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婚后的第三十三天
《重生之贤妇不闲》最快更新 [lw77]
崔恒依旧目不斜视,岿然不动。mshangyuewu
一阵风从他身边拂过,吹得他衣诀纷飞,身上玉珏伶仃作响。远远望去只觉他身姿挺拔,犹如一只逆风而行的孤鹤。
察觉到身边人的视线,崔恒转头,正好与监丞蔡齐视线对上。
看他朝自己微微点头,崔恒也略一颔首回礼,两人心照不宣各自移开视线。
官家听到消息,半晌没有动静。
后面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他到底是何想法。就在这时,只听官家爽朗笑道:“民间出英杰,实乃喜事,来人。”
他朝着近身的内监与侍卫吩咐:“传本次竞渡的前三名觐见。”
姜蓉与大姑姐只见楼下人群逐渐散开,而比赛结束的队伍也慢慢从终点划了回来。一路上,他们昂首挺胸,举着船桨与围观的百姓们相互招呼,引得岸边传来阵阵欢喝声。
就在他们回到起点后,只见一内侍模样的人领着几名侍卫,向众人说了些什么。随后,那几支获胜的队伍内部就爆发一阵喧闹声和谈话声。
“肃静!”徐公公沉着脸喊道:“跟咱家走吧。”
那几十个人顿时乖巧如同鹌鹑,乖乖地排着队,低头跟着徐公公走去。
难道是官家要觐见他们?说实话,姜蓉还从没有见过官家呢,这一瞬间她竟有些羡慕他们。
比赛结束,崔恒应该也快回来了。
于是姜蓉和大姑姐派人去下面收投注的彩头,两个人坐在圆凳旁吃着果子,品着清茶,等崔恒散朝一起回家。
姜蓉这才知道,大姑姐竟是六个队伍全投了。只是她喜欢的那两支多投了几注,遗憾的是,她喜欢的那两支都没能夺魁。
姜蓉本以为自己也算是个投机者,没成想,姑姐比她更会雨露均沾。
而让两人念叨的崔恒,此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因他也难以确定,自己出于怜悯而产生的冲动之举,对这些可怜的农人来说,是福还是祸?
这一切,都取决于那坐在高台之上的官家。
等那些划舟的农人来到高台之下,群臣中瞬间爆发一阵骚乱。
这些人,不说有壮实的肌肉,怎生还有些面黄肌瘦,就是他们?赢了官家每日练武不辍的禁军。
禁军们也注意到了对手的瘦弱和窘迫,有些人羞愧地低下了头,而有些依旧高傲地挺着自己倔强的头颅,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会败于这样的对手。
官家平日里见多了汴京城百姓们昂扬乐观的风貌,此时,一见到这样孱弱怯怯的百姓,一时之间还有些恍惚。
这还是住在汴京周边的百姓吗?怎生得这般瘦弱干枯。那离汴京更远的百姓们,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真的如那些地方官所报的那样,是安居乐业吗?
他本就一直不信,但此时,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他眼前。那张薄薄的遮羞布顿时被扯下,露出一颗懦弱、逃避的心脏来。
官家脸色微凛,见这些农人神情惊慌,动作拙劣地朝他跪拜行礼。一旁的禁军则动作规矩,整齐划一。他心中突然有些不是滋味,随即摆手示意:“免礼吧!”
“你们就是这次的魁首?”他清清嗓,朝着那群低头的农人轻声询问。
“是,陛,官家,草民们就是。”
其他人不敢做声,他们在路上就推举出肖大春来代表他们说话。肖大春见他们的官家竟然真的同他们说话,一时间紧张得连话都快说不出。
他抬起头飞快地瞥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官家,随后赶紧低下头。
“大胆,官家面前不得无礼。”徐公公见这胆大的刁民竟敢直视官家天颜,挺身而出训斥肖大春。
肖大春本就紧张地跪在地上,见被官家亲信呵斥,吓得腿都软了,整个人朝前扑在地上,不敢再抬头。
官家瞥了一眼徐公公,笑道:“行了,都平身吧。今天端午佳节,本应与民同乐,在外不讲那些虚礼。”
肖大春一行人这才颤颤巍巍起身,看着早就站直的禁军,他们心中顿生强烈的自卑之感。
但他们心中谨记着崔御史的嘱咐,千万要沉住气,等待着上面的官家对他们的垂询。
“你们这次龙舟得第一,可有什么技巧?”官家好奇发问,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些瘦弱的身躯,竟然能爆发那么强大的力量。
肖大春这会已经缓过来了,他嘶哑着嗓子,恭谨回道:“回禀官家,草民们自小都在湖区长大,从小就与水为伴。等到年纪渐长,我们就会参加村里组织的龙舟赛。我们村子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已经延续数百年了。草民们划龙舟时间短的已有几年,长的已经快三四十年了。”
嚯,竟然这么久,这也难怪禁军失手。这几十年的功夫,就算熟米夹生米,翻来覆去这么多年,也得把生米给夹熟了。
官家抚须询问:“你们那年年都举行龙舟赛?那可误了农桑?”
见官家果然将话题往这边引,肖大春等人也十分高兴,他敛神继续回道:“官家,草民们都是农忙歇息时间才去水上练习划舟,并没有耽误农桑。但最近几年,村里已经不再举办龙舟赛了。”
“哦?那是为何?”官家不禁追问,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风俗,竟然说断就断。
“官家!”刚刚还在好好说话的肖大春等人,此刻却神情悲伤,语调哀婉,再次匍匐在地,猛地向官家磕头。
“求求官家救救草民们,给草民一条活路吧!”
好好的行赏会突然变成了御前诉冤,一时间,大家都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大胆!”左侍郎上前呵斥。
“护驾!”
侍卫们迅速将官家围拢,做防御状。
见底下的平民们仍然低头,默声哭泣,官家在犹豫一晌后,挥手示意左右退下。
他坐在高椅上,让这些人起来好好说话。
“有何冤屈,好好诉说,莫要再哭了。”底下的这些人有的年纪说不定比他还大,此刻却也如稚子一般嘤嘤哭泣。
官家看着心中颇为酸涩。
肖大春等人此刻虽仍情难自抑,却也赶紧收敛情绪,将事情逐一道来。
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五年前,百洲镇闹了洪灾。汹涌而来的洪水,很快将这片水域发达的低洼土地淹没。
一时间,民不聊生,许多家庭妻离子散。
他们幸运的,却也是不幸的。等到洪水散去,常见的瘟疫没有到来,却来了一个瘟神。
本身处在水乡的他们,物产丰富,只要不遇大灾,稍微勤快些的人家,日子都还算过得下去。
可是突如其来的灾害,让他们失了一年的收成不说,家园被毁、家庭也接连破裂。
最开始那位白老爷打着赈灾的旗号为他们供应了清粥,等他们家人生病,无处可去时,又好心借他们银子治病。
可是到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些契书上都是写的他们将土地抵押给他用以借款。逾期不还者,则将土地流质给白老爷。
等他们明白过来,村里的大多数土地都已经成为白老爷的囊中之物。
他们不是没想着与他好生商量,将日期再缓一缓,但一向和颜悦色的白老爷在那个时候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就这样,为了留在家乡,百洲镇受了灾的村民大多都成了白老爷的佃农,百洲镇变成了白洲镇,大半个镇子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村民们也想过反抗,也试图去告状。但无一例外,反抗的带头鸟在一夜之间莫名消失不见,连家属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去告官的村民,走出村门后再也没有回来。
剩下的村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认命劳作。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填饱肚子养活家人。
村中临近水源的土地十分肥沃,但仍然有些地界不能算作良田。那位白老爷却将所有的土地全部算作良田,要他们交七成的租子。在收缴时,还得将谷斗堆成尖尖,再赖上个三斤,剩下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穿嚼用。
也幸好村中还有些公田,他们靠着那些池塘和几块公田勉强维持生计。农忙时耕作,农闲时种菜,采莲,种藕。
但近两年,年景愈发不好。他们的收成越来越差,白老爷却仍然要他们按照之前的数量缴纳租子,交不出的就得拿银子抵。
可他们之前的房子和积蓄都已经被洪水冲走,又哪里来的银子。他们仅剩的财产除了那些公田,就只有人口了。
为了生计,许多家庭的壮丁在寒冷的冬日,仍泡在半人深的池塘中挖藕。
在赤炎的夏日,他们日夜不歇地开垦荒地,采收菱角莲子,希望能多得一些收成。
即便是这样辛苦,除了留下一身病痛,他们也没攒下多少银钱。
近两年已经陆陆续续有人家撑不住开始卖儿卖女了,留在村里的也多是面黄肌瘦,没几个人样。
有些时候,他们是真的无比羡慕那些逃离家乡,来到汴京务工的同村人。
也是他们替村里联系上了那位仿若谪仙的崔郎君,也不知他使了什么手段,这才让白老爷将人放了出来。
听着台下的农人字字泣血的控诉,官家震怒非常。他实在难以想象,离汴京这么近的距离,就有人胆子这么大,敢只手遮天,将良民变佃农,靠着剥削百姓获取不义之财。
官家腾地站起身来,他的视线在身后的臣子身上来回逡巡。
忽然,他厉声呵斥:“在朕眼皮底下竟然有此等蛀虫!这些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五年,五年来,却一直无人问津!无处可求!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他指着大臣们训斥:“朕问问你们,听得他们的遭遇,你们的良心会不会痛?你们读书入仕的初衷何在?农人吞声饮泣,这就像是一个耳光赤/裸/裸地在打朕的脸上。”
他越说越气,指着自己脸的手有些颤抖,语气也出离愤怒。
“丁正!”官家点出宰相名字。
宰相丁正与副宰参知政事李桁接连出列。
“朕记得,五年前那场洪灾,朝廷明明有拨款赈灾,那赈灾的银子去哪里了?负责赈灾的人是谁?给朕好好的查!”
众臣噤若寒蝉,纷纷下跪请求官家息怒。
对着下跪的农人,官家霎时间收敛怒气,抚慰道:“快起来吧。你们都是朕的子民,没有照料好你们,已是朕的过失。你们带着魁首的彩头安心归家,后面会有官员去处理此事的。”
农人们高兴地起身,他们本以为这件事闹到官家面前也得不到解决,还可能要被治罪。没想到,官家竟然真的受理了!
他还这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们的官家真的是明君啊!
村民们这辈子都没想过还能有得见天颜的时候,更别说与官家说上几句话了。
他们心中感动,眼含热泪,向官家再三鞠躬叩首,拜别。
肖大春离开前没忍住转身朝官家后头那个清瘦挺拔的身影看去,见他若有所觉,朝肖大春微微点头。他这才安心离开,跟上村人的步伐。
望着外头明媚的天光,他刚止住的眼泪再次情不自禁地落了下来。但这一次,他是开心的,怀揣希望的。真希望他们以后的日子,也能像这汴京一般,布满灿烂的阳光啊。
“至于第二,第三的名头,朕远远看着,是白舟龙首先过终点,便定你们第二,禁军第三。此事,就此定论。”他看着另一边的队伍,对他们温声说道。
白舟队伍不是汴京人士,他们是靠着船只四处游商的商人,听得汴京举办比赛,奖励还不少,便也报着好奇的心态报了名。
一开始他们根本不敢超了禁军,但看到有人胆子天大,竟敢领先一步,他们便也冒险一试。
谁知真能白捡个六千贯,这够他们一年的收成了。于是,也领了奖赏,兴高采烈地退下。
等百姓们走完,剩下的臣子们这才感受到官家之前的态度是多么的和风细雨。
百洲镇一案,官家震怒,下令彻查。
当日便命崔恒为钦差领三千兵马前往百洲镇纠察白承平及其同党,另处理当地百姓田地善后事宜。
在朝中,则调动御史台察院门下监察御史九人,稽查百官,务必查清五年前赈灾款流向。
御史在明,皇城司在暗,朝堂暗流涌动,霎时风气肃清。一时之间,端午的欢乐气氛消散一空,御史台忙得焦头烂额,百官人人自危。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腊月廿三,家中晚上敬完司命灶君,我突然想起今天是北方的小伙伴过小年,加更一章,祝大家小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