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袁隗散发最后的余热
袁隗这个时候还笑得出来,丝毫没有把樊稠放在眼里。
樊稠大怒,想要给袁隗一点颜色瞧瞧。
张济拦着樊稠,看了一眼面无惧色的袁隗,劝说道:“我们还是把他带回去,让主公自己处理吧。”
樊稠冷哼一声,收回大刀,下令道:“查封太傅府,所有人都带回去。”
樊稠和张济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很快就回来向董卓和李儒汇报情况。
李儒见两人这么快就回来了,心中生疑。
结果一听两人说明的原因,李儒心中更是疑云重重,这是为什么呢?
李儒抚须自言自语道:“看来这袁隗早就有打算可,袁基、袁懿达等人应该是被他提前送走了。”
“可是袁隗他自己为什么不走,留下等死吗?”
董卓却不纠结这个,大手一挥下令明天把袁隗拉出砍了。
……
次日清早,太傅袁隗以谋逆的罪名被抓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洛阳,百官公卿大为震惊。
这是董卓亲自下令的,这要是换成别人下令的,百官公卿一定会去求情一番。
但那是董卓,连皇帝都敢废的狠人,说不准连为袁隗求情的一起杀。
袁隗双手被绑在身后,双脚被锁上脚镣,背后插着一个谋逆的牌子。
但是袁隗面无惧色,一步一脚印地向刑场走去。
刑台之上的袁隗看着台下的众人,有昔日的官场同事、好友,放声大呼道:“老夫袁隗忍辱负重,屈于董贼之下,为得就是有朝一日匡扶汉室!”
“可惜老夫看不到汉室复兴的那一天了。”
“我袁氏子弟誓与董贼势不两立!”
“先帝啊,老臣愧矣!”
“今日,唯死而已!”
“……”
面对袁隗慷慨激昂地讲话,在场的众人无不泪流满面,伤感不已。
昔日的官场上的同事、好友等人也只是无能为力在心中地高声呼道:“太傅走好!”
而此刻刑场周边的小院之中,一大批布满了手持刀剑、弓弩的西凉士卒,正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击。
而小院正后方,一处高耸的阁楼之上,李儒在站立于此,凝望着刑场。
看着袁隗在那里留下最后的遗言,李儒眉头愈发凝重,口中喃喃道:“怎么还没有人动手?”
昨夜袁隗轻松被拿下,李儒心中疑惑不已。
袁家四世三公,经营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一支精锐护卫太傅府。
所以李儒又在今天布下陷阱,故意当众将袁隗斩首,企图引起袁家的暗卫或者一些蠢蠢欲动的反对者来劫法场。
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人出手劫法场,让李儒更加琢磨不透。
袁隗越讲越起劲,李儒知道不能再等了,袁隗的话讲得实在太多了,早知道就堵住他的嘴了。
李儒一声吩咐下,一名士卒小跑到监斩官樊稠耳边,嘀咕了几句。
樊稠扔下令箭,大喝道:“斩!”
至此东汉袁氏家主,太傅袁隗就此授首。
与此同时,袁隗为国捐躯,遇害的消息,也被星辰组织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大汉十三州。
在星辰组织的刻画下,袁氏被塑造成了忠君爱国,为大汉呕心沥血;太傅袁隗更是无畏无惧,以身饲虎留在董卓,只是最后计不成,以身殉国。
一时之间,天下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为袁隗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为之感动。
同时也让袁氏子弟受益匪浅。
后来的日子里,天下许多有志之士,决心加入袁绍、袁叙、袁术等袁氏阵营,投奔人员络绎不绝。
袁隗以其年迈的身躯,发挥了自己最后的价值。
以自己的死将袁氏的名望推到了另一个巅峰之上。
在袁绍、袁术、袁叙三人在之后的争霸道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袁叙是受益最多的人,不仅得到了三大组织方與、重溟、星辰效忠;还得到了袁氏大量资源。
……
袁隗被杀的消息传到了汜水关前,联军大营之中。
袁遗、袁绍、袁术、袁叙四人纷纷痛哭不已。
韩馥一众袁氏门生故吏也无不垂泪。
其余众人纷纷上前安慰他们。
原因是不久前,袁隗的首级已经送到汜水关,并附上董卓的威胁信。
袁绍此刻眼眶通红,咬牙切齿道:“董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待董贼来了,我要亲自斩下他的狗头,以叔父在天之灵!”
袁叙也是神情悲伤道:“小弟愿为先锋,为叔父报仇雪恨!”
但袁叙心中暗道:“叔父,我已经给你写信说明了情况,你为何还不走呢?”
袁术也一副怒目切齿的样子,怒道:“董贼,我袁公路要将你碎尸万段,以泄我心头之恨!”
因为袁隗之死,联军暂停了攻打汜水关。
一方面是李傕和郭汜带着五万大军到了,而且汜水关易守难攻,联军人数上的优势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另一个方面联军连攻数日都被李肃和赵岑两人联手守住了,联军士兵也要好好休整一番,准备应战即将到来的董卓主力大军。
……
数日之后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真是一个适合踏青赏花的好天气。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游玩的好天气,汜水关这边却爆发你死我活的战争。
“咚咚!咚咚!咚咚!……!”
响彻云霄的擂鼓声振奋着人心,双方的大军快速列阵完毕,对阵于汜水关外宽敞的空地之上。
汜水关城楼之上,董卓身披黑甲,身后站立着一众西凉将士,眺望着远方,时刻注视着战局。
汜水关外,一排排的铁骑整整齐齐列阵在前。
当先的军阵由并州军和西凉军两支边军组成的骑兵军团。
骑兵军团散发着浓烈的战意,犹如一只猛虎矗立于此,随时蓄力出击,撕咬对方。
而联军这边则是一望无际,密密麻麻的士兵,组成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军阵。
无数的刀枪树立,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发出明晃晃的亮光,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