这件事,所以在博物馆公布关闭之前引导网络风向的人就开始做准备。

    引导的方向也是顺着网友的思路,不过更加平和一点,就说博物馆决定关闭主要是为了保护文物,最近天气太潮或者太干对文物有损害。

    不管网友说什么,引导风向的人就坚持说是为了保护文物。

    可能是因为网上说博物馆是正常关闭的言论太多,民众的反应也渐渐平静下来,国家也顺势公布水资源净化剂成功研制出来的消息。

    民众的关注点便也转移到净化剂上。

    水资源净化剂在这个点研究出来实属偶然,原本国家准备公布新药物通过临床试验进入市场转移公众视线,谁知道研究院正好研究出水资源净化剂。

    考虑到国家最近经常性的公布新药物,所以水资源净化剂肯定比新药物讨论度更高。

    水资源不仅是民众关注的事情,也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尤其是部分国家近期出现了酸雨,民众就更加担心水资源会不会被污染,而净化剂的公布无疑是给民众打了一剂强心针。

    国家在水资源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近期为了保证日常用水不仅增加了雨水收集塔,就连海水淡化厂都新建了几个。

    更别提其他的自来水厂等等。

    在增加这些设施的同时,国家也在研究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事情。

    水资源再生利用也就是将生活污水、农业灌溉水、工业废水等进行综合和交叉利用,形成循环利用系统。

    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研究院也研究出了一套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这项技术最后也会用在基地上。

    公众关注净化剂和新药物的时候,各个博物馆的文物也都悄悄被收进文明保护空间。

    第六十六章(一更

    大部分民众的注意力都在净水剂上, 只有少部分人还在关注博物馆的事情。

    七天一到各地的博物馆都准时关门开始做文物保护工作。

    韩朋是海云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他以前的工作都是文物鉴定、修复、保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做了五十多年的文物修复工作, 他虽然不是第一次打包文物,但还是第一次遇到整个博物馆的文物都要打包的情况。

    “这就是他们说的, 凡事都有第一次吧。”

    韩朋看着还挺乐观, 他都快八十岁了, 什么风风雨雨都经历过。

    “之前啊很多人都说我就干个文物修复工作,对国家能起什么作用, 现在看来我对国家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嘛。”

    韩朋边给各种文物包装边调侃自己。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后都会被送到哪里去。”说实话韩朋很舍不得送走这些文物, 尤其是国家只说让他们打包文物有人会来把它们带走保护好, 其他的一概不知。

    以前要把文物送走不止要包气泡膜、软垫,装进木箱子里的时候还要固定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文物有磕碰。

    甚至对搬运人员都有要求, 在搬运过程中要避免急促的动作和震动。

    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尽量控制运输条件, 避免极端温度、湿度和震动导致文物损坏。

    结果这次就让他们把所有文物都用气泡膜包好,其他的一律不用管。

    和他一起在包装文物的另一名修复师无奈道:“最近都不知道国家到底在做什么, 突然所有博物馆都要关闭,也许真的是因为天气变化太大吧。”

    最近的温度太奇怪了,可能昨天还是十几度,第二天就零下开始下雪, 有时候还不知道雪要持续多久。

    而文物对环境的要求也有点高, 他们为了保护文物也是费尽心思。

    但她也能理解韩朋的担心,做文物修复工作这么久, 她们人生的一大半都和文物修复有关, 她们在这项工作上花费的时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长。

    这是她们人生的一部分, 突然要脱离还有点不习惯。

    “国家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们只要把它们保护好就行, 保证它们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好好的。”韩朋长叹一声道。

    闻言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这是她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在全国各个博物馆都在进行文物包装的时候,许槐桑也进文明保护空间做了点准备。

    文明保护空间没有固定地址,所以在哪儿都可以进去,因此也不需要将文物长途运输到海云市。

    文明保护空间里空荡荡的,只有蓝天白云草地和几个划分出来的板块,就像另一个世界。

    有关文物的板块里还细分了陶器、青铜器、字画等等。

    不过不需要她一个一个搬进去,系统会自动识别放进不同板块里面,也算是给她降低一点工作量。

    而其他各个板块她暂时还没研究明白,反正这几天是把农场附近的杂草都薅了个遍甩进空间,不过没有什么大变化,估计是系统觉得杂草生命力很强。

    许槐桑也记得上一世逃难的时候 很多杂草在经历过接连不断的天灾之后依然会在有条件的时候生长起来。

    被天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基本都是濒危物种,文明保护主要需要保护的应该也是濒危物种。

    但是现在要把精力放在文物上,所以她的猜测要等十一月份之后才能知道是不是正确的。

    文明保护空间现在并没有什么东西,所以许槐桑也没有停留太久,等她出文物保护空间的时候李部长已经等在会议室。

    李部长表情十分严肃:“可能又要麻烦你了,国家正在和部分国家交涉要他们归还文物,还有答应龙国撤侨的要求。”

    文物越多许槐桑工作量更大。

    “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撤侨了,最近的天气还算可以,根据气象台的监测和预警装置的报告,之后全蓝星天灾都会更加频繁,也许不会再有像近期一样适合的天气条件了。”

    许槐桑愣了一下,撤侨龙国一直在做,附近的很多国家撤侨工作都已经完成。

    还没有开始正式撤侨工作的都是距离比较远,要完成撤侨的需求基本只能走海路。

    之前海上天气复杂,国家不敢保证能好好的把人带回来,所以一直在商讨路线,还要让国家确定会执行撤侨工作的军人进行危急情况演练,以保证不管在海上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完美解决。

    但是不管撤侨还是要回尽量多的文物国家肯定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似乎是看出许槐桑想问什么,李部长道:“能力范围内的条件国家会尽量答应,可要是太过分国家自然也有解决办法。”

    “现在已经不是他们主导蓝星,想要把龙国当成软柿子拿捏那是不可能的。”

    龙国近年不断发展,在整个世界的话语权都很大,更何况目前蓝星除了龙国别的国家情况都很糟糕,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威胁龙国。

    国家也考虑过会被武力威胁的可能,所以在准备对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军事力量。

    系统给的一些应用在对抗天灾方面的科技也被研究成各种新型武器和防空系统。

    可以说以当前其他国家的科技水平研究不出来能突破龙国防空系统的武器,否则国家再怎么想安抚群众也不会公布那么多东西。

    因为有足够的自信,也有那个能力和实力才会公布。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个道理国家也懂,不断地发展军事就是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许槐桑松口气,国家做好准备就行。

    李部长继续道:“国家打算大力宣传净水剂的使用效果,顺便把新品种猪公布出去。”

    之前国家公布的是养殖空间普通品种畜禽,其他优质品种已经在研究。

    养殖空间内并没有系统认定通过的猪圈,所以之后猪应该也只有普通品种。

    已经八月份,优质品种的遗传育种估计在八月下旬会全部研究出来,但是已经太晚,不适合继续更换养殖品种。

    况且优质品种的畜禽都是不会染上好几种常见疾病,而普通品种的猪只是不会感染口蹄疫,养猪的养殖户面临的养殖风险就会比养其他畜禽大很多。

    未来就极有可能出现猪肉价格和之前的牛羊肉价格相似的情况,这并不是国家希望看到的。

    因此只有出现优质品种的猪,且完成遗传育种之后,国家才会公布其他优质品种的畜禽。

    净水剂之前已经宣传过一次,当时只公布了理论数据。

    现在部分地区的自来水厂已经用过水资源净化剂,可以把实际使用后水的数据展示给民众看。

    许槐桑猜到国家为什么要做这些。

    “为了压一压撤侨和向其他国家要回文物的热度?”

    她只能想到这一点,虽然撤侨本身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应,就连向其他国家要回文物都可以用别国现阶段受天灾影响太大解释。

    不过她猜测很大部分出于外交原因和为了维持内部稳定。

    国家一直在发展军事力量,可是这件事情国内的民众并不清楚,可能会引发部分悲观的人猜测。

    得知要回文物国内也有可能出现情绪激化的问题,国家要尽量避免内部和外部的冲突与不稳定。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也和经济有关,文物运送回国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国内外的经济情况都不算太好,也许会有人想国家为什么一定要耗费这么大的力气把文物带回龙国,会不会导致龙国经济情况更加糟糕。

    李部长没有直接回答,国家这么做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就是许槐桑提到的,另一方面是国家真的不想再让那么多文物流落在海外。

    尤其是国外如今的状况国家根本不相信他们能在保护文物上费心思。

    当然肯定也有其他原因,李部长也不是很清楚。

    过了一会儿许槐桑又自言自语一句:“总归是好事。”

    等以后能正常生活之后,这些文物就会派上它们的用场。

    “至于其他未发掘的陵墓国家国家也不打算采取抢救性发掘,现在只剩这几个月,哪能挖的完,而且有些陵墓国家根本就不知道在哪儿。”

    陵墓不能被收进文明保护空间,因为那相当于蓝星突然少了一大片土地,系统只支持保护已经发掘出来的各种文物。

    未发掘的陵墓是龙国揭示人类历史和推动历史研究重要的一部分。

    但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也发生过很多次影响极大的天灾,这些陵墓还能完整的存在就证明建造的时候古人就考虑过承受灾害的问题。

    国家也商量出几个保护未发掘陵墓的方案,首先就是种树,可以保证陵墓周边不会发生水土流失,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陵墓附近,保证能第一时间监测到潜在的灾害威胁。

    对于容易受到泥石流灾害的陵墓也会增加护坡。

    而挖掘到一半的陵墓就可以用研究院研究出的各种保护材料。

    国家打算使用保护材料覆盖发掘区域以减少雨水渗透,也要加固边坡防止山体滑坡,还要设置防护屏障,减少风沙等对挖掘区域的影响。

    以后等到合适的时候国家会找专业的考古人员和文物保护专家进行修复和保护。

    “最近的天气已经不适合再进行任何考古挖掘,国家已经停止所有地区的考古工作并且正在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

    许槐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些工作都已经做完,那接下来就是要和国外交涉的事情。

    第六十七章(二更

    在国内停止考古行动的时候, 国外的最后一次撤侨也正式开始。

    在撤侨工作开始前国家就已经制定好详细的撤离计划,包括撤离地点、时间、人员组织和指挥等。

    也确保了计划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和可能的风险因素,能百分百保证龙国民众安全从国外回来。

    撤离过程中需要的食物、药物和医疗设备都已经准备好, 并且提前和那些国家沟通过。

    撤侨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国家提供的其中一个东西就是净水剂。

    准确的说其实国家给蓝星其他所有国家都提供了净水剂, 毕竟海洋是流通的。

    如果其他国家的水资源一直都是现在的状况, 龙国周边的水资源也会慢慢被污染。

    提供净水剂不仅能换一个好名声, 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对龙国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其他的也是提供的一些对龙国也有好处的东西, 其他国家都知道龙国的目的, 可是现在这种时候他们也只能答应下来。

    他们当然也想找龙国麻烦, 可是龙国早在几年前就不会受他们的威胁,更何况现在。

    他们猜测龙国在国内公布各种新科技, 在国外又悄悄展示新型武器就是在告诉他们想欺负龙国自己也要先掂量掂量。

    因此他们只能配合龙国的工作, 等待龙国确认撤侨时间,提前安排好龙国民众去指定地点等待。

    蔡书也是等待龙国撤侨的其中之一, 大概在一周前龙国驻南奥联邦大使馆就公布了国家撤侨地点,也发了一份详细的撤侨指南,她是两天前到的这里。

    最近南奥联邦频繁出现天灾,她知道最近龙国情况也不太好, 但是国家还是坚持要把想回家的龙国公民接回去。

    站在这里蔡书难掩心中激动和紧张的情绪。

    撤侨的地点在南奥联邦的一个港口, 国家主要选择的就是海运撤离,她们留学生交流论坛里传的是空运不安全。

    也有人说国家用海运是还要带别的东西回去, 反正说法都不一。

    蔡书觉得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只要能回去就好, 用什么方式都无所谓。

    周围等待撤侨的人都在说话,有一些是拖家带口的走, 都是觉得南奥联邦不安全。

    而且很早开始南奥联邦就买不到食物,留在这里最后只能饿死。

    幸好很早她就感觉风向不对悄悄囤了点东西,也没敢让别人知道,平时连开火煮饭都不敢,生怕被人发现。

    蔡书低下头看手里的龙国护照和手里的国旗心中有些感慨。

    不知道国家为了接她们回去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能让南奥联邦乖乖配合龙国撤侨,肯定答应的事情不少。

    蔡书心中不免担心,盯着一望无际的海洋她的手紧紧捏成拳。

    在等待的时候她的家人也在不停的给她发消息,大多都是问她国家有没有到,还有饿不饿,所在的地方安全吗。

    蔡书回头看被人群淹没的南奥联邦的士兵,南奥联邦的士兵几乎围住了整个港口城市,就是担心有人会在这时候做出危险行为。

    也许暂时是安全的吧。

    可能是因为周围的气氛太过紧张,在快到国家定下的撤侨时间时不少人开始哭泣。

    旁边还有人问:“我们能不能安全回家。”

    很快城市的钟声响起,现场也有不少人的闹铃在叮铃铃的响。

    蔡书赶忙朝着远处张望,果然在她视线能看到的范围出现了一个黑点,在等了一会儿更近了,她也看清楚上面悬挂的龙国国旗和甲板上站着的龙国军人。

    “是国家来了!”

    “国家终于来了!”

    “我们要回家了!”

    瞬间港口上全是声音,蔡书也激动的挥舞手中的国旗,入目是一片红。

    龙国派来的军舰和渡轮不少,挨个停在港口的登船口后,渡轮上的龙国军人先沿着过渡桥下船。

    他们站在登船口两侧,现场瞬间乱起来,不知道谁在喊排队。

    “排队上船!国家肯定会把我们全部接回去的!”

    “不要拥挤!”

    民众开始自发维护秩序,刚开始混乱的撤侨现场也都慢慢恢复秩序。

    蔡书望着渡轮和军舰上的“祖国派军舰/渡轮送亲人回家”忽然就止不住眼泪。

    轮到她上船的时候递护照过去的手都在颤抖,眼泪也不停的流,手抹到满脸泪水。

    恍惚间她听到旁边的军人道:“别怕,祖国来接你们回家了。”

    蔡书不停的点头,也不敢耽误后面的人上船,把护照拿到手上就往上走。

    上面还有人在招呼着。

    “饿了的就先去吃东西!国家来不及准备什么好东西接你们回去,等你们回去吃个够!”

    有一个刚上船的人接话:“不管国家准备的什么吃的,总归比在南奥联邦好。”

    这句话引来不少赞同,南奥联邦以往吃的就不算太好,更别提之后频繁地震还有火山喷发,超市都被抢空,别说吃饭吃面,能找到吃的就算不错。

    虽然蔡书之前就听家里人说过龙国根本不缺吃的,超市的米面粮油好像永远不会卖完,但是现在她才切身的感受到。

    她不饿,而且去吃东西的人很多她就没有过去。

    她站在甲板上回头望了一眼,龙国的特战队员已经接替南奥联邦的人守在码头,他们就像门神一样守卫着撤侨现场的安全。

    跟随国家撤离的还有驻南奥联邦的大使馆成员,他们在队伍的最后面,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让刚刚赶到的人赶紧往前排。

    很快所有在码头的人都上船,因为不确定还有没有龙国公民没有到,所以军舰和渡轮又停在港口等了一会儿。

    蔡书感觉自己上船几个小时才感觉船动起来,海面风浪不算太大,蔡书坐在床上心中终于有安定感。

    忽然她想起来还没给家人报平安,但是现在船都已经驶离港口很远,不知道还有没有信号。

    这时渡轮的广播里突然传来一个让人安心的女声:“各位龙国公民请勿担心,龙国可以保证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信号不受影响。”

    海面上是否有信号受距离进展远近、天气条件和手机基站影响,国家这么确切的说不管任何时候手机信号都不会受影响让蔡书在心里又一次感叹龙国科技的强大。

    蔡书马上打开手机,信号果然是满格。

    此时群里已经刷到了99+条消息,全是在问她有没有安全上船的,见她一直没有回消息群里全是她的。

    蔡书赶紧回消息,还附赠了一张照片。

    【小蔡】:上船了[照片jpg]

    不等蔡书继续发,突然就有个女军人拉着一个推车停下。

    “这是国家准备的食物,里面有肉干、坚果、面包和水,每人一份,如果不够可以再找我们拿。”

    说着她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份食物。

    等军人都走了蔡书又给拿到手的食物拍了一张照片发到群里,结果她爸妈也给她回了一张照片,满桌子的肉。

    【妈妈】:只能吃肉了,蔬菜都没得吃。

    蔡书的爸爸又在群里发了家里养的鸡的视频。

    【爸爸】:你看看吧,出个国现在肉都吃不上。

    【妈妈】:这些鸡都是前几天从国家那里买的,等你回来炖一只给你吃。

    蔡书感觉自己羡慕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结果她家里人还在发各种炒肉的照片。

    她抬眼看了下其他人,好像和她状态都差不多,估计都是在接受家里人“炫耀”的悲惨留学生。

    从南奥联邦预估最快也需要一周,如果路上遇到风浪更改路线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

    几天都没休息好的人都躺下准备睡觉,终于吃饱感受到的就是困倦。

    在最后一次撤侨行动的时候,许槐桑也开始去各地把文物收进文明保护空间。

    同时国家也在紧急保护考古工作进行到一半的陵墓和未发掘但已确定的考古地址。

    第六十八章(一更

    许槐桑第一个去的就是距离最近的海云市的几个博物馆。

    文明保护空间可以添加五个员工, 国家的打算是要加一个文物修复师进去,但是选谁还是犹豫了很久。

    要有经验、足够细心还要有坦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犹豫很久之后国家选择了韩朋, 一个和文物打了几十年交道且经验老道的修复师。

    许槐桑去的第一站就是韩朋所在的海云博物馆。

    对于国家给他派发的任务韩朋心中存疑,刚开始入选国家只说就是接下来会长时间和各地的文物接触, 但是胆子必须大。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胆子大这个要求, 不过韩朋还是坚持报名。

    在填了一张在他看来莫名其妙的表之后, 国家就说他被选上了,让他在海云博物馆先等等。

    “韩老师。”许槐桑刚到博物馆工作人员入口就看到一个精气神还不错的老人站在那里。

    韩朋犹豫了一下, 他以为来运送文物的会是很多人, 难不成就一个人一批一批送?

    许槐桑没有解释, 现在手机上把韩朋添加到文明保护工作者那一栏里。

    “一个人难道是一件一件送出去?”韩朋终于没忍住说出自己的疑问。

    她们就开了一辆车子过来,甚至都不是皮卡车, 真的能把那么多文物送到安全的地方?

    许槐桑没有多说, 有些事情不好解释,她只能让韩朋先带路到堆放文物的地方。

    要不是许槐桑和后面跟着的几个人手上都拿的有国家派发的证件, 领导也给他打了视频电话确认,韩朋差点就以为来的是骗子。

    只有许槐桑和韩朋进入博物馆,其他人都守在外面。

    一进去就

    依譁

    能看到还在修复中和已经修复完成的全部放在桌子上,摆不下了就堆在木托盘上面。

    许槐桑先给韩朋打了个预防针, 让他等会儿发生什么都不要惊讶, 说完许槐桑就带着韩朋进入文明保护空间。

    里面和刚开始进入的时候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多了几件文物, 是许槐桑进空间的时候顺手薅进来的。

    而那几件书画一进入便被自动放进文物保护板块里, 韩朋愣愣的看着这一切, 最后才念叨一句:“怪不得要胆子大。”

    韩朋终于明白为什么有胆子大这个要求。

    要不是他心脏好,这个年纪遇到这种情况真不容易缓过来。

    韩朋自认多少风雨都经历过, 所以很快平静下来和许槐桑一起搬文物进来。

    两个人一起做虽然工作量稍微少了一些,但文物太多,全部放进去还是废了一些时间。

    “幸好不需要一个一个搬进去。”

    许槐桑无奈,得亏是一个桌子上或者一个木托盘上的能全部收进去,否则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收文物耽误不得,因此她们很快便前往下一个地点。

    ……

    这边在挨个博物馆收文物的时候,另一边保护未发掘及已经发掘但工作还未完成的考古遗址的任务也正在进行。

    首先最需要保护的就是已经挖掘的遗址,因为这些地方暴露了原本被土壤覆盖的文物和遗迹,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

    暴露的区域受到极端天气下的土壤侵蚀的可能性更大,如果遇到强风、暴雨大概率会加速土壤的流失。

    对于未被发掘的陵墓,也有考古人员提出过把容易受海啸影响的遗址迁移至内陆,可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而且要进行很长时间的规划才有可能不对遗址结构造成损伤。

    四个月估计方案都制定不出来,肯定来不及。

    因此各地考古工作都被喊停,已发现但未发掘的则是开始紧急实行加固工作。

    张庆红也是一个遗址的考古人员,每次下雨之前他们都要给所有已挖掘的地方覆盖上防水膜,也会休息几天。

    但还是第一次碰到国家要求必须停止发掘的情况。

    他一边和自己的学生给所有墓坑覆盖上研究院给的新型保护膜一边道:“赶紧多看看,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了。”

    要彻底研究出一个遗址需要很长时间,他们在这里大概也有七八年,除了偶尔回去给学生上课或者和其他考古人员开视频会议,其他时候基本都在研究这些墓坑。

    他专门负责五号坑,也是整个陵墓里出现文物最多的一个坑。

    可以说他负责的这个坑如果研究出来肯定能揭露那个时代的背景、社会制度等等。

    给遗址做保护工作的不止考古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的村民。

    因为考古挖掘需要根据地面勘察分出不同的墓坑,附近的村民则会根据考古人员分出来的进行挖掘工作。

    如果挖出来的坑的所有信息都已经找出来,也是由村民给墓坑填土,还有每次停雨之后也是他们来掀开防水膜,所以这次遗址的保护工作村民也有参与。

    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给没有遮蔽棚的几个墓坑铺好保护膜。

    张庆红研究的墓坑因为比较重要,在发掘初期就建的有一个临时的遮蔽棚,可遮蔽棚如果遇上太极端的天气也不可能完美的保护好墓坑。

    “唉,要是遇到太潮湿或者太干燥的天气,真不知道这些没有发掘出来的文物该怎么办。”

    在保护膜彻底盖住墓坑之前他忍不住忧心道。

    强风可能会吹走遮蔽棚,影响文物的保存,到时候再加上暴雨墓坑内部就会出现积水,文物也会受潮或腐烂,高温或低温则可能导致文物发生变形、破裂。

    要是以前他们还能随时监控周围环境的温度,等他们离开之后出现什么状况都不知道。

    而这个坑也不能随便填回去,否则也会造成文物损坏,而且填回去之后也会影响以后判断这个墓坑所在的时代。

    土层中存在着多层沉积,通过对不同层次和颜色深浅的土层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不同时期的土层沉积情况,从而间接推断墓坑所处年代。

    土不能填,她们能做的就是在旁边弄好防水装置,在墓坑上铺好保护膜。

    “国家为什么一定要在这时候停止所有考古行动呢?”旁边的人喃喃自语道。

    这不仅是他们的疑问,也是其他遗址考古人员的疑问,甚至网上很多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在猜测。

    没有人能给出准话,国家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停止。

    张庆红只能道:“快点保护好这里,还有一些未发掘的陵墓国家希望我们能去给出保护建议。”

    龙国从事考古工作的人不算多,怎么保护未发掘的陵墓也需要专业的考古人员给出建议,他们要快点行动。

    全国各地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都在进行,部分遗址的保护方案也在制定中。

    国家面临的另一个难题不是文物归国,而是古建筑。

    未发掘陵墓不能进入文明保护空间,古建筑同理,而且就算古建筑能进入国家也不一定会考虑。

    毕竟古建筑不像未发掘陵墓那样没多少人知道具体地址。

    因此国家能想到的就是用新型材料增强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再在周边设置排水系统,还要加固屋顶和墙壁,也许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古建筑的抗灾能力。

    研究院研究出来的各种涂层材料也可以给古建筑用上。

    不过都要等专家评估出结果之后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许槐桑把海云市几大博物馆的文物收回之后也听说了国家正在操心古建筑的事情。

    她和韩朋坐在一起,手撑着下巴姿势都相同,最后两人一起叹了口气。

    两人最近基本都在一起,也算是混成忘年交了。

    她们都有同样的担心。

    “古建筑能怎么办?”许槐桑不了解考古,也不太了解文物和古建筑保护。

    虽然从文明保护空间出现开始她也在学,但几天不可能什么都懂。

    韩朋摇摇头道:“没有什么好办法,遇到极端天气灾害现代的建筑都扛不住,更别提古建筑。”

    古人的智慧当然不能小觑,古人在建造古建筑的时候也会考虑防灾问题,但是遇到太严重的情况再怎么做抗灾结构也没用。

    而国家也不敢随便做保护或加固工作,越保护坏的越快的情况以前出现过。

    可惜两人再愁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抓紧时间收文物。

    许槐桑和韩朋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国内所有博物馆的文物全部收进文明保护空间。

    而这时最后一批撤侨行动也刚好完美结束,虽然中途为了躲避风浪不断转向导致比预估到达的时间晚了一些,可总算最后一批海外的龙国人也回到祖国。

    随她们回来的还有部分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许槐桑和韩朋在装在文物的船快靠近港口的时候就已经等在那里,和两人一起等的还有其他文物修复师,以及撤侨对象的家人。

    国家已经在渡口旁边建造了临时的文物保护工作间,刚归国的文物部分会先进入工作间,还有一部分直接装进空间。

    许槐桑站在人群的最后面,前面熙熙攘攘的,有些手里还拿着一个饭盒。

    “她们回来国家也算了却一桩心事。”许槐桑继续念叨,“不过这人也太多了吧。”

    要不是有军人守着留出部分空间还限制人数,站在这儿的估计还不止这么多人。

    拉着横幅的军舰和渡轮很快停在下船口,撤侨对象挨个从上面走下来,可能是在海上太久,她们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但是眼里又满是兴奋。

    蔡书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很快就轮到她下船。

    她一下船便边走边用视线搜寻家里人的位置。

    “蔡书!”

    蔡书瞬间分辨出来这是她妈妈的声音,然后又看到挥舞的牌子,上面也写着她的名字。

    她赶忙朝着那个方向走去,她爸爸顺势把行李接到手上。

    “走吧,回家给你煮点好吃的。”

    这句话不断出现,被不同的人说出口。

    “还是回家好。”

    许槐桑转头看向在最后慢悠悠停靠的货船,不管是人还是文物,都是回家好。

    第六十九章(一更

    海外文物是一批一批回来, 而且每次到达的港口都不一样。

    国家也让许槐桑不要那么急,时间还充足,但许槐桑没有休息, 下一批文物没有到的时候她就把附近一些濒危物种收进空间。

    运送文物的船在半个月内便陆陆续续到达,但部分文物需要做简单的修复或保护工作, 所以许槐桑和韩朋花了二十多天才把所有文物都收进空间。

    在这段时间青贮玉米和土豆也再一次收获, 而下一批民众种的是大豆、高粱、土豆和青贮玉米。

    不同地区种植的也不同, 由于上一批中途种植的时间也出现过天灾导致减产的情况,所以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偿。

    而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蔬菜依旧是由国家提供, 因为现在能正常种植不会减产太多的只有大棚蔬菜。

    龙国的大棚蔬菜并不多, 虽然有国家提供的新型蔬菜, 大棚蔬菜的种植周期短了很多,但供应依然不足, 只依靠大棚蔬菜顶多支撑一个省。

    等许槐桑收回所有文物回到农场的时候, 研究人员早就在会议室等待。

    李部长一看到许槐桑便笑道:“研究院那边最近又有了好消息。”

    “水汽交换器你还记得吧?”

    许槐桑点点头,她记得三四个月前她才买了一大批制造水汽交换器的配件给研究院送过去。

    李部长脸上笑容更深:“水汽交换器已经可以量产了!”

    许槐桑有些惊讶, 上次她还听说专门负责研究水汽交换器的研究室每天都在崩溃大喊她们到底在研究什么东西。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关键是制造水汽交换器的配件也有了头绪。”

    水汽交换器的配件之前研究人员都猜测没有十年根本研究不出来,但也许高科技真的能激发人类的想象力,有时候研究缺的就是大胆的思维。

    而抽奖的时候许槐桑送过去的各种高科技让研究人员突然就有了新的思路。

    “最近沿海的部分地区空气很湿润,而内陆偏干燥, 国家准备用水汽交换器试试。”

    根据研究院和气象专家的推测, 也许在使用水汽交换器之后多月不下雨的地方也许可以生成积雨云。

    干燥地区长期不下雨的原因之一就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太少,而积雨云的形成条件就需要有足够的水汽供应, 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时才有利于形成积雨云。

    当然水汽不是全部, 想要形成积雨云还需要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气流等等, 不稳定的大气指的是温度随高度迅速下降,而这促使空气上升形成云团。

    至于其他条件没有人能说清楚, 也许等清楚的那一天就是控制降雨机器研究出来的时候。

    ……

    国家很快就决定在各地投入使用,不过在收集水汽的阶段国家并没有做宣传。

    最先试用水汽交换器的还是研究人员,因为她们最熟悉仪器的使用,也能最快反应过来是否有意外状况发生。

    新一代水汽交换器能储存的水汽研究人员做过测试,可那是在实验环境下,第一次使用她们心里也没底。

    使用仪器的其中一个研究人员把仪器放在气象专家指定的位置,随后按下机器的启动按钮。

    在机器运行的绿光开始闪烁的时候,她的心也像悬在空中。

    而气象专家也在紧张的盯着测试空气湿润度的机器。

    在机器运行一个小时之后,空气湿润度开始有明显的下降。

    地区空气湿度最好的范围在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五的范围内。

    而气象专家在经过勘验确定第一个试验地区最好空气湿度保持在百分之六十,所以在她们监测到空气湿度缓慢下降到62左右时便喊停。

    研究人员赶紧按停,水汽交换器也慢慢停下,完全停止运行时空气湿度在61。

    收集过程很顺利,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交换水汽环节。

    这下控制仪器的研究人员更加紧张,如果在真实环境下也能完美完成水汽的交换,那就意味着控制降雨成功的第一步,也能让干燥的地区稍微湿润一点。

    尤其是叶省和海云市,这两个省在没有天灾之前都是比较湿润的城市,所以受干燥影响最大。

    交换水汽的城市选的就是叶省。

    她小心翼翼地把仪器打开,随后就蹲在旁边看监测设备上显示地仪器的数据,而空气的湿润度依旧是由气象台监控。

    水汽交换器使用之后两个小时空气湿度开始上升,而所有市民手机里的湿度数据也在变化。

    湿度不断上升也引起了部分人的猜测。

    “你们有没有发现湿度一直在上升,难道是要下雨了?”

    “还真是!现在湿度已经有40了,之前天天百分之二十几。”

    “之前我还笑西北的朋友惊讶湿度有百分之四十几,现在湿度40我都高兴的大叫。”

    “小道消息,是国家研究出了新的仪器。”

    有了部分网友的消息,叶省的其他人也开始关注天气里的湿度,果然发现湿度在不断地上升。

    知情网友说的是国家研究的机器也有不少人相信。

    在第一次试验完美成功之后,研究院也终于发了一条有关水汽交换器的消息。

    【龙国研究院:经过不断地试验与调试,研究人员终于研发出能够交换两地水汽,提高干燥地区湿度的水汽交换器,这是创新型技术的成功应用。而且此仪器具有能耗低、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操作便捷等诸多优势,有望大范围使用。龙国始终坚持研究能为人民带来好处的东西。】

    “果然是国家研究的!”

    “我要睡了,希望明天醒来国家就告诉我们马上前往星际的消息。”

    “最近国家研究院的效率好高!”

    水汽交换器的成功不仅让全国人民振奋,也让研究人员终于能放松。

    而农场的研究人员也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虽然一直相信国家研究院的实力,但是真的看到水汽交换器成功使用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研究人员高兴道。

    李部长也松口气:“太好了。”

    “国家种的第三批水稻也收获了。”

    国家种第一批水稻是在许槐桑刚透露会出现极端天灾的一周之后。

    龙国一直有和粮食有关的备用方案,当没有足够的大米产出、进口量也不足时备用方案就会启动。

    国家有好几种产量极大且种植周期非常短的水稻,而且在盐碱地上也能成功种植,这些水稻唯一的缺点就是口感不好,可这个缺点在缺粮的时候不值一提。

    最开始国家进口的优质大米很多,所以不急着让许槐桑在种植空间种,但是国家也不可能毫无准备。

    所以在很多盐碱地上国家派了一群人去种植水稻。

    种植空间里拿出来的水稻还没有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品种,所以国家就一直在种已有的品种。

    以前国家不种是因为不缺,但是缺的时候国家一定会有办法解决。

    许槐桑惊喜道:“太好了。”

    她终于知道上一世国家在偏后期提供给民众的大米从哪里来。

    国家有备用方案就完全不需要担心缺粮的问题,口感不好但饱腹,在比较危急的情况谁会纠结好不好吃。

    许槐桑一直担心大米供应问题,听到这个消息她也放下心。

    “国家的规划基本完成,现在就差防寒防冻的衣物。”

    在叶省高温宁省超低温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发放了可控温的衣物,这几个月也一直在生产,就是要争取人手一套。

    可控温衣物防的就是能源出现问题,不能正常供暖或降温的时候民众靠着这套衣物也能不被环境温度影响。

    国家预计在进入基地之前衣物能够生产完毕。

    “幸好可控温的衣服用的都是新型材料,否则还缺棉花。”李部长庆幸。

    国家分不出多余的精力种植足够多的棉花,新型材料的衣服便解了燃眉之急,更何况还是可以控温的。

    许槐桑也知道国家的规划,衣物生产完成之后就是十二月份各地加工大米和小麦。

    十一月中旬就要组织人员进入基地,但是国家的军人却要等到最后三天才进去,因为他们还有事情要忙。

    比如生产足够的大米小麦、检查基地周围是否有不安全的因素等等。

    “那接下来就是我的任务了。”许槐桑思考,收文物提前完成,那保护濒危物种也要提前进行。

    “部分珍惜物种国家已经在组织运输过来,还有一些可能就要麻烦你过去了,不过文明保护空间应该能适应所有物种生存吧。”

    李部长不免有些担心,不能浪费名额所以他没有进去过任何一个空间,因此不知道系统空间的环境到底怎样。

    许槐桑想起文明保护空间物种板块分的极细的不同空间忍不住感叹。

    “放心吧,感觉系统比我们更想要保护蓝星上的物种。”

    国家肯定是以人民为主,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是国家最在意的,如果没有系统,按照国家的规划也许到天灾发生前半个月才会考虑保护珍稀物种的事情。

    由于李部长说国家会先送一批珍稀物种过来,所以许槐桑就暂时先待在农场。

    其他物种什么时候去收、从哪里开始国家也还要规划,国家要保证许槐桑的安全。

    最近天灾发生的更加频繁,基地建造都耽误了一会儿,幸好参与建造的人多,而且基地很稳固,所以并不需要担心基地在建造中就被天灾影响。

    不过国家之前估计十月份建造好,现在看来要十月中下旬才可以建造好。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会为了奖励不顾危险让许槐桑去收集珍稀物种。

    第七十章

    第一批珍稀物种很快就到达农场, 在后面到达的还有海云建工的人。

    基地建造任务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所以国家只留了三分之一的人在基地那边,剩下的人全部来到农场。

    许槐桑把所有珍稀物种全部收进空间之后便站在农场门口, 看着印有海云建工四个大字的车子停在农场附近。

    农场在海运建工的人来之前就把部分东西都给收走,现在农场里基本没什么东西。

    之前国家征求过她的意见, 问她愿不愿意留在农场, 因为进入种植空间和养殖空间的锚点是农场和养殖基地, 她如果不留在这里空间的人没法出来,里面的种植的农作物也没办法出来。

    许槐桑倒是没有意外, 从两个空间必须绑定的一个位置的时候她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所以当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其他研究人员也全部选择留在这里。

    不过许槐桑没想到国家安排国家加固农场和养殖基地的人会来的这么快。

    李部长道:“忽然不敢相信,这么快就十月份了。”

    好像许槐桑说自己绑定了一个系统要上交国家还是在昨天, 结果一转眼已经十月份。

    “也许等我把所有濒危物种全部收进文明保护空间的时候, 就是民众进入基地的时候。”

    许槐桑望着已经开始下车忙碌的海云建工的人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公布真相,进入基地。

    这两步说起来简单, 但其实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国家一直不想民众恐慌,不断地压下猜测,但是最终还是要告诉民众, 只为了给他们选择权。

    让民众在最后的时间自己选择是回到家里和家人团圆共同面对灾难, 还是就在陌生的城市。

    他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会是恐慌的,而国家压力就会更大。

    其实许槐桑也想过可不可以不告诉民众, 但不可能不进入基地, 只要国家安排进入基地就相当于告诉了所有人马上就要发生不可控的事情。

    “也不知道国家会怎么安排。”许槐桑念叨。

    国家准备的给民众居住的地址有两个, 基地和医院。

    如果让民众自己选择,可能大部分人都会选新修建的基地, 医院虽然能够更快提供医疗,但相对于基地也许会有民众觉得建筑安全系数更低。

    似乎看出许槐桑的想法,李部长道:“别担心那么多,每个人想法都不同,国家会选择医院作为第二个避难点肯定也是有把握的。”

    许槐桑点点头,她也相信国家肯定有把握,否则也不会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去加固和翻修医院。

    最近因为医院的翻修还有过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因为翻修的时候医院部分地方不可以使用,就只能安排患者去别的医院。

    幸好国家之前发了好几个有关医疗的政策,让各个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差不会太大。

    而且部分能力强在某个方面有很大名气的医生一般也是在好几个医院都有挂名,不至于耽误医疗。

    每个省市加固的医院都有至少五所,再加上基地应该完全够容纳所有人,但部分城市可能会出现比较拥挤的问题。

    又瞧了几眼海云建工的工程之后许槐桑转头离开,马上就要去其他地方收濒危物种,她要先去做点准备。

    ……

    接到加固农场工作的海云建工的人很疑惑,对于这个他们一月份接到的任务海云建工的人印象很深,国家这次又莫名其妙让他们来加固内部,还要修几个面粉加工厂和肉类加工厂。

    “国家最近奇奇怪怪的,修这么多东西。”武卫军完全不明白国家怎么又突然让他们来加固农场。

    是觉得他们上次修的还不够好吗?

    张建国道:“是加固内部再加几个新建筑,又不是我们修的部分,要是我们修的不好,国家怎么会找我们,反正不管修什么国家总有国家的理由嘛。”

    上次他们就讨论过为什么要在农场的外部加一个结构,这次又要加固内部。

    不过最近几个月也让他们知道国家不可能莫名其妙做一些事。

    武卫军摇摇头,也是,反正他们好好做个加固工作就好,材料也是国家提供。

    而且最近医院和古建筑也在做加固工作,万一就是正常的对一些建筑进行检修工作呢。

    在农场正在进行加固工作,许槐桑去全国各地收濒危物种的时候,国家也开始商讨该怎么公布。

    十一月份要公布已经是确定的事情,可也要选择让民众能接受的方式公布。

    此刻商议的人只能庆幸还有十一月才公布,她们有一个月的考虑时间。

    在这一个月期间许槐桑也把全国各地都走了一遍,大部分龙国境内可以找到的濒危物种全部放进种植空间几只。

    虽然有文明保护空间,但是国家不打算把所有数量的濒危物种都放进去,那相当于自己破坏了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被留下来的生物国家也在部分地区建立了给动物的小型避难所,也在很多地方都安装了传感器网络,保证能第一时间发现生态环境是否被破坏。

    国家也有专门评估生态环境现状的人盯着传感器网络的反馈。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在最后一批农作物收获之后,国家选择了公布末日消息。

    【龙国行政院:近日,全蓝星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极端天气灾害,包括洪涝、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愈加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特此发布紧急通告,考虑到后续灾害波及范围更广且影响更大,因此国家预计在十一月中旬以村/社区为单位进入基地或指定医院。

    在近十天人民可自由选择是否停留在当前所处城市或回到家乡,国家会为各位提供交通便利,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而非私家车出行……国家将持续关注灾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影响,希望龙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我是不是没睡醒,把星际看成了基地。”

    “果然,天灾那么频繁我就猜到肯定有大事发生。”

    “竟然真的是末日??”

    “我还以为这一年已经是世界末日了。”

    “会不会是外国势力故意发的,我不信会有世界末日。”

    “国家竟然从一月份就开始准备。”

    民众的反应和国家猜测的差不多,几乎没有极度恐慌的民众,由于国家之前不断的引导,早就猜到并且接受的人也不少。

    国家在通告里讲了从一月份到十一月份国家所有的准备。

    粮食储备量国家没有具体说,只说了很充足,足够支撑所有民众的日常消耗,还有各种国家自主研发的药物、科技等等。

    一开始并不接受的民众也差不多如预想的那样看到国家的准备之后稍微安心了一点。

    在国家公布消息之后,网上便全是关于进入基地需要带什么的视频,大多是各地政府根据所要经历的天灾考虑让民众做的准备。

    ……

    阳州

    李曼文刷着手机上各种和极端天灾有关的视频心里还是有一点不敢相信。

    虽然之前她也想过会不会有世界末日,但是真的来临的时候她还是不愿意相信。

    忽然她转过头道:“爷爷奶奶,你们要去别的城市吗。”

    不知道她们的孩子会不会希望她们去别的城市,虽然老年人肯定不想离开自己的城市,但是也说不准。

    以前是知道想见面随时可以见到,但是以后要见一面太难了,去自己孩子所在的城市肯定是最好的。

    奶奶淡然的摇摇头:“不走,这天灾也许没两年就会结束,到时候我没死的话还要继续建设阳州。”

    其他老年人都是一样的态度,阳州是她们的家乡,她们已经老了,不想再去别的城市,也不想麻烦孩子。

    “刚才我女儿给我打了电话,想接我过去。”其中一个爷爷道,“我也不想出去,在阳州挺好的。”

    他很坚定,女儿说要过来接他他也不答应,他脾气倔

    李曼文沉默,她是阳州人,父母也在阳州,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但是不知道极端天气灾害到底要多久才能结束,她还是希望爷爷奶奶能和自己孩子在一起。

    可这是老年人自己的想法,她也不可能拒绝。

    国家安排的避难点有两个,去哪里是她们先自己选择,然后国家再根据每个避难点能容纳的人数做调整。

    由于基地是刚修建的,民众也都知道,所以选择基地的人很多。

    在反复确认老年人都不打算离开之后,李曼文便问起了去哪儿。

    老年人也都有智能手机,随便在网上看看都能知道选择基地的人多一点。

    如果让她们自己选她们肯定想要选医院,因为不想给国家添麻烦,但是她们舍不得让李曼文和她们一起在医院。

    “文文,我们想让你离开村子,和你爸妈一起。”

    这是她们能想出来最好的方法,重新选一个村长,她们住去医院。

    李曼文无奈,她一听到国家说有两个避难点就猜到爷爷奶奶会这么说,她家里人也说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准备住去医院。

    “我家里人还说想来村子里住,到时候和我们一起去医院。”

    医院多好,生病了也方便及时处理,而且国家肯定不会让民众住在危险的地方,要是没有通过评估国家也不可能让医院当避难点。

    李曼文的家人以前都是公职人员或者教师,现在退休了也不想让国家为难。

    在国家公布3012年就会世界末日之后,各地人民都在准备东西,商量该去哪一个避难点。

    一个村或者社区人也挺多,想法不可能全部一样,所以意见不同的人也可以以两个村的名义报上去,国家也默认可以这么做。

    而国外部分国家也看到了消息,龙国之前来撤侨的时候也提到过世界末日的事情,虽然知道龙国气象技术很厉害,可还是将信将疑。

    但龙国跟自己的民众都公布这件事,那肯定就是真的,他们不得不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