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穆椋想了想,揭穿铃兰替崔娘弹琴的事,对他而言未必是件好事。mchuangshige
虽然元邈会怪罪铃兰当年的欺骗,但这事旷日久远,用不了三日就气消。他在这个机会说出来,反而惹得铃兰不快。
这样仔细一想,穆椋替铃兰解围道:“没什么。铃兰以前傻,府内的人都推到她身上,老夫人没打算牵扯广泛,就只罚了她一个。”
说完他便闭紧嘴巴,不再多解释一个字,眼睛瞥向铃兰。
铃兰点点头,“现在没那么傻了。”
元邈瞧了一眼铃兰,“自作聪明。”
铃兰不解这话的意思,适时看见大理寺的人手靠近,催促元邈过去录口供。
元邈朝穆椋拱了拱手,“在下这里就先失陪了,改日再与穆少监叙旧。”
“元郎君慢慢去吧,这里有咱就成。”穆椋望了望天幕,转头看向铃兰,说道:“今晚长安月色真不错。”
铃兰身子一哆嗦,皱着眉头朝元邈使眼色。元邈叫住铃兰,“怎么还傻站着。还不快和我过去,莫打搅穆少监赏月的雅兴。”
“欸。我这就过去。”
铃兰转头对穆椋告别,“穆少监,那我有事就先告辞了。”说完她脚步轻快地往元邈身边跑去。
穆椋见她快步离去的背影,也明白了铃兰有心躲避他,忍不住冷哼一声,和旁边宦官交代道:“元邈崔思齐他们几个,平时和疑犯顾炜过从甚密,难免会相互包庇,可要多花些时间好好审问。”
“那在场其他的呢。”
“这还用问?当然是赶紧问,问完就放了。”穆椋望着离去的两人,小声→嘱咐一句:“等下那小娘子出来时候,记得知会我一声。”
铃兰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宵禁时分,夜空高悬一轮圆月。借着这点光,她勉强能看清四周的路。
她惦记着韦沁橙的病情,并不打算留宿在大理寺。大理寺的人给她开了出行许可,以便她夜行时不至于被抓起来。
铃兰站在窗口打了个哈欠,望向隔壁元邈方才接受盘问的厢房,还能看见透过窗纸的灯光。
这可是太慢了,她不打算等元邈一路回去,问大理寺借了马车和人手,打算自己驱车回去。
才到门口处,铃兰还没走上马车,夜风一过,忽觉后背一凉,转头看见穆椋从暗影里走出。
穆椋说道:“长安城现在不比过去,夜里一个女孩子独自回去不安全。不如我送你回府。”
铃兰抬头瞧见穆椋身后的马车,车杆刷着金漆,车幔用的是上好的丝绸面料,挂着剔透玲珑的宝石。她回头又望了望即将乘坐的马车,两个字形容:磕搀。
她承认有一瞬间动摇了,竟愣在原地犹豫。
还没等她下定主意,忽感肩膀一冷,发现身上的披肩被扯下来,穆椋拽下他身上的那件裘皮,试图给铃兰盖上。
“别。”铃兰闪过那件裘皮披肩,又用力拉回原先那件,哪想到穆椋没有归还的意思。她急道:“这件是元郎君的,你快还给我。”
“这披肩又薄又破,还打了补丁,可够穷酸的。既然能选择,就该选件好点的。”穆椋加大力度拽薄披肩,铃兰紧紧攥着不肯放手。
薄披肩哪经得两人这等撕扯,“撕拉”一声,这披肩裂了道口。穆椋这才彻底松手,铃兰赶忙把毁掉的披肩抱住怀里。
“哟。这是发生了什么,这么热闹。”
说话的人是高永,他刚录完口供出来。
高永家住剑南道,这几日才到长安,严格来说不算长安人,也与崔思齐等人不算熟稔,所以大理寺的人只简单问了几句,便放他离开了。
铃兰没有解释,只浅描淡写地带过:“就叙叙旧,没什么。”
高永表面点头,心里不信铃兰的说辞,但别人的私事他懒得过问,“元拾遗估计再过两个时辰才能出来,他说让你先行回去。”
刚说完这句,他不屑地瞥一眼穆椋,对此处刚才发生的事猜出七八分。
方才元邈托他护送铃兰回去,他原本还有所迟疑,哪里有公子去送身份低微的丫鬟的。但看过刚才的情形,他突然想接下这单委托。
“我刚到长安不久,对这里的路途不大熟悉,可否劳烦铃兰娘子引一下路?”
铃兰一听便知这是元邈安排的,她对长安也不算熟悉,哪里会有人让她引路。
她点了点头,欣然应允,转头告知穆椋,“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先走了,谢过少监的好意。”
穆椋没办法,绸缪了半天却杀出个程咬金,但也只得放两人离开。
虽然他在长安权势滔天,但却格外忌惮高永的父亲高骛。
玄宗时期大唐改变兵制,节度的权力和影响力逐渐扩张。从安史之乱以后,地方节度使心思愈发活络了,近几年俨然割据一方。
这天底下最不能得罪的人,除了中和殿里的那位圣人,就是地方节度使。朝中这些清流文臣尚且忌惮圣人,节度使们可不畏惧皇权。
穆椋可不敢得罪高家,在这里只得放弃纠缠铃兰,卖给高永一个面子。
直到高永的马车走了两里地,铃兰掀开马车帘,朝四周观望。穆椋没有跟上他们的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离去。
铃兰吐了一口气,回马车后方坐定,与旁边的高永道谢:“今日多谢郎君相救。”
高永“嗯”了一声回应,“也不是什么大事,碰巧顺路而已。”
“说起来,郎君为何不远万里到长安这边,听说现在东川那边比这里还要繁华。”铃兰随口问了句客套话,没有弯弯绕绕的目的。
高永也知铃兰不是绕圈子套话,直言道:“来寻人。寻一位女子。”
“来寻心上人?”
“是。”
铃兰笑道;“她看到郎君的诚意,一定会感动的。也就是说,不就知道长安又要有喜事了。”
高永突然垂头,略显沮丧地说道:“上次见她还是十年前,她可能都不记得我了。”
“十年前?那岂不是只有九岁?”铃兰惊讶不已。
“是。当初我在湖边落水,她救了我一命。当时向人打听过,她的家世与我匹配,之后我便下定决心以后向她求亲。”高永说着叹息一声,“听说她后来生了病,跟随家人去长安静养,基本不和家乡的亲戚走动了。”
“生病?该不会是”铃兰骤然想起缠绵病榻的韦沁橙,年纪与高永相仿,该不会那位心上人是她?
想到这里,铃兰小心地提醒:“这样啊。那女子是否与其他人定亲?”
高永摇头,笑道:“河东裴氏的人说,她一直住在裴相家中养病,目前未曾与人结亲。”
“裴相的亲戚?”
裴家还有这么一号亲戚?
铃兰想了想,实在想不起来印象里有这么一号人,但她通常只在崔娘的厢房走动,裴府又有四百亩大小,她并不算了解每个院子的情况。
下次回去的时候,她打算问问崔娘。
马车驶停在元家门口,铃兰与高永道别后便落下马车。
铃兰轻推门,发现元家的门户没锁,蹑手蹑脚钻进宅子,抬头见到刘姑板着方片脸,守在大门一侧。
刘姑道:“进来吧,傻站在外面做什么,穿着这么单薄,回头病了府里可没有人手伺候。”
“夫人睡了没?”铃兰进门,小心翼翼地询问。
“还没。夫人病得重,经常整宿失眠。”
铃兰问刘姑炊房的位置,捧着药包去炊房里替韦沁橙煎药,不出一会儿,她捧着一碗滚烫的汤药,径直走向韦沁橙的卧房。
刘姑把守在门口,也没让铃兰进屋,接过药汤放到床前的桌上。
韦沁橙的床前挂着帘帐,铃兰也不知韦沁橙的病情如何,请求为其把脉。刘姑进帘帐与韦沁橙交谈两句,随后出来拒绝了铃兰的好意,但也代夫人向她道谢。
铃兰离开后,刘姑和陈姑两人掀起帘帐,拴在床铺两侧。
韦沁橙咳嗽两声,拿着帕子擦拭过嘴角,见到帕子上落着血。
刘姑满面愁容,颇为纳闷地问:“娘子为何不让那铃兰替您把脉?我瞧着她不像是坏人。”
“我自知终期已近,何必再让他人再判一次死?再说我身上的不是病,根本无药可医。”
韦沁橙摇了摇头,她瞥一眼旁边的桌子,指着那碗药汤,命令陈姑:“把药汤倒了吧。”
“您这是,好歹是姑爷花费不少银两买来的。”
“明知道这药救不活我,何必让我再喝下这苦药,带着满嘴的苦涩走?不如让我走之前多吃点甜的。”韦沁橙憔悴地笑了笑,眼前闪过年少的风光岁月,眼泪潸然而下。
谁能想永贞这个年号只有短短的一年,转年的韦家竟一蹶不振。若不是父亲未雨绸缪,安排她尽早嫁给父亲的学生,恐怕她早就充入教坊司,也活不到今日了。
铃兰回到房中,借着窗口的月光查看那件被扯裂的披肩。她翻出针线刚想要缝上,才戳两针便扎破了手指,血珠子渗出来,十指连心实在是痛。
元家境况困顿,不像是阔绰的裴家,佣人的房间里根本没有火烛。她想起元邈的书房里应该会有火烛,便趁黑悄悄溜了进去。
刚进屋,便见到一口玄铁小丹炉,旁边是火折子。
铃兰取走火折子,又看了一眼丹炉,她憋不住好奇心,鼻子嗅了嗅那丹炉,觉察那气味有点熟悉。
有点像离魂丹?
记得裴相说过,元邈近几年一直追查离魂丹的事,但这种追查和寻常的追查不同,他似乎在打听离魂丹的配方。
铃兰低头一看丹炉,里面果然藏有两颗未完成的丹药。她手指探入丹炉,刚要抠出来一枚,就听见元邈的声音。
“谁在那里?”
铃兰慌张落下丹炉,背过身子朝向门口,见元邈进了门,背后的两手继续向后推丹炉。
元邈靠近后,看清楚房内鬼鬼祟祟的人铃兰,更加确信铃兰是裴相派来的探子,便质问道:“三更半夜了,你在这里做什么?”
铃兰说道:“你你怎么深夜到这里,不是该回房歇息吗。”
说完这话,她额角冒出冷汗,生怕元邈察觉出什么。
“我每晚就睡在这里。反倒是你,放着自己的房间不住,竟跑到这里。”元邈盯着铃兰,仔细思虑了一会儿,若是立刻给她打发走,裴相还会派出其他人。
眼前这位铃兰娘子脑子不大好使,至少七年前是这样,应该对他造成不了多少威胁,不如将她留在身边好好看着。
元邈瞥到铃兰手中的披肩,想到给她个台阶,说道:“哦。你是来还披肩的,放在那里就好。”
铃兰展开了披肩,露出了那条裂缝,“这个我不小心弄坏了,回头我会好好缝补的。”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你先回去睡吧。”元邈说道。
铃兰现下只想赶紧离开屋子,把披风交给元邈,便快着步子夺路而逃。
元邈看向打着补丁的披肩,无奈摇了摇头,
作者有话要说:
永贞:唐顺宗时期发生了永贞革新,主要参与者被统称为“二王八司马”。唐宪宗登基后终止了永贞革新,涉及永贞革新的官员多是处死或是流放,其中一位官员是韦执谊。这里韦沁橙所说的韦家遭遇的变故,指的就是韦执谊因牵扯二王八司马而被流放。离魂丹之类的是我虚构的,别多想,历史上没有这东西。