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 257 章 v 我告诉你个秘密
李玄霸没有立刻答应苏威的要求 , 苏威却开始做后续的事 。
他频繁地在公众场合宣扬自己的政见 , 并不断拜访和游说其他大臣支持自己 。
裴世矩冷眼看着 , 好像苏威就算李玄霸不答应他 , 也要往死路上走似的 。
苏威的儿子苏夔很有才华 , 不仅通音律 , 还在雁门之围中有战功 。
他与李玄霸有交情 , 虽然比李玄霸大二十多岁 , 仍旧自认为是李玄霸之友 。 李玄霸给苏威行贿的时候 , 常直接通过苏夔 。
当然 , 在李玄霸心中 , 苏夔的地位比熟人还要低一档 , 属于 “ 认识的人 “。
裴世矩知道苏夔自以为是李玄霸的友人 , 建议李玄霸召见苏夔 , 问问苏威真实的想法 。
李玄霸想起苏夔这个人 , 略有些头疼 。
苏夔此人 , 和荥阳郑氏还有点瓜葛 。
苏夔才高气盛 , 虽其父当时权倾朝野 , 但他向来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名声都是自己闻出来的 , 和父亲无关 , 并以身践行此事 。
说实话 , 他的自傲不是自负 。
杨素也是个恩才傲物的人 , 对同僚也常嘲笑 , 只对真正有才华的人特别青睐 。 他就和苏威开玩笑 , 说 「 杨素无儿 , 苏夔无父 “ 意思是我好倒霉啊 , 儿子都很没用 ; 苏夔也好倒霉啊 , 他如此有才华的人居然有一个平庸的父亲 。
苏威是个小心眼 , 第一次听到别人嘲笑他还不生气 。
因苏夔是如此狂傲的人 , 在隋文帝召集群臣商定宫廷乐礼时 , 虽然苏夔官职卑微 , 也坚持己见 , 与同沛国公郑译争执 , 力压郑译胜出 。
郑译当时是荥阳郑氏的领头人 , 隋文帝篡位有力的盟友 , 一直以隋朝建立头等
功臣自居 。
苏夔可不管你出身什么世家 , 也不管你是什么功臣 , 反正你就是错的 。
郑译等人输不起 , 当他得知隋文帝不满苏威身居高位后太过高调 , 与朝臣肆意交好后 , 就与同输了的国子博士何妥上奏苏威结党营私 , 苏威和苏夔都因此获罪 。
薛道衡是苏威挚友 , 对苏夔也十分喜爱 , 便是在此事中被牵连流放岭南 。
苏夔此人太过狂妄 , 获罪了也不服输 , 写了十五篇 《 乐志 》 以证已见 。
隋文帝哭笑不得 , 几年后起复苏夔 。 后来的元德太子杨昭以苏夔为友 , 将苏夔推举给隋文帝 , 隋文帝也对苏夔对礼乐的见解赞不绝口 。
所以此事虽然隋文帝判了苏威结党营私 , 但大隋的君臣都用实际行动表示 , 他们支持苏夔还真不是因为苏威的权势 。
荥阳郑氏以儒经传家 , 世称大儒 , 礼乐是儒家的领域 。 但郑译身为沛国公和考臣 , 居然输给了小辈苏夔 , 好一阵子抬不起头 。 苏夔也很厌恶输不起就出盘外招的郑家人 。
李建成与荥阳郑氏结亲时 , 苏夔本来也连带着对李世民和李玄霸态度冷淡 。 但他的好友杨昭对李世民和李玄霸很友善 , 多次为三人牵线搭桥 ; 唐国公府又陆续传出李二郎和李三郎与李大郎不睦的传闻 。 苏夔渐渐便摒弃了偏见 , 与李世民和李玄霸熟
然后 , 苏夔很快就发觉自己和李世民合不来 , 只和李玄霸交好 。
原因无他 。 苏夔狂妄自傲 , 自认为乐礼的学问上自己天下第一 ; 李世民看似没有狂妄自傲过 , 骨子里却是一个 “ 我第一阿玄第二 “ 的人 , 他见不得别人比他还狂妄 ,
更见不得李玄霸钻研乐礼的时候 , 苏夔说李玄霸才华一般 。
于是两人虽说不上相看生厌 , 也很难长久地相处 。
李玄霸只要不对亲朋好友 , 都能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 苏夔自夸的时候 , 李玄霸只会在旁边鼓掌说 “ 啊对对对 “, 所以苏夔以为他和李玄霸当是有友谊的 。
哪怕因为年龄差距 , 自己已经在朝为官 , 很难与李玄霸多接触 。 但倾盖如故 ,
他与李玄霸即使几年未联络 , 也当是好友 。
李玄霸得知苏夔的愚法后 , 表示自己已经很习惯这种单方面的好友 。
世人都认为有才华又地位高的人都当是自傲的 , 所以不会认为李玄霸让人如沐春风的体贴只是面对陌生人的宪套 。
李世民常叹气 , 阿玄这样是难以交到真正朋友的 。 不过没关系 , 他可以帮阿玄交朋友 。
苏威在隋炀帝摆烂时彻底破防 , 一改以前的明哲保身 , 对隋炀帝疯狂阴阳怪气 。 隋炀帝在当眷眼瞎说还要四征高丽的时候 , 苏威嘲讽隋炀帝 , 把百万民贼招安了 , 大隋就能多出百万自带干粮的大军把高丽打得满地找牙 。
隋炀帝气急败坏差点杀了苏威 。 若不是他也知道现
在大隋局势不太好 , 苏威这个考臣不能说杀就杀 , 苏威大概就已经完蛋了 。
此事后 , 苏威全家都被贬官为民 。
恩才傲物之人常也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 苏夔因此陷入抑郁 。 武德年间 , 苏夔母亲逝世 , 苏夔便伤心过度 , 跟着一同去了 。
这一世苏威也阴阳怪气 , 但李唐建立得太迅速 , 苏威也成功在李唐为官 , 苏夔的心态还算好 。 因没吃太多苦 , 苏夔的母亲也还活着 。
更重要的是 , 虽然亦师亦友的薛道衡与苏威感情变淡了 , 但与苏夔的感情仍旧很好 。 有薛道衡为榜样 , 苏夔现在摩拳擦掌 , 势要在大唐做出一番事业 , 整个人英姚焕发 。
他英姿焕发 , 就常去骚扰李玄霸 。
苏夔认为 , 他作曲 , 李玄霸写词 , 他们当是伯牙遇子期 , 高山遇流水 , 是大唐新知音 。
李玄霸却是个假文豪文抄公 。
虽然他不是不能多抄几首词应付苏夔 , 但能让他绞尽脑汁从脑海里搜刮应景诗词的隋炀帝连骨灰都被扬了 , 他实在是不想再折腾自己不喜欢的事 。
李玄霸推脱自己政务繁忙 , 现在无法再专注乐礼和曲子词 , 灵感枯竭 。
苏夔说没关系 , 他天天给李玄霸弹曲子 , 李玄霸一定能恢复灵感 。
李玄霸看见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还一脸天真赤诚的苏夔 , 被嘻得说不出话来 。
薛收与苏夔是真正的如异性兄弟般的友人 , 他笑得前俯后仰 , 常在苏夔面前出馒主意 , 给苏夔创造更多令李玄霸尴尬的机会 。
友人们都知道 , 李三郎面硬心软 , 哪怕不想搭理苏夔 , 但苏夔对他捧出了一颗火热的友谊之心 , 李三郎就很难强硬拒绝 , 只能自己吃瘪 。
如果李玄霸问苏夔 , 苏夔肯定会详细地将父亲的状况告诉李玄霸 。
苏夔相信李玄霸 , 他相信李玄霸与自己一样都是如高山白雪一样的高士 , 绝对不会害人 。
所以李玄霸就更不愚问了 。
裴世矩不知道李玄霸居然躲着苏夔 , 见李玄霸面有难色 , 以为李玄霸与苏夔有什么间隙 。
荥阳郑氏虽然已经败落 , 但在荥阳郑氏还是唐国公府亲家时 , 苏夔可能与李玄霸有冲突 。
裴世矩委婉道 :“ 苏夔虽性格带刺 , 但品行不像苏威 , 更像薛玄卿 。“
李玄霸叹气 :“ 我知他品行很好 , 我只是 … 只是有点应付不来 。“
面前是半个师长 , 李玄霸没有藏着拔着 , 将除了文抄公很麻烦之外的烦恼告知了裴世矩 :“ 我本就不喜欢舞文弄墨 , 只是为了讨好隋炀帝才勉强自己 。 他视我为知音 , 我真是 … 都是薛伯褐的错 ! 他在岭南吃一辈子海风吧 ! “
裴世矩嘴角抽搐得停不下来 , 揉了两下嘴角才控制住自己无语的表情 。
他的两位弟子为何总是有奇奇怪怪的烦恼 真是麻烦的晚辈和学生 。
你不喜欢就直说 , 难道还担心苏夔不高兴 你不是说与苏夔不熟悉吗 他不高兴与你有何干系
薛伯褒也是 , 你在中间掷掇个什么 , 如此轻浮 , 就算你是薛玄卿考来子 , 也被薛玄卿宠得太过不知分寸了吧 !
裴世矩道 :“ 你不想就罢了 , 我去问 。 他当会如实回答我 。“
就是我和他可能吵起来 , 甚至打一架 , 非常不体面 。 裴世矩在心里补充 。
李玄霸也知道若裴世矩和苏威谈真心话 , 第二日魏征就要弹勋裴世矩和苏威在长安城大街当众厮打追逐 , 有失体面了 。
他又叹了口气 , 道 : “ 苏夔是个人才 , 将来迟早会被二哥重用 , 我还是当习惯与他相处 “
原本历史中虽然唐太宗骂苏威是大隋奸臣 , 苏夔也未在大唐出仕就去世 , 但苏夔之子苏劲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 另一个儿子苏宣的女儿还是李承乾的太子妃 。
骂归骂 , 唐太宗对苏家人的才华还是很认可的 。
太子妃苏氏在李承乾离世后的 , 独自抚养庶子和亲生子长大 , 二子皆是有才有德之人 , 孙儿李适之还是一入天宝就被逼死的唐玄宗开元盛世名相之一 , 可见苏氏养娃的本事 。
可惜李承乾这个大龄叛逆娃 , 苏氏实在是带不动 。
另外一提 , 李承乾是十六岁和苏氏成婚 , 但他十一岁就有了长子李象 。
李玄霸想着就头疼 。 或许不仅二哥不太会教孩子 , 嫂子也 … 也过分溺爱孩子了 。
嫂子这一胎不一定是儿子 , 如果是儿子 , 也比李承乾晚几年出生 。
但能被溺爱孩子的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选为儿媳的人 , 肯定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 。 以二哥和二嫂的性格 , 哪怕苏氏年纪比自
己儿子稍大一些 , 也会扒拉进自己儿子后院 。 年纪稍大几岁还能更早生孩子 , 说不定夫妻二人更高兴 。
虽然李玄霸不会告诉二哥和二嫂原本的太子妃是谁 , 让二哥和二嫂重新挑人 ,
但哪个世界的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喜好应当都是相同的 。 李玄霸预见了将与苏夔结亲的未来 , 也只能硬着头皮与苏夔缓和关系 。
苏夔完全没发现李玄霸与他关系僵硬就是了 。
至于苏威愚要改革功勋授田会不会让苏家败落 , 以至于苏氏无法进入皇家 , 李玄霸只能说 , 不要小看他二哥 。
无论是原本历史还是如今的现实 , 贞观君臣都进行了不少大刀阔斧会触及别人利益的改革 。
在其他朝代 , 史书中总说标某大臣主持改革 ; 在贞观年间 , 史书中只记载唐太宗进行了改革 。
房玄龄 杜如晦 还是干古喷子魏征 他们在改革中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如削减官职数量等得罪人的改革定是出自房玄龄之手 。 但史书对他们一笔带过 , 只强调
“ 唐太宗 “。
对改革派的大臣 , 用他以强国 , 杀他以平众怒 , 是皇帝常见的做法 。
二哥却是做不来这等事 , 从他手中颂布的政策 , 责任都是他自己背 。
所以李玄霸才对在贞观年间任何的改革都慎之又慎 。 臣子背锅和皇帝背锅 , 对朝堂的影响太不同了 。 以二哥的倔强 , 让现在还年少气盛的他做出冤枉忠臣以平息臣子怨愤的事 , 比让他戒糖还难 。
李玄霸揉了揉太阳穴 , 感觉脑袋好疼 。
裴世矩心疼道 :“ 你只是监国亲王 , 若遥到头疼的事 , 大可告知陛下 。 朝中还没有不能等几月的紧要之事 , 待陛下回复也来得及 。“
李玄霸没好气道 :“ 二哥惯爱压榨我 , 若是其他人坐镇长安 , 二哥会认真思考 ;
对我 , 他只会抱怨我为什么烦他 , 他正打仗呢 , 让我自己看着办 。“
裴世矩 : …“
裴世矩道 :“ 高昭玄在 , 他会拦着陛下 “
李玄霸道 : “ 二哥根本不会让高考师知道这件事 。“
裴世矩 : …“
看来还是高昭玄罚得少了 。
裴世矩虽无语 , 也知道李玄霸的预判可能是正确的 。 他不由埋怨苏威 , 为何不等陛下回来再搅风搅雨 , 非要给李玄霸制造难题 。
李三郎只是一个监国亲王 , 这等重责哪能让李三郎背
心里有再多不愿意 , 李玄霸还是出宫去找苏夔一叙 。
苏夔见李玄霸在晋王府见他 , 惊讶道 :“ 你唤我入宫便是 , 我不觉得麻烦 。“
李玄霸 :““ 我只是好久没回家 , 回来喘口气 , 和你没关系 , 不要擅自自予
苏夔就是很感动 , 感慨李玄霸这个友人真是太体贴 。
李玄霸在苏夔又要问他要琴的之前 , 把话题拐到正事上 :“ 苏伯父受了什么刺激 , 怎么如此激进 “
李玄霸语焉不详 , 苏夔也知道李玄霸问什么 。
他失笑 :“ 父亲一直对被隋炀帝驳回的上策耿耿于怀 。 只是隋炀帝不可能同意他的献策 , 他说再多也无用 , 便作罢了 。 他相信陛下是明君 , 不仅会认可自己 , 也能顺利执行这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 便坚持上书了 。“
苏夔笑了笑 , 收起笑容 , 神情略有些悲伤 :“ 父亲年纪大了 , 身体也不大好 。 他常说自己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 说不定还活不过自请镇守边疆吃苦的薛考师等友
人 。 若不快些把这件事办妥 , 他就无颜与这些友人并列了 。“
并列 … 李玄霸沉默 。
平时都看不懂气氛的苏夔此刻像是能看透李玄霸的内心似的 , 道 :“ 我知道无论是你还是世人 , 都不会将父亲与薛者师 、 高公等人并列 。 父亲在大隋的权势远远高于他们 , 但名声比他们远远不如 。 正因为不如 , 父亲才不甘心 。 父亲其实是很重名皂人 。
李玄霸道 :“ 苏威其性狠废 , 不切世要 , 求名太甚 , 从己则悦 , 违之必怒 , 此其大病耳 。“
苏夔对李玄霸不容气的笑了笑 , 道 :“ 此乃隋文帝之语 。 大德也听过 7“
李玄霸道 :“ 是啊 “
在隋文帝时期 , 苏威无论是广结群臣还是经营声望 , 就只为了两个字 ,“ 求名 “。
他本就是非常看重当世名和身后名的人 , 也曾是能在隋文帝面前据理力争不肯妥协的人 。
只是 「 求名 「 之心敌不过对身家性命的害怕 , 让他成为了隋炀帝身边那个阿谈寸承的五贵 。
苏夔道 :“ 不过我以儿子的角度来看 ,
父亲此举也不仅仅是求名 。 大德可知我祖父 7“
李玄霸点头 :“ 知道 。“
苏威的父亲是西魏实际掌权者 、 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肱股之臣苏绰 。 宇文泰富国强兵的改革都有苏绰参与 。
后世网络上对苏绰的了解大概是从一个知乎人编的 “ 用清官和贪官相互制衡 “
假文章 。 或许许多人不知道苏绰这个名字 , 但对这篇文章略有耳闻 。
真实的苏绰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儒臣 , 精通数理和度支 , 一生勤俭朴素 , 为西魏鞠躬尽痴 , 四十九岁便死于积劳成疾 。
他为宇文泰所上的 “ 六条诏书 “, 其一便是 “ 均赋役 “, 调济贫富 , 不可征贫弱而免除豪强的赋税 , 断不可能提出让宇文泰养贪官害民的事 。
苏威刚做官就能有如此大的声势 , 与他是苏绰之子分不开 。
苏夔道 :“ 祖父在世时 , 西魏正处于战火中 。 为了尽快使西魏强大 , 祖父制定了许多严苛敛财的赋税政策 。 祖父离世时 , 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
李玄霸道 :“ 今所为者 , 正如张弓 , 非平世法也 。 后之君子 , 谁能弛乎 7“
苏夔眼眸一亮 , 脸上笑容复起 : “ 大德又听过了 。“
李玄霸心道 , 他刚从记忆殿堂中把这句话调出来 。
这句话并非出自 《 苏绰传 》, 而是出自 《 苏威传 》。
苏绰死时仍旧对自己制定的严苛法令耿耿于怀 , 很担心这些战时法令会延续到和平时期 , 变成害民虐民的凶器 。 苏威一直将父亲的遗憾记在心中 , 入大隋为官后 ,
对 「 奏减赋役 , 务从轻典 “ 颇为上心 。
那段记载中 , 苏威不仅用严厉的语言劝谏隋文帝节俭 , 还在隋文帝气得亲自提刀杀人的时候挡在隋文帝面前 , 堵住隋文帝的路 , 简直与魏征一样 。
他还从这段 《 苏威传 》 中 “ 看 「 到 , 苏威奏请减少功勋授田 , 竟是从隋文帝时亨开始了 。
他劝隋文帝 , 隋文帝不听 ; 他又劝隋炀帝 , 隋炀帝也不听 ; 现在他到了大唐 ,
又上书大唐的皇帝 。
李玄霸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 或许没有任何外因 , 苏威仍旧会上这一道献策 , 只是不会如现在一样不顾一切地想要实现它罢了 。
李玄霸道 :“ 现在前线正在打仗 , 苏伯父却要削减功勋的田地 , 这可能会造成前线将领的不满 。“
苏夔道 :“ 正因为陛下正在亲征西突厥 , 父亲才要推动此事 。 否则征讨西突厥
后 , 不知又要赐多少永业田给功勋 而陛下亲征 , 将领们不敢居功 , 断不敢生事 。“
李玄霸开玩笑道 :“ 你难道也听了我二哥喜欢和部将抢功劳的闲话 “
苏夔笑道 ; “ 这怎么是闲话 是那些将领们自己没用 , 不能为陛下分忧 , 自己传出的酸言酸语罢了 。 真正的名将 , 当如代国公李靖将军和大德你 , 陛下可曾 「 抢过你 -
人的功劳 。“
李玄霸道 :“ 李靖就罢了 , 我只要跟在二哥身边 , 从来捞不到上战场的机会 , 哪怕上马也能被他踹下去 , 远不如二哥的部将 。“
苏夔哈哈大笑 。
他一边笑一边十分不见外地往李玄霸书房走 。
李玄霸与他聊得开心 , 没反应过来 。
当苏夔推开他的书房 , 抱住他的琴时 , 李玄霸才脸色瞧间煞白 。
苏夔笑道 :“ 来 , 大德 , 我们合奏一曲 !“
奏你个大头鬼啊 …
李玄霸眼神左右飘移 , 瞩到了书房隔壁的小书房中两个探出来又缩回去的脑袋 。
他露出了和蔼的微笑 :“ 今日唤你来 , 可没时间让你抚琴 。 苏伯父之事是次要的 , 我有一件事很头疼 , 只能嘱托给你 。“
苏夔放下琴 , 正色道 : “ 大德有何难处 尽管说来 。“
李玄霸叹气道 :“ 随我来吧 。“
他带着苏夔走进隔壁门扉紧闭的小书房 。
两个脸上有墨迹的少年郎露出惊恐的神色 。
李玄霸指道 :“ 原本他俩该在前次科举金榜题名 , 入朝为官 。 但我和二哥都太
忙 , 其他人管不住他们 , 居然由得他们连会试都落榜了 , 真是丢尽了我和二哥的脸 。
两位少年郎 :““
李玄霸道 :“ 你问我为何要在晋王府见你 我入宫后 , 将府邸给他们读书 , 你看看他们的脸 , 读书能读得一脸都是墨痕 7“
苏夔记忆力超群 , 即使两位少年郎晒得劲黑 , 长得粗壮 , 神态和相貌都仿佛边塞少年将领一般 , 他还是从这两人
的五官中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
已故挚友的儿子 , 他怎么能看不出来 !
李玄霸对杨侗和杨俯招招手 :“ 伯尼 , 这两位是弘农杨氏的子弟 , 蔡国公杨道玄的族亲 。 之前世家子纷纷向我举荐自家子弟为我的徒弟 , 这便是弘农杨氏送来的人 。
我如今实在是没有精力管教他们 , 你正闲着 , 可否每日来晋王府帮我教教弟子 “
苏夔上前一步 , 又退后一步 。
fbeeee r b lr, wiraeer,
李玄霸看着两个状况外的表侄 , 脸色一沉 :“ 还愣着干什么 还不快拜见苏老师 ! 你们父亲在天有灵 , 见你们现在的模样都要抽你们几鞭子 ! 伯尼 , 看在他们年幼丧父 , 无人管教的份上 , 多担待些吧 “
他拍了拍苏夔的肩膀 。
苏夔傻傻地看向李玄霸 。
李玄霸道 :“ 这件事朝中很少人知道 , 包括苏伯父在内 , 你不要告诉任何人 。
苏夔脸上露出似哭似笑的神情 :“ 当他们金榜题名时 , 难道还能瞒得住吗 7“
李玄霸道 :“ 他们不过是普通弘农杨氏子弟 , 瞒什么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 , 现在还记得大表兄吗 你还记得大表兄 , 我才告诉你这件事 。“
李玄霸假装揉了揉太阳穴 , 叹气道 : “ 其实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哪怕你将来见到他们 , 也会疑惑大唐的新科进士不可能是他们 。 只是 …“
他狠狠瞰了杨侗和杨俩一眼 。
两人缩了缩脚子 。
“ 表婶和大表姐已经快被他们气病了 。 “ 李玄霸道 , “ 没有严师看着 , 我担心他们考到头发花白也考不上 , 那时确实没人会戳穿他们的身份了 。“
苏夔终于回过神 。
他看向两个傻孩子的眼神从震惊 、 怀念 、 担忧 , 缓缓地变成了深沉和嫌弃 。
他咬牙切齿道 ; “ 你们的脸是怎么回事 手又是怎么回事 衣服上为何不整洁
我以前是这么教的你们 7 | 7
(“ 伯尼 , 看 , 我又有了儿子 ! 他叫杨侗 , 壮实吧 ! 嘿噱 , 和我一样壮实 ! “
“ 伯尼 ! 太子妃终于诞下了一子 ! 我有嫡子了 ! 看 , 又是个壮实的好孩子 1“
“ 唉 , 父皇偏爱大郎 , 我就只能对二郎三郎多疼一点了 。 来来来 , 和我一起教他们读书 什么 他们这么年幼读不了书 我的儿子都是顶顶聪明 , 肯定能读 ! “
“ 伯尼啊 , 快弹琴 , 我儿子能顺着琴音翻身了 , 是不是很厉害 ! “
“ 启蒙的事都交给你 , 除了你 , 还有谁能为我的二郎三郎启蒙 唉 , 大郎的启蒙被父皇抢走了 , 不然你也肯定是他们的启蒙者师 。“
杨昭 :“ 我此次随父皇亲征吐谷泓 , 二郎和三郎就拜托你照看了 。 你要好好督促他们做功课 。“
苏夔按着额头 , 咬牙切齿道 :“ 你家二郎三郎一个两岁 , 一个三岁 , 还没到启蒙的时候 ! 我督促他们做什么功课 | 7
杨昭义正词严道 :“ 多爬几圈多走几圈也是功课 。“
苏夔拂袖 :“ 滚吧 ! 等你回来自己督促 , 我没空给你照顾幼儿 ! “
杨昭 :“ 哈哈哈哈哈 , 大郎的功课你总能督促了吧 我已经和父皇说好了 , 等我回来 , 就踢你去大郎身边 , 我不要你啦 。“
苏夔 :“ 滚 ! “
杨昭拖着圆滚滚的身子走了 。
他回首对苏夔挥挥手 , 胖乎乎的脸上眼睦笑成了两道月牙 。 )
苏夔 , 确实在杨昭的遗体回来后 , 去了杨昭长子杨佬身边侍奉 。
杨侠常伴隋炀帝身边 , 多由隋炀帝亲自教导 。 在杨供随隋炀帝出巡时 , 苏夔便往返长安和洛阳 , 检查杨侗和杨俯的功课 。
即使很多年过去了 , 苏夔仍旧习惯性地在腰间插着一条戒尺 , 替代了贵族子弟常佩戴的长剑长刀 。
现在 , 他久违地抽出了这条戒尺 。
杨侗和杨俯 :““
他们看向表叔 。
他们的表叔笑容异常灿烂 。
完蛋 。
作者有话要说 :
二章半合一 , 欠账 -15, 目前欠账 115 章 。 太院了 , 明天再捉虫 , 晚安 。
碎碎念 :
1
初 , 威父在西魏 , 以国用不足 , 为征税之法 , 颇称为重 。 既而叹日 :“ 今所为者 , 正丶
张弓 , 非平世法也 。 后之君子 , 谁能弛乎 “
威闻其言 , 每以为己任 。 至是
, 奏减赋役 , 务从轻典 , 上悉从之 。 淅见亲重 , 与高颊参掌朝政 。
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 , 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 。 上为之改容 , 雕饰旧物 , 悉命除毁 。
上尝怒一人 , 将杀之 , 威入阈进谏 , 不纳 。 上怒甚 , 将自出斩之 , 威当上前不去 。 上避之而出 , 威又遮止 。 上拂衣而入 。
上以 《 宋书 谢晦传 》 中朋党事令威读之 。 威惶惧 , 免冠顿首 。
上日 :“ 谢已晚矣 。 “ 于是免威官爵 , 以开府就第 。 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馀人 。
未几 , 上日 : “ 苏威德行者 , 但为人所误耳 。 “ 命之通籍 。
岁馀 , 复爵邳公 , 拜纳言 。 从祠太山 , 坐不敬免 。 俄而复位 。
上谓群臣日 : “ 世人言苏威诈清 , 家累金玉 , 此妄言也 。 然其性狠废 , 不切世要 , 求太甚 , 从己则悦 , 违之必怒 , 此其大病耳 。“
一一 《 隋书 苏威传 》
2、
对苏绰的夸赞节选 :
性忠俭 , 常以丧乱未平为己任 , 荐贤拔能 , 纪纲庶政 ; 丞相泰推心任之 , 人莫能间 。
或出游 , 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 有须处分 , 随事施行 , 及还 , 启知而已 。 每与公卿论议 , 自春达夜 , 事无巨细 , 若指诸掌 , 积劳成疾而卒 。
一一 《 资治通鉴 》
三代而下 , 制度稍可观者 , 唯宇文氏耳 。 苏绰一代之奇才 , 今那得一人如此 !
历观制作之旨 , 固非易遇其人 。 周之兴也得太公 , 齐之霸也得管仲 , 魏之富也得李惺 , 秦之强也得商鞅 , 后周有苏绰 , 隋氏有高颂 , 此六贤者 , 上以成王业 , 兴霸图 ,
次以富国强兵 , 立事可法 。
一一杜佑 ,《 通典 》
周文 ( 宇文泰 ) 提剑而起 , 百度草创 , 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 , 修太平之礼于鼎峙之日 , 终能研雕为朴 , 变奢从俭 , 风化既被 , 而下肃上尊 , 疆场屡动 , 而内安外附 , 斯盖苏绰之力也 。
一一李延寿 ,《 北史 》
苏绰劳累去世时 , 宇文泰说自己最了解苏绰的品行 , 所以给苏绰薄蒌 。
亲自送葬的时候 , 宇文泰一边沿路撒酒 , 一边哭 “ 我最了解你 , 你最了解我 , 你的妻 3
儿女都不如我了解你 。 我要和你共同平定天下的前夕 , 你怎么先去了 “, 哭得酒杯都不住 。
如果是北周统一的天下 , 这对明君贤臣当是如刘备和诸葛亮一样 , 会被后世人疯狂称赞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